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姝
摘要:學生在小學階段,心理變化處于易形成也易改變的階段,也就是心理變化的不穩(wěn)定性。如何把握學生的心理變化,使其身心同步健康發(fā)展,就是我們小學教師在教育工作中所要面臨的新課題。家庭教育是教師對學生進行教育時不可忽略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結(jié)合學生所生活的環(huán)境,家庭的背景,對學生產(chǎn)生的種種表現(xiàn)進行分析,從問題的原因入手,探究進行教育的最佳方法。
關鍵詞:班主任;心理學;保護;率性教育
一國之希望在于人才,人才之根本在于教育,教育之重點在于基礎,基礎教育之關鍵在于教師。社會主義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把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和國家的發(fā)展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教師——成為了社會進步、國家發(fā)展、文明傳承中的重要角色。為了完成家長、社會、時代賦予教師的光榮使命,當代教師,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除了應當掌握精湛的專業(yè)知識外,還應當具備一定的心理學知識。當代社會的變化節(jié)奏在不斷加快,與其相關聯(lián),其變化形式也將會越來越復雜,使人目不暇接。這些都要求人們具備相當?shù)男睦沓惺苣芰?,特別是要求一個教師能夠在理性上把握自己和他人的心理情態(tài)以及變化,一定量的心理學知識的儲備,對教師而言,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學生在小學階段,心理變化處于易形成也易改變的階段,也就是心理變化的不穩(wěn)定性。教育者應當深刻了解正在成長的人的心靈,只有在自己整個教育生涯中不斷地研究學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學知識,才能夠成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
那么,如何把握學生的心理,使其身心同步健康發(fā)展,就是我們小學教師在教育工作中所要面臨的新課題。
案例一:“假如他是我兒子?!?/p>
做為老師,我們常說,把每個學生都視如己出。隨著自己成人妻,成人母,也隨著自己年齡和教齡的不斷增長,我開始意識到,“視如己出”這四個字,說起來輕松,做起來難。原因有三:一是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出生的家庭背景,不同家庭出來的孩子,老師是無法用自己的愛去詮釋的,老師的愛的方式不一定適合每個孩子。二是老師對學生的愛,一定是想讓這個孩子好,但家長不一定理解,因為有時家長希望孩子的發(fā)展方向和老師希望孩子的發(fā)展方向是相背離的。三是每個老師對自己的孩子,都不一定有什么好的教育方法,甚至都沒有時間去全身心地關愛?;谝陨先齻€原因,本人認為,對每個學生“視如己出”是不現(xiàn)實的。雖然我們做不到把每個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但是,老師應該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關愛每個學生,當學生遇到困難出現(xiàn)問題時,常常捫心自問一下:“如果他是我兒子,我會……”
小陽,出自單親家庭,為父母婚姻失敗而買單的,不是大人,而是孩子。“單親家庭出來的孩子一定有問題?!遍_學沒幾天,他就和同學打架了,我借機和小陽的媽媽詳談了一次,從談話中可以聽出來,小陽媽媽是一個很強勢的女人,工作出色,在單位是領導,而且還是管人的領導。她認為,孩子的毛病都是小事,孩子單純,可愛,不會主動攻擊別人。而且有什么事,應該讓孩子自己解決。我讓小陽媽媽換位思考對方家長的感受,她表示對我工作和對方家長的理解,誠心道歉了,也答應會管教孩子的。但我看得出來,這是在應付老師呢。
你不管,我管!我開始了對小陽立體式、全方位的教育轟炸,只要他犯錯,我就很嚴厲地批評他!嚴師出高徒,在我的鐵面教育下,小陽進步特別大:上課時不打擾其他同學聽課,下課老老實實在自己的座位上呆著。這時的我,對自己的勞動成果特別滿意,心想:每天的生氣、挨累、費心終于有了成效,家長一定也看到了孩子的進步,很快就會打來電話感謝老師的。正當我沾沾自喜的時候,小陽媽媽真的打來了電話,可內(nèi)容卻讓我大吃一驚。
“李老師,想和您談談,前幾天,我們一家出去吃飯,在席間,朋友們都表揚小陽是個懂事、文明的孩子時,他大哭起來,說再也不想上學了,老師不喜歡我,我不能和同學玩?!毙£枊寢尯臀艺f了很多,沒有指責老師的意思,只是向我反映一下孩子在家的表現(xiàn),和上學后的變化。話語中,小陽的媽媽的心情我非常能理解。掛了電話,我問自己:“如果小陽是我的兒子,我會怎么想?又會怎么做?”問完自己,我很快有了答案,因為我也是媽媽!
