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濤
摘要:在中學物理的學習中,學生會遇到各種各樣復雜的物理題。學生在對這些題進行求解的過程,其實也是解決問題的一個過程。因此學生需要對自身的解題能力有效地進行提高。分類法在提高物理的解題能力上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對分類法的合理利用可以讓學生在解物理題時游刃有余。本文首先概述分類法的定義,然后結(jié)合例子分析如何用分類法提高物理的解題能力。
關(guān)鍵詞:分類法;物理;解題能力;提高
許多物理題在解題過程中,因為其研究對象或者所給的已知條件比較模糊,學生在解題時很容易感到困惑,不知從何下手,或者在解題時感覺到混亂,得不到正確的結(jié)果。這是解題能力不足的一種體現(xiàn)。如果采用分類法對物理題的條件、研究對象、過程等進行討論,就能比較容易在解題時形成思路。形成了習慣后,解題能力也就慢慢地提高了。
一、分類法的定義
所謂分類法,就是在解題的過程中,對題目的研究對象、運動過程、已知條件等等進行一個分類,然后將分出來的每一個部分單獨進行研究和討論,然后再綜合得出結(jié)果。許多題目在所給的研究對象中,不能將其放在一起進行研究,因此需要將不同的研究對象進行分類。分類時通常要求有統(tǒng)一的標準,不重復也不遺漏,對研究的對象要明確,而且在分類時要力求準確、科學。
在物理學中,常會將物理學分為力學、光學、熱力學等,這也是分類法的一種思想。在物理題中常常會出現(xiàn)多種綜合幾個部分的題目,比如在電磁場中進行受力分析等。在解題時可以將電磁學和力學進行分類討論,然后根據(jù)物理學的定律、公式等求解,最后綜合起來得出答案。
二、運用分類法提高解題能力
在用分類法解物理題的過程中,首先需要明確分類的對象,清晰認識應該討論的情況。然后依據(jù)一個準確的分類標準對已知條件、物理性質(zhì)等進行分類,再次對所有分類進行討論和分析,求出結(jié)果。最后進行總結(jié)、整理,得出最終結(jié)論。學生在運用分類法后,可以發(fā)現(xiàn)解題規(guī)律,有效地提高自身的解題能力。分類法解題通常對以下三個點進行分類:
1.對已知條件進行分類
多選題是在物理題目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題型。由于物理學科本身的特性,許多問題需要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分析,一些問題的結(jié)果會有幾種可能的答案,因此考試中會以多選題考查學生對物理題的分析能力。有時候在計算題中也會有類似的題目讓學生討論出幾種可能的情況。通常這部分題目的已知條件不明確,學生無法直接通過確切的已知條件求解。這時候就需要對已知條件的所有可能性進行分類,然后單獨討論,才能得出問題的答案。比如在一道受力分析題中,出題者將已知條件的質(zhì)量設(shè)為m,夾角設(shè)為α,受力大小為F,然后給定一個方向,讓學生對物體的受力進行分析。因為在題目中沒有明確物體受摩擦力的影響如何,所以學生需要對物體幾種受摩擦力影響的可能性進行分類討論。比如物體處在靜止狀態(tài),但是否在摩擦力的影響下有運動的趨勢。最后的討論結(jié)果應該是分為幾種情況,即物體的幾種運動狀態(tài)應該與物體所受的摩擦力大小范圍對應,以此得出題目的最佳答案。
2.對物理性質(zhì)進行分類
在物理學中,物體通常因為其性質(zhì)的不同而需要分類進行討論。比如兩個小球,一個帶電,一個不帶電,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所首的力也不同。在電場和磁場的環(huán)境下,帶電小球會受到一定的電磁場的作用,而不帶電小球通常只受重力作用。在解物理題時,學生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對題目所給的研究對象進行物理性質(zhì)的分類,考慮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在一道題目中,有兩個帶電小球在光滑的桌面上保持靜止,然后讓其中一個小球突然有某一個方向的速度,分析另一個小球受到的影響。學生在遇到這種題時,應當將兩個小球的電性關(guān)系分開進行討論,思考兩個小球間電性正相關(guān)和負相關(guān)時存在的不同情況。對物體的物理性質(zhì)進行分類分析也是幫助學生找到物理規(guī)律的一種方法,學生在解這一類題目時,借助分類法即可很好地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
3.對物理狀態(tài)進行分類
許多物理題中會涉及運動物體的分析,由于題目所給的物體運動狀態(tài)不夠清楚,學生比較容易出現(xiàn)困惑。對于這一類問題,需要學生在解題時思考所有可能的運動狀態(tài),然后綜合起來分析。比如在電場、力學的綜合問題中,假設(shè)一根導體棒放置在兩條光滑的導軌上,受一個恒定的力影響進入一個有邊界的勻強磁場,要求分析導體棒前后引起的電流變化。這種題目本身需要多種分類方式進行討論,對于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分類則是解題的關(guān)鍵。導體棒在進入磁場前只受到題目中所給的力的作用,因此是進行勻加速運動。在進入磁場的瞬間由于突然受到安培力,而安培力與導體棒本身所受力的大小不同,會決定導體棒在磁場中是處在平衡狀態(tài)還是加速或減速狀態(tài)。學生在思考的時候應當結(jié)合實際情況對題目進行分類,力求分析準確、不遺漏。通常在分類較多的情況下學生會容易忽略某一種情況,這是在解題中應當力求避免的。
結(jié)束語
物理學是一門較為綜合的學科,許多問題是在多種二級學科的基礎(chǔ)上綜合形成的。分類法在物理解題的過程中應用十分廣泛,學生只有學會合理利用分類法對題目進行分析,才能找到解題的最佳方法,切實地提高解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魯世明.高中物理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研究[D].蘇州大學,2010.
[2]張雪峰.分類討論在高中物理解題中的運用[J].理科考試研究, 2014,17:38.
[3]李林.分類討論思想在高中物理解題中的應用[J].理科考試研究, 2013,19: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