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揚帆 葛明橋
摘 要:緙絲作為一種古老的織造工藝,工序獨特復雜,成品精美,歷來是富貴人家的專享之一。緙絲源于漢魏時期西域的緙毛工藝,唐朝時期開始用于裝飾品,宋代發(fā)展于江南一帶,緙織的書畫作品盛名天下,明清時期達到頂峰。本文主要從緙絲的工藝特點、歷史與傳承以及緙絲兩大流派“本緙絲”和“明緙絲”的藝術風格、代表人物等方面簡介了緙絲濃厚獨特的中國風之美。
關鍵詞:緙絲;工藝特點;歷史發(fā)展;蘇州緙絲;南通緙絲
中圖分類號:X703; X13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2346(2017)02-0057-05
2006年,故宮博物院牽手蘇州緙絲大家王嘉良,歷經(jīng)數(shù)年艱辛,用絲線、金線、銀線以及孔雀羽成功再現(xiàn)了明萬歷皇帝定陵中那件華麗“袞服”龍袍的昔日真容,引起無數(shù)國人驚嘆。而在2016年4月的國際青年“明日之星”沙龍上,青年設計師范煒焱同樣憑借“KE”系列創(chuàng)意緙絲面料驚艷了會場,令策展人也感嘆中國人在絲綢面料使用方面的不可思議。在政府、學校、學者以及設計師等各界力量的共同關注和努力下,緙絲,這一古老的絲織手工藝不僅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也開始煥發(fā)出新的光彩。
有實物可考證的緙絲歷史要從漢魏之際算起,因緙絲織物制作工藝繁復耗時,唐宋時主要用于裝飾品,大多是用于將字畫原樣織出。到了明清時,緙絲多用于昂貴服飾的制作之中,其中以“龍袍”最甚,其所用材料除了生絲和熟絲線外,還包括金銀線和孔雀羽毛。當時能完成這樣高難度技藝的,便是代表著全國最高水平的江南三織造,即江寧織造局、蘇州織造局和杭州織造局。
1 通經(jīng)斷緯方成“緙絲”
“緙絲”這一名稱,從古代至今主要經(jīng)歷了剋絲、刻絲(宋代)→克絲、緙絲(明代清代)→緙絲(現(xiàn)代)3個時期。[1]這幾種稱謂讀音沒有區(qū)別,在字義上有一定區(qū)別。“剋”有“勝,殺”之義,結合古人經(jīng)天緯地之說和“經(jīng)線為尊,緯線為賤”的經(jīng)線顯花思想,“剋絲”,取緙絲作品一反常規(guī),通經(jīng)斷緯、緯線顯花技術之義;“刻絲”則從緙絲作品的外觀特征考慮,寓意緙絲作品“承空視之如雕鏤之象”;“克絲”之說有觀點認為屬于假借,在資本主義萌芽的明朝時期,追求吉兆和便利簡潔的商人偏向于使用“克絲”代替“剋絲”,一則為了簡化,二則避免了“剋”的不吉;而“緙絲” 則符合中國古代字書《玉篇》對“緙”的解釋,“緙,紩也,織緯也”,從明清沿用至今。
盡管文人盛贊“緙絲”為“雕刻了的絲綢”,但緙絲制品并非是用刻刀在絲織品上雕刻圖案,而是用生蠶絲作經(jīng)線,彩色熟絲線作緯線,采用“通經(jīng)斷緯”這一核心技法,織成織物。緙絲作品織制時先布好整面經(jīng)線,緯線按照預先設計并描繪的圖案用多把小梭子分別挖織,它不是簡單橫穿,而是要交替使用各種工具和不同織法,根據(jù)紋樣的輪廓或畫面色彩的變化,不斷換梭,最終讓緯線在經(jīng)線上織就各種花紋。由于緙絲采用局部回緯織制,因而會在織物上花紋與素地、色與色之間的交界處呈現(xiàn)很多互不相連的斷痕,似刀鏤刻狀,將織物懸空背光觀察,也可看到小孔和斷痕。古代緙絲作品,往往結構嚴謹、技藝精湛,緙絲名家的大幅緙絲畫更是品味典雅、富麗堂皇、身價賽過黃金,有“一寸緙絲一寸金”之美譽。
傳統(tǒng)的緙絲工藝流程一般有16道工序:落經(jīng)線、牽經(jīng)線、套筘、彎結、嵌后軸經(jīng)、托經(jīng)面、嵌前軸經(jīng)、捎經(jīng)面、挑交、打翻頭、箸踏腳棒、捫經(jīng)面、畫樣、配色線、搖線、修毛頭。[2]
緙絲的織造技法主要為:結、摜、勾、戧、繞、盤梭、子母經(jīng)、壓樣梭、壓簾梭、蘆菲片、篤門閂、削梭、木梳戧、包心戧、鳳尾戧等,其中結、摜、勾、戧為基本技法。