從那天后,我開始常和小陽媽媽聯(lián)系,灌輸給她我的教育理念、班里其他孩子發(fā)展的情況、小陽的不足和進步。在小陽媽媽理解、支持我之后,我開始對小陽溫柔起來,另外意外的是,他的進步反而更大、更快了!作為老師,之前的我沒有錯,但作為媽媽,之前的教育方法我很難接受?,F(xiàn)在,我成了小陽的媽媽,我更會教他了,他也很喜歡我了!
案例二:“偷偷地愛她?!?/p>
她叫小諾,是我們班最小的學生。其實從年齡上來看,她比其他學生還要大上半歲,可從其他方面看,說她小,所有老師都會連連點頭。她是全班個子最小的,膽子最小的,聲音最小的,就連飯量都是最小的。小小的她,開學初從來不說話,總是老老實實地坐在那里,比起那些小淘氣們,老師們并沒有太注意她的行為。然而,適應周剛過,她就漸漸被所有老師發(fā)現(xiàn),幾乎在同一時間,所有科任老師向我反應了她的情況。上課坐得很直,眼睛也不離開老師,可提問的時候什么也說不出來;作業(yè)上的答案都是正確的,可課堂上做的練習從來沒對過;有個小毛病,還沒等老師批評教育,她就已經(jīng)哭得說不出話來。如果你覺得她上午表現(xiàn)得不好,那她下午的表現(xiàn)則讓你更加頭疼。每天午休后,她不是悶悶不樂,甚至哭著要回家,就是到周公那里(睡覺)呆上一下午。其實,不用其他老師來和我說,早在新生家長見面會上,我就已經(jīng)注意到她了?,F(xiàn)在,和其他的老師意見匯總后,我總結(jié)了小諾的主要“癥狀”——聽不懂話、自理能力很成問題。
為了盡快讓小諾適應小學生活,最大限度縮短她和其他學生之間的差距,我決定從接近她,讓她對我沒有畏懼感開始。首先,我要和小諾的家長取得聯(lián)系。在一次長談中,我了解到,小諾之所以什么都比別人慢,原因是,她接觸外界的時間比別的孩子少,與其說是少,更準確的說法是沒有,她在上學前根本沒接觸過外界。她的家長認為,現(xiàn)在的社會,燈紅酒綠,對孩子的誘惑太多,而他們的孩子又是個女孩,長大后會讓他們很擔心的。所以,為了讓小諾“單純”一些,他們杜絕了一切讓她了解外界的機會,這包括不讓她看電視,大人不當著她的面聊天等。我又了解到,小諾的媽媽是一名小學老師,同是班主任的她要教兩門功課;她的爸爸經(jīng)常外出學習,工作很忙。他們很想好好照顧孩子,可不久前小諾的奶奶又癱瘓在床,照顧老人的重任又落在了小諾媽媽的身上,所以,她幾乎沒有時間教育小諾。了解了這些之后,我對家長的埋怨立刻消失了,我非常同情和理解他們,這也更加堅定了我要“改造”小諾的決心。小諾的家長都非常內(nèi)向,為人老實、單純,在他們的要求和我的綜合考慮下,我對小諾采取了“偷偷”愛的方式,這樣可避免家長的敏感和孩子的自卑心理。
可能是因為我是班主任的緣故,無論我對小諾怎么和藹,她對我總是躲躲閃閃,膽膽怯怯。一次,她感冒了,沒有去上體育課,我為能和她單獨呆在教室里而竊喜。在半個小時里,我用孩子的語言、動作和她交談、游戲,她對我終于放下了畏懼,我看到了她從未表現(xiàn)過的開心。正當她抱著我、親我的時候,下課了,同學們走進了教室,她馬上又回到了座位上,不敢看我。她的舉動使我明白,要真正和她建立親密關系,必須要長時間地和她單獨在一起,陪她玩。這可怎么辦呢,在學校里不可能有和某個學生長時間單獨接觸的機會。我考慮再三,決定向小諾的家長“借孩子”。正趕上小諾的爸爸又出差了,她媽媽出于對我的充分信任,也覺得我替她帶孩子,她可以好好照顧老人,所以答應了我。喜出望外的我,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下班后把她帶回了家。為了讓她吃好、住好,我特意讓父親做了她喜歡吃的胡蘿卜和肉,還給她洗了澡,陪她看電視,做游戲。因為我不用做其他的事情(如家務),只是帶她,所以做完了這些,剛好到了睡覺的時間。哄她睡著后,我開始回想她告訴我的秘密:同桌總欺負她,她不喜歡吃辣的東西,她不會告訴其他同學來過我家等。第二天,她在學校里意外地在我的課堂上發(fā)言了,我高興極了。就這樣,一學期下來,她共有三次晚上和我一起學習、活動,我成了她的好朋友,好姐姐,她甚至叫我“媽媽”,她對我無話不說,我也成了她在學校里的依靠。
