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國際高等教育發(fā)展新趨勢解讀

2017-05-12 16:48趙芮
世界教育信息 2017年8期
關鍵詞:經合組織反思

趙芮

摘 要:在國際高等教育的變革和發(fā)展中,經合組織始終是重要的推動者。2016年9月15日,經合組織發(fā)布《教育概覽2016:經合組織參數》,指明當前國際高等教育發(fā)展的新變化和新趨勢:高等教育人口規(guī)模擴大,并受性別、專業(yè)和家庭教育背景的影響;高等教育經費投入增加,各國相應地調整資助政策;高等教育影響大學生就業(yè)和收入,但存在性別和專業(yè)差異?;跀祿馕觯瑖H高等教育發(fā)展基本現狀清晰明了,為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及研究工作提供了極具價值的信息,有助于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理清目標定位和教育理念,調整和更新經費投入方法及渠道。

關鍵詞:經合組織;《教育概覽》;國際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數據;反思

一、《教育概覽》簡述

經合組織長期不遺余力地開展比較教育研究,不但是比較教育研究的主要支持者與研究者,也是世界各國教育研究成果的分享者與展示者?!督逃庞[》便是研究成果的展示和共享平臺。

為在全球范圍內進行高質量的比較教育研究,經合組織早在1973年便發(fā)表了《引導政府決策的教育發(fā)展指標體系》報告,率先就如何衡量教育對個體和社會的影響提出了46個指標。隨后,經合組織于1992年出版了《教育概覽:經合組織參數》(Education at a Glance:OECD Indicators),“提出了第一套較為完整的國際教育指標體系”[1]。時至今日,世界各國教育發(fā)展的態(tài)勢多樣且快慢不一,為了收集大量的信效度高的教育數據并對其進行科學可靠的分析,經合組織也在不斷修改和補充國際教育指標體系。但是,通過1998年、2001-2016年《教育概覽:經合組織參數》的17份年刊所運用的教育指標體系可知,經合組織《教育概覽》提供的核心信息已相對明確:一是教育制度的人口、經濟和社會背景;二是教育制度的特征或教育過程;三是教育產出。[2]

各國教育政策制定者、研究者和教育教學工作者解讀經合組織教育數據和系列報告,分析世界教育發(fā)展最新態(tài)勢,規(guī)劃和調整教育政策,部署教育發(fā)展工作,體現了經合組織及其《教育概覽》對各國教育發(fā)展和國際比較教育研究工作長期的無可取代的貢獻。

二、《教育概覽2016:經合組織參數》

高等教育數據解讀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和教育全球化愈演愈烈,高等教育作為競爭、合作與發(fā)展的重要力量受到各國廣泛的重視。時時把握高等教育的態(tài)勢與發(fā)展走向不可松懈。2016年9月15日,《教育概覽2016:經合組織參數》(以下簡稱《教育概覽2016》)發(fā)布,其中,經合組織對所收集到的最新、最廣、最權威的高等教育數據做出了分析。與《教育概覽2016》的側重點相呼應,本節(jié)將從高等教育人口、高等教育經費投入和高等教育產出三方面對其中的核心信息和最新變化進行解讀。

(一)高等教育人口

1.高等教育人口規(guī)模呈擴大趨勢

近年來,無論經合組織成員國,還是與經合組織合作密切的伙伴關系國家,其高等教育人口規(guī)模都呈擴大趨勢,這一事實有目共睹?!督逃庞[2016》中的數據統計顯示:在經合組織成員國25~64歲的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占總人口的平均比重從2000年的22%提高到2015年的35%,其中大部分是高等教育本科學歷或同等學力。在經合組織成員國,42%的25~34歲的人達到了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經合組織預計,成員國中“平均將有36%的年輕人在30歲以前至少在高等教育機構中畢業(yè)一次,將有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3]

需要警覺的是:雖然在加拿大、以色列、日本、俄羅斯等發(fā)達國家25~64歲的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重直逼甚至超過50%,但在中國和印度尼西亞,這一比重仍低于10%。

2.攻讀科學和工程專業(yè)的大學生居多

在本科和碩士畢業(yè)生中,這兩個專業(yè)的畢業(yè)生占22%;攻讀這兩個專業(yè)的博士畢業(yè)生占所有博士畢業(yè)生的比重更大,達44%。

