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濤
摘要:本文對“情境體驗”中職思想政治課堂的構建進行分析論述,提出了實施情境體驗式教學策略,要堅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貼近學生生活經驗、愉悅輕松體驗及師生對話的自主性等原則;實施情境體驗式教學時要注意在活動內容上體現體驗的主旨,在活動形式上與體驗緊密結合,體驗活動過程要收放自如,要結合具體實際實施情境體驗式教學法,以期取得更好的成效。
關鍵詞:中職;思想政治;情境體驗式教學;原則;方法
情境體驗式教學法指在教學過程中,依據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發(fā)展的需要和生活實際,遵循學生的認識過程,依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在課前的教學準備、課中的教學過程、課后的教學延續(xù)、教與學的評價分析等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當中演示或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相契合的情景或氛圍,來激發(fā)學生進行情感體驗,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索,進而幫助學生迅速、準確地理解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促進學生心理機能全面和諧發(fā)展的一種教育教學理念和方法。
一、情境體驗式教學法的原則
1、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原則。體驗作為一種感知方式,是在主體把自我當成觀察對象時獲取的關于客體的相關信息及情感體驗。從這種意義上來講,情感體驗是主體行為,他人無法替代?;诖?,只有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上,方能獲取其體驗的真實性、自我感知性。長期以來,在傳統(tǒng)教育教學觀念的熏陶下,思想政治課堂教學過程中極易把學生這個教學主體認同知識的容器,老師們長于灌輸和傳道,習慣強調學生的記憶,而主體的感受和體驗往往被忽視,使得他們游離于主動體驗過程之外。因此,教師要放下身段,改變課堂“權威”的角色,從主觀上把學生放于主體地位,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教學過程中調動起來,讓每位學生都有參與體驗的機會并獲得自我體驗。
2、貼近學生生活經驗原則。所有震撼心靈的體驗,都是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發(fā)生的。只有生活化的體驗才是豐富多彩的和貼近學生實際的,而絕不是教師的空洞說教。由此,應加強中職思想政治課教學與中職生實際生活的融通,讓學生實際生活成為廣闊的體驗場所。
3、快樂體驗原則。創(chuàng)造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盡可能利用生動有趣的教學材料,運用靈活多變的組織形式,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手段來推動思想政治課教學活動,變枯燥的思想政治原理為有趣的敘事,讓中職生在輕松的教學情境中產生各種問題意識,拓展思維,激發(fā)想象,探尋答案,明辨是非,變被動聽課為主動吸納知識,并在學習和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體驗到充分的樂趣。
4、自主性原則。教學過程中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就要求教師切實貫徹“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原則,切實保證師生之間的信息回路暢通。當然,師生間的充分了解和默契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此基礎上,教師應更加鼓勵學生自我探索、獨立思考、自我評價,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精神。所以,教師在情境體驗式教學秉持自主性原則就要從學生的客觀實際出發(fā),讓學生在探索中,不僅獲得知識,更要明白如何發(fā)展和完善自己。
二、情境體驗式教學法的具體嘗試
1、游戲法。游戲是最受學生喜愛和歡迎的活動形式之一。陶行知先生一直強調“做中學”。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游戲讓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讓單調乏味的思想政治課堂變成饒有趣味的活動。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以課堂為舞臺,設計情境,結合教學內容有選擇地進行游戲活動。在《心理健康》“聚焦人際關系”這一章內容時,在“學習說的藝術”這一問題上,可通過開展“夸夸你的小伙伴”的游戲,讓學生4~6個人組成一組,每一位同學作為被夸獎的對象,由其他人對其作最為客觀的評價,然后由被評價者談談自己的體會。游戲的開展可以促使每一位參與者對彼此產生新的體驗和感受,挖掘周圍同學身上的閃光點,進而達到相互溝通、融洽關系的目的。這個游戲開展過程中要避免出現不好意思夸或者夸獎過度的情況。
2、評論法。即擺出一個學生身邊新聞事件、熱點話題等事實或者案例,引導學生就事實展開討論,達成共識,得出結論。例如,在教學《職業(yè)道德與法律》“習禮儀,講文明”內容時,可在課前布置課外作業(yè),讓大家排查在校園環(huán)境、中職生行為舉止中存在的較普遍的不文明行為,鼓勵學生通過圖片、錄音、攝像等多種方式在課堂上呈現列舉出來,讓學生通過評選“你最厭惡的十大不文明行為”及“你最欣賞的十大文明行為”等方式開展討論、評論,觸發(fā)學生對不文明行為的反思,引導學生對文明行為的認可和渴望,反省自身存在的不文明行為,繼而理解相關知識,并見諸行動??這樣的思想政治課教學與中職校的養(yǎng)成教育自成一體,形成了一種合力,對促進中職生的綜合發(fā)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3、調查法。即結合教學目標及學生的興趣,就某個問題開展調查,引導分析。在教學《經濟政治與社會》“科學消費,理財有道”這一單元的內容時,我們課前讓學生就中職生的消費現狀進行調查。在指導學生如何開展調查中,我們明確了三點:一是確立調查對象,并對調查對象進行分類,在教師的建議下,學生分不同的年級確定調查對象;二是確定調查的內容,即消費現狀的調查;三是對消費現狀滿意度的調查。調查時間主要集中在課余??刹扇柧砗同F場調查的方式。調查形式:個人或小組合作。最后以調查報告的形式在全班交流。
4、實踐法。開展社會實踐是情境體驗教學的有效形式。職業(yè)學校,更應該利用好實踐課堂、實踐基地等教育載體,引導學生開展觀察,獲取體驗,把實踐地點變成課堂,讓體驗內容滲透課堂。因而,教師應有意識地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經驗和社會實踐聯系起來,讓學生主動參與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完善知識結構,拓展素養(yǎng)技能,深化生活經驗,讓正確的思想觀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質在實踐體驗中生成、深化。
總之,中職思想政治課情境體驗式教學法嘗試再現、還原教學內容的生成過程,讓中職學生“學”的行為在教師“教”的過程中慢慢滲透,學生自主開展學習的可能性充分得到了體現。在“體驗”的實踐中,學生的“學”得到了切實的體驗和生成,自主探索在體驗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徹底擺脫了“學習”即“背誦”的認知,對達到“知行合一”的教學目標有較大的推動作用,能促進學生的整體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