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胡喬木與知識分子的交往

2017-04-24 20:27徐建昭方曉強顧海燕
中國新聞周刊 2017年13期
關鍵詞:吳祖光胡喬木王蒙

徐建昭+方曉強+顧海燕

他是“貴族馬克思主義者”,在他身上有著知識分子的書卷氣,

有為知識分子“抱打不平”的英雄氣,當然也有思想上保守的一面。

總之,“喬公是不二的人物”

“喬木凋矣,但我沒有也不會忘記他。我遠遠談不上對他有多少了解。也許我的記憶有誤,也許我的體會感受有誤。當然我寫的只是我眼中的胡喬木。也許,一個更深沉、更真實、更完全也更政治的胡喬木,是我沒有也無法把握的。但我仍然有義務把這一切寫出來?!蓖趺蓪懙?。

這或許是知識界、文化界對于胡喬木的一種心聲。

與吳祖光:從“訂交”到“勸退”

在胡喬木的眾多交游經(jīng)歷中,爭議較多、較不易評價的可能就是他與吳祖光的交往。他們相識是在1957年“反右運動”前,1985年“訂交”,最后一次相見是因1987年的“退黨事件”。

對于他們的交往,坊間和境外媒體多有不同評論,其中不乏評論者的演繹。在此,我們盡可能地還原事件的原委。

胡喬木與吳祖光的謀面緣于《人民日報》改版后的副刊工作。1956年7月1日,經(jīng)黨中央批準,《人民日報》由四版改為八版。作為中宣部常務副部長的胡喬木領導了改版的全部工作,他特別要求每天出一個版面的副刊,并且對副刊的工作給予專門指導。在副刊籌備初期,胡喬木就細心幫忙物色作者,并且要求編輯“問清確切地址,然后一一登門拜訪,至少專函約請,不能只靠一張打印的約稿信”。因在新中國成立前擔任過重慶《新民報〈晚刊〉》和上?!缎旅裢韴蟆犯笨木庉嫻ぷ?,吳祖光成為副刊的約稿作者之一,也就有了與胡喬木的初次見面。

吳祖光回憶說,他們是1957年春在《人民日報》文藝部辦公室相見的,“初次見面就委以‘重任……即承擔在‘八版提倡并發(fā)表各家散文的任務”。

這次相見幾個月后,“反右運動”開始,吳祖光被錯劃為“右派”,下放到北大荒勞動,他與胡喬木的這次短暫交往沒有了下文。

“文化大革命”期間,吳祖光被隔離審查、勞動改造,胡喬木被“冷藏”起來,雙方?jīng)]有見面的機會。一直到“文革”結束,才有了兩人再次相見后的“訂交”。

從胡喬木與吳祖光的往來信件,可以知道他們的“訂交”是在1985年6月19日。在習仲勛的勸說和提前安排下,吳祖光依約來到南長街的胡喬木家中拜訪。在談到吳祖光夫婦近況時,胡喬木對新鳳霞從一個半文盲的民間藝人,在“反右”到十年“文革”的嚴酷迫害致殘之后,竟然刻苦學習文化成為作家,而且接連出版幾本文集,“感覺十分欣喜”。

這次交談后,胡喬木感到意猶未盡。之后,他多次主動給吳祖光夫婦寫信,表達了對他們夫婦的敬意;并贊譽新鳳霞寫的《我懷念老舍先生》一文,稱在其看過的紀念老舍先生的文章中還沒有這樣“活活畫出他的音容笑貌來”的文字。胡喬木在信中表示要“跟祖光同志訂交”,約定在最近擠出時間來把這三本書看完,然后登門致謝和致敬。7月3日,胡喬木到吳祖光家回訪,并于當晚到工人俱樂部觀看了由吳祖光改編的京劇《三打陶三春》。之后,胡喬木和吳祖光開始了兩年的親密交往。

就在兩人“訂交”后不久,應英國和波蘭的邀請,北京京劇院前往兩國演出《三打陶三春》。演出取得了很大成功,但是國內媒體對此卻沒有報道?;貒?,吳祖光給胡喬木寫信反映此事,并對胡喬木的過問表示感謝。10月14日,胡喬木就此事寫信給吳祖光,自擔責任,表示“還是我的工作做得不好之過”。

此外,他還將共產(chǎn)黨員的標準與兩人之間的友誼基礎聯(lián)系在一起,誠懇地談了他的看法:“這次黨代會的確開得很好。會議文件望能認真研習,用一個黨員的標準嚴格解剖和要求自己,這是我們大家都要做到的,也是我們能夠建立友誼的基礎。肺腑之言,當不致逆耳?!?/p>