緙絲暈色方法主要有三藍緙法(在淺色地上用深藍、品藍、月白三色退暈,戧緙成各種花紋圖案)、水墨緙法(在淺色地上用黑色、深灰、淺灰三暈色戧緙法織制花紋)、三色金緙法(在深色地上運用赤圓金、淡圓金和銀色3種捻金銀線,使緙絲作品有花紋閃亮的效果),在緙織禽類或者家畜圖樣常用的緙絲毛(即用絲線緙織地紋、用毛線緙織花紋的織品,其花紋具有毛絨凸起的裝飾效果,使物象質(zhì)感逼真,形象更為突出)和清代出現(xiàn)的緙繡混色法。
2 曾比丹青翰墨,而今渺落人間
曾經(jīng)顯示王朝奢華和體面的緙絲業(yè),自清末開始受到外國資本主義市場的沖擊。雖然在太平天國定都南京時期,專設官員主管織造緙絲錦緞事,[3]一度提高了對手工藝人和工藝美術的重視,鼓勵手工藝人的創(chuàng)造,但是縱觀近代百年,緙絲從業(yè)者減少,緙絲技藝下滑,至新中國成立前夕,我國緙絲業(yè)已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tài);新中國成立之后,在國家的重視下,蘇州地區(qū)先后成立了緙絲刺繡小組、刺繡合作社,后又成立刺繡研究所,緙絲技藝得到了恢復和發(fā)展。[4]20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除了日本商家向蘇州市區(qū)以及吳縣地區(qū)的中國緙絲廠大量定購和服腰帶和高檔袈裟,緙絲還多次作為國禮贈送給歐美地區(qū)各國領導人,這些都給中國緙絲業(yè)帶來發(fā)展繁榮的動力。但90年代以后,國外市場動蕩,外貿(mào)訂單下降,緙絲產(chǎn)業(yè)又面臨著萎縮。如今,即使是緙絲技藝傳承人較為集中的蘇杭地區(qū),知道緙絲的普通百姓也較少。目前國內(nèi)緙絲技藝能較好傳承下來的都是一些以緙絲作為家傳事業(yè)的家族,業(yè)內(nèi)緙絲的兩大流派主要是代表明清緙絲風格的“明緙絲”流派和推崇唐宋時期緙絲風格的“本緙絲”流派。前者以蘇州緙絲藝人王金山、王嘉良為代表,后者以南通緙絲藝人王玉祥為代表。
3 “蘇州緙絲”的歷史傳承
史料記載,緙絲本是北方工藝,南宋時期,皇室南渡,也給南方帶來新的手工藝。南方盛產(chǎn)的蠶絲,纖維長,強度高,彈性好,為緙絲工匠所愛,逐漸成為緙絲藝術個性表達的普遍材料。兩宋時期的美學融合了道家、理學等理念,此時期的畫作大多呈現(xiàn)出淡雅的墨色之風。[5]受其影響,蘇州緙絲大家在緙絲創(chuàng)作中,也體現(xiàn)了雅致疏淡的風格,同時還結合了活潑繽紛的吳地特色,摹緙出了不少名人書畫精品,達到了“奪丹青之妙,分翰墨之長”,甚至“勝于原作”的境界。
南宋云間人(上海松江)朱克柔,以繪畫緙絲見長,以女工行世,其緙絲技法尤其精湛,創(chuàng)造了“朱緙法”。此法善用深淺多色階緯線,長短參差互用,以產(chǎn)生空間暈色的裝飾效果。代表作《荷塘乳鴨圖》(圖1 a)紅荷白鷺,翠鳥青石,互相呼應,荷花造型豐滿流暢,白色荷瓣尖端染紅,白鷺神情靈動,整體畫面生動自然,色彩變化豐富。朱克柔運絲如用筆,其緙織織物往往畫面古淡清雅,洗盡鉛華,被當時的官宦鄉(xiāng)紳,文人墨客視為珍寶。宋徽宗趙佶也大為喜愛,在朱克柔緙絲作品《碧桃蝶雀圖》上親自題詩,曰:“雀踏花枝出素執(zhí),曾聞人說刻絲難。要知應是宣和物,莫作尋常黹繡看”。
另一位緙絲大家為吳郡沈子蕃,他偏愛北宋畫家崔白孤傲幽靜的畫風。沈子蕃的緙絲作品大多表現(xiàn)蕭瑟的秋冬之景和寂靜的山水之景。他的《山水圖》(圖1 b),繚云之遠山對臨江之孤齋,江渚一片平靜,畫中人或憑窗望秋或靜坐桌前,岸邊小舟靜泊,橋上無人,畫中的孤樹立于風中,用色素淡,整體畫面深遠寂寥。沈子蕃的花鳥類緙絲織物畫面具有宋代花鳥畫寫實沉靜的風格,顏色古樸,生動傳神。其傳世佳作《花鳥圖軸》,即素白地緙織桃花一枝,或含苞或怒放;兩只珠頸斑鳩休憩枝頭,一只縮脖畏寒,一只依偎取暖,神態(tài)逼真。
