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蘭
摘要:針對高職教育國際化趨勢中,如何實現國外優(yōu)質教育資源與本土實際情況良好融合的問題,以中澳合作TAFE旅游管理專業(yè)課程為對象,提出了中澳合作課程本土化思路和方法,具體包括了中澳合作課程本土化原則和步驟。最后以《Tour Guiding》課程為例具體闡述。經教學實踐,課程本土化更有利于更好吸收澳方優(yōu)質教育資源,有利于復合型國際化旅游人才的培養(yǎng),有利于給中外合作相關課程的本土化提供參考及解決方案。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trend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ow to achieve the good integration of foreign high-quality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local conditions, taking the tourism management major of Sino-Australian cooperation as the objec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deas and methods of the localization of the Sino-Australian cooperation curriculum, including the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of the localization of the Sino-Australian cooperation curriculum. Finally, it takes the curriculum of Tour Guiding as a case. Through the teaching practice, the curriculum localization is more conducive to better absorb Australia quality educational resources, is conducive to the cultivation of compound international tourism talents, and provide reference and solutions for localization of curriculum in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關鍵詞: TAFE;本土化;課程
Key words: TAFE;localization;curriculum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03-0174-03
0 引言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借鑒國際上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經驗,促進我國教育改革發(fā)展;引進優(yōu)質教育資源,鼓勵各級各類學校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際交流與合作;適應國家經濟社會對外開放的要求,培養(yǎng)大批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guī)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現代職業(yè)教育體系建設規(guī)劃(2014-2020)年)》明確要擴大引進優(yōu)質職業(yè)教育資源。因此高等職業(yè)教育國際化是必然趨勢。
澳大利亞是除歐洲國家,特別是德國之外的職業(yè)教育最為成功的國家,對世界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具有很大的影響力[1]。作為優(yōu)質職業(yè)教育資源,澳大利亞 “技術與繼續(xù)教育”(TAFE)在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等方面體現出先進性,這也是我們在合作辦學中應該重點學習和借鑒的地方[2]。
然而國際化的同時也需要注重本土化。在引進澳方TAFE職教資源的同時必須注重融合與創(chuàng)新,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必須考慮中國的具體國情及本區(qū)域特點,在結合學生原有知識水平、學?,F有教學條件及對應區(qū)域行業(yè)就業(yè)環(huán)境的情況之下,在教學上進行一定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使學生、學校和企業(yè)三方利益最大化,實現合作辦學的初衷[2],培育具有國際視野,同時滿足我國及區(qū)域需求的高素質復合型國際化人才。因此,高職中澳合作項目的本土化必須得到重視。
根據廣東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外語商務學院中澳合作TAFE旅游管理項目多年來的實踐經驗,具體提出了中澳合作課程本土化思路和方法,并且以《Tour Guiding》課程為例具體闡述。
1 中澳合作課程本土化思路
1.1 澳大利亞TAFE簡介
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即澳大利亞技術與繼續(xù)教育模式,其核心是“以職業(yè)能力為本位”。TAFE建立在終身教育理論之上,是澳大利亞聯邦政府認可的全國性的職業(yè)教育培訓體系,也是澳洲義務教育后最大的教育與培訓組織,扮演著不可替代的公立職業(yè)教育與培訓的重要角色[3]。TAFE是在“澳大利亞資格框架”(AQF:Australia Qualification Framework)下, 澳大利亞政府與行業(yè)一起建立的以能力標準為基礎、以培訓包(Training Package)為課程開發(fā)依據的國家職業(yè)教育和培訓體系[4-7]。