就在兩人交往日漸密切之時,形勢再一次急轉。1987年7月21日,中央書記處在北戴河開會,確定對吳祖光等宣揚資產(chǎn)階級自由化的五個同志的處理意見,決定勸吳祖光退黨。

說到這,我們有必要談一下吳祖光的入黨經(jīng)過。他曾經(jīng)是中國共產(chǎn)黨積極爭取的進步人士。但是,1957年成為其政治命運的轉折點,他被劃為“右派”、反黨小集團成員。“中年煩惱少年狂,南北東西當故鄉(xiāng)”,這首吳祖光的自撰詩即是對當時境況的描述。1980年,時任文化部部長的周巍峙找吳祖光談話,希望他寫入黨申請書。對此,吳祖光家人的意見并不一致,通過召開家庭會議,在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情況下,吳祖光最終確定了他的選擇,耳順之年,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

在這次北戴河會議上,胡喬木提出,有關理論方面的問題不要列為處分理由,他的建議獲得批準。也是在這次會議上,胡喬木自告奮勇提出愿意代表中紀委通知吳祖光,勸令其退黨。會后,中紀委決定通過適當方式“勸退”吳祖光,起草了《關于對吳祖光所犯錯誤的決定(稿)》。應時任中紀委書記王鶴壽之請,胡喬木對決定稿進行修改。

1987年8月1日8時多,胡喬木親自到吳祖光家對其“勸退”,這也是胡喬木與吳祖光的最后一次相見。

未曾想,這件事立即在國內外引起諸多議論,直到今天還存有很多爭議。逝者已去,無法站出來表述,但我們可以從其生前的所言所行和雙方親人的回憶中,感受他們的意愿。

吳祖光在1994年即胡喬木逝世兩年后,寫了一篇回憶文章《故人雜憶——胡喬木與我的交往》,簡單提及了這次“勸退”事件的經(jīng)過。他認為胡喬木代有關部門向其宣讀的六項退黨理由不能成立,但是表示接受“退黨”決定,接受的唯一理由是出于對胡喬木的尊重。

按理講,勸退吳祖光一事本應由中紀委同志進行,為何胡喬木自告奮勇?這是因為胡與吳結識并保持友好關系,胡受到他們夫婦尊重。胡認為,他去吳家三言兩語就完成了任務,而其他人去,就較麻煩。事后胡喬木曾委托吳祖光的弟弟吳祖強代為表達了自己的初衷。

吳祖光晚年感嘆道:“假如我能有再次與喬木見面的機會,我會表示我是理解他的好心的?!薄拔依斫鈫棠緦ξ业艿茏鎻娬f的,他代表有關部門來執(zhí)行勸我退黨的任務完全是出于好意。確實是這樣的,我衷心感激他?!?/p>

這件事上,兩個人都是出于善念:一個是尊重對方而勉為接受處理結果,一個是出于好心而代為行使分外之事。

也是在這篇文章中,吳祖光提到胡喬木去世當天,即1992年9月28日的一件憾事。

這一天,吳祖光從兒子吳歡那里得知胡喬木病危,“悚然感到應該去看他,應該表白我與他別后的心情”。于是,吳祖光在兒子陪同下匆忙趕到胡喬木南長街的家中,但家里沒人,他們又打電話給胡喬木的家人。據(jù)胡喬木的女兒胡木英后來回憶說,是她接的電話,她告訴吳家父子,父親病情嚴重,正在搶救,不便探視,等到方便時會聯(lián)系探視的事宜。但當晚,胡喬木就去世了。對于吳祖光而言,“留下終生的遺憾”。

與王夢奎:兩代“第一支筆”

胡喬木是聲名最為顯赫的黨的“筆桿子”之一,被稱作“中共中央第一支筆”。但很多人不知道,原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夢奎也是長期隱身幕后的“筆桿子”,被稱作“國務院第一支筆”。雖然兩代“第一支筆”只是在改革開放后有過短短幾年的工作交往,卻堪稱惺惺相惜的忘年交。

王夢奎,1938年出生,河南溫縣人,1964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經(jīng)濟系,1995~1998年4月任國務院研究室主任。1998年4月任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

1979年2月,王夢奎調到中央,先后在中共中央書記處研究室等單位從事改革開放的理論支持和政策準備工作,而胡喬木也繼1978年補選為中共中央委員后又相繼擔任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政治局委員,負責黨的思想文化理論宣傳工作。這個時期,兩個人的工作開始產(chǎn)生交集。

