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昕彤++孟昕
21世紀是一個高速發(fā)展的科技時代,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家長的希望。他們的身心健康和智力發(fā)育日益受到重視,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注早期教育。他們也逐漸意識到玩具在孩子一生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玩具不僅有娛樂、益智還有傳遞社會文化等重要作用。而0-3歲是嬰幼兒智力發(fā)育的關鍵時期,玩具可以說是開發(fā)孩子智力的主要工具了。由于使用者的特殊性和其他階段的兒童玩具有著很大的不同,而如何設計出既能開發(fā)孩童智力又安全可靠的玩具則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我們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對幼兒的心理狀態(tài)和成長發(fā)育情況進行研究。采用多學科交叉的研究方法,綜合運用嬰幼兒心理學,色彩心理學,仿生學,材料學,并結合實地考察與大量案例對0-3歲孩童的啟智玩具進行設計與研究。
兒童益智玩具的顯著特征就是兒童在玩的過程中能促使想象力的發(fā)揮 ,鍛煉手指的靈巧性 ,以促進腦部發(fā)育和思維能力的提升。兒童益智玩具在設計定位上要以兒童、益智這2個主題為中心。首先,設計師要充分了解兒童在發(fā)育成長期間的心理與生理特點,實行有年齡段針對性的益智玩具設計,功能上不宜過于復雜,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兒童的興趣與思維能力;其次,在益智玩具的造型設計上要充分運用卡通化親和力的形象,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興趣;裝飾設計上集中體現(xiàn)益智特色:具體表現(xiàn)為包裝文字醒目、色彩清新、識別性強,益智功能一目了然;并且,造型和包裝的設計要便于兒童開啟、抓放、拿捏、傾倒等。同時設計產品要給人帶來安全感,不能對人的身體造成傷害,且不能給人帶來心理上的負擔。嬰幼兒益智玩具的設計原則應該遵從安全性、益智性、趣味性、互動性。兒童益智玩具的安全性體現(xiàn)在兒童在操縱玩具的過程中不受到傷害,即使在無意識的錯誤操作中也能把傷害降到最小。益智性體現(xiàn)在兒童在使用玩具的過程中能夠開發(fā)智力,創(chuàng)造潛力,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感官能力和思維能力,也可以提高孩子的身體協(xié)調性。趣味性體現(xiàn)在玩具可以通過夸張的造型提高孩子的親和力,據(jù)調查夸張、擬人化的造型深受兒童的喜愛,兒童對卡通形象很有親切感。因為兒童不能長時間關注同一事物,所以兒童玩具應突出趣味性才能達到激發(fā)孩子興趣的目的。互動性體現(xiàn)在參與、互動上,帶給孩子心靈和身體上的滿足。孩子喜歡參與集體活動,互動性益智玩具可以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他們在活動中更加投入,而家長們也可以通過互動性玩具增加與孩子們的交流,增進之間感情,提高孩子的交際能力,塑造健康的人格。學齡前兒童益智玩具作為一種針對特殊人群的特殊產品,他的設計在遵循一定的設計原則后,還要按一定的設計要素來進行設計。首先是色彩要素,色彩的設計是非常關鍵的,可以說是嬰幼兒啟智玩具的重要語言,因為視覺是人們接收事物的主要途徑之一,而色彩又是最容易被感知的。其次是造型要素,因為嬰幼兒的生理特征與成人之間有著很大不同,所以要避免過于復雜的結構造型。造型還要與寶寶的心理相適應,孩子通過玩具的造型形態(tài)產生特殊的心理感受和情感體驗因此嬰幼兒玩具的造型設計要從孩子的心理特征進行解析、研究、設計。嬰幼兒期的孩子正處于對知識快速學習和接收的時期,因此,在功能方面,玩具最好可以具有多樣化的功能。例如,2歲的孩子是吸收性思維和各種感覺、知覺發(fā)展和器官協(xié)調、肌肉發(fā)展、對外界物體發(fā)生興趣的敏感期。這一時期的孩子喜歡模仿大人的動作,能聽懂很多的話,還喜歡聽大人的贊揚。這時的玩具需要幫助他們自身四肢活動的發(fā)展,同時也要適合他們的心理需要。最后是材質要素,設計時需考慮材料的成本。因為嬰幼兒身體發(fā)育快,再加上在心理上對事物的新鮮性差,對一種產品的興趣不會持續(xù)太久。因此不宜采用成本過高的材料,以免造成貴重材料的浪費。其次要考慮材料的質感,材料不同的質感會使人產生不同的視覺和心理感受。對嬰幼兒來說他們的視覺和觸覺都十分敏感,如金屬材料會有冰冷、堅硬的感覺,毛絨質感則會令他們感覺溫暖和安全。
希望此次對0-3歲嬰幼兒啟智玩具所進行的的探索性的研究對完善嬰幼兒玩具市場的發(fā)展、為玩具設計人員進行嬰幼兒啟智玩具設計和指導家長、幼教教師進行玩具選擇等方面都能有實際意義??偟膩碚f,我們的主要研究目的就是:從嬰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與規(guī)律分析,通過3歲以前嬰幼兒的發(fā)展特點,在理論上說明嬰幼兒玩具與嬰幼兒心理,研究嬰幼兒啟智玩具的設計策略、設計原則、設計要素等,為開發(fā)適合消費市場需要的嬰幼兒啟智玩具的設計提供指導。
參考文獻:
[1]李樂山.《工業(yè)設計心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
[2]孫峰,呂江.《卡通玩具設計》江蘇南京美術出版社2006
[3]張排,王洪閣.《玩具與創(chuàng)新設計》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6
[4]王琳.《幼兒啟智玩具開發(fā)研究與設計探討》齊魯工業(yè)大學2013
[5]鄧喆.《嬰幼兒啟智玩具設計研究》江南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