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
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獨立院校中大學生的身心特征,對有效加強獨立學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jié)合策略做了分析,努力做好獨立學院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jié)合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關鍵詞:獨立學院大學生身心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結(jié)合 有效策略 實際意義
一、獨立學院中大學生的身心特征
獨立學院的大學生,多半家庭經(jīng)濟狀況不錯,他們長期處于唯我獨尊的狀態(tài),盡管他們在心理、生理和社會性上已接近成人,他們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邏輯思維由經(jīng)驗型向理論型轉(zhuǎn)化,出現(xiàn)了辯證思維,與人生觀相聯(lián)系的情感占主要地位,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也有了深刻的發(fā)展,能夠明確的表達自己的思想,但是他們的情緒不穩(wěn)定,尤其在理想和現(xiàn)實的自我中仍面臨著分裂的危機,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時常會發(fā)生沖突,思想有時過于偏激,意志力相對薄弱,很容易人云亦云,尤其是當想法與生活相脫節(jié)的時候,往往不知所措。
二、獨立學院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jié)合的有效策略
(一)影響獨立學院中大學生心理發(fā)展的主要因素
一是獨立院校的學生基礎知識薄弱,個體差異大。這些學生的基礎知識薄弱,他們進校后在學習上較吃力,學習缺乏主動性。有不少學生從小到大嬌生慣養(yǎng),進入大學后,在生活上缺乏自理能力,學習自覺性差,沒有吃苦拼搏精神;二是獨立學院的學生自尊心較強、自信心不足,心理壓力較大。他們常被稱作是第三批次的本科,就是現(xiàn)在社會上通常所說的“三本”。不少學生因為高考成績失利進了獨立學院學習,在一定程度上使其自尊心受到了打擊,一些學生對外說自己學校時往往不公開自己是三本學校,害怕別人異樣眼光。他們對教師的批評表現(xiàn)的極為敏感,存在多疑、不信任心態(tài)。有些學生常以自暴自棄方式應對挫折,學習缺少目標。還有一些家庭經(jīng)濟條件并不太好的學生,迫于多方壓力進了獨立學院讀書,高額的費用和嚴峻的就業(yè)形勢又給他們增添了巨大的心理壓力;三是獨立學院中的學生自我控制能力較差,缺乏集體觀念。有的學生把不良習慣又繼續(xù)帶進了大學生活,因為遠離了父母管束,自己支配的時間隨意,大學的學習節(jié)奏不像高中那么緊張,于是出現(xiàn)逃學、迷戀網(wǎng)絡游戲、上課睡大覺等現(xiàn)象。還有一些家庭條件較好的學生,父母親社會地位高,自我優(yōu)越感強,集體主義觀念較為淡薄,對班級活動不關心,對自己要求不嚴格,以自我為中心。這類學生在利益榮譽面前爭先恐后,在奉獻付出面前不屑一顧,帶有濃厚的功利性。
(二)加強獨立學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jié)合的有效策略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高校非常重視的課題,必須結(jié)合獨立學院學生的特點來進行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jié)合,這樣才能使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實處,讓學生更全面的發(fā)展。
1、注重以學生為主體,積極引導學生的思想行為,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獨立學院學生是一個特殊層次的本科學生,不少學生因為高考失意,基礎知識薄弱,迫于壓力不得不選擇上獨立學院,這些學生往往會缺乏嚴格的自律性,在學習、生活、心理等方面遇到的困難更多,這就要求獨立學院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牢固樹立 “以學生為本,積極引導學生思想行動”的教育理念,更好地為學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詢。作為教育工作者必須第一時間,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學會多去傾聽學生的心聲,與學生深入的交流、討論,圍繞他們的心理困擾展開工作,讓學生尋求感情上的共鳴,幫助大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優(yōu)化他們的心理品質(zhì),把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jié)合起來,不斷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促進獨立學院大學生更全面的發(fā)展。
2.獨立學院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利用學生的優(yōu)點,客觀的評價學生的缺點,讓大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我們時常會看到,在大學里有的學生思維活躍、興趣愛好廣泛,喜歡參加各類文體比賽活動,學校思想教育管理者可以適度的引導,給予這些學生更好的鍛煉機會,鼓勵他們登上舞臺,引導他們學習更多知識,拓寬自己知識面,讓他們知道獨立學院的大學生照樣可以成為對社會有用的優(yōu)秀人才。尤其是針對一些存在思想誤區(qū)的學生,要正面積極引導。比如有些學生貪圖享樂,缺乏吃苦耐勞精神,在與同學相處的時候,時常存在權勢為大的思想,教師需積極引導好學生不攀比、不嬌縱,凡是要靠自己的勤奮努力去爭取。只有踏下心去努力學習文化知識,掌握專業(yè)能力,培養(yǎng)善于思考的好習慣,才能更好的成為社會發(fā)展需要的人才。
發(fā)揮好思想政治教學課與心理健康教育課在大學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根據(jù)獨立學院學生的思想特點、學習特點和心理特點,不斷探索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首先,要建立獨立院校自己的思想政治教學優(yōu)秀的師資力量,教育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質(zhì)和思想品德,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課的實踐性教學和心理健康教育輔導課程,更好地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yǎng)他們良好道德品質(zhì)。特別是針對一些 “問題學生”,要分析透徹他們的心理特征,對癥下藥,開設必要的心理輔導課程,不斷地完善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更好地用制度管人管事。
尋求家長、學校之間的相互配合,努力探索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途徑。獨立學院的大學生自覺性差、自我約束弱,學校要主動地與學生家長定期取得聯(lián)系,對于那些經(jīng)常逃課、考試不及格、學習不認真的學生,學校要實事求是通報相關情況,取得家長和學校之間相互配合,做好及時的紀律處分。開設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相關課程,做好對后進生心理輔導,一對一的有效溝通,對存在心理障礙的學生提供針對性的治療方案,讓學生學會自我調(diào)節(jié)。
三、獨立學院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jié)合的實際意義
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不僅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導者,更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協(xié)助者和統(tǒng)領著。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處于主要地位,通常是對受教育者采取說服教育,工作中常處于被動地位,學生的實際內(nèi)心想法往往被忽略。而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通過對受教育者的精神分析、個別交流、了解學生的心理,注重學生的主動性和自愿性,傾聽學生的心理,圍繞他們的心理困擾和心理障礙開展工作,讓學生在感情上產(chǎn)生共鳴,建立起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間的民主平等、教學相長、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大學生的健康心理必須以良好的思想教育素質(zhì)為前提,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大學生的思想素質(zhì),擁有健康的心理。
通過二者的有效結(jié)合,更利于拓展德育的觀念,為獨立院校的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礎,積極探索獨立學院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獨立學院健康發(fā)展的需要,也是確保獨立學院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人才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趙景會;《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jié)合》;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5月;
2.劉俊霞;《教育理論基礎知識》;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1年9月
3. 王艷;《獨立學院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 中南民族大學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