張正義
摘 要:沈陽故宮博物院收藏了大量的清代織繡類文物,多為宮廷內(nèi)用,制作精細,工藝繁復(fù),華美絢麗。它們既是宮廷生活和歷史的見證,也是清代發(fā)達的絲織、毛織等工藝水平的集中體現(xiàn)。本文以紗、緙絲等絲織面料,呢、絨等毛織面料及皮毛等為綱,選取其中各類代表性文物20余件作綜合性的研究和探討。
關(guān)鍵詞:沈陽故宮藏品;清宮織繡類文物;紗;緙絲;呢;絨;皮毛
中圖分類號:TS9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2346(2017)01-0033-12
中國傳統(tǒng)手工紡織業(yè)中,絲織業(yè)是具有最悠久歷史的一個分支。中國古代絲織物品種豐富,歷史上商周的羅綺,漢唐的綾錦,宋元緙絲,明清的絨緞,獨領(lǐng)風(fēng)騷數(shù)百年,各具特色又一脈相承。尤其是清代,官營及民間絲織業(yè)發(fā)達,為皇家提供各類“上用”和“賞賜”用緞匹,承擔(dān)宮廷所需各種高檔絲綢的生產(chǎn),正如雍正朝《大清會典》所載:“在京有內(nèi)織染局;在外,江寧、蘇州、杭州有織造局。歲織內(nèi)用緞匹,并祭祀制帛、誥敕等件各有定式?!贝送?,清代絲織品種類多樣,江寧織造局主要織造云錦、神帛,以上用緞匹為多;蘇州織造局專織龍袞、錦緞、織絨等,以官用緞匹為主;杭州織造局織造綾、羅、絹、綢、縐等,以賞賜用緞匹為重。
服飾面料反映了時代的技術(shù)發(fā)展水平,也具有一定的社會文化內(nèi)涵,折射出這一時代的意識形態(tài)、政治狀況、道德標準、經(jīng)濟制度等諸多方面的面貌。王朝的興衰、觀念的變革,往往帶動人們審美情趣及服裝面料色彩與風(fēng)格等的變化。滿族服飾應(yīng)騎射之需,自具游牧民族的特色,束身窄袖、重皮毛;入關(guān)后,又吸取了其它民族,尤其是漢民族服飾文化特點,表現(xiàn)出多元文化特征,也是民族融合、兼容并蓄的一個實例。沈陽故宮藏清宮廷織繡品及服飾除使用綾、羅、綢、緞等絲織面料(已另文論述)制作外,也以紗、緙絲等絲織面料,呢、絨等毛織面料及皮毛等材料制作。這些藏品體現(xiàn)出面料及服飾本身固有的特色,對研究清代服飾制度、絲織技術(shù)水平、絲織業(yè)發(fā)展狀況,及清代歷史文化、宮廷生活、審美情趣和思想觀念等都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本文精選其中20余件,以面料為綱,從形制、沿革、紋飾等方面做綜合性論述。
1 紗
中國古代平紋素織物最早稱帛,也稱繒,魏唐以后稱為絹。清雷鐏《古經(jīng)服緯》說:“周禮之素沙,后世字作紗,言其孔可漏砂也。”紗類絲織物是指全部或部分采用由經(jīng)紗扭絞形成均勻分布孔眼的紗組織的絲織物。平紋紗是最古老的絲織物之一。平紋紗如使用捻度大的經(jīng)或緯則稱“縐紗”或“榖”。平紋紗采用特殊的穿筘方法,即兩根經(jīng)紗穿一筘再空一筘,形成輪廓清晰的方形孔眼,故平紋紗有時也被冠以“方孔”、“方空”或“方目”之名。使用絞經(jīng)組織的絲織物大約要遲至宋代方命名為紗。使用絞經(jīng)組織的紗(即現(xiàn)代意義的紗)可分素紗和提花的花紗。素紗采用兩根經(jīng)紗為一個絞組的“一絞一”紗組織,其變化主要表現(xiàn)在紗線支數(shù)、捻度、密度以及染色整理等方面?;喼幸詥紊陌祷啚槎啵且灿屑咏鹂棽实钠贩N。暗花紗中的典型品種有亮地紗、實地紗和芝地紗等。紗織物組織質(zhì)地輕薄,密度雖小,但由于其組織為絞經(jīng)組織,經(jīng)線絞轉(zhuǎn)形成紗孔,因而結(jié)構(gòu)穩(wěn)定不易疵裂,且透氣性好,適于制作夏季服飾。
殷墟婦好墓及河北藁城臺商墓中出土的紗殘片已有3 000余年的歷史,平紋紗較早實物也見于遼寧朝陽魏營子西周早期墓葬。平紋紗很早就用于制作服裝,《周禮》記載周代王后六服之一為“素紗”。春秋戰(zhàn)國時期,紗的生產(chǎn)已普遍,湖南、湖北等地出土的此時期的紗實物較多。兩漢時期紗織技術(shù)更為精細,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素紗禪衣,絲縷極細,薄如蟬翼,僅重48克,反映了當時高超的織造工藝。漢以后紗品種漸多,除素紗外又有提花、繡染及貼羽等,并開始用于官服,《隋書 禮儀志六》記載素紗用于百官朝會禮見之服。唐代,服飾尚輕薄,紗、羅等織物用量日增,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絳色輕容紗和絳色印花紗殘片,前者質(zhì)地輕柔,染作絳紅色,即是《唐類苑》中所說的“輕容,無花薄紗也”,是一種方孔紗;后者采用古稱“夾纈”的鏤空型版雙面防染的印花技術(shù),體現(xiàn)了當時發(fā)達的織紗及染色技術(shù)。宋代織紗以兩浙路等地區(qū)為主,紗的名目眾多,并開始采用絞紗和提花并用的技術(shù)生產(chǎn),這種絞織的紗織物比之前平紋方孔紗的織造復(fù)雜,需要提花束綜裝置和絞紗裝置配合使用。元代開始織造起絞的織金紗,起源于宋代的納紗繡在元代也不乏精品。明清時期,除方孔紗、提花紗外,還出現(xiàn)了織金紗、妝花紗。此外,又利用“一絞一”和平紋兩種基本組織相互搭配和調(diào)換,新創(chuàng)直徑紗、實地紗、芝麻紗、春紗、香云紗等。
