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古以來就有著“玉石之國”的美名,古人視玉如寶,作為珍飾佩用。中國人對玉的特殊愛好自古有之,在古代,人們有著“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與玉比德焉”的說法,正因為如此,玉自古以來便得到人們由衷的喜愛。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這正是玉之美德的“人化”,它象征著高尚的人格、君子的氣節(jié)、優(yōu)秀的品德以及生活的理想,翡翠玉石的美深化著人的靈魂?!坝癫蛔?,不成器?!边@句話已超越詠物的范圍,成為了造就人才的箴言。
翡翠玉石,因其質美、色美、觸美、音美,進而為人們所喜愛。玉是自然的象征,它集聚著天、地、日、月的精華,也是精神、意念、理想的寄予,更是中華民族對美的追求的升華。歷經億萬年生成的翡翠玉石,遇到中國人之后,才變成了通靈寶物,而具有人類所有美好品性的中國人,把玉看作民族的精魂,這是因為翡翠玉石具備了人類所向往的所有美好品性——溫文、寧靜、含蓄、純凈、堅貞和正氣。
古醫(yī)書稱“玉乃石之美者,味甘性平無毒”,并稱玉是人體蓄養(yǎng)元氣最充沛的物質。到了如今,玉的養(yǎng)生機理已經被現代科學所證實。據化學分析,玉石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鋅、鎂、鐵、銅、硒、鉻、錳、鈷等,佩戴玉石可使微量元素被人體皮膚吸收,活化細胞組織,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
在中國的諸多玉石品類之中,岫巖玉因產于遼寧省鞍山市岫巖滿族自治縣而得名,為中國歷史上的四大名玉之一。岫巖玉從廣義上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老玉(亦稱黃白老玉),老玉中的籽料稱作河磨玉,屬于透閃石玉,其質地樸實、凝重,色澤淡黃偏白,是一種珍貴的璞玉;另一類是岫巖碧玉(亦稱瓦溝玉引),屬蛇紋石類礦石,其質地堅實而溫潤,細膩而圓融,多呈綠色或湖水綠,其中以深綠、通透少瑕者為珍品。據相關記錄來看,中國人對岫巖玉的認識和開發(fā)利用有著悠久的歷史,在距今約6800~7200年前的遼寧沈陽新樂文化遺址里就出土過用岫巖玉制作的刻刀。此外,岫巖玉還被發(fā)現于遼寧朝陽和內蒙古赤峰一帶,距今約5000年的紅山文化遺址中亦出土有用岫巖玉制作的手鐲等物品。河北滿城西漢早期中山靖王劉勝墓中出土的“金縷玉衣”上的玉片,也有一部分是用岫巖玉制作而成的。
岫巖玉有深綠、綠、淺綠、黃綠、灰綠、黃褐、棕褐、暗紅、蠟黃、白、黃白、綠白、灰白、黑等諸多顏色,如此豐富的顏色存在,常使岫巖玉生有極其美麗的“巧色”。玉石顏色的深淺與鐵含量的多少有關,含鐵多時一般色深,反之則色淺。玉石還有著強烈的蠟狀光澤及玻璃光澤,有些玉石還會顯現出油脂光澤,呈微透明或半透明,少數玉石還會呈全透明的狀態(tài)。當岫巖玉全部由蛇紋石組成時,其透明度最高。
人們喜愛玉器,不僅是因為它的稀有或色彩潤澤的外觀,而有著更深一層的美學價值:因為玉凝結著人們深厚的情感——對故鄉(xiāng)的懷念,對祖先的崇敬,對誓言的忠貞,對于美好事物的追求。這種美好的情結,培養(yǎng)了中華民族的人格,孕育著中華傳統(tǒng)美學,這種美的傳承一直沿續(xù)數千年,始終煥發(fā)著不朽的光彩。
在本期欄目中,我們將為廣大讀者展示幾款名家手作的魚形岫巖玉雕,無論是玉石的品質,還是名家的雕功都堪稱匠心之作。一物一圖,獨一無二,愛玉人士可通過掃描相關圖片旁邊的二維碼進入微店進行購買結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