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婧
摘 要:聲樂課作為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的重要課程,受到了高等院校的廣泛關注。當前的教學中仍然存在諸多不足和缺陷,因此無法發(fā)揮出聲樂教學的教育作用。筆者著重分析了當前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聲樂教學的內容和方法,闡述了改進當前教學模式的相關策略,以期為聲樂教學提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高校學前教育;聲樂教學;模式分析
學前教育在教育體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中的聲樂教學對于兒童創(chuàng)造力和音樂素質培養(yǎng)起著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內容和幼兒園的實際情況嚴重脫節(jié),因此,高校需要針對當前幼兒園的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并且應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來開展創(chuàng)新性和實踐性的聲樂教學。
一、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聲樂教學中的突出問題
(一)教學內容不合理
許多高校的聲樂課程教學內容過于單一,缺乏創(chuàng)新性和合理性。由于沒有正確的課程定位,并且缺乏專業(yè)技能的內容,所以比如幼兒歌曲編排、表演、欣賞的課程無法開展。學生由于缺乏聲樂教學的基礎能力,難以對幼兒進行聲樂教學。高校的學前教育專業(yè)課程的教學模式整體借鑒了專業(yè)音樂院校的形式,所以導致教學內容難度過高,這并不符合學前教育的教學特點。教師在聲樂教學中過于重視對演唱技巧和嗓音的控制,但是沒有明確兒童的歌唱特征。大多數(shù)高校的學前教育專業(yè)沒有設置合理的聲樂課程,其教學內容沒有體現(xiàn)聲樂教學對兒童的啟蒙作用,社會實用性缺乏。
(二)教學模式單一,方法不當
當前的學前教育專業(yè)聲樂課堂仍然是老師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把大量的時間花費在提問上,這種效率低、模式單一的教學方式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不僅學不到扎實的聲樂知識,同時也沒有掌握到實用的聲樂技巧。一般來說,學前教育專業(yè)的聲樂教學都是統(tǒng)一授課的方式,即班級學生一起聽課,教師統(tǒng)一講解。這種教學模式便于學生在學習中的相互借鑒、學習和討論,學生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較之同學的不足,不足之處就是教師無法照顧到每個人的學習,無法實施針對性教學,基礎不好的學生難以跟上課程進度。
二、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聲樂教學模式的改進措施
(一)確保教學內容的合理性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在不同的課程中有相關的側重點。聲樂課程的初級階段需要重視對樂理的講解,在聲樂練習中,教師需要注重對聲樂學習方式的講解。一般來說,教學中都會采用主流的“中國式唱法”,這種演唱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使其學會使用演唱民俗歌曲的方法,同時這種唱法比較符合國人的審美觀念。
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聲樂知識后,教師可以開始關注專業(yè)知識的教學,在課程中加入一些兒歌的演唱的內容,在相關課程中,教師需要指導學生結合前面學習的中國唱法,進而磨練自己的演唱技巧。對于《世上只有媽媽好》《讓我們蕩起雙槳》這些難度較高的兒歌,教師可以著重講解其中需要用到的演唱技巧,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們扎實的歌唱能力和水準,這可以為學生將來的幼兒音樂教學夯實基礎。
(二)利用情感教學的方法
歌唱是表達感情的藝術形式,想要唱出歌曲的情感,就必須首先投入自己的感情,把自己打動,以此來提升歌曲的感染力。教師來講解聲樂知識之前需要為學生充分講解歌曲的相關背景故事,讓學生明確作曲者的目的和作曲心態(tài),并且了解歌詞的含義。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對歌曲進行深入的理解,在把自己的想象和情感融入到歌曲演唱中,只有這樣才能展現(xiàn)藝術的魅力,讓聽者產生共鳴。比如在演唱《鼓浪嶼之波》這首歌曲時,教師首先講解歌曲的時代背景,讓學生了解這首歌是唱的對祖國統(tǒng)一的強烈祈盼,這種情感感染式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教學效果。
(三)加強對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實踐在聲樂學習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需要組織學生參加多種演出活動來培養(yǎng)其實踐能力。同時,學生應該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造文藝演出的機會,組織進行文藝匯演或者音樂比賽等活動。學校也可以和事業(yè)單位以及企業(yè)進行合作,讓學生有機會進行演出。學生在實踐中不僅能獲得珍貴的實踐經驗,而且能夠加深自己的聲樂知識,提升自己在舞臺上的自信。實習也是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學生在幼兒園進行教學實習的過程中,可以增強自己和幼兒的溝通能力,加深對教學要點的掌握,并且為將來的實際工作打好基礎,可謂一舉兩得。
綜上所訴,聲樂教學在學前教育專業(yè)課程中有著中要地位,當時當前的聲樂教學模式已經落后于時代的發(fā)展,其中有著較多的問題需要進行解決。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積極應用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確保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并且在教學中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只有教師在教學中不斷的吸取新的理念,并且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才能培養(yǎng)出更多的高素質幼兒教師。
參考文獻:
[1]代凌.對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兒歌表演教學活動的思考[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版),2015(26):48-48.
[2]劉娟.對學前教育專業(yè)聲樂教學的思考——以大理學院為例[J].大理學院學報:綜合版,2014(6):48-49.
[3]方麗玲.探析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聲樂集體課表演活動[J].文藝生活,2015(32):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