蘇州緙絲的大發(fā)展是在明清兩朝。明朝中葉前后,蘇州地區(qū)絲織業(yè)中出現(xiàn)了資本主義萌芽,絲織業(yè)發(fā)展更加迅速,吳地人民生活也更為富庶。成化年間的文人王綺在其《寓園雜記》中言:“凡上供錦衣、文具、花果、珍饈異奇之物,歲有所益……人性愈巧而物產(chǎn)愈多?!逼鋾r蘇州人文薈萃,吳門畫派沈周、唐寅以及文徵明等人的佳作層出不窮。緙絲巧匠們以這些佳為創(chuàng)作素材,運用他們熟練而精巧的技藝,精心緙織,使之顏色鮮妍豐富,輕重適宜,深得吳畫風韻。
明代吳門人吳圻緙織的《沈周蟠桃仙圖軸》(圖1 c),上方沈周行書“囊中九轉(zhuǎn)丹成,掌內(nèi)千年桃熟。蓬萊昨夜醉如泥,白云扶向山中宿?!碑嬅嬷腥宋锉砬閭魃駩芤猓轮e適;畫面簡潔,顏色利落;詩文書法遒勁,氣勢雄壯,極得原畫精髓。
清代,蘇州緙絲織物作為進貢物品之一,深得皇室貴胄的喜愛。清朝內(nèi)務府黃冊記載,每年蘇州都要進貢緙絲若干,多時達到一二百件。這些進貢的緙絲織物除了用于袍褂、官服、補子、屏風、掛屏、圍幔、桌幃、椅披、坐褥、靠墊、迎手、荷包、香袋、扇套和包首等實用品以外,還作為書畫、詩文以及佛像等欣賞品,被收進皇家書房。此時期,蘇州緙絲還創(chuàng)造了一種新技法,即緙繡混色法,將緙絲、刺繡和彩繪結合,進一步加強織物的裝飾效果,豐富畫面層次,提高藝術表現(xiàn)力。原藏于故宮的《緙絲加繡九陽消寒圖軸》(圖2),就是緙繡混色法的典型代表作。
清末蘇州蠡口有一緙絲巧匠,名叫沈金水。此人在光緒年間為慈禧太后緙織過袍服。1945年緙絲市場萎縮,緙絲生產(chǎn)在蘇州逐漸蕭條,沈金水只能以種田為生。1954年,沈金水加入“蘇州市文聯(lián)民間藝術刺繡生產(chǎn)小組”,從事緙絲研究工作,其作品《金地牡丹屏》,被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隨后,沈金水為了傳承技藝,收了以王金山為代表的20幾位徒弟。如今,專注緙絲一甲子的緙絲大家王金山目睹了當代緙絲從凋零到中興再到式微,他已經(jīng)成為了緙絲業(yè)的一本活史書。[6]
4 “南通緙絲”的艱難求生
通經(jīng)斷緯的緙絲技法最先應用于毛織物,稱緙毛[7]。絲綢之路上就曾發(fā)現(xiàn)許多緙毛織物,其中還有南北朝時的作品。從出土實物分析,中國至遲在唐代已將通經(jīng)斷緯的技法移用于絲織物,出現(xiàn)了最早的緙絲作品。
唐代緙絲是在東西方文化交流的背景下不斷發(fā)展和完善的。當時的制作多為絲帶等實用品。緙織技法主要受織成錦和緯錦方法的影響,一般以平緙為主,花地之間的交接處尚有明顯的縫隙,即“水路”。此外,也有摜、構和搭梭等緙織法。唐代緙絲的紋樣題材一般以簡單的幾何形花紋為主,色彩主要是平涂的塊面,還沒有使用暈色匹配,故色彩層次不夠豐富,但有的已使用金線作地紋,增強了裝飾效果。
北宋的緙絲前承唐代,但花紋更為精細富麗,紋樣結構既對稱又富于變化,并創(chuàng)造了“結”的戧色技法。北宋的緙絲多用作書畫包首或經(jīng)卷封面。從北宋晚期開始,受皇帝的趣味和宮廷院畫的影響,緙絲從實用和較單純的裝飾領域脫窠而出,轉(zhuǎn)向?qū)哟屋^高的欣賞性藝術品的制作。
源于唐宋時期的“本緙絲”作為最古老的緙絲流派,相比于蘇州的“明緙絲”,上機的經(jīng)線更粗、張力更強,成品面料挺括,顯現(xiàn)“瓦楞地”溝紋。本緙絲表面雖粗曠,卻又處處蘊藏了細膩與精致?!氨揪~絲”適宜制作成書畫、屏風、唐卡、袈裟、和服腰帶及手袋類產(chǎn)品,緙絲畫面風格雍容華貴,惟妙大氣。
屬于“本緙絲”流派的南通緙絲,一直鮮為人知,其領軍人物王玉祥傳承緙絲技藝之路充滿艱辛。
王玉祥,江蘇南通人,祖上為揚州織造世家。上世紀70年代末,入南通工藝美術研究所作為刺繡科、和服科的一位成員,開始試織緙絲,80年代任工藝科科長。
由于“本緙絲”年代久遠,一些技藝在中國已經(jīng)失傳,王玉祥憑借一些緙絲織物的殘片,通過復制的手法,尋找失落的技術。
