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水電工程三峽大壩全線建成之際,有人問:“誰對三峽工程的貢獻最大?”著名水利工程學家潘家錚說:“那些反對三峽工程的人對三峽工程的貢獻最大?!贝嗽捯怀?,當時多家報刊雜志紛紛轉(zhuǎn)載,因為它再次驗證了一個幾乎大家都明白卻又有很多領(lǐng)導者都容易犯的錯誤:忠言逆耳,良藥苦口。管理學上有句話,“如果沒有不滿,就沒有改進。”然而,在實際的為政、管理工作中,處理反對意見是門復(fù)雜的領(lǐng)導藝術(shù)。
聞過則喜,歡迎下屬提反對意見
春秋時期,有個人叫高繚,他為人謹慎,在齊國丞相晏子手下安安穩(wěn)穩(wěn)地做了三年官,從沒有犯過什么錯,這樣謹慎的官員本應(yīng)受到獎勵,不料卻被晏子辭退了。
別人不解地問晏子,高繚鞍前馬后侍奉您三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您不僅沒有給他職位,反而將他辭退了,這是道義允許的嗎?
晏子回答,我本是一個鄙陋的人,如同一塊彎曲凸凹的木頭,必須要用墨斗來彈,用斧頭來劈砍,用刨子來刨,才能做成一件器物。但高繚呢,跟隨我三年,看到我的過失從來不說,這對我有什么好處呢?
晏子當然不是“鄙陋”之人,他是齊國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以機敏、善變聞名于世,還留下過“晏子使楚”“死馬殺人”等經(jīng)典智慧故事。這樣一個睿智的人還要別人不斷給他指出過失,那是因為他認識到反對意見對人的幫助是巨大的。
就像潘家錚所說,“那些反對三峽工程的人對三峽工程的貢獻最大?!边@并非只是一句客套話,實際上,那些反對三峽工程的意見,使三峽工程的施工更注重科學論證、更加完善。這些意見都成為了后來進行決策、規(guī)劃、施工的“金玉良言”。
宏大的三峽工程需要聽取“反對意見”,一個單位,一個部門,也應(yīng)如此。因為傳統(tǒng)的用人“一句話”、花錢“一支筆”、決策“一張紙”式的一把手“一言堂”現(xiàn)象,不僅影響民主進程、阻礙法治進步,滋生個人腐敗,還會極易造成決策失誤,嚴重影響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
從諫如流,認真汲取有益思想
司馬炎29歲因父親司馬昭去世而承襲王爵,30歲滅魏稱帝,44歲滅吳統(tǒng)一天下,并開創(chuàng)了有名的“太康之治”。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英武果斷的人物,在立儲的問題上卻出現(xiàn)重大失誤。司馬炎一共有26個兒子,其中不乏聰明睿智者,但自從長子司馬軌夭折后,司馬炎就選定次子司馬衷作為太子。
司馬衷不諳世事,幾乎朝野皆知。他吃飯時不愛惜糧食,師傅委婉地告訴他,碗中的飯一粒粒都是農(nóng)民辛苦耕作而來,眼下旱災(zāi)嚴重,百姓沒有糧食吃都在忍饑挨餓呢。司馬衷聽后奇怪地問,百姓沒有飯吃,為何不吃肉粥,搞得師傅哭笑不得。
看到晉朝天下將要傳給這樣一個弱智之人,晉朝大臣十分著急,他們不斷給司馬炎進諫,希望司馬炎更換太子,但司馬炎就是不為所動。
一次,尚書令衛(wèi)瓘參加完皇家宴會之后,借著酒勁跪在龍椅下面說,有事要上奏。司馬炎笑著問何事。20歲就做了曹魏尚書郎、在官場摸爬滾打了大半輩子的衛(wèi)瓘并沒有直接明說,而是故意欲言又止,接著又用手撫摸著龍椅喃喃自語,此座可惜!司馬炎自然知道衛(wèi)瓘的意思,但他沒有接受,只是裝糊涂地說,愛卿,你可真喝醉了。于是叫人把衛(wèi)瓘扶下去了。
