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學中,教師往往會發(fā)現(xiàn)學生習慣于憑借自身的感性經(jīng)驗去學習和表達,想到哪兒說到哪兒。對此,教師可以以圖式語境為突破口,從激活、建構、鞏固學生的圖式思維入手,引導學生將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升華為概念,掌握英語表達方法,從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關鍵詞】圖式語境;經(jīng)驗;概念;英語表達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17-0042-03
【作者簡介】何花,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劉海粟小學(江蘇常州,213100)教師,高級教師。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不難發(fā)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大量存在:學生表達時,依賴書本,脫離生活;思維受限,形成定勢;表達隨意,全憑感覺等。這些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根源在于學生的表達未能從“經(jīng)驗”走向“概念”,即表達時僅憑感性經(jīng)驗,尚未上升到概念化、系統(tǒng)化的層面。
圖式是指個體過去獲得的知識、經(jīng)驗在頭腦中儲存的方式,是大腦對過去經(jīng)驗的反映或積極組織,是被學習者儲存在記憶中的信息對新信息起作用的過程及怎樣把這些新信息豐富到學習者知識庫中的過程。而圖式語境則是通過語境的合理創(chuàng)設和適當運用讓學生將已有知識、經(jīng)驗轉化為圖像或網(wǎng)絡,并形成相關知識概念,然后在表達時將新信息同圖式表征的舊知識加以聯(lián)系,使表達有條有理。
筆者認為圖式語境能使學生的表達從“經(jīng)驗”走向“概念”。圖式語境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將語言的形式、意義和功能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的知識、經(jīng)驗逐步過渡到知識潛概念,并在實踐中不知不覺地形成“激活原有圖式—構建新圖式—運用圖式”的循環(huán)學習模式,從而積極有效地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此外,學生圖式思維的訓練和培養(yǎng)能讓其靈活運用已形成的潛概念,并迅速地尋求、探索出新的表達方法和途徑,最終形成概念。
讓學生將已有知識、經(jīng)驗形成概念并非是一朝一夕的簡單之舉,它需要教師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堅持不懈地培養(yǎng)。
一、激活圖式形象,開啟概念之門
此處的“激活”是指學生根據(jù)已有知識和經(jīng)驗判斷新信息可能涉及的內(nèi)容,并從已有的圖式框架中提取相關圖式。激活圖式對學生的學習起著輔助導向的作用,可以幫助學生進行預測,并提高對材料理解的準確度。
1.新舊結合,激活語言知識。
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對話、活動、游戲等,幫助學生提取舊知識,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新知識的學習和運用。如譯林新版《英語》五下 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Grammar time)涉及現(xiàn)在進行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語境:What can you do? 學生通過回憶、復習,再現(xiàn)原有知識:play basketball, run, clean the table, dance, play the piano, wash fruits等等,待學生將學過的動詞短語回憶出之后,再進行現(xiàn)在進行時態(tài)的教學:Look, what is he/she doing? 這個時候學生就有話可說、有話會說。
2.Pre-reading,感知背景知識。
了解了相關背景知識,學習時學生就會輕松很多,理解和表達起來也會相對容易些。教學譯林新版《英語》五下Unit 7 Chinese festivals前,教師組織學生對Spring Festival等四個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進行知識梳理,形成概念,在進行文本學習時,學生的腦海中會呈現(xiàn)出相關知識的圖式,見圖1。這樣的圖式概念更利于學生理解、記憶和表達。
二、抽象經(jīng)驗圖式,形成概念意識
學生將知識升華為概念需要通過一定的訓練,這期間,教師的作用至關重要,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如何幫助學生將單詞、句型、語篇、語法等知識進行融合并形成概念,我們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有意識地運用好圖式語境,將一個個知識點納入大的圖式中,以便于學生的學習和運用。
1.豐富語言,扎實基礎。
語言知識是表達能力的基礎,要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需要建立語音、詞匯、語法等基本知識的語言圖式。教師可以通過游戲、對話、習題等為學生創(chuàng)設表達的語境,復習和拓展相關知識點,擴大學生的原有圖式,建構新圖式。
如:在教學繪本The Magic Porridge Pot時,文本以食物為主題,因此在學習文本前筆者設計了一個活動,根據(jù)首字母復習已學食物單詞,同時學習新單詞porridge、honey等,見圖2。
2.豐富內(nèi)容,擴大知識面。
建立科學的知識架構,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增加背景知識,有利于學習者建立內(nèi)部知識結構與輸入信息之間的聯(lián)系。學生掌握的知識越豐富,對話題涉及的語境就會越熟悉,與所學材料內(nèi)容圖式之間建立的聯(lián)系就越多,對于新信息的捕捉能力與理解能力就越強。
在譯林新版《英語》教材中,很多知識都源于生活,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立足文本,聯(lián)系生活,為學生創(chuàng)設和提供真實有效的圖式語境。如教學譯林新版《英語》六下Unit 4 Road safety時,教師可以進行調查:學生對交通安全的知識有多少了解?中國的交通和國外的交通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對此,筆者設計了一些判斷題幫助學生形成初步的圖式:
( ) You should walk along the zebra crossing when you cross the road.