改變她的性格后,我開始關注她的學習了。數(shù)學考試,她總是不及格;語文聽寫生字,剛剛教過的字她又寫錯。怎么辦?沒有別的辦法,熟能生巧、勤能補拙,補課!我讓小諾的家長每天晚點兒來接她,雖然我不能多教她多少知識,但至少可以輔導她把作業(yè)寫完,而且也給了小諾的媽媽做飯和先服侍老人的時間。就這樣,一學期下來,她的字不會再寫到格外了;十以內(nèi)的加減法,她可以不用數(shù)手指了。
幾個月的付出,換來了小諾的成長,家長會后,小諾的爸爸哽咽著對我表示感謝。他說,現(xiàn)在的小諾可以在家庭聚會上為大家背古詩了;在樓道里看見鄰居,她會主動說:“阿姨好”;她經(jīng)常在家提到我,和所有人說她喜歡我;她比以前開朗了,有說有笑了,更愿意上學了。這些變化,是他們當父母想不到的,也沒敢期望的。聽了他的感謝,我覺得有這樣好的家長,我做好份內(nèi)工作,就算再辛苦也是快樂的。
到現(xiàn)在為止,班里的其他同學和家長也沒有人知道我和小諾之間的秘密。雖然我現(xiàn)在不教她了,但我對她的愛沒有消失,我還在一直默默地關注她,偷偷地愛她。
案例三:“溝通的藝術。”
相信每位教師都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當你面對犯了各種各樣錯誤的學生的家長時,往往是帶著指責的態(tài)度、批評的語氣,向家長表述孩子在校的表現(xiàn)。多數(shù)的家長也都會先為孩子給老師添的麻煩表示道歉,然后當著老師的面數(shù)落孩子一番,接著再讓孩子表一表決心,最后對孩子狠狠地說:“你等回家再說!”可對有些學生而言,身上的問題不會在老師和家長的一兩次溝通后就得到很好解決,通常是每隔幾天,老師就需要找這些問題學生的家長談話。剛開始,問題學生的家長還能周而復始地套用道歉——數(shù)落——表決心——“你等回家再說!”的公式,但被老師告過三五次狀后,他們的心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他們開始認為,如果老師找其談話,就一定是他們的孩子當天又在學校犯了什么錯誤,老師又要批評、指責他們,而其孩子所能犯的錯誤,他們也猜得八九不離十,于是他們開始逃避老師。這樣,教師和問題學生的家長之間的距離就產(chǎn)生了,如果教師的年齡比家長小一些,這種距離產(chǎn)生的幾率就會很高;如果家長在其生活圈里有一定的地位和身份,這種距離產(chǎn)生的幾率就會極高。這種距離一旦產(chǎn)生就很難消除,這樣也給問題學生的教育工作帶來了更大的困難。
小童,就是一個給老師和家長帶來這種問題的問題學生。他是我記住的,我們班第一個學生的名字。新生家長會后,有個家長向我來反映,讓我小心小童,因為她的女兒和小童念過同一家幼兒園,而她和她女兒對小童的印象十分不好。開學后的第一天,小童就用行動證明了那位家長對他的評價。開學典禮上,他和站在他前后的同學打了起來;間操時,他看到高年級同學做操的樣子后,興奮地在隊伍里跑來跑去;課堂上,老師給同學讀課文,他就在座位上唱歌;中午吃飯時,他把自己不喜歡的菜放到別的小朋友的碗里……可以說,他把入學第一天所有學生身上會出現(xiàn)的問題,來了一個大集合。我在默默地忍受中觀察了一個禮拜,決定必須和孩子的家長交流一下。
為了讓家長認識到其孩子問題的嚴重性,我策略性地暗示他們,如果孩子自由散漫、毫無約束力的狀況不及時改變,學校會從大多數(shù)學生及其家長的權利考慮,退去小童的學籍,明年再接收他入學。令我沒想到的是,孩子的媽媽哭著告訴我,孩子已經(jīng)7歲了,就是因為去年報名時,學校發(fā)現(xiàn)他根本無法控制自己,所以當時沒有接收他,要是孩子今年還不能正常入學,等到明年,孩子可就8歲了。我立刻意識到,孩子的問題比我想象得要嚴重,因為他的表現(xiàn)告訴我,他不但沒有在“回讀”的一年中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反而在這一年里進一步鞏固了他的自由散漫、無拘無束。那么,孩子的問題不是一天兩天了,家長也意識到了,為什么一年多來沒有什么改善呢?我?guī)е蓡?,找來了孩子的爸爸。果然,孩子爸爸的態(tài)度解答了我心中的疑惑。他認為,小童比別的孩子要聰明、成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他才能做別的孩子不敢做的事情,他始終堅信“淘丫頭出巧的,淘小子出好的”真理。所以,每當幼兒園老師找他反映孩子的表現(xiàn)時,他都滿不在乎。