在政治軍事決策時,司馬炎是勇于積極納諫的。然而,在立儲這件事上他沒有能夠積極納諫,最后還是把皇位傳給了弱智的司馬衷,為后來的政變和司馬家族被屠殺埋下了禍根。
從古至今,司馬炎現(xiàn)象在很多官員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體現(xiàn),面對下屬的反對意見,他們能夠認真聽下去,甚至有時候還公開鼓勵大家提出反對意見,但也就是聽聽而已,最后的結(jié)果常常如《資治通鑒》上所言“上不納”。
不納,就如同白說,這會打消大家提意見的積極性,時間久了,大家也懶得再提什么有益的反對意見了。所以,對于反對意見,僅僅做到“喜聞”還不夠,還要有所行動,對反對意見認真分析、歸納,發(fā)現(xiàn)意見背后的智慧金礦,將其消化吸收,成為自己正確決策、合理執(zhí)行的重要依據(jù)。
溝通交流,融化堅冰求團結(jié)
當108位好漢聚義水泊梁山,并排完座次之后,作為他們的首領(lǐng),宋江開始考慮眾兄弟的前途問題。繼續(xù)落草梁山,會被世人嘲笑為“賊寇”,早晚一天也可能會被朝廷剿滅,為了兄弟們能夠“封妻蔭子,青史留名”,一把手宋江決定接受招安。
重陽節(jié)那天,宋江乘著酒興寫了一首《滿江紅》,并要樂和當眾吟唱。不料唱到“望天王降詔早招安”的時候,武松第一個站起來大喊:“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卻冷了弟兄們的心!”就連一切為宋江馬首是瞻的李逵也站起來反對,還一腳將桌子踢翻。
接受招安剛剛放出一點風聲,就招到如此反對,這對宋江打擊不小。他知道如果不掐掉這些反對招安的“刺頭”,招安就別想順利推進。于是宋江開始做這些反對者的思想工作。
對于武松,宋江說:“兄弟,你也是個曉事的人。我主張招安,要改邪歸正,為國家臣子,如何便冷了眾人的心?”宋江話里“改邪歸正”頗值得玩味,也就是說咱們現(xiàn)在是“邪”的,只有招安了才能歸正。武松是有正義感的,宋江的“正”包含了忠孝仁義、同心報國等大義,武松聽后勉強屈服。
李逵是個粗人,他對招安沒有太多道義上的考慮,只是擔心招安了沒有現(xiàn)在自由痛快,這代表了一部分梁山好漢的想法。對此,宋江的處理也非常簡單,他大喝道:“這黑廝怎敢如此無禮!左右與我推去斬訖報來?!彼脷⒗铄觼碚饝乇娙?。當然,也只是做做樣子,不會真的殺李逵。
拋開宋江接受招安正確與否不論,單就他給兄弟們做思想工作之舉是非常值得后人學習的。在一個班子里,并不是所有的反對意見都是來自像魏征這樣的忠貞之人,也不是所有反對意見都是來自像諸葛亮那樣的有遠見卓識之人,有時很多反對意見是來自固執(zhí),來自偏見,甚至來自于利益糾葛、嫉妒、排擠等陰暗心理。
這些意見可能是幼稚的、不合理的,但它又確實在很多下屬的頭腦里存在。如果無視這些反對意見的存在,就可能像重陽節(jié)的宋江那樣引起某些人公開反對,即使不反對,他們選擇消極抵制,也會影響事情的順利推進。
所以面對這樣的反對意見,一把手要像宋江那樣,針對不同性格的人用不同的法子積極溝通交流,引導他們走出誤區(qū),消除心中塊壘,使整個班子萬眾一心朝著陽光的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