( ) In China, people drive on the right.
( ) In Australia, people drive on the right of the road.
( ) You can play on the street.
( ) Looking at the traffic lights is very
important.
( )We should follow the traffic rules.
3.巧用結構,加強篇章理解。
學生在語篇學習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困難,教學時,教師應根據(jù)文本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創(chuàng)設適宜的語境,幫助學生運用已有經(jīng)驗建立新的結構圖式,并形成概念。
如,教學譯林新版《英語》五上Unit 8 Christmas時,一位教師從時間順序入手進行總—分—總式的教學:
總:We always have a lot of fun at Christmas.
分:Before Christmas, people...
On Christmas Eve, people...
On Christmas Day, people...
總:We all have a good time.
這樣的結構一目了然,學生易于進行圖式思維。有的教師在處理這個語篇時,按事情發(fā)展的先后順序進行教學:First—Next—Then—Finally,無論從個哪方面入手,都是為了便于學生學習、理解和表達,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會漸漸地懂得如何進行語篇學習,在今后的學習生涯中,遇到類似的文本結構時,他們會進行學習方法的遷移,用概念化的方式去處理、消化、吸收。
三、創(chuàng)生圖式具象,運用概念表達
圖式可以幫助學生回憶,同時也能幫助學生重構那些遺忘的部分,積極調用學生大腦中的圖式有助于加深印象、形成新的圖式。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設計一些語境或開展一些活動來讓學生運用和完善圖式,并指導學生運用已有圖式進行語言實踐活動。
1.口頭表達。
很多學生寧可寫也不愿說,這是英語學習的一大問題。究其原因,一是學生不敢表達,怕說錯;二是缺乏鍛煉英語口頭表達能力的機會,久而久之,不會說。在運用圖式語境形成圖式思維之后,教師要給學生多提供口頭表達的機會,讓他們在實際表達時學會運用圖式,增強自信。
如:為切實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筆者在課前安排了一個5分鐘的Topic show,每周一個話題,提前一周告知學生并讓他們準備素材。選擇的話題大多和學生的生活相關,比如My hobbies, Our school, I have a good friend, My weekends, How to improve our studying等等,難易程度根據(jù)學生的年齡和水平而定。學生在進行Topic show時,自己主動走上講臺進行講述,形式不限,可以借助圖片和body language,也可以與同學合作。無疑,Topic show給了學生說的機會,提升了其表達能力,更增強了他們英語學習的自信。
其實,課堂上的Free talk和Activities都是學生進行口語表達的時機,教師要好好利用PPT、投影等平臺,為學生的口語表達創(chuàng)設語境。此外,生活中的英語運用也很重要,英語學習生活化是我們的教學追求,所以,我們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English day 或English time, 這個時間段所有的學生只能用英語進行表達;或是在學校開通英文廣播、開辦English corner,進行英語綜合實踐活動等等。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讓學生進行英語表達,這樣學生的表達就能夠逐漸地概念化、體系化。
2.書面表達。
學生在通過寫來進行表達時會出現(xiàn)諸多問題:語句不通順、語法錯誤、意思含糊不清、偏離主題等等,這和學生基于感性經(jīng)驗進行寫作有關,他們的思維比較零散,寫作時沒有主線,沒有提綱,沒有太多的概念可言。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將已有知識、經(jīng)驗轉化為概念,形成圖式,這樣,學生在表達時就有結構、有框架,能圍繞主題進行延伸。如,針對英文寫作,我們要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先從簡單的仿寫或填空入手,再過渡到給學生提綱或關鍵詞句寫作,再到最后只給題目寫作文。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從起初的依葫蘆畫瓢到后來的文思泉涌,他們的語言逐漸豐富起來,他們的方法也在慢慢形成。圖3是一個五年級學生在寫作文My School時列出的文章框架。
清晰的思路可以幫助學生建構更為豐富的圖式,為他們的書面表達做好鋪墊,這樣的圖式如同提綱,還可進行拓展延伸,如此學生表達起來就輕松高效多了。當然,書面表達除了作文還有很多形式,如引導學生利用圖式對文本進行再梳理、再想象、再創(chuàng)造,用圖式的方式進行預習等。
在學生尚未能獨立自主地進行英語學習的情況下,運用圖式語境幫助他們將已有知識、經(jīng)驗轉化為概念,掌握英語表達的方法,這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將起到積極的作用。當然,概念的形成需要時間的積淀,需要方法的引導,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多思考,多實踐,幫助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讓學生有信心、有能力去說英語、用英語。
【參考文獻】
[1]朱永生.語境動態(tài)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注:本文獲2016年江蘇省“教海探航”征文競賽一等獎,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