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孟汕
“冰山運動之雄偉壯觀,是因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焙C魍岢龅谋嚼碚?,彰顯了“深藏”的內(nèi)涵?!叭松鷮嵲谑且槐緯瑑?nèi)容復(fù)雜,分量沉重,值得翻到個人所能翻到的最后一頁,而且必須慢慢地翻。”沈從文先生的這句話則揭示了“淺露”的價值。人生如若是一本書,我們宜當“深藏淺露”,如冰山一般深藏;如沈從文一樣淺露。
藏得愈有廣度,露得便更具個性。
李健憑借著近年的驚異表現(xiàn),著實火了一把。可是,走紅的背后,有多少人知道他廣泛地“深藏”?一次,節(jié)目組到他家中作客,他便拿出自己書架中的藏書熱情地介紹。從《哈孔爾辭典》到《追憶似水年華》,這些公認冷門而難懂的書籍,竟是他的摯愛。相對于大部分娛樂明星,李健的這種取向是一種深藏。如果沒有這種深藏,何來他歌詞中對現(xiàn)實、對過去的深刻思考?“音樂才子”只是露的表象,是一位音樂人“深藏”后的個性表達,是一位社會人對世間冷暖的深度思考。
藏得愈是深沉,露得便愈有價值。
梅貽琦先生可謂是深藏淺露的典范。作為一名學(xué)者,在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卻沒有留下熱血文章,而是躬耕清華十七年。十七年間,梅校長看似“無為”“沉潛”,卻為清華做了許多實事:重體育,重群育,重德育。梅貽琦以自己的方式,藏著清華“厚德載物”的字脈,藏著自己的斯文和擔當。梅貽琦的生命看似只有深藏,可是,今天的水木清華,他身后的“胥無異詞”,不是他淺露的最好表現(xiàn)嗎?
由此可見,深藏并不是簡單地隱藏,而是一種選擇、一種睿智;是韜光養(yǎng)晦,是隱忍待發(fā),正如韓信甘受胯下之辱而終封侯將相,勾踐臥薪嘗膽而終“三千越甲”吞吳。
然而,人生在世,“藏”應(yīng)該有度,適可而止,否則一個人若“藏”得太深,只能孤芳自賞、形單影只。如果當年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仍“藏”而不“露”,哪能成就后來三分天下的輝煌偉業(yè)?故善“藏”是一種大智慧,而善“露”也不失為一種大智慧。淺露并不是漫不經(jīng)心地表露,而是從深藏的積累中一朝噴涌,是一種策略,是寶劍出鞘。我們自小遵循“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古訓(xùn),缺乏“顯露”的勇氣和智慧,有才也不顯山露水,往往最終落得個“躲在深閨人未識”。深藏淺露,從本質(zhì)上就是一次來源于生命,又回饋于生命的修行。我們應(yīng)當用心而為。
冰山的底部隱藏在水下,積聚力量,方有了露出水面的銀白璀璨;大樹的根部深埋于土地,吸收營養(yǎng)才有了直沖云霄的碧綠蒼翠。一藏一露之間,彰顯人生風骨與智慧。
學(xué)校:湖南安仁縣第一中學(xué);導(dǎo)師:何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