2008年,七十高齡的王夢奎老人撰寫了《回憶胡喬木》一文,緬懷逝者,回憶兩人短暫的一起工作的日子。

“胡喬木身材瘦小,文弱安詳,在近兩個小時的講話中一直端坐著,似乎連臂和手都不曾動過。他不善演講,慢聲細語,缺乏抑揚頓挫,像一篇平鋪直敘的文章,不能引人入勝。當時沒有留下什么深刻印象?!边@是王夢奎給我們描述的胡喬木,也是他1981年4月第一次見到胡喬木的印象。

“我向來不喜歡聽報告,雖然是胡喬木的報告,還是向辦公室請示:可否不參加?答復是要參加。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聽了胡喬木的報告。”在80年代,像王夢奎這樣的青年理論工作者正在為怎樣突破過去幾十年僵化空洞的理論教條而苦惱,他們不怎么感冒胡喬木倒是情有可原,身為政治局委員的胡喬木大約在他們看來是屬于過去時代的人物。

但是胡喬木這次的報告里面卻有許多創(chuàng)新性的思想?!榜R克思主義理論需要不斷地總結科學社會主義運動的經(jīng)驗,不斷補充、修改,個別原理要修改,更不要說具體提法了?!蓖鯄艨貞浾f,“現(xiàn)在這已經(jīng)成為常識,但胡喬木是在1981年講的,當時人們的思想還很受禁錮。”

王夢奎第一次同胡喬木面對面談話是1984年5月14日。當時他擔任中央書記處研究室經(jīng)濟組副組長,被通知到胡喬木南長街住所聽他談關于經(jīng)濟文章的寫作問題。在談話中,胡喬木說,這幾年經(jīng)濟上的轉變是非常大的,但還沒有文章來說明這種轉變?!耙獙Ω母镒饕环N馬克思主義的說明。要把三中全會以來的改革作些總的概括,在關鍵問題上講些道理出來?!?/p>

作為對胡喬木談話的響應,王夢奎寫了《經(jīng)濟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理論依據(jù)》,發(fā)表在《紅旗》1984年第15期上,“但現(xiàn)在看來分析不深,說理顯得一般化,沒有發(fā)生什么大的影響”。

要合理地、有說服力地解釋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農村土地聯(lián)產(chǎn)承包改革的成就,必須在社會主義理論方面取得實質性的突破。而當時,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論斷剛剛確立,政治、經(jīng)濟、文化方方面面都難免受到束縛,要取得一點突破仍然很艱難。王夢奎的回憶中有這樣一段可以說明這種艱難。

“談到當時還在討論的實行承包制后農民能否擁有汽車、拖拉機等大型生產(chǎn)資料的問題,胡喬木說,他還沒有想得太清楚,既然實行承包制,對社會主義是個進步而不是退步,農民生產(chǎn)資料所有權就是合理的、必要的,我們要承認這一點,活人不能讓尿憋死?!鄙鐣髁x集體所有制中農民能否擁有汽車、拖拉機等,在當時居然是重大的理論問題。

1984年11月底,王夢奎隨胡喬木到廣東做了為期一個月的調查研究,主要是關于農村經(jīng)濟和供銷社問題,以及城市在改革開放中的新動向等。12月4日,胡喬木同胡啟立一行同車到深圳,“胡喬木在列車上時斷時續(xù)地幾乎是一個人講了一路”。

王夢奎在回憶中提到了胡喬木對生產(chǎn)資料公有制這個重大基礎理論問題的思考。胡喬木認為,對這個問題要“按照實踐加以正確的而不是離開實際的空洞的解釋,不要說得太絕對”。

1987年3月初,王夢奎的《關于股份經(jīng)濟的若干思考》登在中共中央書記處研究室的內部刊物上。3月16日,胡喬木致函鄧力群。

力群同志:

讀了王夢奎同志的文章,受益不少。建議考慮此文可公開發(fā)表,以打破自從反對資產(chǎn)階級自由化以后經(jīng)濟學界(和其他學術界)被認為“萬馬齊喑”的局面。這是一篇討論文章,很有深度。所引數(shù)據(jù)來源的準確程度需要斟酌一下。

胡喬木

三月十六日

1984年底到1985年初的廣東之行是兩個人交往最密切的時期,王夢奎的回憶中有一些有趣的對話和場景。

他問了胡喬木一個令他長期困惑不解的問題:毛澤東為什么那么重用陳伯達?胡喬木“不假思索”地答道:“毛主席不大熟悉馬列主義文獻,我們的理論和政策表達要和馬列主義文獻相銜接,需要陳伯達這樣熟悉馬列著作的人?!?/p>