圖1為清黃壽字紋黃直徑紗鑲邊單袍。衣長139厘米,腰寬75厘米,袖長61厘米,下擺寬112厘米。圓領(lǐng),大襟右衽,直身,平袖,袖長及肘,不開裾。黃色直徑紗地上織暗“壽”字紋,領(lǐng)、袖、襟鑲邊3道,分別為藍地“卍”字織金緞,黑、藍紗地花絳邊。月白色暗花緞袖。襟綴琺瑯扁圓扣5枚,領(lǐng)口綴圓銅扣1枚。國家二級文物。
直徑紗,也稱直地紗,是一種緯線粗于經(jīng)線,以二經(jīng)絞紗為地、以平紋為花的本色地上織本色花的暗花絲織物,屬紗羅組織。外觀方孔狀,緯線基本不加捻,較粗,有的緯線比經(jīng)線粗1倍或更多,經(jīng)線一般為正捻,較細,經(jīng)密大于緯密。直徑紗最遲宋代已出現(xiàn),清代盛行,紗孔規(guī)矩細密,通透挺括,穿著涼爽舒適。因具有均勻而疏朗的方孔,容易數(shù)著紗孔繡納,較易操作,明清時期常用作納紗繡的底子。
圖2為清月白實地紗團鶴單褂。衣長127厘米,腰寬67厘米,袖長65厘米,袖口寬25厘米,下擺寬106厘米。月白色實地紗面料上暗織海水仙鶴紋及云紋,領(lǐng)、袖、襟鑲邊2道,分別為黑色江綢、黑緞地藍色花蝶絳邊。領(lǐng)綴銅鎏金圓銅扣1枚,襟綴藍色琺瑯花式扣5枚。國家二級文物。
實地紗,為清代的一種暗花紗織物,是在經(jīng)紗上提花的紗織品。無紋飾的地部為平紋交織,密度較大,顯花的部位為左右兩根經(jīng)線相糾絞交織,密度較小,形成紗孔,雖為單色,也能顯現(xiàn)紋飾,因花紋孔眼較地子為多,故名實地,有別于絞經(jīng)地組織上起平紋組織的亮地紗。清代多以實地紗制作男女衣衫褲裙。徐珂《清稗類抄 服飾》:“朝服之宜忌:夏不得服亮紗,惡見其膚也。以實地紗代之,致敬也?!?/p>
實地紗地組織都是平紋,經(jīng)緯線排列有3種:一是緯線較粗,緯距大,經(jīng)線跨度長,形成長方形的平紋;二是經(jīng)線為2股或3股并用時,粗度與緯線幾乎相同,形成正方形的平紋;三是經(jīng)線細,2根靠得近,與另2根相距較寬,形成經(jīng)線兩兩為一組的平紋外觀。實地紗的花紋組織也有4種織法:一是整個花紋以“一絞一”組織顯花;二是花紋輪廓是“一絞一”,花紋內(nèi)部為平紋組織;三是花紋輪廓為“一絞一”,而輪廓內(nèi)以緯拋線組成花紋;四是以3枚緯左斜紋顯花。
圖3為清月白芝麻紗暗竹梅靈芝鑲絳邊單袍。衣長135厘米,腰寬68厘米,袖長68厘米,袖口寬26厘米,下擺寬110厘米。芝麻紗面料上暗織梅花、竹枝、靈芝紋樣。領(lǐng)、袖、襟鑲邊4道,分別為藕荷緞邊、黑透紗回紋絳邊、藕荷緞邊、藕荷絲線及黑絲線纏盤花絳邊。領(lǐng)綴銅圓扣1枚,襟綴銅鏤空花紋扣5枚。國家二級文物。
芝麻紗是利用實地紗的平紋地與直徑紗絞織的方孔相結(jié)合,形成一顆顆芝麻粒狀,故名。其組織是4組或6組經(jīng)線(一組為一地經(jīng)、一絞經(jīng))和1根緯線相絞織,形成一粒芝麻狀紋,其上下左右都是“一絞一”的平紋組織??棾芍ヂ闋罴y所需經(jīng)緯線的根數(shù)不固定,要按芝麻狀紋的大小而定,有時為4組經(jīng)線,有時為6組或8組經(jīng)線和1根緯線相絞織,所以能織造出芝麻狀紋大小不同的芝麻紗。清代盛行,宮中夏季男女服裝多以其制作。
圖4為清玄青泰西紗大洋花夾坎肩。衣長56厘米,下擺寬61厘米,肩寬34厘米。圓立領(lǐng),無袖,琵琶襟,身長齊腰,左、右及后開裾。玄青色泰西紗面料上織大洋花,體現(xiàn)了西洋服飾風(fēng)格及紋樣的影響。其花紋為七枚三飛緞紋,外觀光亮,其地紋為絞織的紗孔,外觀較暗,形成質(zhì)地與明暗的對比以顯花。領(lǐng)、襟鑲3道窄細藍緞邊。襯月白綢里。領(lǐng)、襟綴5枚藍色絲緞扣袢。國家三級文物。
泰西紗為清晚期采用西方進口織機織造,在紗地提本色花或彩經(jīng)顯花,局部加彩妝花的紡織品。從故宮藏品看,泰西紗的地組織有平紋、緞紋、絞織的紗孔紋3種,因為以不同組織顯花,外觀效果也不同。除使用各色經(jīng)、緯紗線以構(gòu)成多彩圖案外,還在同一絞組內(nèi)使用異色的地經(jīng)和絞經(jīng)以造成一種合色線的效果。宮中常以泰西紗做夏日單衣。
清晚期絲織品為出口需要設(shè)計了一些受西方喜愛的“洋花”紋樣,也有按買方要求專門設(shè)計的。泰西紗多花卉紋,風(fēng)格受到歐洲羅可可藝術(shù)乃至“新藝術(shù)”的影響?;ɑ芗y多為所謂“大(小)洋花”,如牡丹變成了尖花瓣,蓮花變成了圓花瓣等,這也成為泰西紗的一個特點。泰西紗體現(xiàn)了近代中國絲織物受西方文化影響,運用及吸收了一些外來組織結(jié)構(gòu)及紋樣。同時,由于進口織機機械化程度較高,織造出的泰西紗外觀與現(xiàn)代織物較為近似。
