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鐵 華
我是北大荒的女兒
——記新中國第一個女拖拉機手梁軍
■ 鐵 華
在我國1962年發(fā)行的第三套人民幣1元券上有位英姿颯爽的女拖拉機手,她的原型就是我國第一位女拖拉機手——梁軍。她是新中國第一批全國勞動模范之一,四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還被全國總工會命名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具影響力的60名勞動模范”之一。2013年10月底,梁軍因急性心衰生命垂危就醫(yī)。日前,本刊記者通過哈爾濱市農業(yè)委員會離退休干部處張守志處長了解到,梁軍目前雖身體狀況不佳,但病情相對穩(wěn)定。
梁軍,1930年生于黑龍江省明水縣一個農民家庭。貧寒的家境練就了她敢闖敢干、不怕吃苦的性格。1945年,黑龍江解放。解放區(qū)轟轟烈烈的運動讓她擺脫了童養(yǎng)媳的命運。在黨的宣傳教育下,梁軍開始接受革命思想,探求一條奔向光明的人生道路。
1947年,東北戰(zhàn)場形勢越來越好,我黨開始實施恢復經濟的戰(zhàn)略措施。為了在東北農墾戰(zhàn)線上實行機械化,專門從前蘇聯進口了一批拖拉機,準備開發(fā)北大荒。當時黑龍江省委在德都縣創(chuàng)辦了一所鄉(xiāng)村師范學校(萌芽學校)。這是一所新型的學校,半耕半讀的性質。17歲那年,梁軍說服家人來到了德都萌芽鄉(xiāng)村師范學校。不久,一部前蘇聯電影《巾幗英雄》改變了梁軍的一生。這部影片充滿了革命英雄主義,片中的情節(jié)始終牽動著梁軍的心。特別是主人公女拖拉機手安格林娜的形象,時時縈繞在她的腦海中??赐觌娪埃很妼懥艘黄断蛴⑿郯哺窳帜葘W習》的日記,她心中第一次有了當一名女拖拉機手的愿望。
1948年2月,黑龍江省委決定在北安開辦拖拉機手培訓班,德都萌芽鄉(xiāng)村師范學校經過努力爭取到了3個培訓名額。梁軍由于平時學習努力,勞動肯吃苦,每有重體力活總是搶在前面,深得同學擁戴。于是,大家一致推選她參加拖拉機手培訓班,并很快獲得校黨組織的批準。18歲的梁軍成了最幸運的女同學。
拖拉機手培訓班約有70多名學員,只有梁軍一名女性。訓練班里不僅沒有單獨的女生宿舍,而且宿舍還是大通炕,她進屋后只覺得周圍70多雙眼睛看著她。她滿不在乎地把行李往炕里一扔,對著鏡子把長發(fā)一剪,就在男宿舍的旮旯住下了。男同學們感到很稀奇,議論紛紛。面對領導的“關心”,梁軍堅定地表示:“別看我是個女的,再苦再累我也不在乎,我向黨保證,堅決完成學習任務”。培訓班領導見她意志很堅定,本人體質也不錯,就破例接收了這名女學員。梁軍白天和男同學一樣在機車上訓練,晚上就躲在屋角點著小油燈整理筆記。當時培訓班的師資教材與教學設備極其匱乏,教學僅有一臺德國“蘭茨”輪式拖拉機,型號非常單一。當教師講述其他型號的拖拉機時,學員們只能靠掛圖來理解,學習起來非常困難。在這樣艱苦的學習條件下,梁軍克服了重重困難,第一批獲得了駕駛實習資格。當她在校外馬路上做駕駛實習時,吸引了很多路人,大家紛紛議論:“時代變了,女人還能開火犁(當時多數人將拖拉機叫火犁)?”梁軍一下子就在當地出名了。
兩個多月的培訓結束了,省委撥給萌芽學校的3臺拖拉機也到貨了。得知這個消息,梁軍和她的同學們興奮極了,因為她們終于可以開著拖拉機返回學校了。從北安到德都,拖拉機如果高檔行駛3小時就能到達,可是梁軍提議:“機器是新出廠的,還未曾磨合,絕不能開得太快,我們寧愿人受點苦也別傷著機器。這回家的50公里路,我們就借機來一次試運轉,讓機器好好摩合磨合吧”。一路上,她由低速檔起步,一檔檔地逐步升檔加速進行磨合行駛,直到傍晚才到德都。“萌芽鄉(xiāng)師有拖拉機”的消息不脛而走,十里八村的百姓都趕來看。農民們第一次看到拖拉機,感到十分新鮮,再加上是個大姑娘開拖拉機,那就更稀奇了?!懊妊苦l(xiāng)師有個女拖拉機手”迅速成了當地頭號新聞。