攻讀研究生學位的理工科學生人數增加,反映了目前全球經濟和就業(yè)市場的競爭壓力較大[4]。相較于本科畢業(yè)后繼續(xù)提升學歷,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理工科大學生更傾向于實際工作經驗的積累,即本科畢業(yè)后就業(yè)。但由于就業(yè)市場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理工科本科生選擇繼續(xù)攻讀碩士、博士研究生學位。其目的有兩個:一是緩解就業(yè)壓力;二是以碩博階段的學習和研究生文憑更好地武裝自己,以在就業(yè)市場占據更大競爭優(yōu)勢。另外,這一現象和發(fā)展趨勢也間接說明科學和技術領域將有更多的、更深入的研究和發(fā)明活動[5]。這也進一步突出了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階段教育所承擔的科研使命。

3.高等教育不同專業(yè)間存在性別差異

大學畢業(yè)生中女性多于男性,女大學生比重達57%。但專業(yè)不同,畢業(yè)生的男女比重有所差異。經合組織通過國際成人能力測評項目(PIAAC)對各國大學生所學習的專業(yè)領域進行調查發(fā)現,在某些領域,女性人數仍然較少,如科學和工程;某些領域則過多,如教育和衛(wèi)生[6]。2014年相關數據說明,教育學專業(yè)畢業(yè)生的男女比例是1∶4,大部分男性更傾向于選擇工程、制造、建筑、科學、數學和計算機技術等專業(yè)。

4.高等教育人口受父母教育背景影響

父母的教育成就會對孩子產生相似的影響,即孩子的教育成就可能會向他們的父母靠攏。在經合組織成員國25~44歲的非學生人口中,平均有40%是大學畢業(yè)生。在這些人中,有68%的人的父母至少有一位是從大學畢業(yè)的。在《教育概覽2016》中,經合組織由此推斷,有高等教育學歷的父母可能會對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產生積極的影響。

(二)高等教育經費投入

高等教育發(fā)展的每一步都是要“下血本”的。一方面,高等教育階段學生平均花費最高,高等教育機構教學人員與行政人員勞動成本高,學校教學設備及其維護成本也高。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機構承擔大量的科研任務,社會服務力度持續(xù)加大,要求更多的經費支持科研和實踐活動。除此之外,教育全球化背景下各國高校竭力促進高等教育國際交流合作,留學生教育和海外辦學等都對高等教育經費投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zhàn)。下面從公共投入、私人投入和資助體系三大影響主體解讀目前國際高等教育經費投入情況。

1.高等教育經費的公共投入

(1)高等教育公共經費多投入于公立高校

在經合組織大部分成員國中,公共教育經費投入到高等教育機構的金額要比投入到初等和中等教育機構的少。但隨著高等教育規(guī)模的擴大,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越來越多,高等教育機構所接受的公共教育經費在2008-2013年間平均增加了22%。更重要的是,高等教育的公共經費更多地投給公立高校。舉例來說,公立高校學生平均每人所接受的公共經費是私立高校的3倍。

(2)高等教育公共經費多來自中央政府

高等教育公共經費的來源按政府級別可以劃分為中央政府對高等教育的公共支出、區(qū)域政府對高等教育的公共支出,以及地方政府對高等教育的公共支出。經合組織成員國高等教育的公共支出平均有85%來自中央政府。其中,有12個國家由中央政府為高等教育提供全部的創(chuàng)辦資金。但在比利時、德國、西班牙和荷蘭,高等教育的資金有過半是區(qū)域政府提供的,地方政府基本上沒什么貢獻。在芬蘭和愛爾蘭,地方政府承擔的高等教育公共支出則超過10%。[7]

需要注意的是,政府能否承擔、能承擔多少高等教育所需經費,與國家的綜合實力、經濟發(fā)展水平、教育發(fā)展水平、勞動力成本水平等密切相關。因此,不能完全照搬這些數據,并向此靠攏。

2.高等教育經費的私人投入

(1)高等教育私人投入占總投入比重增加

高等教育勢頭猛進的發(fā)展所需要的成本增加了各國政府的壓力,為此,緩解政府在高等教育方面承受的經濟壓力成為目前經合成員國家在做的重要工作之一。“更多國家正在將高等教育的成本從政府轉移到家庭”[8]。目前,高等教育機構平均30%的支出由私人承擔,這其中的2/3更是由家庭承擔,主要是通過繳納學費的形式。