圖5為清湖色香云紗彩繡竹枝團壽女單袍。衣長124厘米,腰寬68厘米,袖長64厘米,下擺寬100厘米。圓領(lǐng),大襟右衽,袖長及肘。香云紗料上彩繡竹枝及團壽紋,寓意“祝壽”。領(lǐng)、袖、襟鑲邊4道,分別為石青地福字梅花織金緞、彩繡竹枝卍壽字黑綢邊、藕荷色織花絳、藍黑線織花絳。領(lǐng)綴圓銅扣1枚,襟綴白玉團壽紋扁圓扣5枚。國家二級文物。
香云紗又名薯莨紗、莨花紗、云紗,是一種表面烏黑光滑類似涂漆,且有透孔小花的絲織物。因穿著走動時摩擦作響故稱“響云紗”,美稱“香云紗”。道光年間廣東南海地區(qū)開始織造,用桑蠶絲以絞紗組織提花,織成胚綢,再以薯莨汁液浸染,經(jīng)曬莨、過河泥、水洗等30余道工序制成。薯莨汁液中鞣質(zhì)與河泥中鐵鹽反應(yīng),在織物上產(chǎn)生染色效果??椢镆幻鏋轺焚|(zhì)染成的淺棕、淺黃、淺褐等色,另一面為薯莨汁液與河泥作用染成的黑色。織造時的“透孔提花”工藝,使織物產(chǎn)生透氣小孔。香云紗不僅黑亮挺闊而且涼爽透風(fēng),易洗、易干,驅(qū)蚊蟲,適合嶺南濕熱地區(qū)穿著,風(fēng)靡一時。香云紗染色工藝周期長,受光照、溫濕度等因素影響,每匹面料的色澤及顏色深淺都有所不同。完成全部工序至少半月時間,且均需手工操作,產(chǎn)量極低。
圖6為清黃羽紗單馬褂。身長67厘米,腰寬76厘米,下擺寬86厘米,袖長77厘米,袖口寬25厘米。男款馬褂。圓領(lǐng),對襟,平袖,袖長及肘,四開裾。領(lǐng)、襟綴銅鍍金鏨花扣5枚。國家二級文物。
清代,明黃色的馬褂俗稱“黃馬褂”,面料有緞、紗、綢等,素色或暗花,無彩繡。除御用外,近臣、侍衛(wèi)、勛臣及有軍功者都可準穿或賞穿?!肚灏揞愨n》:“凡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內(nèi)大臣、前引十大臣、護軍統(tǒng)領(lǐng)、侍衛(wèi)班領(lǐng),皆服黃馬褂……其御前、乾清門大臣、侍衛(wèi)及文武大臣,或以大射中侯,或以宣勞中外,必特賜之,以示寵異。”福格《聽語叢談》:“勛臣軍功有賞給、賞穿之分,賞給只賜一件,賞穿則可按時自做服用,亦明黃色?!贝送猓S旗官兵穿用之馬褂并非明黃色,為金黃色。
羽紗,即羽毛紗。清宮檔案及清代筆記、小說都有記述。故宮所藏有清代康熙到光緒的羽毛紗服飾及面料,顏色多樣,均為單色調(diào)。材質(zhì)一種全為羊毛織成,多制為外衣、雨具和鋪墊類等;另一種以無捻度的蠶絲做經(jīng)紗,以較粗的羊毛做緯紗,結(jié)合兩種材料各自優(yōu)點織造。羊毛保暖性好,卻粗糙不適合貼身穿用,羽毛紗經(jīng)密遠高于緯密,表面幾乎全為蠶絲包覆,可貼身穿用,且滑爽舒適,保暖性也比單純的蠶絲織物好,面料硬度和抗皺性也有提高。清代羽毛紗、羽緞均來自海外。王士禛《香祖筆記》:“羽紗、羽緞,出海外荷蘭、暹羅諸國,康熙初入貢,止一二匹,今閩廣多有之,蓋緝百鳥氄毛織成。”其所說的織成方法為臆斷。對現(xiàn)代紡織面料而言,人們更關(guān)注原材料改性和組織結(jié)構(gòu)改變,像羽毛紗這種充分發(fā)揮原材料本身優(yōu)點、結(jié)構(gòu)簡單的織物設(shè)計理念值得效仿。
2 緙絲
緙絲是一種融繡織為一體的彩色平紋絲織物??椩鞎r將本色經(jīng)線分布固定,將圖案紋樣以墨線勾稿畫于經(jīng)線面上,或?qū)⒉噬嫺逡r托于經(jīng)線底部,用各種裝有不同色緯的小梭,按圖稿之色分段挖織,織物表面只顯彩色的緯紋和單色的地緯,正反兩面花紋與色彩一致。因采用局部回緯織制,緯絲不貫穿整個幅面,花紋與素地及色與色之間呈小空或斷痕,如雕鏤之貌,故名緙絲。緙絲稱謂歷來不同:字書《玉篇》釋“緙,紩也,織緯也”;宋代莊綽《雞肋篇》、明代張應(yīng)《文清秘藏》、曹昭《格古要論》、高濂《遵生八箋》等書均作“刻絲”;元初周密《齊東野語》與明初陶宗儀《輟耕錄》等寫作“克絲”;宋代洪皓《松漠紀聞》、吳自牧《夢梁錄》等書稱“剋絲”;清《石渠寶笈》、《秘殿珠林》均做“緙絲”。因緙、刻、克、剋4字音同,字互假借,錯雜而用。
樓蘭漢代遺址出土有緙毛織物;新疆洛浦賽伊瓦克漢墓出土的東漢時期人首馬身紋緙毛殘片、人面紋緙毛殘片以及緙毛鞍毯等,以平紋為基礎(chǔ),緯線顯花組成地紋,緙織形象生動,緙毛技藝已相當成熟;吐魯番阿斯塔納唐墓出土的舞女俑腰部圍系緙絲腰帶,以8種顏色的緯絲在綠色地上以通經(jīng)斷緯織法織出幾何紋樣,技巧嫻熟;宋代緙絲工藝進一步發(fā)展,多為摹緙名家書畫,紋理勻細,風(fēng)格寫實,北宋定州緙絲及南宋淞江朱克柔的緙絲均負盛名;元代緙絲較宋代粗放,多參織金線緙織御用服飾及佛像、御容像等;明初禁奢侈,緙絲除用作敕制、誥敕之外,不得制作衣物,宣德后禁令漸弛,蘇州等地出產(chǎn)者為上品,常用來制作帝后御服,也用于官服及補子;清代乾隆年間,緙絲再度盛行,產(chǎn)量增加,皇室緙絲用量大增,帝后袍服、官服、補子、活計等服飾多有使用,也有迎手、褥、墊等生活用品及緙絲書畫等藝術(shù)品,種類豐富,緙織精美,精品之作頗多,成為繼宋之后緙絲發(fā)展的又一高峰;晚清國力衰微,緙絲需求量減少,精品缺乏,同時,為降低織造成本,以畫代織,有的甚至只緙織物象廓輪,其余色彩皆添筆描繪,緙絲工藝日見式微。