1.2 中澳合作課程本土化原則
所謂本土化(Localization),就是使外來的事物(思想、制度等)適應本土(本國、本區(qū)域)情形并轉換成符合本地特定要求的變化發(fā)展過程[8][9]。事物本土化的最佳效果是既能適應本地要求,又盡可能地保持事物原有的特定情境含義[9]??傊?,本土化即所謂“入鄉(xiāng)隨俗”,就是某一事物為了適應當前所處的環(huán)境而做的變化。
綜合考慮中澳合作要求以及本土化特點,可以制定課程本土化的三個原則。
第一、以澳大利亞TAFE課程能力要求為指導。
第二、以我國及具體區(qū)域的旅游行業(yè)的具體從業(yè)需求為導向。
第三、將TAFE的標準化考核與我國行業(yè)認證考試(例如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相結合,作為課程學習評價。
1.3 中澳合作課程本土化實施步驟
依據以上原則,可以分析得出中澳合作課程本土化具體實施的三個步驟。
第一、針對某崗位特定職業(yè)能力需要,從澳大利亞TAFE課程體系中,選取相應課程模塊作為本土化改革的基礎。這樣就實現了通過借鑒澳大利亞完整的職業(yè)能力標準體系,將國際通用的職業(yè)能力要素引入人才培養(yǎng)中。
第二、以我國及具體區(qū)域相關行業(yè)發(fā)展狀況及人員從業(yè)具體能力要求為依據,先將本土行業(yè)從業(yè)需要的具體特點融入課程能力目標中,再結合我國高職相關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與課程體系設計的具體要求和特色,再對先前選定的TAFE課程模塊進行能力重構,形成兼具國際化標準和本土化特色的能力模塊。
第三、結合具體學校教學特色,基于已經重構的能力模塊,選取并組織具體課程內容,并圍繞其開發(fā)設計教學項目和配套資源,最終實現國際化課程的本土化融合,具體思路如圖1。
2 中澳合作課程本土化實例分析
以廣東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中澳合作TAFE旅游管理專業(yè)《Tour Guiding》課程為例。
針對導游職業(yè)能力要求,引入澳方TAFE培訓包中相關課程模塊,具體如表1,整合成為《Tour Guiding》課程,該課程的能力要求具有國際化標準。
基于澳方模塊能力要求及考核標準,將我國及廣東省旅游行業(yè)、企業(yè)對導游人才的具體需求融入課程能力要求,重構得出滿足中澳雙方人才培養(yǎng)要求的四方面的能力,即導游工作認知能力、導游講解能力、導游溝通協(xié)調能力、旅游危機處理能力。
結合廣東職業(yè)技術學院旅游管理專業(yè)的辦學特色和整體課程體系構建,進而將重構的能力模塊具體對接到相應的課程上。其中導游工作認知能力對接了《導游基礎知識(含全國及廣東導游基礎知識)》,導游講解能力、導游溝通協(xié)調能力和部分旅游危機處理能力對接到課程《導游業(yè)務》,旅游危機處理能力對接到《旅游政策與法律法規(guī)》。這些課程全面涵蓋了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的要求,良好的融合了我國的職業(yè)認證體系要求,如圖2。
由此實現將澳方TAFE課程中與導游職業(yè)相關的五個模塊重構為本土化的三門課程,相關課程信息見表2-4。這樣不僅在課程中包含了體現國際化的TAFE能力標準,也實現了課程適應我國和廣東省旅游行業(yè)需求的本土化要求。
3 實施成效分析
經過廣東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中澳合作TAFE旅游管理專業(yè)教學多年的實踐,課程本土化教學效果良好,任課教師教學測評多次獲得優(yōu)秀等級。通過調查反饋,在校學生表示課程本土化能讓他們更好理解所學內容,有助于完成澳方考核要求,有助于考取導游證,達到“雙證”畢業(yè)要求;畢業(yè)生表示課程本土化更有利于他們的帶團實踐,讓他們具有國際視野和外語優(yōu)勢的同時也熟練掌握國內旅行社旅游團隊的帶領和操作技能;校企合作企業(yè)人士表示該校中澳合作旅游管理專業(yè)學生在綜合素質方面具有優(yōu)勢,能夠勝任帶領外國旅游團隊及出境領隊的角色,據“麥可思”報告,該校2014屆中澳合作TAFE旅游管理專業(yè)學生畢業(yè)半年后平均薪酬達4523元。
4 結束語
本文所提出中澳合作課程本土化思路及實例分析具有以下幾點意義。第一,有利于更好吸收澳方優(yōu)質教育資源,通過本土化的有機融合讓國際化項目落到實處。第二,有利于復合型國際化旅游人才的培養(yǎng),讓學生具有就業(yè)競爭優(yōu)勢。第三,有利于給中外合作相關課程的本土化提供參考及解決方案。
參考文獻:
[1]姜大源,等.當代世界職業(yè)教育發(fā)展趨勢研究[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2.
[2]羅賽男.淺談中澳合作辦學的教學特點及創(chuàng)新[J].職業(yè)教育研究,2011(7):149-151.
[3]陳智強.澳大利亞TAFE模式及其對我國高職教育的啟示[J].教育與職業(yè),2011(36):90-91.
[4]楊楚欣.TAFE模式下高職院校中澳合作項目師資團隊融合體系建設研究[J].職教論壇,2011(12):7-10.
[5]張兵,白雪.新型現代學徒制度:澳大利亞TAFE模式的啟示[J].職教論壇,2008(14):62-64.
[6]譚佳.終身教育理念下的澳大利亞資格框架評析[J].教育與職業(yè),2011(5):96-98.
[7]李建忠.澳大利亞資格框架的改革與發(fā)展[J].職教論壇,2010(1):84-88.
[8]張傳燧,石雷.論課程與教學論的本土化[J].教育研究,2012(3):82-86.
[9]MBA智庫百科.本土化[EB/OL].[2016-10-3].http://wiki.mbalib.com/wiki/%E6%9C%AC%E5%9C%9F%E5%8C%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