這是否意味著家庭與學生個人自己“花錢買罪受”呢?其實不然。正如《教育概覽2016》中所言,高等教育對個人而言是有高回報的。只要能保證家庭與個人所花的錢能夠公平合理地花在每個學生身上,那么這些個人所投入的花費就是值得的、合理的[9]。經合組織認為,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在就業(yè)市場上占據更大的優(yōu)勢,進而能夠收獲更高的收入和社會地位,擁有更強壯健康的體魄和更優(yōu)的生活品質,這都是個人投入經費于高等教育后得到的高回報。

(2)在私立高等教育機構就讀的學生承擔更高的學費

經合組織統計了所有成員國和合作伙伴國家的公立、私立高等教育機構本科學費標準,證實私立高校的學費普遍高于公立高校。而且在以上國家中,大多數國家的私立高校比公立高校的學費高了不止一點。美國私立高校本科生每年交的學費(21189美元)平均是公立高校本科生學費(8202美元)的2.5倍;日本和韓國私立高校平均每年學費達8000美元,而公立高校不到5000美元;在哥倫比亞,私立高校的學費平均是公立高校的5倍;意大利私立高校的學費平均是公立高校的4倍。在挪威和斯洛伐克,私立高校平均每年的學費分別是6552美元和2300美元,而公立高校是不收學費的。[10]

私立高校的高收費標準并非是漫天要價,事實上,經合組織也給出了一些合理的解釋:私立高校的建設和管治所得到的政府和公共資助要遠少于公立高校;私立高校吸引生源、增強學校競爭力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提供盡可能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和服務[11]?!把蛎鲈谘蛏砩稀?,以上兩點強調的私立高校發(fā)展需求則需要通過收取更多的學費來實現。

(3)本國學生和外國學生的學費有較大差別

學生考慮是否出國留學、去哪個國家的高校留學首先關注的問題之一就是學費問題。在收集到相關數據的38個國家中,有20個國家的公立高等教育機構對本國學生和外國學生有不同的學費政策。雖然歐盟各國為了促進歐洲高等教育一體化,對成員國間留學生與本國學生實施無差別的學費政策,但對非歐盟成員國的學生而言,去這些國家留學比在國內讀書要貴得多,而且付的學費也比歐盟成員國的學生多得多。例如,非成員國的學生去澳大利亞、加拿大、丹麥、新西蘭或瑞典的公立高校留學平均每年要多交1萬美元的學費(包括本碩博階段);去美國則需要每年平均多交8000美元。其他國家對待留學生的學費政策也有不同:在哥倫比亞、意大利、以色列、日本、韓國和瑞士,公立高校對留學生的學費標準和本國學生相同;在芬蘭、冰島、挪威、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亞,則根本不收學費。[12]

然而,單從學費問題考慮去哪個國家學習是行不通的。留學生一般還要綜合考慮各國家的生活成本、各高校的教育質量,尤其是自己國家的留學資助政策和目標高校的留學資助政策等。

3.高等教育資助體系

高等教育資助政策主要受國家經濟發(fā)展狀態(tài)和教育發(fā)展水平影響,因此,各國以國家為本位,實施明顯不同的高等教育資助政策。同時,由于經濟發(fā)展的不穩(wěn)定性以及其他教育要素的相互影響,國家內部的資助政策也時常發(fā)生調整。為了了解各國高等教育資助整體水平,提供更具實效的資助政策信息,經合組織從高等教育機構學費-資助體系和公共或擔保貸款政策兩方面對各國高等教育資助體系和目前的實施情況進行了說明,其中的關鍵信息值得注意。

(1)各國高等教育機構學費-資助體系差異化

為了了解各國高等教育資助整體格局,經合組織根據學費的高低和資助水平將成員國的高等教育學費—資助體系劃分為四類:免(低)學費-高資助、高學費-高資助、高學費-低資助、低學費-(面向特定人群的)低資助。

北歐國家(丹麥、芬蘭、冰島、挪威和瑞典)的高等教育是典型的低學費-高資助。據經合組織2015年統計的教育數據顯示,這五個國家的學生基本上不用交學費,而且至少有55%的學生有補助金或公共貸款。但是自2011年起,丹麥和瑞典開始向非歐盟成員國的學生收取學費。經合組織在《教育概覽2016》中也提到,芬蘭將此舉提上了日程。經合組織認為,這樣的調整可能會導致這些國家留學的學生人數減少。[13]