圖7為清絳色緙絲五彩云幅壽金龍袍料。全長298厘米,衣長149厘米,全寬130厘米,下擺寬130厘米,袖長132.5厘米,袖口寬38厘米。大襟右衽式。在絳色經(jīng)絲地上以五彩緯絲彩緙云蝠暗八仙、十二章及金線緙長壽、團壽字和金龍9條;下擺緙海水江崖及八寶紋飾。緙織技法以平緙、搭緙為主,還以鳳尾戧緙織浪花,長短戧法緙織立水。緙工平薄精細,色彩豐富,捻金勻細。龍紋生動,具浮雕感。國家二級文物。
緙絲經(jīng)緯密度不高,牢度不強,緙絲制作的衣物并不耐穿用,更多的是為彰顯身份與財富。清代帝后春秋禮服多以緙絲制作,隨著緙絲產(chǎn)量增加,貴戚及官宦人家眷屬也得穿用。清代龍袍有黃、藍、絳、香4種顏色。其中絳色被奉為“福色”,絳色龍袍可穿用于佳節(jié)喜慶等場合。
圖8為清明黃彩緙菱形藕節(jié)卍字金團壽氅衣。身長142厘米,腰寬74厘米,袖長58厘米,下擺寬117厘米。圓領(lǐng),大襟右衽,平袖,直身式袍。左右開裾至腋下,鑲飾如意云頭。明黃地滿緙菱藕、正卍字、金團壽紋飾。領(lǐng)、袖、襟鑲邊4道,分別是黑地織金卍字緞、藍緞彩繡菱藕、正卍字金團壽紋絳,藕荷色花蝶絳。襯袖月白色綢,彩緙紋樣同面料。內(nèi)襯藍綢里。領(lǐng)口綴圓銅扣1枚,襟綴鎏金扁銅扣1枚(缺失3枚)。國家二級文物。
此氅衣袖長及肘,折疊層數(shù)多達4層,為晚清服飾裝飾特點之一。晚清女裝緣飾突出,最寬的一道緣飾為手工刺繡,圖案同面料,顏色與面料反差較大,大多深于面料顏色,以襯托面料的華麗及繡工的精致。此衣紋樣構(gòu)圖繁而不亂,設(shè)色艷而不俗,雅致恬淡中彰顯皇家服飾的華美富貴。
圖9為清絳紫緙金銀四合如意團壽棉坎肩。身長52厘米,下擺寬63厘米。立領(lǐng),琵琶襟右衽,無袖。絳紫色經(jīng)絲地上以赤黃圓金線和銀絲線緙織四合如意云紋及卍壽字紋。內(nèi)襯藍綢里,領(lǐng)口綴銅鎏金鏨花圓銅扣1枚,襟綴銅鎏金扁圓幣式扣4枚。國家三級文物。
四合如意云紋是以單體如意形為基本元素,從四周斗合形成一個完整的四合如意紋,明代起成為典型絲綢紋樣,稱“骨朵云”。清代,四合如意云紋常與其他紋樣圖案組合,表達多種吉祥涵義。此坎肩為四合如意云紋與卍壽字組合,寓意“萬壽如意”。
圖10為清綠緙絲菊花夾坎肩。身長59.5厘米,下擺寬62.2厘米,肩寬40厘米。女款坎肩,圓立領(lǐng),琵琶襟右衽,左右開裾,無袖。淺綠色地上以深淺不同的藍、紫、白色絲線緙織折枝菊花紋樣。菊花葉脈輪廓、陰陽向背及花瓣蕊絲蜷曲等形態(tài)把握準確。構(gòu)圖飄逸,線條流暢,設(shè)色和諧樸素。上下襟相交處菊花紋樣契合精準,不失毫厘。石青織金緞緣邊,立領(lǐng)以窄細黑緞緣邊。內(nèi)襯淺綠綢里。領(lǐng)、襟綴黑色絲扣絆5枚。國家三級文物。
折枝紋是以局部反映整體的裝飾紋飾,以數(shù)枝折枝花果展現(xiàn)花繁似錦的藝術(shù)效果,景色開闊遼遠,畫面空間靈動,視覺效果得以延伸。菊花傲霜耐寒,頗受喜愛。明清時期菊花紋樣流行,慈禧喜愛菊花,宮內(nèi)妃嬪為博歡喜,著菊花紋樣服飾成為時尚。此坎肩為晚清制品,其裝飾紋樣與當時的宮廷時尚不無關(guān)聯(lián)。
3 絨
也稱絲絨,為起絨絲織物,表面密布緊密的絨圈和絨毛。與經(jīng)緯結(jié)構(gòu)的織物不同,絨是由挺立的絨毛(圈)與經(jīng)緯平面組成,耐磨性強,早期多用作滾邊。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鋪絨繡錦,為內(nèi)棺外表四周的裝飾,以煙色絹為地,用朱、黑、煙3色絲線繡成,是我國最早的鋪絨繡錦。其組織結(jié)構(gòu)、花紋與經(jīng)錦相同,為經(jīng)四重組織,利用假織緯起絨,類似后來漳絨、天鵝絨的織造技術(shù),可認為是絲絨的發(fā)端。唐代有栽絨絲毯,南宋有絨背錦、茸紗,元代有“怯綿里”剪絨。漳州、泉州一帶唐宋時蠶桑業(yè)已很發(fā)達,元代漳州的漳綢名揚四海。明代,漳州絲織業(yè)者將原有的織造漳綢的木機加以改造,增設(shè)提花樓裝置,開始織造漳絨(天鵝絨)、漳緞。明清時期織絨技術(shù)提高,南京、蘇州等地已能生產(chǎn)多種漳絨織物,絲絨品種較多,有漳絨、漳緞、建絨、倭絨、新疆瑪什魯布等。