拖拉機手雖然風光,但工作的艱辛是常人難以想象的。當時學校開荒規(guī)模很大,經過短暫籌劃準備,3臺拖拉機便馳入了荒原。梁軍從此在廣闊的荒野里,開始實現萌芽人拓荒的夢想。為了提高作業(yè)效率,3個人只能一人一臺車,梁軍要和男同志一樣晝夜連續(xù)作業(yè),一天開車12個小時以上。為了搶節(jié)氣,爭進度,歇人不歇機,每個作業(yè)人員一日三餐吃在地頭。到后來她們干脆就住在自己搭建在荒野上的草窩棚里,在地里挖個坑放上鍋就是爐灶。沒有副食,就吃咸菜、野菜,飲用水就從荒地的水溝里取。在田地里作業(yè),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整日兩手油”。地里的蚊子又多又大,機手們滿身都是被蚊子叮的大包。與男同志相比,梁軍還要克服婦女的生理弱點,即使來月經肚子疼痛也必須堅持駕車作業(yè)。為了夜里作業(yè)不打瞌睡,她還學會吸煙提神。幾十天下來,她開荒量大,深淺一致,贏得了男機車手們的佩服和敬重。后來,回憶起當年的墾荒戰(zhàn)斗,梁軍說:“那時我們以苦為樂,以苦為榮,也沒想過要什么名和利。我們最大的光榮是用自己的勞動成果支援了祖國經濟建設和抗美援朝戰(zhàn)爭?!?/p>
梁軍回憶說:“看著我們的拖拉機走過肥沃的黑土地,我的心里產生了一種強烈的自豪感——我們是共和國的主人,是開發(fā)北大荒的主力軍!”女子拖拉機手們駕駛著“鐵?!北捡Y在北大荒的沃野上,成為當時全國人民建設新中國的榜樣和力量。
1949年10月,在共和國的禮炮聲中,梁軍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50年9月,新中國第一屆全國工農兵勞動模范代表會議在北京召開,梁軍光榮地被選為與會代表。9月26日上午,毛澤東主席、劉少奇主席、周恩來總理、朱德總司令等國家主要領導人都出席了這次盛會。大會上,毛主席對全體英雄模范的歷史作用和重要貢獻給予高度評價,并對代表們今后的發(fā)展提出新的要求:勞動模范要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發(fā)揮骨干、帶頭與橋梁3個作用。梁軍牢牢記住毛主席的話,并把它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
大會期間,梁軍被選為農業(yè)戰(zhàn)線勞模的代表去接受毛主席的接見。臨行前學校領導曾特別叮囑梁軍:“見到毛主席好好匯報,并請毛主席給我們題寫個校名?!笨墒且姷矫飨?、與毛主席握手時,她激動得什么都忘記了。接見結束后回到住處,她懊悔萬分,由于自己的不成熟、好激動,竟把千載難逢的機會錯過了。當晚,她徹夜難眠,思來想去,終于想出了一個彌補的辦法:口頭匯報的機會失去了,就用書面匯報。于是,她連夜起草,材料寫好后交給了時任全國總工會主席的李立三同志,并向他誠懇地說明原因,請他代為呈送。李立三看完材料后笑著說:“你這小鬼還挺有辦法的,這確實不是小事,那我就幫你辦辦看吧?!崩盍⑷具€對材料提出了修改意見,并說字要寫大點,不然毛主席看起來困難。當梁軍把第二稿送給李立三時,他看后欣然接受了委托。幾天后,李立三找到梁軍,拿出一個大信封說:“小鬼,你看這是什么?”梁軍激動地接過信封,打開一看,“萌芽學校”四個遒勁的大字閃耀在眼前,她驚喜萬分,激動地說:“感謝毛主席,感謝立三主席?!彼s快把原件送給正在教育部開會的高衡校長,讓全校師生在第一時間分享這份喜悅和幸福。事后李立三告訴梁軍:“直到現在,毛主席親筆題寫校名的只有兩所學校,一所是毛主席的母校長沙第一師范學校,另一所就是你們萌芽學校,你們夠幸運的了?!?/p>
