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也退
“有一次,我在紐約參加晚餐會,”已故歷史學家托尼·朱特在他的自傳隨筆《記憶小屋》中寫道,“有人問我心目中美國最強大的三件寶物。我迅速回答:‘托馬斯·杰斐遜、查克·貝里和《紐約書評》?!?/p>
言猶在耳,紐約的搖滾巨星查克·貝里在3月18日以90歲高齡去世,兩天后,羅伯特·西爾弗斯(Robert Silvers),《紐約書評》的前掌門及在位時間最長的當家編輯,也去世了,享年87歲。
《紐約書評》是托尼·朱特從書齋走向公眾,成長為全球左派公共知識分子的主要平臺,他對《紐約書評》的評價很值得一讀。他說,它是“紐約黃金時代的最后遺孤”:“今天我們有《倫敦書評》《布達佩斯書評》《雅典書評》,還有人提出要辦《歐洲書評》甚至《猶太書評》,這不是偶然——每一本都是對書評鼻祖的致敬。然而每一本又都力有未逮。為什么呢?”
因為那些書評刊物再怎么努力,也還是會帶著刊名所示的地域性氣質,不是選書眼光褊狹,偏于地方性的趣味,就是文章過于反映某一類(通常是精英的)立場?!栋屠钑u》胎死腹中,據朱特講,是因為巴黎人懷疑出版商借機炒作自己的書。這懷疑很有道理,但也很巴黎。
只有《紐約書評》是世界性的,最好地寄托紐約的特質——一座沒有圍墻的城市?!都~約書評》得到了從讀者到圖書出版商,尤其是大學出版社的一致支持,出版商刊發(fā)付費廣告,并沒有人很書生氣地認為商業(yè)在侵害思想。
浪跡四方的朱特最終落腳紐約,紐約大學提供了優(yōu)厚的待遇,《紐約書評》給了他最好的公共表達平臺。2003年,朱特正是在這本刊物上,發(fā)表了他公共知識分子生涯里影響最大也是最具爭議的一篇文章——《以色列:選擇》。朱特說,以色列—巴勒斯坦地區(qū)事實上從文化到血統(tǒng)都高度混雜,不可能分離出一個單一的“猶太國”,不如想象一個兩國共存的方案。文章引起了軒然大波,以巴兩頭都不討好,西爾弗斯的辦公室里堆積了如山的抗議信,他自己也提筆作評。人們都看到了,西爾弗斯,這位羅馬尼亞猶太人和俄羅斯猶太人通婚的美國后裔,完全反對朱特的提議。
主持一份具有影響力的刊物,騰出顯赫位置刊發(fā)與自己的政見完全相悖的觀點,這樣一位主編,如何不讓人感興趣?這樣的《紐約書評》,如何不體現一種包容百家的“紐約精神”?
別人一般以“鮑勃”稱呼西爾弗斯。他是《書評》的絕對靈魂,可以最終決定選什么書,評怎樣的事,雇用怎樣的作者,讓版面呈現怎樣的風格。
理想就此產生
1959年,他正在《哈珀斯》雜志當編輯,讀到文學批評家伊麗莎白·哈德威克(羅伯特·洛威爾之妻,洛威爾也是跟《紐約書評》關系最密切的美國詩人之一)在該刊上發(fā)表的“書評的衰落”一文。哈德威克數落了一堆《紐約時報書評》的不足,說它已經淪為一份地方性的文學日報,那些文章缺乏代入感、沒有激情、沒有個性和獨創(chuàng)性,“總之就是缺乏文學本身的腔調”,然后得出結論:編輯很重要。一個理想就此產生。
四年后的1963年2月1日,在《紐約時報》全額資助下,《紐約書評》問世,封面上的人名星光熠熠:英美世界數一數二的詩人W. H. 奧登和洛威爾,詩歌和小說俱佳的南方文學代表羅伯特·潘·沃倫,小說界的一時俊彥諾曼·梅勒、威廉·斯泰倫、戈爾·維達爾,左派批評界的急先鋒瑪麗·麥卡錫,“自白派”詩歌的旗手約翰·貝里曼……在早期的刊物中,哈德威克本人自然是最熱情的撰稿人,索爾·貝婁、歐文·豪、阿爾弗雷德·卡津、德懷特·麥克唐納、漢娜·阿倫特、蘇珊·桑塔格、埃德蒙·威爾遜這一干位居全美頂尖的人文知識分子兼文章家,都給《書評》供了稿,這些稿子當然不都是狹義上的“書評”,它們本身都是一等一的優(yōu)秀隨筆。
它發(fā)表了羅伯特·休斯的《安迪·沃霍爾的崛起》,發(fā)表了約瑟夫·布羅茨基的《娜杰日達·曼德爾施塔姆》,發(fā)表了桑塔格的《論攝影》,發(fā)表了以賽亞·伯林的《愛因斯坦和以色列》……
這里有來自東歐的持不同政見者,有澳大利亞藝術批評家,有英國哲學家,有俄國音樂家;有旁征博引的政論,有第一手的社會紀實,有訪談,有人物特寫。薩爾瓦多內亂,西爾弗斯委派對那一地區(qū)頗有研究的瓊·迪迪昂去采寫見聞;越南戰(zhàn)爭進入白熱化階段,瑪麗·麥卡錫領命前往。
