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勝+俞善輝+竇清玉+羅千福+王朝霞+俞曄
摘要:為了適應互聯網時代智能移動終端的要求,充分利用學生的碎片時間,改變傳統(tǒng)的以課時進行的內容編排,把教學內容分割為不同教學知識點的模塊,利用現有網絡空間,極大方便了學生利用智能移動終端進行學習,打破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真正做到一機在手學習不愁,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教學內容;模塊化;互聯網;移動智能終端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20-0183-02
一、前言
中國已經進入了網絡時代,互聯網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同樣改變了我們的學習習慣,不管我們承不承認,當代學生看手機、電腦的時間遠遠超過看書的時間。實際上兩者并不矛盾,利用互聯網搜索我們需要的信息并加以學習,把互聯網變?yōu)閷W習的工具是大勢所趨。因此,傳統(tǒng)的大學課堂的學習模式,同樣面臨著新時代互聯網的沖擊,與其到處防范學生上網荒廢學業(yè),不如變被動為主動,利用網絡技術進行學習革命,以人工智能為核心技術的Web 3.0、大數據以及云技術為標志的現代信息技術和教育全球化以及終身學習的需求,催生了大規(guī)模在線開放課程(Massive Open On line Courses,MOOCs),為高水平大學之間的課程資源優(yōu)勢互補與共享以及向其他大學開放提供了絕好的機會,因此新興的MOOC就是利用互聯網學習的一個新生事物,國內不少兄弟院校陸續(xù)開展了課程MOOC化嘗試[1-3],目前MOOC課程涵蓋了計算機[4,5]、醫(yī)學[6]、藥學[7]乃至武術課[8]及實踐課[9],同時把翻轉課堂與MOOC融合進行的教育改革[10]方興未艾。但是也應該看到,建設MOOC不僅需要專業(yè)的教學技巧,還需要投入巨額資金進行后期制作。因此,對于暫時沒有條件進行MOOC教學的課程或者不適合全科目MOOC化的教學內容,筆者在教學中嘗試把傳統(tǒng)的按照課時進行的知識編排為短小精悍的一個個知識點組成的學習模塊,利用公共網絡空間資源,以新興的微信朋友圈、qq群等組成課外學習小組,利用校園網絡資源無處不在的優(yōu)勢以及容納多人在線共同討論的技術條件,極大方便了同學的課前預習、課后復習以及考前總結,拓展了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使得學生隨時隨地可以進行知識點的學習和相互討論,并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下面就對我們的模塊化教學進行簡單的介紹。
二、知識點模塊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知識點模塊化的必要性。傳統(tǒng)的大學教學是以課時為單位進行教學內容的編排,一次上課時間為90分鐘,為了充分利用時間,教師往往會安排比較多的知識點進行教學。但是從學習心理學上來說,人的注意力是不能夠持續(xù)這么長時間的。記憶心理學實驗表明,人在學習的時候一次關注一個知識點比較有利于記憶,但是大面積基礎課的“輸灌式”授課模式造成了學生學習疲憊,學生在課堂上打瞌睡成了普遍現象,對于學生來說,在90分鐘的課堂時間里真正有效的時間最多有一半。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已經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傳統(tǒng)教學的第二個缺點是課堂完全由教師控制,學生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性,幾乎沒有任何反饋,這當然是違背學習規(guī)律和教育方法學的。研究結果表明,即使沒有評價的反饋也能極大的促進學習,然而作為大面積基礎課教師,往往面對100多名學生,展開教學互動真的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因此,把90分鐘的教學內容劃分為相對獨立的模塊,每個模塊對應一個知識點,化整為零以提高教學效果是很有必要的。
2.知識點模塊化的可行性。把課時教學內容拆散打包到底行不行?把抽象的理論、文字、數字形象化到底如何操作?筆者舉個例子加以說明。如鹵代烴親核取代反應機理及其影響因素作為一個課時教學內容,可以分為Sn1、Sn2、底物影響、親核試劑影響、溶劑影響、反應溫度影響、離去基團影響等7個相對獨立的知識點,反應歷程Sn1、Sn2采用動漫播放加解說的方式進行教學,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立體化,每個模塊僅僅耗時3分鐘,動漫播放具有互動設置,允許學生進行播放、暫停、回放,極大方便了學生在教室外、課堂外隨時隨地學習。其他的親核取代影響因素各個模塊,如反應溶劑的影響,則把不同溶劑下的鹵代烴的反應活性用柱狀圖表示并且用趨勢線加以解說,從學習心理上來說,人類對圖像的認知度比文字、數字還深刻和快捷,因此把數字換成圖片,使學生從枯燥的數據中解脫出來,減輕了學習的負擔,能夠快速的理解溶劑極性增強對親核取代的影響。