1950年10月1日,在共和國的第二個國慶日,梁軍與參加全國英模大會的代表們一起登上了天安門城樓的觀禮臺,觀看了國慶閱兵與游行盛況。來自各條戰(zhàn)線的英雄模范們受到了黨和人民的最高禮遇,他們個個歡欣鼓舞。梁軍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我的一切都是黨給的,我要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黨。”國慶后,梁軍又被選為中國青年訪蘇代表團成員,前往蘇聯參加十月革命節(jié)慶祝活動。代表團中還有中國的“當代花木蘭”、特等戰(zhàn)斗英雄郭俊卿、新中國第一位女火車司機田桂英。在訪蘇期間,梁軍對蘇聯的國營農場、集體農莊拖拉機站,做了詳細的考查,這為她以后從事農機事業(yè)開闊了視野。
1951年10月,根據我黨關心培養(yǎng)勞模的有關政策,上級黨組織針對我國農機戰(zhàn)線的需要,保送梁軍去農業(yè)部創(chuàng)辦的北京農業(yè)機械專科學校學習。臨行前,她含著熱淚對送行的人說:“我決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學成后一定回來,把所學的知識貢獻給祖國的農機事業(yè)?!?952年,我國成立了北京農業(yè)機械化學院,農機??茖W校的部分學生通過考試合格者可升入本科學習。鑒于梁軍當時的文化程度,學校專門安排教師為梁軍和另外兩名勞模補習高中數理化課程。經考試,梁軍以優(yōu)異成績實現了升大學的夢想。
1957年初,梁軍就要大學畢業(yè)了,正在她急切盼望學成歸隊時,傳來了王震將軍派10萬官兵去北大荒墾荒的消息。她知道,一個戰(zhàn)斗部隊轉入大規(guī)?,F代化的墾荒事業(yè),沒有足夠的技術力量是不行的。果不出她所料,上級組織決定,北京農機學院機械化專業(yè)的57屆全體畢業(yè)生作為技術骨干,全部支援北大荒。想到即將親身參加把北大荒變?yōu)楸贝髠}的宏大事業(yè),梁軍興奮不已。梁軍在大學里不僅汲取了知識,也收獲了愛情。畢業(yè)前,她和土改干部出身的大學同學王作之結為了終身伴侶。
1959年11月,新中國第一個拖拉機廠——洛陽第一拖拉機廠生產出首批東方紅-54拖拉機,并在哈爾濱市郊舉行剪彩儀式,特別邀請梁軍親自駕駛新中國生產的第一臺拖拉機。梁軍發(fā)動機車開始翻耕作業(yè)的那一刻,宣告我國結束了沒有國產拖拉機的歷史,標志著中國農業(yè)機械化事業(yè)邁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梁軍從1948年就開始從事農機工作,積累了豐富的機務工作經驗。隨后的本科學習又為她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梁軍逐漸完成了由一個拖拉機手向農機專家的轉變。
回到黑龍江后,梁軍長期負責黑龍江省及哈爾濱市農機技術,制訂技術管理規(guī)程,編制地方的農機發(fā)展規(guī)劃,在開發(fā)新技術,應用現代化管理科學新方法等高級技術方面也卓有成效。多年來,她一直站在農機科技前沿,引領著省市農機工作的發(fā)展方向。工作之余,梁軍不忘堅持理論研究,由她主編的《國外農業(yè)機械化》、《機務管理規(guī)章制度》等著作陸續(xù)出版發(fā)行。她的這些理論專著對哈爾濱市、黑龍江省甚至全國農機工作的發(fā)展和進步,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正當她躊躇滿志,準備大干一場時,文革的厄運降臨了,她被污陷為“蘇修特務”、“反動權威”,受到了迫害,下放到基層企業(yè)“接受改造”。對于她這個熱愛農機事業(yè)的人,到車間農田參加勞動,一點也不覺得痛苦,反而覺得自己又有機會能從實際中學到更多的知識。
