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利民
閱讀改變?nèi)松?,閱讀更是學校教育最基本的途徑之一,是一種日積月累的、潛移默化的精神活動。為切實推進素質教育,我校按照“學生主體、全員參與、以校為主、輻射家長”的工作思路和“內(nèi)容充實、學科覆蓋、舉措創(chuàng)新、持之以恒”的工作要求,營造濃郁的校園閱讀氛圍,探索以課堂為主,家庭和社會為輔的教育模式,為把學校建設成為特色鮮明、教師和諧精進、學生靈動勃發(fā)的陽光樂園而竭盡全力。
一、優(yōu)化環(huán)境 創(chuàng)閱讀之氛圍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近年來,我校以“大閱讀”教學觀為背景,用心營造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努力創(chuàng)設一個能讓學生“時時受教育,處處受感染”的讀書環(huán)境。道路兩旁,一塊塊由師生自編的“箴言牌”,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陶冶性情,啟迪心智;“賽點時刻,凝練人生”八個醒目大字,時刻激勵師生激流勇進,奮發(fā)向上;蔚然深秀、整齊有序的乒乓文化廣場,讓師生在休閑健身之余,怡然自得于書香境界;教學樓東墻面形神兼?zhèn)涞摹捌古摇笔殖瓐?,更是融入了孩子在體育、美術、語文、英語等多門學科方面的閱讀積淀。
誠然,顯性的圖文讓學生陶醉,但榜樣的力量更是不可估量。每天晨會時間、每月的讀書周、每學期的讀書月均為孩子們的展示搭建了廣闊的舞臺,周一詩朗誦、周二講故事、周三小辯論、周四談見聞、周五評典型。將“最美讀書個人”“最美讀書小組”“最美讀書班級”“最美讀書家庭”以照片和文字注解的方式展示在學校櫥窗,每月更新一次,讓孩子們徜徉書海,樂在其中。
同時,我們也注重多元化讀書網(wǎng)絡的精心構建,建立了以學校圖書室、班級圖書角、流動圖書架、個人小書柜、網(wǎng)絡閱讀點五位一體的書源體系。依托“好書推介會”“圖書借閱制”“最美讀書人”“最樂讀書月”等制度,極大地增強了大閱讀活動的趣味性和實效性。
二、探尋文本——溯閱讀之本源
大閱讀是一種廣義的閱讀,它覆蓋于大文科、大理科。作為教師如何立足于課堂,立足于文本,引領孩子們拓展學習方法,進行廣義閱讀,也是我們且行且思的焦點。
開學初制定計劃時,將誦讀古詩文納入其范疇,充分發(fā)揮學校社團的作用,堅持每日午讀,每日社團競詩等活動。學校為保證每周每班開設一節(jié)閱讀課,故將這一節(jié)課排進“日課表”,且這一節(jié)課由班主任老師負責,組織閱讀活動,做到目標明確、責任落實。另外,學校還非常重視數(shù)學、英語、科技等方面的課外閱讀,要求學生“只要讀書,就動筆墨”。借助圈、點、評、畫等方式,加深閱讀感悟,也可以寫筆記,讓學生把閱讀中看到的好詞好句摘錄下來,以加強學生詞匯積累。其間,涌現(xiàn)出不少班級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各學科的讀書筆記,促學生的課外文本閱讀向縱深行進。
三、走進生活,拓閱讀之廣度
陶行知說“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我校本著“發(fā)展學習空間,拓寬閱讀廣度”的理念,持之以恒地以生活為起點,推進著大課堂的閱讀進度。
首先讓閱讀立足家庭教育。利用學?!白x書節(jié)”輻射家庭閱讀,開展了“我給父母選本書”“父母送我一本書”的書目推薦活動,豐富了家庭藏書量。向家長宣傳“少買一件衣,多買一本書”的閱讀觀念。倡導親子閱讀、生生共讀,在不同對象互動中升華閱讀品味。
其次讓閱讀走進社會。我校規(guī)定每個周末老師均需布置一項社會閱讀實踐活動?!安檎疑磉叺腻e別字”“拍攝有趣的店鋪名”“搜集路邊的安全標語”“學習身邊的英語單詞”“畫畫身邊的地圖”“記記有趣的道路名”“我會坐公交車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將學生從電視機前拉開,在行行走走中增長知識,鍛煉能力。周一的匯報展示自然精彩紛呈,錄音、照片、調查、采訪、日記應有盡有,拉近了學生與社區(qū)的聯(lián)系,整合了文本與生活的資源,豐富了學生的精神感悟。
大閱讀理念的全面滲透,向我們提出了一系列挑戰(zhàn)與機遇并存的新課題。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一定能并肩攜手,把握內(nèi)涵,奮力前行,譜寫出生態(tài)靈韻的美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