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銘泉
湖南省教育廳在2015年12月7日,為貫徹落實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教基一〔2012〕15號)精神,進一步科學指導和規(guī)范我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普及和深入開展,切實提高中小學生心理素質(zhì),特提出關于貫徹落實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的實施意見。
心理健康教育應從不同地區(qū)的實際和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出發(fā),做到循序漸進。高中階段應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自我意識,樹立人生理想和信念,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掌握學習策略,開發(fā)學習潛能,提高學習效率,積極應對考試壓力,克服考試焦慮;正確認識自己的人際關系狀況,培養(yǎng)人際溝通能力,促進人際間的積極情感反應和體驗,正確對待和異性同伴的交往,知道友誼和愛情的界限;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承受失敗和應對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zhì);在充分了解自己的興趣、能力、性格、特長和社會需要的基礎上,確立自己的職業(yè)志向,培養(yǎng)職業(yè)道德意識,進行升學就業(yè)的選擇和準備,培養(yǎng)擔當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學校要將心理健康教育始終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全體教師都應自覺地在各學科教學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規(guī)律,將適合學生特點的心理健康教育內(nèi)容有機滲透到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作為一名高中政治教師,我在政治教學中,穿插了很多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教材從不同方面滲透著對學生的人格要求和智能訓練要求,有利于對學生心理品質(zhì)的培養(yǎng)。在高中新課改教材《經(jīng)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與哲學》四個必修課程中,從不同方面滲透了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對學生人格的塑造。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下面就談談我的一些做法。
我在講授高中《經(jīng)濟生活》時,就要聯(lián)系市場經(jīng)濟道德觀念、法制意識教育、競爭意識教育、合作意識、開放意識的教育,從不同的方面滲透著對學生的人格要求和智能訓練。這些內(nèi)容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資源,在備課與授課過程中應充分挖掘這一資源,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
我在講授《經(jīng)濟生活》綜合探究《正確對待金錢》時,我是這樣闡述的:古往今來,對"金錢"的認識大致有三種類型:一是過于清高,視錢為"阿堵物";二是認為很重要,又不重要,認為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三是認為錢能通神,"有錢能使鬼推磨".金錢是什么?錢能做什么?金錢應該怎樣獲得?錢應該怎樣利用?古往今來,不同的金錢觀,可以折射出不同的人生境界。那么,我們是如何看待金錢的呢?
從古到今,圍繞著金錢演出了多少悲喜劇。金錢,是財富的象征,對個人而言,掌握一定量的金錢,就可以獲得必需的物品。因此,金錢對人生是幸福的重要條件,但卻不是衡量人生價值的惟一尺度。貪污受賄,中飽私囊,這都是金錢在扭曲人們的心靈,異化人們的思想,讓人們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志向、名譽、地位等都與金錢掛上了勾,一切的是非善惡、榮辱得失都以能否獲得金錢為標準,結果卻是鋃鐺入獄,后悔終身。有人為攫取金錢,可以喪盡天良;有人為了維護尊嚴,可以散盡家資。金錢既能給人帶來快樂,又能導致罪惡。
正確對待金錢,在高中生的成長過程中十分重要。尤其是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商品交換日益頻繁,金錢在經(jīng)濟生活中的作用日益顯著。此外,隨著經(jīng)濟不斷發(fā)展,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們這一代高中生有更多的機會與金錢打交道。因此,我們對這一問題進行探究,可以避免學生陷入拜金主義誤區(qū),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在講授《經(jīng)濟生活》第三課《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時,我引導學生從自己吃零食、亂花零用錢、追求名牌、同學之間相互攀比等習慣說起,聯(lián)系家庭中存在的一些不科學、不合理的消費習慣進行家庭自我診斷,直到對當前社會中的鋪張浪費、超前消費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批判,最后結合教材得出了正確消費的四個相適應的觀點,既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使其輕松掌握理論知識,同時又能啟發(fā)學生克服自身的不良習慣,培養(yǎng)正確的消費心理 。
在講授《政治生活》時,我特別注重學生的公民意識教育;責任感意識教育;民主意識的教育。在每一堂課的開始,充分利用課前美麗五分鐘,放手讓學生上講臺講,內(nèi)容主要是圍繞最近發(fā)生的熱點事件。在這一過程中,不管學生講的怎樣,教師如以寬容的心態(tài)、極大的耐心包容學生的不足,并給予適時的點撥、鼓勵和糾偏,這樣學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強,心理潛能被挖掘出來,必將增強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勇氣和信心,提高教學活動的實效性,也有助于引導其他學生關注國內(nèi)外熱點問題。相信在這一活動中全體學生會逐步的學會認識自己,熱愛自己,肯定自己,敢于表露自己的情感。有了這種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作基礎,對學習和生活是大有裨益的。