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英國和美國的高等教育則是高學費-高資助。這五個國家的公立高校學費都超過了4000美元,但同時也有至少85%的大學生有公共貸款或者獎助學金。位于北歐的荷蘭則正在由低學費-高資助向高學費-高資助轉變,不但學費有所提高,資助水平也在原有基礎上提高了。

主要的高學費-低資助國家則有智利、日本和韓國。日本和韓國公立高校本科生每年學費平均高于4700美元,智利公立高校本科生每年學費甚至高于5800美元。與此同時,這些國家高等教育對學生的資助要低于前兩者。但隨著高等教育政策的不斷完善,他們也在推行相關資助的改革,以使學生獲得更大的優(yōu)惠。

奧地利、比利時、法國、意大利和瑞士的學費標準相對較低,公立高等教育機構平均收取的學費低于1600美元,但絕大多數學生沒有獎助學金。他們對大學生的資助水平相對較低,而且主要是針對特定人群的。

(2)公共或擔保貸款政策的完善

2004-2014年(或2005-2015年)這十年間,大學生貸款的人數增加了40%。公共或擔保貸款政策為大學生入學減輕了負擔,但也存在隱患,因為“畢業(yè)時他們得到了文憑,但也背負了債務”[14]。少數心態(tài)不好或壓力過大的大學畢業(yè)生由于負債累累而陷入困境,也有少數學生滋生了靠救濟混日子的毛病。但大部分受益于貸款政策的學生在畢業(yè)后是幸運的。例如,美國的助學貸款還款計劃允許貸款學生依據“按薪支付”(Pay As You Earn)還款計劃來緩解債務壓力。除了工作后憑自己的努力在規(guī)定年限內還清貸款,各國貸款學生在還款上還享受其他多種緩和政策。

(三)高等教育產出

1.高等教育對個人就業(yè)有積極影響

高技術、高水平的人才在各個國家都有高度的認可和需求,因為他們對國家經濟的繁榮發(fā)展功不可沒。學歷越高越容易就業(yè),因為高學歷者具備更良好的、就業(yè)市場所需的技能[15],這似乎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相比之下,受教育水平較低的人的就業(yè)前景則不太樂觀。受教育水平最低的那部分人則更是“雪上加霜”,不僅收入水平普遍偏低,還面臨隨時失業(yè)的危險。另外,擁有高等教育水平的女性就業(yè)情況也需要特別的重視,因為人口老齡化趨勢和經濟發(fā)展的矛盾激化正向她們發(fā)出尋求支援的信號。

(1)大學畢業(yè)生在就業(yè)市場中更占優(yōu)勢,且與高等教育的層級呈正相關

通過經合組織對各級教育文化程度人口的失業(yè)率和就業(yè)率的數據統計分析發(fā)現,大學畢業(yè)生在就業(yè)市場中更占優(yōu)勢,且與高等教育的層級呈正相關。

首先,在經合組織成員國中,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成年人平均失業(yè)率達12.4%,而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成人失業(yè)率平均只有4.9%。相對而言,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成年人在就業(yè)與工作上更加穩(wěn)定。

其次,高等教育各層級間(短期高等教育、本科教育、碩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就業(yè)率也有所不同,就業(yè)率與高等教育的層級呈正相關。在經合組織成員國中,各國接受短期高等教育的人群的就業(yè)率為80%,持本科學歷或同等學力者就業(yè)率為82%,碩士研究生學歷或同等學力者的就業(yè)率則上升至87%,博士研究生學歷或同等學力者就業(yè)率最高,為91%。除了高學歷者具備更良好的、就業(yè)市場所需的技能以外,職位供需的差額比低也是高學歷者的就業(yè)更有保障的一大原因。高等教育的層級越高,學生人數越少,而他們的學習方向和就業(yè)方向吻合度更高。通常,學歷要求這一硬性門檻早已將他們與其他人區(qū)分開來,可以說,他們要做的工作似乎只能由他們來做。差額比越低,則就業(yè)率越高。