他對胡喬木在聶紺弩的《散宜生詩》序言里所說的聶詩“對生活始終保有樂趣甚至詼諧感,對革命前途始終抱有信心”持不同看法,認為那是逆境中的辛酸、無奈和強為笑顏,胡喬木對他的看法既未肯定,也不反駁。

一天他們到游樂場參觀,那里有座當時國內還比較罕見的“過山車”。王夢奎怕眩暈,年過古稀的胡喬木卻老當益壯,執(zhí)意要上去玩一把。因為這種娛樂太驚險,警衛(wèi)竭力勸阻,推托說負責人不在,打不開。胡很不高興,背手獨自前行,低聲嘟囔道:“這班小人?!蓖鯄艨茉尞?,這件小事何以引起他的不滿。后來還是讓胡喬木坐了一種雖然懸空旋轉但緩慢安全的轉盤游戲,他才算轉嗔為喜。

胡喬木對王夢奎青睞有加,回京不久就托人邀請他擔任自己的秘書,但王夢奎認為自己不適合做秘書工作,此事未成。

1990年春節(jié),王夢奎收到胡喬木簽名贈送的詩集《人比月光更美麗》。

1995年王夢奎編輯出版《怎樣寫文章》,輯錄的是毛澤東、魯迅、郭沫若等大家關于怎樣寫文章的論述,其中收錄了胡喬木的兩篇《短些,再短些!》和《怎樣寫好文件》。

王蒙:他是“貴族馬克思主義者”

胡喬木與王蒙的交往可追溯到1981年。

這年的五六月,胡喬木在做膽囊手術住院期間讀了王蒙的短篇小說集《冬雨》和收在《王蒙小說創(chuàng)新資料》中的作品后,非常欣賞,于6月8日乘興寫了一首小詩——《贈王蒙同志》,當天即寫信寄給他。

故國八千里,風云三十年。

慶君自由日,逢此艷陽天。

走筆生奇氣,循流得古源。

甘辛飛七彩,歌哭跳繁弦。

往事垂殷鑒,勞人待醴泉。

大觀園更大,試為寫新篇。

詩中胡喬木對王蒙的贊賞與期待一目了然。

王蒙接到胡喬木來信后不久,就和胡見了面。在這次見面中,他們談論最多的就是文學和藝術。王蒙回憶說,胡喬木知識面很廣,和胡在一起時,他們談畢加索、高爾基、溫庭筠、愛倫坡、典型理論——胡喬木對這些人和文學藝術理論都有很高的造詣、很深的研究。

“他(胡喬木)從溫庭筠說到愛倫坡,講形式的求奇與一味地風格化未必是大家風范。他非常清晰而準確地將筠讀成yun而不是像許多人那樣將錯就錯地讀成jun。他說例如以托爾斯泰與屠格涅夫相比,后者比前者更風格化,而前者更偉大?!边@讓王蒙“不能不佩服他的見地”。

交談中王蒙還問到了畢加索,他想知道胡喬木個人是否欣賞畢加索,他也想知道在中國藝術空間的開拓還要遇到多少阻力和周折。胡喬木說:“在我們這樣的國家,還難于接受畢加索?!蓖趺捎X得,胡的回答“流露著某種苦澀,也許這種苦澀是我自己的舌蕾的感覺造成的”。他認為胡喬木是了解畢加索的,甚至是理解畢加索的。

胡喬木還對他談起關于馬克思與恩格斯對文藝問題的看法:“馬、恩等雖然有很好的文化藝術修養(yǎng),有對于文藝問題的一些有價值的見解,但并沒有專門地系統(tǒng)地去論述文藝問題,并沒有建立起一種嚴整的文藝學體系。我這樣說,也許會被認為大逆不道的?!焙鷨棠镜倪@一說法給王蒙以深刻的印象。作為一位主抓意識形態(tài)領域工作的領導人,能夠對馬恩的文藝思想有所認識并提出一些看法,這在當時可以說真的是“大逆不道”的。

王蒙認為,胡喬木很喜歡表達他對知識分子的尊重,也樂于為知識分子做事。

作家浩然,在“文革”中大出風頭,“文革”結束后,其處境可想而知。胡喬木認為他作為一個作家只是在特殊的歷史環(huán)境中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被當時的政治環(huán)境所左右,將他與“文革”綁定在一起,顯然是不合適的。胡喬木不但沒有落井下石,反而對身處逆境的浩然施以援手,并希望作家們對浩然友好相待。浩然新作《蒼生》完稿后,又是胡喬木促成了《蒼生》的出版。

