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潤仙
摘 要:語文是人們交流思想的工具,是學習和生活的工具,它具有工具性;而說出的話,寫出的文章,又總要反映一定的思想,它又具有思想性。工具性和思想性是語文學科所反映出的兩種基本屬性。“語言——思維”型教育區(qū)別于“文字——語言”型教育的一個基本特征,就是在整個語文教學中要以語言和思維訓練為核心,實行語言訓練和思維訓練的密切結合。
關鍵詞:語文教學;提現(xiàn);語言;思維訓練
我們了解了語文學科的這一根本屬性,也就明確了語言和思維訓練在整個語文教學中的地位。在語文教學中,需要對學生進行的訓練是多方面的,人們過去把最基本的訓練歸納為聽、說、讀、寫四個方面。聽、說、讀、寫既然是人們以語文為工具進行思想交流的四種基本過程,也是語言能力表現(xiàn)的四個基本方面。聽、說、讀、寫的能力提高了,整體的語文能力也就提高了。但是,我們還應該更深一層地思考,聽、說、讀、寫這四種能力又是由什么決定的?是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無論是聽說,還是讀寫,它所表現(xiàn)出的還只是一種外在的能力,而決定這四種外在能力的內(nèi)在的、核心的東西是學生實際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認識了這一點,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就不能單純地就聽、說、讀、寫去訓練聽、說、讀、寫的能力,而應該重視語言和思維的訓練;同時,也不能把聽、說、讀、寫的訓練和語言思維的訓練看成是同一層面的東西,而應該以語言和思維訓練為核心,去帶動聽說讀寫的訓練。
一、聽說讀寫與語言和思維訓練之間的關系
正因為聽說讀寫和語言思維存在著這種相互依存的關系,所以在實際的教學中就應該將語言和思維的訓練同聽說讀寫密切地結合在一起。要做到二者的結合,我們又必須注意以下兩點。
(一)在聽說讀寫的過程中必須突出語言和思維的訓練
在實際教學中,往往有這樣兩種不正確的認識:一是認為只要讓學生多聽多說多讀多寫,聽說讀寫能力自然便會提高。事實證明,如果忽視了聽說讀寫過程中語言和思維的訓練,去一味強調(diào)學生多聽多說多讀多寫,則必然事倍功半,不能收到好的效果。比如閱讀,即使每篇課文學生都可以背出來,但生吞活剝,不求甚解,既不懂得文章的語言好在什么地方,又不懂得作者是如何思考問題的,學生仍然不會學到什么東西,形不成什么能力。二是認為既然語言和思維與聽說讀寫有著密切的關系,那么抓好聽說讀寫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語言和思維的能力。這種認識也是不對的。語言和思維能力的提高是要靠聽說讀寫,但只有在聽說讀寫過程中有意識地強化語言訓練和思維訓練,語言和思維能力才能提高。比如寫作,如果不在語言和思維方面提出要求,學生當然也要思考,也要用語言來表達,但畢竟是不自覺的,盲目的,他的進步也必定是緩慢的。
(二)語言和思維的訓練必須結合聽說讀寫活動來進行
我們說要以語言和思維訓練為核心,并不意味著去孤立地搞語言和思維的訓練,而必須將語言和思維的訓練緊密結合到聽說讀寫活動的過程中。在20世紀80年代一些地方曾出現(xiàn)過把思維訓練與聽說讀寫割裂開來,孤立地去搞所謂思維訓練的傾向,這種做法是違背語文課思維訓練規(guī)律的。如果把語言和思維的訓練與聽說讀寫搞成兩張皮,非但語言和思維的訓練會流于形式,而且聽說讀寫也不會收到好的效果。在聽說讀寫的過程中要突出語言和思維的訓練,而語言和思維的訓練又必須貫穿于聽說讀寫的過程中,這才是正確的認識。
二、知識經(jīng)驗的積累和非智力因素發(fā)展與語言和思維的關系
首先說說知識經(jīng)驗對語言和思維發(fā)展的重要性。有人誤認為強調(diào)開發(fā)智力、發(fā)展思維便可以忽視知識經(jīng)驗的學習和積累,這是不對的。知識經(jīng)驗是思維的材料,思維即是對知識經(jīng)驗的認識加工。試想,如果學生寫作文,頭腦空空,既沒有感性的生活經(jīng)驗,也沒有理性的知識材料,憑借什么來思維呢?正因為知識經(jīng)驗對思維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既不能只重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思維的訓練,也不能脫離知識經(jīng)驗而孤立地去搞思維訓練。正確的認識是,只有重視學生知識經(jīng)驗的學習和積累,才能從豐富思維材料上為思維發(fā)展創(chuàng)造必要的條件,這才是真正體現(xiàn)語言和思維的核心作用。為此,在教學中一要讓學生養(yǎng)成平時勤于觀察、留意生活的習慣,注意積累感性的經(jīng)驗。同時,要讓學生在觀察中勤于動腦,學會分析事物,并能用準確的語言把所見所聞表達出來。這樣,學生的感性經(jīng)驗豐富了,語言和思維也得到了訓練。
二是要讓學生養(yǎng)成自覺閱讀的習慣。注意積累知識性的材料。目前學生閱讀量不足是個大問題,這是造成學生文章思路狹窄、空洞乏味的一個重要原因。要讓學生有東西可寫,有內(nèi)容可思考,必須重視擴大閱讀量。同觀察的要求一樣,也要讓學生在閱讀中勤于動腦,多加思考,向作者學語言,學思維。這樣,學生的知識材料豐富了,語言和思維也得到了鍛煉。
三、語言訓練和思維訓練二者之間的關系
要體現(xiàn)語言和思維訓練的核心作用,除了要處理好以上諸關系外,關鍵還在于處理好語言訓練和思維訓練核心內(nèi)部二者之間的關系。在總體要求上,我們既要防止脫離思維訓練去單搞語言訓練的傾向,也要防止脫離語言訓練去單搞思維訓練的傾向,做到兩種訓練的有機結合。語言訓練之所以要同思維訓練很好的結合,就是因為學生的思維對語言的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例如學生作文中出現(xiàn)的用詞不當或句子不通的問題,從形式上看是語言的問題,而從內(nèi)容上看則是思維的問題,是學生還不能正確地理解和運用概念,還不能對事物做出合乎邏輯的判斷。事實證明,學生的語言總是隨著其思維的發(fā)展而向前發(fā)展的。如果不重視思維的訓練,學生不止思維的發(fā)展要受影響,語言的發(fā)展也會是不健全的。因此,我們應該在語言訓練的同時抓好思維的訓練,并且將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
例如在詞語訓練中就應該很好地滲透概念方面的內(nèi)容,在句子的訓練中就應該很好地滲透判斷方面的內(nèi)容,在論證方法的訓練中就應該很好地滲透推理方面的內(nèi)容。不論聽學生回答問題還是看學生的作文,不僅要注意到學生語言方面的問題,而且應該從語言的問題中看到思維方面的問題,這樣才能使學生的語言能力以及思維能力都得到提高。
總之,如果我能夠在聽說讀寫的過程中抓好語言訓練和思維訓練,并能將這兩種訓練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同時能夠注意從知識經(jīng)驗和非智力因素兩個方面為語言和思維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好條件,也就真正體現(xiàn)了語言和思維訓練在語文教學中的核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