(2)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率雖存在性別差距,但在各級教育中差距最小

在經合組織所統計的各級教育成就相關數據來看,男性的就業(yè)率始終高于女性。但這一性別差距隨著教育成就在教育層級上的增長而縮小。《教育概覽2016》中用經合組織2015年的教育數據對此進行了分析說明:在經合組織成員國25~64歲的人口中,高中文化程度以下人群中,男性就業(yè)率比女性就業(yè)率高20%(男性66%,女性46%);高中或大專學歷的人群中,男女就業(yè)率差距為14%(男性81%,女性67%);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中,男女就業(yè)率的差距僅為9%(男性88%,女性79%)。也就是說,越高層級的教育,其畢業(yè)生在就業(yè)率上存在的性別差距越小。

(3)女性大學畢業(yè)生較過去擁有更多的就業(yè)機會

經合組織呼吁給女性勞動力,尤其是高知識水平的女性更多的就業(yè)機會。從《教育概覽2016》中的相關表述中不難看出,這至少有兩方面的合理之處:第一,大部分經合組織成員國已步入人口老齡化的態(tài)勢,雖然各國都在努力地延長工作年限或推遲退休時間,但并不能完全解決勞動力缺乏的問題;第二,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本身就有很強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潛力,是時候解開對她們的束縛并為其提供更多的工作機會,因為她們實在是很大分量的“未得到利用的人力資本”(untapped human capital)。[16]

2.高等教育有助于提高個人收入

(1)學歷越高,越容易獲得高收入

通常情況下,一個人的學歷越高,就越容易有好的就業(yè)機會,進而能有更豐厚的工資收入。經合組織認為,至少在經合組織成員國中,大學畢業(yè)生收入水平比較低學歷者更高。其中,巴西、智利、哥倫比亞、匈牙利和墨西哥的大學畢業(yè)生的平均工資是只有高中學歷的人的2倍多。

經合組織指出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高等學歷的人通常“越老越貴”,即隨著工齡的增加,他們的工資也會增加;相反,學歷水平較低人的工資本來就不高,隨著年齡的增加,工資還有下降趨勢[17]。當下,這一情況在各國更加普遍。這也是人們不斷地提高學歷、接受各種培訓的重要理由之一。

(2)高等教育學歷者的收入存在性別和專業(yè)導致的不平衡和差異

除了高等教育能夠帶來持續(xù)的“高等收入”這一客觀又樂觀的發(fā)現,經合組織還發(fā)現高等教育學歷的人在收入上存在由性別和專業(yè)導致的不平衡和差異。

一方面,在經合組織成員國擁有高等學歷的25~64歲的人中,女性的工資水平平均只有男性工資水平的73%,由性別不同呈現出的工資水平差異達27%。在25~64歲的未達到高中文化程度的人中,這一性別差異為24%;在此年齡段的高中或大專程度的人中,這一性別差異則為22%。

另一方面,由經合組織開展的國際成人能力評估項目所搜集到的數據和其對數據的分析可知,專業(yè)對工資有很大的影響。例如,工程學的畢業(yè)生比其他大學畢業(yè)生的收入平均高出10%,而師范和教育學畢業(yè)生的收入則平均低15%。[18]

三、對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反思和建議

高等教育是孕育人才的搖籃,是直接生產力,是重要的強國之基,是競爭、合作與發(fā)展的重要力量。我國高等教育正處于復雜的轉型階段,也追求穩(wěn)步、可持續(xù)的發(fā)展,經合組織《教育概覽2016》中全面的、權威的世界高等教育信息不僅有助于我們了解國際高等教育的新進展,更是一種實際的鞭策,對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有可借鑒之處。

(一)以“高質量高等教育大眾化”為目標

我國25~64歲高等教育人口比重仍低于10%,與許多發(fā)達國家存在不小差距。但回顧幾十年來我國社會和經濟高速發(fā)展之路,高等教育的科技成果和人才貢獻有目共睹。現階段的本國收獲和世界差距表明,發(fā)展高等教育是我國實現創(chuàng)新型國家轉型和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充分必要條件,但“創(chuàng)新”和“可持續(xù)”更要求我國高等教育提高質量,擴招只能治標,實現“高質量高等教育大眾化”才能治本。我國高等教育正處于復雜的轉型階段——當高等教育在規(guī)模和數量上進入了大眾化發(fā)展階段之時,其實系統、科學的大眾化高等教育理念尚未完全形成,支撐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理論和制度都存在明顯的供給不足[19],更加需要的是高等教育理念的革新和制度的保障。