漳絨有花、素兩類。素者表面全為絨圈,每織入一粗兩細的三緯后,即織入一根假織緯;每織10米左右,即將織物取下,放于楯板上拔出起絨緯,成為毛圈絨。花者則絨圈、絨毛兼具,用起絨桿將經(jīng)線織成絨圈,之后在織物上繪花,再根據(jù)需要將圖案處的絨圈割斷,形成緊密簇立、色澤柔和的絨毛,利用絨圈與絨毛的不同紋理顯花,具有花地光度反差強的裝飾效果?;ㄕ慕q又有亮花、暗花之分,圖案多為清地團龍、團鳳、五福捧壽,及花鳥、博古等,織地常用凹凸來表現(xiàn),色彩以紅色、杏黃色、藍色、紫醬色、棕色為主。
漳絨絨毛或絨圈緊密聳立,織物挺實,堅牢耐磨,富于毛感,色澤柔和,不易褪色,彈性好,適合制作禮服、禮帽、馬褂、坎肩等外穿服飾。漳絨紋樣與邊飾是按照身材尺寸定織的,制作成衣時,只需按衣邊輪廓裁剪縫制,不需另外裝飾其他材質(zhì)和花色的衣邊。漳絨織造復(fù)雜,流傳極少,故宮藏品數(shù)量也不多,彌足珍貴。
圖11為清草綠漳絨斜萬字夾坎肩。身長63厘米,肩寬41.5厘米,下擺寬74.2厘米。男款坎肩,立領(lǐng),無袖。草綠色漳絨為面,絨起花,前胸片中央織斜卍字紋,周邊素織雜寶紋及花卉紋?;y清晰,富浮雕感,割絨規(guī)矩平齊,絨圈地勻細。內(nèi)襯藍綢里。襟綴機制幣式銅扣13枚。國家三級文物。
此坎肩為一字襟坎肩,因前襟于胸部橫開,外觀為“一”字形,故名。胸、背兩片組成,襟釘綴紐扣7粒,兩腋下各3粒,共13粒,故又稱“十三太?!?。由清代武將所著巴圖魯坎肩演變而來,晚清盛于京師,多為男用。《清稗類鈔》:“京師盛行巴圖魯坎肩,南方稱為一字襟馬甲,例須用皮者,襯于袍套之中。覺暖即自探手解上排鈕扣,而令仆代解兩旁鈕扣,曳之而出,藉免更換之勞。”
圖12為清絳紅漳絨團萬蝠紋夾坎肩。身長59.3厘米,下擺寬68.4厘米,肩寬43厘米。絳紅色漳絨為面,以絨圈和割絨兩種織造手法素織“卍”字、蝠紋、團“壽”字組成團花。邊飾為“卍”字紋,與面料圖案同時織造。內(nèi)襯藍綢里。領(lǐng)、襟綴銅鎏金鏨花扁圓銅扣13枚。國家三級文物。
蝙蝠紋為傳統(tǒng)吉祥圖案,始于秦漢,歷代沿用,清代尤盛。蝠諧音“?!?,被視作幸福、富裕的象征,服飾上廣泛用于衣冠、鞋履、首飾、掛佩等的裝飾。清代,上至帝后朝服,百官命婦的補服,下至庶民常服都可以此為飾?!皡d”字原為一種符咒、護符,后被印度佛教用作吉祥標志,是“太陽”或“火”的象征,梵文意為“吉祥萬德之所吉”。佛教傳入后,廣泛用作裝飾紋樣。唐武周時定其讀音為“萬”,寓意“富貴不斷”、“富貴萬年”,明清服飾廣為應(yīng)用。此坎肩紋樣為兩個“卍”字組合為團“壽”字,周圍環(huán)繞蝙蝠,邊飾也為“卍”字紋,共同表達“萬福萬壽”吉祥涵義。
圖13為清月白地百蝠漳緞。全長14尺,幅寬74厘米。月白色緞地起藍色絨花,絨花為蝙蝠與蝴蝶紋樣,蝠諧音“福”,蝶諧音“耋”,組合紋飾表達“福壽”吉祥寓意。國家三級文物。
清初海禁,漳州絲織藝人多有至江浙謀生者,帶去漳絨、漳緞織造技術(shù)。順治、康熙年間蘇州工匠吸納漳絨起絨技藝,結(jié)合蘇緞工藝,采用緞紋組織,引入云錦大提花圖案風(fēng)格特征,應(yīng)用束綜提花織機提花原理,根據(jù)絨織物的結(jié)構(gòu)特點,制織出一種新型織物。它既是貢緞地,又具有類似云錦的大提花,且花紋圖案織成絨結(jié)構(gòu),工藝源于漳絨,故名“漳緞”,比漳絨更立體、更突顯出絨的魅力。漳緞織造必須采用束綜提花機,地組織一般為八枚經(jīng)緞,2組經(jīng)線和4組緯線交織。其工藝復(fù)雜,起絨及劃絨均需手工操作;絨經(jīng)送經(jīng)方式獨特,采用特殊的“掛經(jīng)機構(gòu)”――“絨經(jīng)架”裝置,織造時須由挽花工和織工2人配合,尤其是以“假緯”投梭織造并“劃絨”工藝,必須手工操作,故漳緞產(chǎn)量不高??滴鯐r期即為貢品,直至鴉片戰(zhàn)爭前后,其生產(chǎn)穩(wěn)定,供應(yīng)內(nèi)廷及百官制作衣物,這也是漳緞生產(chǎn)的全盛時期。
4 呢
又作“尼”,是以粗絲或動物毛為原料織造的織物??椩鞎r利用經(jīng)絲和緯絲的不同浮長,使織物表面呈現(xiàn)毛感,質(zhì)地厚實,適合制作外衣。呢,本指毛織物,“呢”作織物名稱并不見于《說文》、《皋韻》、《玉篇》等字書,可以說漢代前并無這一用法。新疆出土的周代彩色盤羊紋毛織衣物殘片,毛面以5種不同色調(diào)分開排列盤羊形象和X形符號,圖案美觀,色調(diào)和諧,反映了當時毛織物的織造水平。五代馬縞《中華古今注》有“隋煬帝宮中有云鶴呢披襖子以燕居”句,實則此書大多抄自唐代蘇鶚《演義》。服飾專家包銘新認為:隋唐時期漢語中夾雜很多西北少數(shù)名族詞匯,此處“呢”應(yīng)為當時某少數(shù)民族對毛織物稱呼的音譯。宋黃庭堅有“寒贈紫馳尼”詩句,南宋《思陵錄》中也有使用“紋尼”的記載。
明清以來,歐洲等西方國家輸入的毛織物被稱為“呢”,有哆羅呢、哈喇呢、鏡面呢、直貢呢、華達呢、花格呢等品種?!都t樓夢》中有哆羅呢及雀金呢的描寫。這里考釋一下雀金呢:此種織物并非“俄羅斯國拿孔雀毛拈了線織的”,彼處也并非孔雀的棲息地。雀金呢實為江寧織造以綢或緞為面,用孔雀羽捻線作鋪繡織造出的一種龍袍面料。曹氏青年時期應(yīng)見過,甚至家中有私留的面料,故《紅樓夢》中隱筆寫作俄國呢料。故宮藏清代龍袍及袍料即有此種面料制作的,或局部使用了此種工藝。