1990年,胡喬木約王蒙一起去看冰心,這一年是冰心的九十大壽。見面時,胡喬木曾對王蒙談起對李澤厚和劉再復的看法,認為他們是搞學問的,不應被卷入到政治中去?!昂鲞@些好事多半都是悄悄地做的?!ちR的事他卻大張旗鼓?!?/p>

王蒙在新時期率先在寫作手法和技巧上進行了探索和嘗試,那就是“意識流”手法在小說創(chuàng)作中的運用。在中共十二大后,“現(xiàn)代派”受到批判。在這場風波中,王蒙首當其沖,主抓意識形態(tài)的胡喬木是十分清楚的。

胡喬木本身并不贊同“現(xiàn)代派”,甚至是有些反感,他曾不斷地勸誡王蒙:在文學探索的路上不要走得太遠。1981年,王蒙的小說《雜色》發(fā)表后,胡喬木給他寫信,信中略有微詞,還把一期《江南》雜志寄給他。這一期雜志載有高爾斯華綏一篇評論文章的譯文,該文的主旨是“大江大河是平穩(wěn)的,而小溪更多浪花和奇景”。胡喬木還曾托一位與王蒙相熟的老同志口頭轉達“讓王蒙少搞一點意識流”之類的意見。甚至為了“幫助”王蒙不要在“現(xiàn)代派”的路上越走越遠,還曾建議王蒙去請教錢鐘書,并愿意代為薦介。

對胡喬木這些舉動,王蒙表示,毫不懷疑他意在“愛護”,乃至有“護君上青云”之意。王蒙回憶:“喬木同志當時在政治局分管意識形態(tài)工作。他當然熟知這些情況,更知道批現(xiàn)代派中‘批王的潛臺詞和主攻目標。1983年春節(jié)他對我一再說:‘我希望對于現(xiàn)代派的批評不要影響你的創(chuàng)作情緒?!贝汗?jié)期間,胡喬木公開見了王蒙,這其中不乏政治智慧,對于準備批判王蒙的人來說,這是一種暗示?!斑@一次會面起到了他所希望起的那種作用。一些人‘認識到胡對王蒙夫婦的態(tài)度是少有的友好,從而不得不暫時擱置對我的批判?!?/p>

王蒙不僅記述了胡喬木對知識分子的寬容與愛護,也記錄下了胡喬木在某些問題上的保守。王蒙清晰地記得胡喬木對1983年《當代文藝思潮》上徐敬亞的文章《崛起的詩群》十分惱火,認為徐敬亞的文章是對革命文藝的否定,認為《當代文藝思潮》這本刊物傾向不好。他甚至不準旁人稱徐為“同志”,這使王蒙覺得他處理問題有時感情用事?!懂敶乃囁汲薄肥?0年代頗有影響的一本理論批判刊物,為新時期文學的發(fā)展做出了不可忽視的貢獻。王蒙回憶,胡喬木還曾直接下令《文學評論》《當代文藝思潮》轉載他認為可行的稿件。

王蒙認為,胡喬木是“貴族馬克思主義者”,在他身上有著知識分子的書卷氣,有為知識分子“打抱不平”的英雄氣概,當然也有思想上保守的一面。總之,“喬公是不二的人物”。

(受權摘編自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年3月出版的《八十一年人生路——胡喬木生平》)

猜你喜歡
吳祖光胡喬木王蒙
幽默
感動王蒙的一句話
這樣對待你,你還說他很好?
來而不往
吳祖光與“國貿案”
來而不往
來而不往
吳祖光和新鳳霞的堅貞愛情
王蒙強調莫用網(wǎng)絡“瀏覽”代替“閱讀”
理論之爭與周揚之死
遂溪县| 且末县| 长宁区| 繁峙县| 纳雍县| 搜索| 潜山县| 施甸县| 万荣县| 富锦市| 开封县| 澄迈县| 龙陵县| 高要市| 上栗县| 武义县| 巴彦淖尔市| 济宁市| 昌乐县| 福建省| 永和县| 宜兰县| 昌都县| 华安县| 黄骅市| 什邡市| 来安县| 大兴区| 天长市| 乐至县| 育儿| 营口市| 建阳市| 宜城市| 辰溪县| 北流市| 安康市| 仁寿县| 济南市| 商都县| 锦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