經合組織《教育概覽2016》中推斷,高等教育人口會受父母教育背景的影響。有高文化素養(yǎng)的父母更有可能在教育理念上不斷革新以反映社會和個人需求,進一步引導其對孩子的培養(yǎng)和教育工作,對下一代接受高等教育產生積極影響。在2015年,我國各類高等教育在學總規(guī)模達到3647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0%[20]。我國新一代社會主力軍文化水平呈上升趨勢,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具備高等教育文化程度,并更加重視下一代的教育和培養(yǎng),這種潛移默化的教育理念代際影響十分關鍵。同時,高質量的教育理念在家庭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的傳遞能夠實現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三位一體”,推動我國高等教育人口不斷增加,人口素質不斷提升。

(二)理性處理性別、學科和就業(yè)收入三者的關系

經合組織指出,高等教育在學科領域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又進一步引發(fā)學科和性別造成的收入差異,這一點在我國各大高校也有所印證,人們常常冠之以“性別歧視”“專業(yè)歧視”。然而,作為導致大學畢業(yè)生收入不平衡和差異的兩大因素——性別和專業(yè)有復雜的相互作用。我們應當理性處理二者之間,以及它們和工作收入的關系。

首先,應當理性分析三者關系。性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專業(yè)的選擇,不同專業(yè)對男性和女性有不一樣的吸引力和顧慮,這是實然。專業(yè)進而影響就業(yè),步步之分最終體現在工作收入上。雖然不能一言以蔽之,但這種不平衡和差異也并非完全不可理解。男性和女性本身就存在身體機能、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思維方式等差異,這些差異在各級教育中始終發(fā)揮著影響,不能簡單地說兩方孰好孰壞。只不過在高等教育中,這些差異最顯著地體現為專業(yè)選擇的不同。畢業(yè)后,大學生通常走向各自專業(yè)所屬的就業(yè)領域,通過自己一步步選擇和努力換取相應的薪水。如此來看,這種現實也許并不應被看作“性別不平等”或“專業(yè)不平等”,而是相對公平。

其次,我國各大高校在招生規(guī)劃和過程中應當充分考慮學科和專業(yè)所需的人才特點及要素,聯系和考察相應就業(yè)領域的實際用人需求,不要盲目開設不符合(區(qū)域)社會需求的專業(yè),不要過量招錄學生,合理規(guī)劃招生男女比例,認真篩選每位考生,對每位學生負責,對社會負責。

最后,學校、家庭和社會應當在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構建正確的學科觀、就業(yè)擇業(yè)觀和價值觀,讓學生能夠收獲真才實學,開拓思維和能力,豐富情感,端正態(tài)度。一方面,學校、家庭和社會要多方溝通、通力合作,保證統一的、正確的價值取向,不要你拉我拽,相互矛盾,造成學生價值判斷模糊。另一方面,三者都要以身作則,在學校教學、家庭相處和社會交往中實踐正確的價值觀,可以評價學科專業(yè)、討論工作收入,但少些比較與褒貶,拋掉“性別決定論”,更不必用工資多少劃分個人等級。

(三)高等教育機構應通過多種方式吸引教育資金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規(guī)模的擴大和質量的提升,高校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硬件設施建設、科研團隊建設等始終需要大量資金支持。目前,政府投入和家庭及個人投入是我國高等教育機構,尤其是公立高等教育機構的主要資金來源,但也正是經費投入問題所在。家庭和個人往往需要背負一定的經濟壓力來進行教育投資,政府的經費投入計劃也需要考慮種種因素左右權衡。因此,高等教育機構應該通過多種渠道吸引教育資金,實現財政來源多元化。

首先,高??梢园l(fā)動校友力量和外聯工作,聯系企業(yè)和社會團體等進行科研合作和實踐合作。高校應該努力對接人才培養(yǎng)工作、科技研發(fā)工作和科技成果轉化工作,使高校和市場經濟能夠相互牽引發(fā)展,這樣不僅能夠增加高校經費投入,還有助于高校提升教育與科研質量,加強與社會經濟發(fā)展的聯系。

其次,高??梢試L試與國外高校合作辦學,吸引國外辦學經費,以國際化合作辦學實現教育經費的可持續(xù)增長。我們可以學習國內高校已開展合作辦學的成功經驗,如上海紐約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等。中外合作辦學不僅是高校財政來源一大保證,也能夠帶動高校課程設置、師資力量和學生交流的國際化,有利于高校經費可持續(xù)化流動。