從我們的實踐經驗來看,學生對這種形式的模塊還是非常喜歡的,極大地加快了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
三、模塊化教學對教師的要求
教師毫無疑問是教學活動中的引導者和學習效果的評價人,任何教學革新都不能缺少教師的參與。執(zhí)行模塊化教學,對任課教師的要求很高,首先,要有滿腔的熱情。目前我國高校教師的評價體系(特別是職稱晉升)基本上是科研導向為主,在沒有激勵的機制下,要求一線的任課教師在完成繁重的工作量的基礎上還要耗費大量時間從事教學改革任務,沒有對學生高度負責的一腔熱血是不行的。其次,任課教師還需要有制作教學模塊的技術,模塊教學不是簡單的把知識點拆分,而是針對每一個知識點的不同內容進行課件制備,如體現立體化學要求的動畫、電影的錄制與剪輯、語音和字幕的設計與插入等,這些需要教師自我完成,這些技能對教師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四、模塊化教學目前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1.公共空間資源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現在能夠免費提供移動公共空間的主要有微信、qq、云空間,從使用的普遍性以及方便程度上看,主要還是微信,可以方便的組建朋友圈,建立學習小組,具有多人會話功能以及圖片、視頻上傳功能,但是作為免費使用的網絡空間資源,安全性很成問題。其次,網絡服務商并不保證服務的可靠性,經常發(fā)生不能登錄以及不能訪問的問題,甚至辛苦上傳的材料一夜之間完全丟失。
2.知識體系的連貫性。模塊教學方式的優(yōu)點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同樣有缺點,有機化學作為一門具有內在聯系的學科,各個知識點之間具有內在的緊密聯系,以反應機理和物質結構為核心,通過化合物性質構建其整個有機化學的基礎內容,但是這些內在的聯系在模塊教學中很難體現出來,一個個制作精美的模塊,如同一粒粒珍珠,如何把他們串成一串,還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目前,模塊作為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完全脫離課堂教學還是有問題的。
五、結論
模塊的優(yōu)點是短小精悍,形式多樣,發(fā)揮了學生的主動性,作為一種區(qū)別于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教學模式,是一種基于學習科學精心設計的教學模式,體現了心理學規(guī)律和教育學實踐相結合,極大方便了學生在課外的學習,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李曼麗.moocs的特征及其教學設計原理探析[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3,(4):13-21.
[2]孫雨生,程亞南,朱禮軍.基于mooc的高校教學模式構建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5,(3):65-71.
[3]江志斌,丁潔,余建波,魯莉,蔣建偉.基于moocs的教育教學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14,(4):73-77.
[4]程格平,寧彬.基于mooc模式的計算機課程教學研究[J].計算機時代,2015,(3):66-68.
[5]丁琳,謝衛(wèi)星,夏石瑩,陳靈娜.mooc背景下的信息安全原理課程教學模式研究[J].計算機時代,2016,(4):96-98.
[6]宋彬,紀世召,馬洪運,劉文宇,劉佳,趙志清,金鋼.基于mooc理念的混合式教學法在八年制臨床課程整合中的應用[J].西北醫(yī)學教育,2016,24(2):303-305.
[7]任鑫杰,曹康,楊柏燦.moocs教學模式在中藥學課程建設的運用與探索[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5,(8):9-10.
[8]劉珺.mooc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驗研究——以高校武術選項課為例[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6,36(2):121-123.
[9]孫青,艾明晶,曹慶華.mooc環(huán)境下開放共享的實驗教學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31(8):192-195.
[10]謝幼如,倪妙珊,柏晶,張惠顏.融合翻轉課堂與moocs的高校MF教學模式[J].中國電化教育,2015,(10):4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