王玉祥緙絲技術精湛(圖3)。他能僅憑照片上的日本引箔緙絲和服腰帶的古物殘片,成功將其復原。南宋緙絲大家沈子蕃制作流傳后世的《絲梅花寒鵲圖軸》時,還無法織出鳥雀腹部的細密絨毛,只能用毛筆畫上去,而王玉祥卻能以梭為筆,完全使用絲線,使之纖毫畢現(xiàn)。因為有王玉祥這樣的緙絲大家,南通緙絲迅速贏得了日本市場,并趕上蘇州緙絲,成為緙絲兩大流派之一。日本京都護國寺藏有一件樹皮紋緙絲袈裟,根據(jù)史書記載,此乃日本??沾髱熢鴱奶瞥瘞サ摹瓣涌e子袈裟”,一日本客戶請王玉祥復制此袈裟。袈裟是由十多片緙絲拼接而成的,紫色、嫩綠、黃色、藍色等顏色緙織出的樹皮花紋像云朵一樣隨意布置,細看絲線縝密交織,色與色、塊與塊之間過渡自然無縫。王玉祥特意多復制了一片緙絲織物留做紀念。王玉祥還曾為當時日本民主黨主席菅直人辦公室制作緙絲黨旗,為第93代首相鳩山由紀夫及其妻子制作緙絲腰帶。通過這些制作,一些原本已經(jīng)失傳的織緯方法得以重生。王玉祥尊崇唐宋時期的“本緙絲”,他覺得這種最古老的流派才是老祖宗的根本。
20世紀70年代,日本商家大量向中國緙絲廠定購和服腰帶和高檔袈裟,曾帶來一時繁榮。但是,到了上世紀末本世紀初,因為日本和服在年輕女孩中已經(jīng)不再流行和普遍,和服腰帶的訂單急劇減少,以致于江、浙兩省的緙絲工廠倒閉得所剩無幾,市場不再,存活下來的是那些以緙絲為家傳事業(yè)的人,蘇州王嘉良一家以修復龍袍聞名,王金山則擅長復制歷代緙絲藝術名品。
為了傳承南通緙絲,2005年王玉祥開始考慮走國內(nèi)市場,他給自己定位為“研究者”和“創(chuàng)新者”,通過種種努力,探討緙絲在當代的生存空間,他與一家服裝企業(yè)合作,制作高級定制禮服,目的就是為了讓這門古老的手藝“站到現(xiàn)代時尚的肩膀上”,從而打開國內(nèi)市場。他還帶動全家從事緙絲業(yè),兒子常駐北京負責一些商業(yè)事務,他則留在南通專心搞緙絲研究,指導工人生產(chǎn)。客戶給圖案,他負責將分析圖案,將其“翻譯”成緙絲技法,有些地方要用“子母經(jīng)”,有些地方要用‘“木梳戧”或“鳳尾戧”,都一一標明,然后再交由工人們織造。他總是說:“若不是當作終生事業(yè),學習緙絲還不如去打打麻將?!彼蠹胰硕紡氖戮~絲事業(yè),一是因為這門藝術必須有人傳承,二是因為“這是家里的事”。所以他對孫女選讀文科學習繪畫,很感欣慰。他覺得這對她以后從事緙絲傳承大有益處。從王玉祥開始,以他為代表的南通緙絲開始變成一種家族使命。
5 幾點思考
1)后繼乏人。和中國其他傳統(tǒng)手工藝一樣,緙絲業(yè)后繼乏人,緙絲生產(chǎn)工具簡單,但技藝復雜,易學難精,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對這樣一種需要時間和耐心的工藝,很多年輕人是難以堅持的,而老一輩匠人對技藝孜孜不倦的精研、對技藝極限的挑戰(zhàn),以及隨挑戰(zhàn)成功而來的喜悅,很多年輕人也是不能體會的。
2)傳承途徑。第一,借鑒國內(nèi)外弘揚和保護民族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經(jīng)驗,依靠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力量,對現(xiàn)存緙絲文物進行深入調(diào)查、廣泛收集和系統(tǒng)整理,建立相關檔案館、數(shù)據(jù)庫和博物館,利用文字、錄像和多媒體等媒介,將有形的緙絲實物和無形的織造技藝進行全面的記錄、總結和展示。比如在緙絲博物館中,除了有精美的實物展覽和有關緙絲歷史淵源、藝術特色、工藝技法等詳盡的介紹外,還應有緙絲織造的實地演示,引導鼓勵參觀者自己親自體驗緙絲織造過程。將緙絲工藝的靜態(tài)陳列和動態(tài)表現(xiàn)結合起來,形象生動地向廣大人民群眾展示緙絲工藝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藝術價值。第二,在藝術類高校中,大力支持和鼓勵緙絲及其相關課題的研究和創(chuàng)新,讓年輕人的藝術創(chuàng)作和古老的緙絲藝術相結合,重新發(fā)現(xiàn)沉淀在龍袍華服下的中國傳統(tǒng)審美。第三,充分發(fā)揮緙絲工藝大師的傳承作用,大力支持他們建立工作室和藝術坊,全方位地保護緙絲工藝,保存的資料不止于緙絲的工藝流程,還要記錄緙絲大師們的口述工藝,也可以對老藝人一天或者一個月的工作和生活進行跟蹤記錄,讓后人從實景中感受緙絲這一古老藝術的韻味。
