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彩清
近幾年來,沉寂多年的中國語文界可謂“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各種行之有效的教法改革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我作為一個苦心摸索于語文教學的一員,不揣淺陋,將自己的一點愈見拙筆與此,求教于各位同仁。
一、“問”的激發(fā)與引導
清代學者劉開在《問說》中寫道:“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相符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边@就鮮明地闡述了問與學的關系,并強調(diào)了問的重要性。在當今教改大潮中有感于此,我進行了“問答式”的教學嘗試,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自身的語文素質(zhì)和教學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
有些文章,學生可能感到茫茫然而無從問起,對此教師要適當點撥,促使學生找到切入口,進而問如泉涌,汩汩滔滔,課堂氣氛異?;钴S,使學生真正成為求知的主人。例如在法布爾的《蟬》這一枯燥的說明文中,不少學生找不到質(zhì)疑點,因而覺得平淡寡味,這就需要教師去挖掘,去創(chuàng)設。所以,我就先來個引子:“臃腫”與“肥重”的意思相近,可作者為什么寫“臃腫的身體里面有一種汁液”“幼蟲再用它肥重的身體壓上去”呢?這兩個詞語可以互換嗎?為什么?由此能體會到說明文的語言具有怎樣的特點呢?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但如果不加以正確引導,課堂發(fā)問便會無的放矢,且其中許多問題與大綱要求不符,則不僅浪費了訓練時間,而且誤導了學生。所以教師要努力鉆研教學大綱,明確教學目標,確定重點難點,在教學中落到實處,形成一個逐層深入的有機程序。
孔夫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钡拇_,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動機的一個重要心理成分,是推動學生探求知識和獲得能力的一種欲望。如果學生在課堂上不能保持積極的情緒狀態(tài),大腦就難以高效工作,并且十分容易疲勞,從而失去學習語文至關重要的內(nèi)動力。所以,教師首先要使學生從心理上認識到教改的重要性:只有從過去那種“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寫,學生記”的填鴨式傳統(tǒng)語文教法中走出來,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正如美國教育家猛祿在《對于中國教育意見的概要》一文中所寫的:“中國學生要努力啟發(fā)自己的能力,在講堂上務必要極力發(fā)展自己的本能,去問,去研究,去想,能夠這樣,他日后在社會上就會運用這種學識能力做出種種事業(yè)來。”教師更要啟發(fā)學生、鼓勵學生,置疑并善問,使每個學生都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二、“答”的調(diào)動與指正
學生能夠質(zhì)疑善問,這是拓展學生思維,培養(yǎng)語文學習能力的一條途徑,但更強有效的手段則是使學生親自動腦解疑,挖掘到問題的答案。因為這不僅能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能增強學生的進取心、自信心,進而形成一個求知的良性循環(huán)。試想一下,如果教師直接把問題的答案告訴學生,學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即使記住了問題的答案,再遇到同類問題,也不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學科,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語文教育說到底就是引導學生把語文視為認識、改造、建設世界的工具,在“問答”討論結(jié)束以后,要使學生根據(jù)二者的雙向反饋,總結(jié)要點,歸納方法,養(yǎng)成習慣,使學生終身以之。所以,在語文教學中,要千方百計地加強對學生的能力訓練,使其逐步養(yǎng)成過硬的學習語文的能力。教師要走出題海戰(zhàn)術的誤區(qū),而應講求訓練的科學性,精心設計一些遷移練習,以鞏固所學知識,發(fā)展運用能力,完成由“握有獵槍”到“懷有獵法”的智能轉(zhuǎn)換。
三、“問”“答”后的歸納與遷移
當前教育戰(zhàn)線正由應試教育向素質(zhì)教育轉(zhuǎn)軌,這是教育領域的深刻變革,是提高國民素質(zhì)、培養(yǎng)人才的必要要求?!皢柎鹗健闭Z文教法是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一種嶄新而頗有成效的教學途徑。它使學生的參與意識、實踐意識、競爭意識、觀察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等都得到全面發(fā)展。路漫漫其修遠兮,相信上下求索而日臻完善的“問答式”語文教法必將成為語文教學百花園中一朵璀璨多姿的奇葩。
那么,教師講其所以然,是不是效果就好了呢?誠然,這樣做比死記硬背好一些,學生可以有所領悟,但其知識的遷移性、記憶的長久性仍欠佳。宋代文學家陸游曾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边@精辟的見解,道破了學生自悟自答,才是真正做到“會學”,即使學得不全面、不深刻,但對于培養(yǎng)學生真正的語文能力卻有著不可低估的促進作用。更為難得的是某些學生還會“正彈琵琶出新意”,產(chǎn)生許多大膽創(chuàng)新的突破性認識,把學習智能又推向一個新的高度。如在《故都的秋》一文中,有這樣一個句子:“早晨起來,泡碗濃茶,向院一坐,你也能看得見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有同學對“碧綠的天色”感到疑惑,認為天空常被形容為“碧藍色”怎么也不會成了“碧綠色”,對此一位同學解答:是由于作者當時憂苦悲涼的心境所致。因為王國維曾言“一切景語皆情語”,而有同學則認為這純粹是一種客觀景象,因為在北平,人們習慣喝花茶,而泡開的花茶多為淡綠色。透過碧綠的茶水,看天空的倒影,也不免感到天色也呈碧綠了。對學生的這些獨特見解,我先給予鼓勵,然后進行正確的評價。由此學生思維的深度、廣度得到很大的發(fā)展,語文素質(zhì)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而這種創(chuàng)造性人才的培養(yǎng)也適應現(xiàn)代文化生活與未來社會對于人才的需要。
總之,教師應時時記住這樣一個道理:品嘗自己親自尋采到的果子要比直接送入口中的果子更香甜。所以教師要盡量促進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回答問題,切身體味到摘取成功果實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