根據(jù)思想政治課知識容量相對較少的特點,在課堂教學的主體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多采用看書提問,分組討論,辯論、點撥等不同形式,營造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提高情感目標、心理素質(zhì)目標的達成度。在提問的過程中,應特別注意給同學們提供均等的回答機會。上課時老師按座位逐個提問,這樣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回答問題,以避免那些得不到回答問題機會的學生產(chǎn)生退縮與自卑。社會心理學告訴我們,人們都有民主、平等的需要,中學生尤其如此。如果這種需要得到了滿足,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始終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產(chǎn)生滿意、愉快、羨慕、互諒、互助等積極的態(tài)度和體驗。學生還能從與同學,老師的合作探究中感受集體的力量,充分認識自身的價值,能夠比較客觀的評估自己和他人。
在講授《文化生活》時,充分利用文化塑造人生,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提高思想道德素質(zhì)等知識講解來培養(yǎng)學生健康心理。
在講授《生活與哲學》時,其中的辯證唯物論、唯物辯證法、認識論、人生觀等四個方面的知識直接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內(nèi)容有關,是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資源。
在《意識的能動作用》這部分內(nèi)容的學習中,提到意識對于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diào)節(jié)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奮進;萎靡的精神,則會使人悲觀、消沉、喪失斗志。此處教學,教師可以介紹相關的心理常識:不良情緒容易導致心理障礙,從而影響學習和工作。在持續(xù)的消極情緒反應作用下,首先受到影響的是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功能,抑制大腦皮層高級心智活動,破壞大腦皮層興奮性與抑制的平衡,使得正常的判斷力下降,甚至使人的大腦功能嚴重失調(diào)。常見的抑郁癥、神經(jīng)衰弱等生理、心理疾病的成因中情緒問題是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通過這些知識的介紹,讓學生從中體悟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是何等重要。
哲學知識中《用發(fā)展的觀點看問題》這框講到:事物發(fā)展的方向是前進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因此既要對未來充滿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不斷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勇敢地接受挫折與考驗。通過該觀點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1)挫折是難免的,要正確認識挫折產(chǎn)生的原因。(2)面對挫折要采取積極的態(tài)度,要知難而進,以頑強的意志戰(zhàn)勝挫折。在普通高中并不是前途就沒了,很多普通高中的學生一樣能考上大學,一樣有美好的前途。如果采用消極的態(tài)度去面對學習、面對生活,那就真的毀了未來。(3)認識到挫折可以扼殺人,也可以成就人,對于意志堅強的人來說是一種磨練。應該把這次挫折當成對自已的磨練,從中吸取經(jīng)驗教訓,使自已變得強大。
在《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源泉和動力》這框講到:矛盾就是對立統(tǒng)一,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因此一要承認矛盾,揭露矛盾;二要堅持用矛盾分析法來認識事物。通過學習該知識,該學生明白人與人相處不可能沒有矛盾分歧和利害沖突,只有寬以待人,才能化解矛盾。在與人交往過程中,要理解他人,寬容他人,善待他人,只有進行心靈的溝通,真誠待人,才能與人相處融洽。
在《價值與價值觀》這框講到:價值觀是人生的重要向導,是我們能否擁有美好生活的航標。價值觀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一個人走什么樣的人生道路,選擇什么樣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一定世界觀和價值觀的指導下進行的。尋找正確的價值觀就是尋找人生的真諦。人生觀是人們對人生目標和人生意義的根本看法和態(tài)度,它是人們確定生活方式,選擇生活道路的指南,它從根本上決定著人生的追求和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高中生已經(jīng)開始思考人生問題,幫助他們形成積極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對他們今后的發(fā)展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不同年級的政治課教學在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時應各有側重,從而在整體上形成合力,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在潛移默化中達到知識、能力、情感的統(tǒng)一,為培養(yǎng)健全的社會人才奠定基礎。思想政治課教師要樹立起心理健康教育意識,在教學中有效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認真學習,大膽探索,積極實踐,推動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斷提高,從而真正達到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