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即之
上官建芳又名上官央宗,中原陜州人,首都師范大學書法研究生,書法大師歐陽中石的弟子,中國書畫家協(xié)會理事,中國新聞出版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陜西省黃河文化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鐵道書法家協(xié)會副秘書長,西安市書法家協(xié)會理論委員會副主任,長安大學客座教授 。
二十年前我就認識上官建芳先生,當時上官先生在陜西省建行建經(jīng)處工作,文章寫得好而且還出了幾本書,小有名氣。而我當時在咸陽建行辦公室做秘書,工作中偶爾碰面點點頭,只是面交而已。真正認識、了解上官建芳先生是在我們均已離開建行十多年后,是他的先祖唐朝宰相上官儀把我們聯(lián)系在了一起。事情是這樣的:三年前,正是乍暖還寒的早春二月,王定成兄給我打電話,讓我來一下他的工作室“西安市環(huán)城公園”,有事相商。他貴為陜西省書協(xié)副主席、文化圈名流能親自召見我,我自然雷厲風行,不敢怠慢。來后他說:“給你介紹一位朋友,也是書法家,大名上官建芳,乃唐代宰相上官儀的后裔,他們家族要為先祖修祠堂,已初具規(guī)模,有一批楹聯(lián)要勞你潤色,你意如何?我想,既是定成兄的指令,又有上官儀、上官婉兒的英名感召,這實在是我的福分,豈有推脫之理!我當盡心盡力、保質(zhì)保量完成任務,很快我便交稿,從此便和上官建芳先生走近了。
自上官儀當宰相,不僅忠君愛民,勤于政務,而且在詩文上大膽探索,尤其在詩歌領域提出“六對”“八對”之說,奠定了我國詩歌發(fā)展的基礎,創(chuàng)造了“上官體”。之后,上官家族可謂門風純正,忠孝傳家,文脈不絕,洪源萬里。從當時的一代才女上官婉兒到現(xiàn)在的才子上官建芳,無一不在自覺傳承著上官一門的高貴血統(tǒng)和優(yōu)良品格。尤其是在當今這樣一個浮躁空泛、人心不古的時代,以上官明(上官建芳已故老父親)、上官敏華、上官建芳等后裔為核心的一群族人,能奔走呼號自籌資金,修建占地上百畝的上官儀祠,實在是大手筆。這不光是上官家族干了一件光耀宗族的大事,也是于今日社會的一個文化建樹。
建芳先生不愧名門之后,儒雅風流,氣宇軒昂,虛靈平和,姿態(tài)靜穆,一派中正氣象,尤其是一副金絲眼鏡,更增睿智氣息,令人高看一眼。先生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長,憑借仁德寬厚和思維超前,把企業(yè)搞得風生水起,卓著輝煌。業(yè)余時間則全部投入自小酷愛的書法藝術中。古人云:學不師古,如夜行無火。幾乎和所有的習書之人一樣,在老師的引領下,他從唐楷入手,歐陽詢的險勁、顏真卿的豐腴、柳公權(quán)的風骨、趙孟頫的溫妍,他無一不臨摹感悟,熟記在心。極盡平正之能事。正應了孫過庭《書譜》所指出的三部曲“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求險絕;既知險絕,復歸平正”。
上官建芳 書法作品
在掌握了楷法之后,他又趁熱打鐵,長驅(qū)直入,向漢隸和晉人行書進軍,逐漸形成自己清秀雅致、配制勻停、調(diào)和安諧、輕重中衡的風格。今讀他的四尺中堂“精氣神”,沉著渾融,態(tài)度雍容,得力于晉人,又有米芾、董其昌筆意貫穿其間,給人以氣勢酣暢、痛快淋漓之感。再讀他的四尺條屏“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氣勢博大,筆法醇厚,線條遒勁,墨色蒼茫,勃勃生機源于內(nèi)心深處,可謂是一種心緒的止息。能達到這樣的高度,與他幾十年如一日的刻苦臨習、勤勉借鑒是分不開的,正可謂“一藝成功定偶然,人工天賦兩相連”。
為了緊密團結(jié)大批書法家,為他們施展才藝提供一個平臺,建芳先生還自覺擔當,在陜西省文化廳等機關老領導的指導下發(fā)起成立了“陜西省黃河文化藝術研究院”,并當選為院長,帶領大家定期出院刊、組織研討會和筆會,成為書畫家之間、書畫家與企業(yè)家、收藏家及廣大群眾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得到社會各界廣泛好評。
愿上官建芳先生把先祖的醇厚家風進一步發(fā)揚光大,把民族的書法藝術進一步傳承提高,積好在心,久而化之,破繭成蝶,愈化愈奇。
上官建芳 書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