當對小童以及兩位家長的心態(tài)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不能再像幼兒園的老師那樣,只是單純地“告狀”,而應在每次指出孩子的問題后,給與家長一定的指導和方法,這樣才不枉大學四年的學習,不愧為師大附小的老師。我的初衷還是好的,可前提是要家長聽取我的意見才行。兩個月后,孩子的問題總是“按下葫蘆起了瓢”,孩子經(jīng)常是爸爸來接,我和孩子爸爸的距離也就產(chǎn)生了。我發(fā)現(xiàn),每天他來接孩子時,都站在離班級隊伍特別遠的地方,遠遠地招手把孩子從隊伍中接走。
面對家長的這種行為,我又開始了反思。我先是了解了孩子爸爸的工作情況,原來他是大學的老師,還是有一定社會地位的,那么,他對我的逃避甚至反感,我完全可以理解了。雖然孩子的媽媽能夠理性地認識孩子的問題,但看起來,在孩子的問題上,其爸爸的態(tài)度在家中還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孩子的接送又都是爸爸負責,權衡再三,我把突破口定在了孩子爸爸的身上。
利用大學里學習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知識,我設計了一個“表揚取代批評”的方案,試圖縮小我們之間的距離。具體實施辦法是,找到孩子身上獨特的優(yōu)點并放大,讓孩子的爸爸發(fā)現(xiàn),老師和他一樣,也認為小童是難得的可塑之才,這樣,家長知道老師和他想的是一樣的之后,自然會拉近我們之間的距離,甚至會聽取老師的某些看法和意見。
在這個案例中,我總結(jié)了如何和家長溝通的藝術手法。人們都是喜歡聽贊揚的話,家長都是喜歡夸孩子的話。確實,孩子批評多了,家長自然不會對老師再有好感。要想讓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聽取老師的意見,首先要做的是讓家長和老師站在一起。對那些已經(jīng)和老師產(chǎn)生距離的家長,教師就要采用藝術的手法,讓家長明白,你和他一樣喜歡、欣賞他的孩子,這樣,家長才會認同你的方法。
當然,拉近教師和家長之間的距離,是家長和老師一起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前提,當這個前提構造好之后,教師就要對孩子的問題對癥下藥,只要孩子的問題在教師的教誨和引導下徹底解決,那么,家長和教師之間的距離也就不再存在了。所以,發(fā)現(xiàn)問題,和家長共同面對問題,只是教育學生的突破口,運用理論知識和教育經(jīng)驗解決問題,才是我們教師值得思考的。
于偉校長在擔任師大附小校長工作后提出“率性教育”的全新理念,就是要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保護天性、尊重個性、培養(yǎng)社會性。班主任的工作,就是每天面對幾十個充滿天性、個性不同的孩子,用教育的手法培養(yǎng)他們的社會性。所以就要求“教師要繼續(xù)學習。能勝任你現(xiàn)在的工作,是你繼續(xù)學習的惟一重要理由。”在“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背景下,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遠。
[責任編輯:馬妍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