再次,高校應該與政府和基金會等加強合作,共同探討并實施符合學生、學校和社會利益的獎助學金和貸款政策。通過經合組織的調查可以了解到,在高等教育更為發(fā)達的國家有較為完善的學費-資助體系和擔保貸款政策,我們也可學到一些解決貸款后續(xù)問題的策略。例如,根據貸款學生畢業(yè)后的收入水平延長還款的年限;對某些特定專業(yè)畢業(yè)的貸款學生適當減免還款額;對定向就業(yè)生執(zhí)行貸款減免政策;對貸款學生中有杰出成就或杰出貢獻者適當減免還款額等。此外,還可以積極吸引個人或企業(yè)基金,為學生提供多種獎助學金。

最后,高校一定要注意開源節(jié)流。第一,要妥善規(guī)劃學校的教學教材經費支出,合理撥款,適當回收,嚴格管理;第二,精簡行政程序,調整或取消不必要的職務和項目,杜絕“坐等錢”的現象;第三,監(jiān)管后勤經費支出和其他開銷,嚴格進行學校設備的日常管理和維護工作,以免經?!按笮薮髶Q”,增加本可避免的開支負擔。

四、結語

在全球化、國際化和科學化的大背景下,我國高等教育尤其應實現其人才培養(yǎng)、科技研發(fā)和服務社會的時代使命,在這些方面,國際高等教育的新進展和新變化對我國有不少啟示。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應該準確定位“高質量、大眾化”,消除社會和個人對高等教育的諸多誤解,如性別、專業(yè)和收入矛盾,并努力使高等教育的資金來源多元化、持續(xù)化。努力追趕發(fā)達國家的數字指標不是目的,不是方向,也不是方法,關鍵在于通過了解國際高等教育態(tài)勢以洞察自己的不足,著力補齊短板。因此,我們應該更加重視高等教育發(fā)展過程的系統化和科學化,使高等教育能夠在整個教育領域率先“獨善其身”,繼而“兼濟天下”,成為國家提升綜合實力和創(chuàng)新轉型的強大助推力。

參考文獻:

[1][2]劉明堂.經合組織教育指標體系的變遷及啟示[J]. 教育發(fā)展研究, 2009 (13- 14): 67-70.

[3][6][8][14][18]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教育概覽2016:經合組織參數(中文概要)[EB/OL].http://www.keepeek.com/Digital-Asset-Management/oecd/education/education-at-a-glance-2016/summary/chinese_97d50304-zh#.WIyuZehcdoA#page1. 2017-01-28.

[4][5]OECD(2016), Education at a Glance 2016: OECD Indicators, OECD Publishing, Paris.http://dx.doi.org/10.187/eag-2016-en. 62-64.

[7]OECD(2016), Education at a Glance 2016: OECD Indicators, OECD Publishing, Paris. http://dx.doi.org/10.187/eag-2016-en. 227.

[9]OECD(2016), Education at a Glance 2016: OECD Indicators, OECD Publishing, Paris. http://dx.doi.org/10.187/eag-2016-en. 212.

[10][11][12][13]OECD(2016), Education at a Glance 2016:OECD Indicators, OECD Publishing, Paris.http://dx.doi.org/10.187/eag-2016-en. 236-238.

[15][16]OECD(2016), Education at a Glance 2016: OECD Indicators, OECD Publishing, Paris. http://dx.doi.org/10.187/eag-2016-en. 90-91.

[17]OECD(2016), Education at a Glance 2016: OECD Indicators, OECD Publishing, Paris. http://dx.doi.org/10.187/eag-2016-en. 114.

[19]鄔大光,李國強.《教育規(guī)劃綱要》實施五年進展與高等教育未來方向的基本判斷——《高等教育第三方評估報告》前言[J].中國高教研究, 2016(1):7.

[20]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5全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統計公報[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s180/moe_633/201607/t20160706_270976.html,2017-02-17.

編輯 李廣平 校對 呂伊雯

猜你喜歡
經合組織反思
高職《園林規(guī)劃設計》示范課堂教學策略研究
語文教學要在不斷的反思中成長
記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一次歸類、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學生早戀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時期中學美術課教學方法的思考
外媒稱經合組織鬧分裂或因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