明清時期服裝面料以絲織物為貴,庶民衣料則為棉布,進口毛織物發(fā)展緩慢。鴉片戰(zhàn)爭后,對外貿(mào)易中心轉(zhuǎn)移到上海,多家洋行在上海設(shè)行,銷售的大宗貨物就包括哆羅呢、哈喇呢、嗶嘰絨、羽毛緞等毛織品,官宦庶民都可使用。辛亥革命后,民族毛紡織業(yè)發(fā)展緩慢,而中山裝、中式袍褂等服裝的制作以毛料為主,于是出現(xiàn)了代替毛料的織造厚重的仿毛絲織物――呢類絲織物。1912年杭州制織的一種仿毛絲織物取名“絲呢”,由此衍生發(fā)展而成的諸如大偉呢、絲直貢呢、東方呢等絲織物,都以呢命名。建國后80年代紡織部試行的絲織物分類名稱標準,將“呢”定義為:采用或混用各種基本組織及其變化組織,表面少光澤、質(zhì)地豐厚似呢的絲織物。
圖14為清紅呢料行袍。長141厘米,腰寬74厘米,下擺寬102厘米,袖長94厘米,袖口寬22厘米。行袍以素面哆羅呢為面料,衣長過膝,色用大紅,鮮艷醒目。立領(lǐng),大襟右衽,前后開裾,無箭袖,缺襟式袍。領(lǐng)、襟綴鎏金銅圓扣9枚,后腰部兩側(cè)各有圓銅扣1枚。國家三級文物。
哆羅呢,又名哆羅絨,以羊毛為原料,組織有平紋和斜紋,以斜紋居多。先按既定組織織造,再用特制工具在織物表面搗毛,使織物呈現(xiàn)毛絨狀,再經(jīng)染色。質(zhì)地柔軟易于施加印花和刺繡等工藝。清代哆羅呢主要是向荷蘭等西方國家購買,也有西方使節(jié)和口岸地方官員的進貢。
清代皇帝行服中的行袍,通常素面暗色,色彩鮮艷醒目者少,紋飾也簡單。皇帝與扈從臣工的行服袍式樣相同,面料及里子不同。右側(cè)衣裾短1尺,騎馬時可將短裾系扣解開,有的行袍可將短裾扣系腰際,以利腿部活動。不騎馬時短裾可與下部掩襟扣系,作常服使用。立領(lǐng)可拆卸,秋冬季多用以裘皮制作的立領(lǐng),春夏季不裝立領(lǐng),利于騎馬時領(lǐng)口散熱。行袍的設(shè)計體現(xiàn)了滿族對服飾實用性的注重。
圖15為清紅呢彩繡花卉炕單。長367厘米,寬73厘米。面料為紅色哆羅呢料,其上彩繡藍色纏枝蓮紋,回文石青緞緣邊。炕單通體以串枝蓮花為主體紋樣,象征富貴吉祥連綿不斷?;?、葉的形態(tài),陰陽向背,花葉用色等都有所變化,不顯呆板單調(diào)。蓮花在佛教中象征西方凈土,為靈魂孕育之處,寓意美、愛、長壽、圣潔等。國家三級文物。
清代楊賓《龍江三記》記載入關(guān)前滿族居室特點為“屋無堂室,敞三楹,西南北土床相連,曰卍字炕”,并“炕上用蘆席,席上鋪大紅氈”,此處大紅氈即為炕單。以毛織物制炕毯最早可追溯到“堯作毯”的記載。古代早期席地而坐,為隔涼防潮出現(xiàn)坐墊、坐毯,后來又在炕、床之上鋪用毯子,就是炕毯。清入關(guān)后,仍保持原有民族習(xí)慣,設(shè)炕,炕單也成為室內(nèi)布陳必備。此外,如遇戰(zhàn)爭或木蘭秋狝,居于帳幕中,炕毯更成為主要坐臥具。清宮廷用炕單多以漳絨、呢等材料制作,其來源為江南三織造定造、地方官員進貢及外國進獻等。
圖16為清黃哈拉呢平金龍彩繡云蝠紋佛幔。長132厘米,寬95厘米。佛幔面料為黃色哈拉呢,分左右兩幅,左右兩幅各平金繡金立龍1條及火焰寶珠半顆,金龍形態(tài)生動,弓身弩背,騰挪跳躍,爭奪之勢活靈活現(xiàn)。龍紋四周繡蝙蝠紋、如意云紋及勾蓮紋。下部彩繡海水江崖紋。佛幔橫眉為紅色哈拉呢制成,其上平金繡二龍戲珠、三藍繡云蝠紋及火焰珠。橫眉鑲邊1道,其上繡花鳥紋開光,開光形狀多種,極具裝飾效果。國家三級文物。
哈拉呢,也作“哈喇呢”,清代由西方國家輸入的毛織物,質(zhì)地厚重、挺括,可制作外褂、馬褂、轎衣、地毯、雨衣等,晚清至民初的史料及筆記、小說中多見記載。
圖17為清灰哈拉呢彩繡云鶴女夾袍。身長145厘米,腰寬74厘米,下擺寬110厘米,袖長96厘米,袖口寬47厘米?;疑亓现瞥?,清代后妃秋冬季穿用。圓領(lǐng),大襟右衽,平袖,直身式袍。衣面滿繡白色團鶴及藍色朵云紋,間繡綠色蝙蝠圖案。領(lǐng)、襟鑲邊3道,分別為淺藍色緞?wù)瓭L邊、黑緞彩繡云鶴、蝙蝠紋鑲邊、暗斜卍字絳邊。腋下施如意云頭紋鑲邊。袖里為白緞彩繡云蝠、仙鶴圖案。袍內(nèi)襯藍綢里。領(lǐng)、襟綴鎏金銅圓扣4枚。國家二級文物。
此袍面以鶴、蝙蝠紋為主體紋樣。古時鶴被視作羽族之長,有“一品鳥”之稱,常用做服裝紋飾。因鶴長壽,故有“鶴壽”之說,與蝙蝠構(gòu)成圖案,含“福壽”吉祥涵義。
圖18為清玄青絲絨月白天竹桃紋夾馬褂。身長53厘米,腰寬52厘米,下擺寬56厘米,袖長50厘米,袖口寬20厘米。馬褂立領(lǐng),右衽琵琶式襟,平袖端。以玄青色絲絨為面料,其上起花,紋樣為月白色天竹紋和折枝桃紋,寓意“祝壽”。內(nèi)襯藍綢里。領(lǐng)、襟綴銅圓扣5枚。國家三級文物。