1970年,正在潛心研究水田機械的梁軍突然接到命令,到哈爾濱市農機局擔任副局長。從此,她又成為哈爾濱市農機戰(zhàn)線的一個領軍人物。后來她辭去了行政職務,擔任專職總工程師,1990年離休前晉升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她是新中國第一批全國勞動模范之一,四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還被全國總工會命名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具影響力的60名勞動模范”之一。
從一個專家的視角,梁軍洞察到農業(yè)機械化是個開放性大的系統(tǒng)工程,要提高農業(yè)機械化的水平與效益,必須建設一個完善的農業(yè)機械化體系,必須改變此前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零打碎敲、分散作戰(zhàn)的局面。在上世紀80年代,她依據新時期農機事業(yè)自身發(fā)展的要求,以現代管理科學為指導,經數年努力,在哈爾濱市基本建成了管、供、修、造、科研、學校的農機體系。
梁軍在農機領導和技術崗位上,處處體現了她的事業(yè)心、責任心。面對困難,她從不言敗,從不推諉。在組建農機公司、農機研究所和農機校時,遇到了籌集資金、申請編制、選址征地等諸多難題,需要找省市有關部門和領導協(xié)調,她每次都親自出馬去解決問題。每一個新機構和企業(yè)誕生后,它的內部建設千頭萬緒,梁軍每次都事無巨細、不厭其煩地給予指導。大家稱梁軍像一個不知疲倦的鐵人,總是那么風風火火。而她則說自己是北大荒人的性格,天冷心里熱。50年來,她一直把實現農業(yè)機械現代化作為自己的人生理想并為之奮斗。
作為新中國第一個女拖拉機手,梁軍已成為新中國農民和農機事業(yè)實現現代化的標志性人物。共和國沒有忘記她:1994年,共和國成立45周年,梁軍作為國家主席的客人被請到北京,再一次登上了天安門城樓觀禮,接受了江澤民主席的接見。1995年,洛陽第一拖拉機廠舉行建廠40周年廠慶和百萬臺東方紅拖拉機下線剪彩儀式,工廠給梁軍發(fā)來了大紅請?zhí)?999年,作為“百名全國第一先進人物”,她又應邀到北京參加了建國50周年觀禮活動。2007年,北大荒開發(fā)建設60周年,77歲的梁軍再次來到流過汗的農場,嘗試了大馬力拖拉機牽引著寬幅整地機在田間行駛后,不禁感嘆道:“一天下來身上都不落灰,這和我們以前開的蘇聯造拖拉機,滿身灰土和機油真是天壤之別?!?/p>
1960年,國家發(fā)行第三套人民幣,其中一元人民幣上的圖案是“女拖拉機手”。這個圖案就是根據梁軍駕駛拖拉機的照片設計的。梁軍一直不知道這件事情,直到一次,有個朋友來她家里做客,看到梁軍住的房子又破又小,便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梁軍啊,你得找中國人民銀行給你買套大房子啊,他們用了你的肖像,怎么也得給點補償吧!”
梁軍一笑了之。她心里很坦然:我本是個農民的苦孩子,在黨的培養(yǎng)下,我成為一名女拖拉機手和農機科技人員,為祖國的發(fā)展強盛,為北大荒變成北大倉做了一些貢獻,這一切我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