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是最精煉的語言文學。詩歌鑒賞,是十分復雜的精神活動。因此,即便是淺易凡近的詩,一般的學生仍然視鑒賞為畏途,深感無從措手。何以故?約而言之,在一“隔”字:隔于語言、文字,隔于時代、思想。
詩在語言、文字上有何特點?須從詩的特殊性說起。詩(中國古詩),主要是抒情性作品,敘事詩乃是少數(shù)。既是抒情,則自求其所抒之情也能感染他人。然則直接抒情嗎?抒得好固然是好,如《人間詞話》所舉數(shù)闋,“甘作一生拼,盡君今日歡”,“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所謂“專作情語而絕妙者”;但抒得不好的則不知所言。蓋主觀的情感宣泄只有個人的意義,要能感染他人,最有效之方式還是托物起興、借景抒情,借景物為中介以求他人亦能了解自己所抒之情。由此,帶來詩在語言、文字上第一個特點:極重含蓄。重含蓄,則讀詩之人需揣摩。劉禹錫《烏衣巷》“寥寥二十八字,寫盡華屋山丘,滄海桑田之感”[1],所憑藉不過“野草花”、“夕陽斜”等簡單字面,遂以寄其深慨,令后人吟誦至今。此其一。其二,中國詩既以抒情寫意為特色,篇幅亦大都隨之較為短小,后來更走上格律化的道路,字數(shù)、句式、平仄、押韻都受嚴格限制,這就帶來詩在語言、文字上的另外兩個特點:重音樂性,語詞高度凝練。如何使語詞高度凝練?既在結構上采取跳躍法:意象的組合只遵循情感、想象的邏輯,“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超越了時間,并跨越了空間;在用詞、造句上則是“改變詞序、顛倒語序、省略句子成分”[2]等等,如習見的“春風又綠江南岸”(“綠”用作動詞)、“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六種意象不用任何介詞、連詞連接)、“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上句為“應笑我多情”之倒裝)等皆是。再如李清照《一剪梅》中上片開頭三句:“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何以“獨上蘭舟”之前須“輕解羅裳”?不少讀者感到費解,專家學者也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周嘯天教授認為,應從詩詞的特殊語序上著眼,“紅藕香殘”寫戶外荷塘,“玉簟秋”寫室內之物。“輕解羅裳”乃是對應“玉簟秋”,寫夜間孤眠情事;“獨上蘭舟”乃是對應“紅藕香殘”,寫日間采蓮情事:無論哪種情況,女主人公都寂寞難耐。如此解釋,十分合理??傊鞣N“變形”,其作用則是“取得新、巧、奇、警的效果;增加了語言的容量和彈性,取得了多義的效果;強化語言的暗示性,取得了傳神寫意的效果”[3],但由此而來也就給初學者增添了無數(shù)困惑。鑒賞(“欣賞”或更妥當)中國古詩,若對其語言、文字特點毫無了解,在關鍵處難免會莫名其妙,有時簡直是不知所云了。
語言、文字是詩的載體,而詩終歸是時代、思想(情感)的結晶?!段男牡颀垺r序》云:“文變染乎世情,興廢關乎時序?!辫b賞詩,往往離不開特定的時代背景,“把具體的作品放到時代思潮、一代詩風中加以考察,從而(才能)透過皮相,把握住本質?!盵4]同是送別,盛唐慷慨高歌:“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透露出前程萬里的信心;晚唐則淺吟低唱:“數(shù)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別離的惆悵里寄寓著時代的哀音。由盛唐的風骨氣象到晚唐的黯淡凄迷,不正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真實寫照嗎?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顧亭懷古》:“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唐宗宋祖,皆能一統(tǒng)天下,未必稍遜風騷,何以稼軒追思千古,獨思劉裕、孫權而不及其他?聯(lián)系當時背景來看,則一目了然:南宋小朝廷偏安東南一隅,國勢阽危,如在風雨飄搖之中,而不思進取,焉能如孫仲謀、宋武帝之睥睨江北、抗衡中原耶!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短短兩闋之中,氣勢奔騰,自有尺幅千里之勢?!叭胧琅c超世、憂郁與曠達、進取與無為、施展懷抱的雄心與放情山水的意趣”[5],是那么復雜地交織在一起!這就絕不僅僅是一己被貶的偶然感觸了,其背后是“整個人生的空漠之感”[6],是整個中國的思想、文化,“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談世情而頗作玄思”[7]。或獨賞其“江山如畫”,或偏愛其“雄姿英發(fā)”,只能是略見一斑了。生于數(shù)百年甚至千幾百年后的我們,要談鑒賞,就不僅要“知人”,更須“論世”,要對古代社會、思想有一定了解,否則就難免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霧里看花”了。當然,鑒賞無止境,領悟有次第,黃庭堅跋陶淵明詩卷說:“血氣方剛時,讀此詩如嚼枯木,及綿歷世事,知決定無所用知。”我們唯有多讀、多思、多積累,才可望漸漸有所收獲。
詩歌的鑒賞,涉及的問題還很多。這里僅是以蠡測海,簡單地談了一點最基礎的常識。但是由這些方面入手,運用想象、聯(lián)想,多加揣摩、品味,或許會發(fā)現(xiàn)一點詩趣,增加一點信心,不至完全“面墻而立,不得其門而入”了。
參考文獻:
[1]傅庚生.中國文學欣賞舉隅[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2][3]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研究·序[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4]周嘯天.古代詩詞鑒賞方法[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5]劉石.蘇軾詞[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
[6][7]李澤厚.華夏美學[M].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1.
(謝光輝 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四中 43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