玄青,亦作“元青”,深紫近黑,明清時期常用。清代避康熙帝玄燁之諱,改“玄”為“元”。琵琶襟亦作“琵琶衿”,服裝開襟形式之一,衣襟開于衣服的右側(cè),但右下裁缺一截,形成曲襟,轉(zhuǎn)角之處呈方形,與缺襟袍相類,流行于清代。多用作行裝,以便乘騎,后來成為單純的裝飾,男女之服均可用,馬褂、馬甲使用較多。徐珂《清稗類抄販巍罰骸奧砉又醫(yī)蠖倘倍勻縟苯笈壅擼慌媒舐砉櫻蛞轡街蝗苯?。。?/p>
5 裘皮
裘皮服飾在我國歷史悠久,內(nèi)涵豐富,是古代官服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商周開始,即視地位高低選取不同的皮料及裝飾,如天子用狐白裘,諸侯用狐黃裘,士人用羔裘等。先秦文獻中有關(guān)冠服制度的記載也有關(guān)于裘皮服飾的。裘皮服飾雖屬歷代禮儀服飾之列,但因絲綢生產(chǎn)的發(fā)展,及其在漢文化中的影響和地位,裘皮服飾的發(fā)展相對顯得比較遲緩。北方少數(shù)民族多從事游牧活動,裘皮服飾往往較多地帶有少數(shù)民族文化色彩,逐漸變成北方少數(shù)民族服飾的象征,北朝、五代、遼、金、元等時期,裘皮服飾作為少數(shù)民族服飾對漢民族及其它民族服飾的影響較多。宋應(yīng)星《天工開物》載“凡取獸皮制服,統(tǒng)名曰裘。貴至貂、狐,賤至羊、麂,值分百等”,記載了明代衣裘的情形。
清代,裘皮服飾進一步發(fā)展。東北地區(qū)滿族等民族有其游牧民族獨特的審美意識和生產(chǎn)方式,崇尚獸皮、喜穿皮服;入關(guān)后,滿族衣皮之風(fēng)一如往昔,且借助漢族發(fā)達的制皮工藝,變得更為講究,裘皮服飾演變?yōu)閹в械燃売^念的一種顯赫華麗的服飾。滿族衣皮之風(fēng)對漢族服飾也有影響,正如葉夢珠《閱世編》所說:“自順治以來,南方亦以皮裘御冬,袍服花素緞絨價遂賤?!笨傮w上看,滿族服飾材料由最初的各種動物及魚類皮革起步,爾后接納中原紡織技術(shù),絲、棉、麻等材料逐漸成為服飾主體材料。
清代典章制度對上自帝后下至庶民衣皮都規(guī)定詳細。裘皮有細裘、粗裘之分,貂、狐、羔皮、猞猁猻、海龍皮、獺皮、虎、豹皮等為細裘,皇室及文武官員按等級依寒暑更替,次序服用,不得混淆;鹿、狼、豬、馬、狗皮等為粗裘,為宮中地位等級較低者或庶民穿用。各類毛皮材料制作的衣褲、坎肩、帽靴、襪子、手套、荷包等滿族服飾,及被褥、坐褥、帳幔、鞍墊等其它生活用品,加施彩繡及鑲滾,做工精致,表現(xiàn)出極高的藝術(shù)才能。
圖19為清杏黃緙絲云水金龍羊皮接銀鼠皮袍。身長142厘米,腰寬72厘米,下擺寬115厘米,袖長104厘米。圓領(lǐng),大襟右衽,馬蹄袖,四開裾,石青色箭袖。杏黃絲地上彩緙云蝠紋及金龍九條。領(lǐng)、袖鑲石青色緙藍色行龍、云蝠八寶、海水紋邊。下擺緙織立水江崖及八寶紋,袍內(nèi)襯上施羊皮下接銀鼠皮,為大小不等的小塊拼接。袖口紫貂出鋒。襟綴鎏金圓銅扣4枚。袍上系北京故宮舊簽,書“道光126號”,故為道光帝御用皮袍。國家二級文物。
出鋒,也稱“出風(fēng)”,是在毛皮服裝的領(lǐng)、袖、襟、擺部位露出裘皮,以彌補貴重毛皮衣料藏而不露、錦衣夜行之憾。出鋒毛皮為皮桶本身的稱本毛出鋒,也可與皮桶不同,且常優(yōu)于皮桶毛皮。因出鋒效果與鑲滾類似,而起絨絲織物外觀又類皮毛,故清代服飾也常見以絲絨鑲滾代替出鋒。
銀鼠,也稱石鼠,分布于東北地區(qū),體長150~250厘米,尾尖有黑尖毛,皮色如雪無雜毛,潤澤光亮。皮板柔軟可制冬衣,遼金元時期即為貴重毛皮。清初規(guī)定官員七品以上方可服用??滴醭跄陜r甚昂,后禁令漸弛,其價漸賤,穿者日眾。
圖20為清香色綢羊皮斗篷。身長130厘米,內(nèi)層棉襖身長71厘米,下擺寬78厘米,袖長67厘米,腰寬70厘米。斗篷對襟,后開裾,領(lǐng)加褶,圓立領(lǐng)鑲灰鼠皮。斗篷外層寬大,長及膝下,以香色暗花綢為面,內(nèi)施羊皮里;內(nèi)層為寬平袖香色羊皮小棉襖,其上扣袢2排,綴銅扣6枚。內(nèi)外兩層于領(lǐng)口及后擺處聯(lián)成一體。外層在領(lǐng)口處做襞積,打褶,呈上窄下寬狀。穿著時穿上小棉襖,隨意系上小棉襖任意一排扣袢,斗篷即自然披于肩上,穿著柔軟舒適。斗篷綴鎏金圓銅扣5枚。國家二級文物。
斗篷對襟,直領(lǐng)或圓領(lǐng),下長至膝,又名“蓮蓬衣”、“一口鐘”、“一裹圓”,滿語稱“呼呼巴”,是披搭于肩的無袖外套。其制由蓑衣演變而來,最初多為棕麻編織,以御風(fēng)雪。明清時期以布帛制作,官庶、男女皆可穿著以御雨雪。清帝穿用的斗篷為冬日便服之一,與百姓穿用斗篷不同,分內(nèi)外兩層,顏色為明黃、杏黃色。清代婦女穿著斗篷者漸多,清末民初成為較為流行的交際之服,后為大衣取代。