參考文獻
[1]李斌,李強,黃琳. 緙絲起源與傳播的問疑[J]. 絲綢, 2016(11):74-79.
[2]郜莉. 蘇州緙絲的現(xiàn)代傳承與發(fā)展研究[D]. 蘇州:蘇州大學,2014.
[3]夏青.漫話太平天國緙絲作品[J]. 東方收藏, 2010(01):98-100.
[4]單存德. 漫話緙絲[J]. 蘇州工藝美術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2):57-62.
[5]張康夫,劉新華. 宋代藝術緙絲設色的審美特征及嬗變[J].紡織學報,2016,6(37):59-65.
[6]雷虎,阮傳菊. 緙絲一撥一梭絲中圣[J]. 世界遺產(chǎn),2015(3):114-117,10.
[7]劉慧,吳欣剛. 穿梭在手指間的藝術――緙絲[J]. 中國包裝工業(yè),2015(9):58-59.
On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 of Kesi
SU Yang-fan1 GE Ming-qiao1,2
(1.College of Textile & Clothing,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Jiangsu 214122,China;
2.Key Laboratory of Eco-Textiles, Ministry of Education,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Jiangsu 214122,China)
Abstract: As an ancient weaving technique, Kesi was exclusively used by rich people due to its complex and unique process and exquisite products. Kesi originated from the wool tapestry in the Western Regions in Han and Wei dynasties, and it began to be used for decoration in Tang dynasty. Since Song dynasty, Kesi had been developed in Jiangnan area and its products of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were well known around the world.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Kesi reached climax.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beauty of the rich and uniqu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of Kesi from its process, history and inheritance as well as the artistic styles and representatives of two schools “Suzhou Kesi” and “Ming Kesi”.
Key words: Kesi;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Suzhou Kesi; Nantong Ke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