西爾弗斯幾乎從未給《書評》寫過編者按,除了第一期要給雜志“定調”:“本刊……不會扮出一副涵蓋了當季所有書的樣子,甚至都不會假稱我們評及了當季所有重要的書。不過,本刊不會為那些眼光低淺或影響很壞的書花費任何時間與空間,除非有時候需要給被吹過頭的書降降溫,或者引讀者關注一樁騙局?!敝劣谖恼拢鳡柛ニ沟膱F隊從不強調作者的名氣,但有幾個不成文的衡量標準:必須不落窠臼,作者的頭腦中不能有固有的思維和觀念框架;作者可以有政治立場,但立場不能戕害文章的智識色彩和思考的深度。
把自己隱藏起來
同為《書評》的作者,可以在刊上你來我往地打筆仗。最有名的一件事,發(fā)生在兩個火藥桶——諾曼·梅勒和瑪麗·麥卡錫之間。梅勒把麥卡錫的小說《隊伍》狠批了一頓,麥卡錫反擊,鬧得不可開交,西爾弗斯一封電報,問麥卡錫愿不愿意去西貢與河內報道越戰(zhàn),爭端才告一段落。麥卡錫發(fā)回的文章,那般辭嚴義正,咄咄逼人,仿佛把梅勒帶來的憋屈感,統(tǒng)統(tǒng)發(fā)泄到了美國人發(fā)動的錯誤戰(zhàn)爭頭上。《紐約客》的名家亞當·戈普尼克就說,西爾弗斯最偉大的成就,就是在越南戰(zhàn)爭尚未受到公眾集體道德抵制之時,就把《紐約書評》打造成了一個無條件地反對越戰(zhàn)的知識分子平臺。
圍繞《紐約書評》發(fā)生的另一樁著名的筆戰(zhàn),是納博科夫與埃德蒙·威爾遜之爭。納博科夫把普希金的《歐根·奧涅金》翻譯成了英語,聲稱原作的韻律無法完全重現于英語,因此他翻成了一個無韻體,還加了漫長的、夠得上一本書篇幅的注釋。
威爾遜,美國文學批評界的巨擘,幾乎以一人之力向美國讀者推介俄國文學,美國大學的圖書館,甚至因為威爾遜的影響而專門開設了俄國文學專架,如今看到納博科夫的譯文與注釋后,給《紐約書評》發(fā)來了長長的一篇文章,“翻譯《奧涅金》的是一個‘煩人的、讓人厭倦的家伙”。
雖然《紐約書評》發(fā)表過形形色色立場的文章,但還是被人冠以“偏保守”的定位。西爾弗斯自己說,《書評》的定位應該是“批判”——“critical”,一種永遠在尋找問題、細察細究的立場。沒有什么東西是可以免于察究、免于分析的。上世紀影響最大的理論之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就在刊中受過不止一次拷問。對于新潮的文學與文化理論,比如德里達的解構主義,《書評》發(fā)表過犀利的批評文章,但要說那就是“偏保守”可不太合適。實際上,在一種新理論流行的時候加以批判,恰恰是挑戰(zhàn)性的、偏激進的。在后現代主義小說蔚然成風之時,《書評》刊發(fā)了不少批評文章,但另一些始終對新生事物很有興趣的作者,例如文學批評名家邁克爾·伍德,同樣得到了充分的版面以表達自己的支持態(tài)度。
像西爾弗斯這樣的工作狂不會輕言退休。
亞歷山德拉·舒瓦茨是他聘用過的最后幾名助理之一,進入《書評》團隊時已82歲。舒瓦茨在《紐約客》上撰文說,鮑勃的作息極有規(guī)律,他總是第一個到辦公室,如果到不了,他總會在上午10點30分左右打電話到辦公室,要任何一位秘書告訴他,他的電子郵箱里收到了些什么樣的重要郵件,并口述自己的答復。他不看電腦屏幕,總是把郵件打印出來看,手寫回復再讓秘書輸入。比作為純工具的電腦更不容易讓他接受的是社交軟件。“我們好像處在一個浩瀚的詞語海洋的邊緣,這個海洋不斷擴張,卻沒有任何批評性的視角相伴隨。我作為一個編輯,覺得這是一種巨大的缺席?!彼谕砟杲邮堋都~約雜志》的訪談時如是說。
一個編輯最高的美德就是把自己隱藏起來。在公眾場合說話會讓西爾弗斯煩亂,他因而也很少接受專訪,接受之后,還要把訪談稿拿來改了又改。改稿子是他的習慣,文字一旦變成了鉛字,被紙張所承載,在他眼里就具備了某種永恒的價值。這價值是屬于作者的,編輯只是服務者,可以尊敬和崇拜作者,卻不可有須臾認為自己躋身作者之列。每當有人俗套地稱贊他50多年的編輯生涯,為美國的智識生活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時,西爾弗斯就會回答:“這是一份狗干的工作?!彼且晃凰厥痴?,所有狗都是他的朋友。
(作者為書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