圖21為清貂皮都什希。全長100厘米,腰長18厘米,腰寬78厘米。雪貂皮為面,皮質(zhì)柔軟,毛鋒茂密,拼接均勻。前部正中開裾,分左右兩幅,外觀弧形似圍裙。兩幅上部以石青色橫幅棉布縫連,棉布兩端有長帶,可圍系于腰際。內(nèi)襯淺月白色小紡綢里,里子中部各置一條橫向藍色絲帶,每條絲帶近開裾處各有銅鍍金素面扣1枚,尾端縫綴扣袢4個,用來調(diào)節(jié)行裳圍于腿部的松緊。國家二級文物。
皇帝行服包括行褂、行袍、行裳3種。行褂、行袍為上衣,行褂穿于行袍之外。行裳是下裳,圍系于腰際而垂下,是行服的一部分?!岸际蚕!睘椤靶猩选钡臐M語音譯。皇帝出行、巡幸及圍獵騎馬時穿用,系于行服袍之外,御寒及保護腿部?;实?、王公和官員的行裳形制相同,不同季節(jié)分別以素緞、羽緞、呢、裘等材質(zhì)制作。
貂,也稱貂鼠,分布于東北地區(qū),大如獺,尾粗毛長,皮毛輕軟,保暖性極好,可制冬衣、暖帽等。毛色多種,黑者為貴。清趙尊路《榆巢雜識》:“貂產(chǎn)烏拉諸山林中,索倫人以捕貂為恒業(yè),歲有貢額,第其等以行賞。冬時供御用裘冠,毛色以豐厚純黑者為上,紫次之,黃又次之。毛潤澤而香,由喜食松粟之故也。”
圖22為清明黃綢貂皮皮馬褂。長100厘米,腰寬63厘米,袖長63厘米,下擺寬86厘米。男款皮馬褂,清代皇帝便服之一。圓領(lǐng)、對襟、平袖,后開裾,衣長至膝下。貂皮制作,皮質(zhì)柔軟有光澤,皮面鑲飾10余處白毛團。領(lǐng)口以石青緞緣邊。馬褂另一面以明黃色江綢為面,其上暗織海水江崖、卍字、磬、飄帶、云紋等紋飾,諧音“江山萬代”。領(lǐng)、襟綴鎏金圓銅扣5枚。以皮毛拼花、綢面紋飾、鈕扣釘綴方式等情形可知此馬褂為兩面穿用。為出行時穿用,仍具行服褂的意義。國家二級文物。
清代皮馬褂有3種類型:一是一面為名貴皮毛,一面為暗花緞、暗花綢等面料;二是里、面均為綢緞,以皮毛條鑲為緣飾;三是里外均為皮毛,俗稱“里外發(fā)燒”。《清稗類鈔》:“皮外褂、馬褂之翻穿者,曰翻毛,蓋以炫其珍貴之皮也,達官貴人為多。其皮大率為海龍、玄狐、猞猁、紫貂、干尖、倭刀、草上霜、紫羔。而有喪者之所衣,則為銀鼠、麥穗子?!?/p>
圖23為清月白地青百花面緞天馬皮袍。身長124厘米,下擺寬84厘米,腰寬57.5厘米,袖長68厘米。袍料為月白地青色百花緞,飾變形菊花紋樣。袍內(nèi)施白色天馬皮里,灰鼠皮領(lǐng)。綴青絲緞扣袢4枚。國家二級文物。
天馬皮,為狐腋下的白色皮毛,質(zhì)地柔軟,極為保暖,古人多用以制裘,為珍貴衣料。一說為狐腹之毛,《嘉慶一統(tǒng)志》之《奉天府五吠斂罰骸吧澈硇∩祝ぜ茫詬瓜掄呶炻砥ぃは掄咼讜票怨籩??!卑陸淌謨小疤炻矸褐赴咨該⒉惶刂改持侄錈ぁ敝怠?
圖24為清金絲猴皮坐褥。全長118厘米,寬53.3厘米,為兩張金絲猴皮拼接而成,毛色艷麗。國家三級文物。
金絲猴又名金線猴、金絲狨等,體長53至77厘米,頭頂毛深灰褐色,頸、頰側(cè)及腹部紅黃至黃褐色,尾灰白色。兩耳叢毛乳黃色,兩頰棕紅,體背絨毛黑褐色,從頸后至臀部披金黃色長毛,最長可達30余厘米,金黃色長毛亦出現(xiàn)在四肢上外側(cè)。為我國一級保護動物。公元前3世紀,古人就已使用金絲猴(古稱狨)皮制作服飾和被褥等。宋天禧年間規(guī)定非宗室及五品以上官員不得使用狨毛暖坐;明代更是規(guī)定宗室一品以上高官方可使用。明清時期多以金絲猴皮制作袍服和帽套膝褲。
參考文獻
[1]周汛,高春明.中國衣冠服飾大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6.
[2]宗鳳英.明清織繡[M].上海:上海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2005.
[6]王光鎬,楊玲.文物珍寶――明清織繡[M].北京:藝術(shù)圖書公司,1995.
[3]李英華.略述我國古代的紗織物[J].北京故宮博物院院刊,1984(2).
[4]劉明新.解讀滿族服飾習(xí)俗的文化內(nèi)涵[J].中央民族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6(5).
[5]張麗梅.論東北漁獵民族的皮服文化[J].北華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第4卷第4期2003,4(4).
[7]包銘新.中國古代裘皮服飾概論[J].中國紡織大學(xué)學(xué)報,1993,19(3).
[7]包銘新.呢類絲織物的起源與發(fā)展[J].絲綢,1987(7).
[8]王允麗.陳楊.房宏俊,等.清代羽毛紗纖維材質(zhì)研究[M]//故宮博物院.故宮學(xué)刊:第7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1.
[8]嚴勇.清代的官營絲織業(yè)[J].故宮博物院院刊,2003(12).
[9]王允麗.清代紡織面料――“羽毛紗”的織物結(jié)構(gòu)研究[J].中國文物科學(xué)研究,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