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jīng)常會在家長群里看到:“孩子馬上就要上小學了,可做事總是磨磨蹭蹭、注意力還不集中,一點時間觀念都沒有,可怎么辦呀?”這樣的抱怨成為了群里的熱門話題,著實讓許多家長頭疼,也值得我們家長好好地反思。那么,怎樣和這些“慢”孩兒斗智斗勇?如何陪他們一起健康快樂成長?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家“慢”孩兒成長的故事。
現(xiàn)代教育主張尊重孩子,尤其是尊重孩子的身心特點。所謂“江山易改,秉性難移”。如果孩子是慢性子,我認為沒有必要費勁地“移秉性”,更不要急于主觀地去“改造”他,這樣做不但難以奏效,往往還會產(chǎn)生負作用。
我家孩子就是典型的嘴快、記憶力好,但是動手慢的孩子。每次和老師溝通時,老師總會鼓勵說:“要從興趣點出發(fā)多動手?!庇浀糜變簣@開展了一次分享日記的教學活動,每位小朋友可以把自己的所見所聞通過畫畫的方式記錄下來,來幼兒園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日記。我家孩子對活動尤其感興趣,每次看到有趣的事情總會和我說:“媽媽這個不錯,可以畫下來跟大家分享?!苯?jīng)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孩子的自信心和動手能力明顯得到提高。
對于“慢”孩子而言,培養(yǎng)時間觀念尤為重要。每周末我都會陪孩子坐公交車去書店看書。我的目的除了培養(yǎng)孩子讀書、愛書的習慣,更重要的是增強他的時間觀念。每次在等公交車的時候,我們總會探討“公交車可是有時間規(guī)定的不等人”“我們看書的時間是有限的只有一小時”等話題,如果誤了車我們還會反思下次動作要更利索,改掉拖沓的毛病。
前一段時間里,我在微信里偶然間看到了一篇文章《別把孩子養(yǎng)成白眼狼》,文中一位7歲的小女孩質(zhì)問媽媽為什么沒給她盛飯?“7歲的她有一雙手,她明明可以自己盛飯,為什么覺得我理所當然得替她盛飯呢?”這位家長意識到了許多大人在無形之中為孩子做了太多,這是在助長孩子的“受之無愧感”。因此家長需要教導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別人幫助了自己要學會表達感謝、懂得感恩。在孩子離園回家后,我們一起聆聽了這篇文章,并且鼓勵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隨后我發(fā)現(xiàn)孩子也在改變,在需要幫忙時,會說:“麻煩”或者“可不可以”這類的話,事后也會表達感謝。
家里有老人的家庭經(jīng)常會助長孩子許多不良的生活和學習習慣,比如:邊看電視邊吃飯、邊玩邊做事情等。這些習慣只會讓孩子注意力更加不集中、動手能力越來越差。我家孩子也遇到過這情況。首先,必須和家人溝通好,做到教育的一致性。其次,投其所好采取物質(zhì)獎勵的辦法來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逐步改掉其不良的習慣。在這次寒假中,我和孩子共同制定了一套學習計劃,讀繪本、寫名字、畫畫、跳跳繩、整理玩具等,如果他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又快又好地完成,就會打90分以上得一個“笑臉”,不然要重做或者減一個“笑臉”,集夠十個以上會有獎勵。孩子喜歡的一款稍貴的玩具,需要集夠80個“笑臉”。我就鼓勵孩子讓他一直堅持下去,現(xiàn)在馬上就要集夠了。我相信這件事對于孩子今后的人生道路會有幫助,讓他在鍛煉了動手能力、獲得成就感的同時,也學會了堅持。
幼兒園每學期都會開展許多主題活動,比如:植物節(jié)、風箏節(jié)、三八婦女節(jié)送媽媽抱枕等,這些活動既鍛煉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又培養(yǎng)了他們的自信心、責任心,同時也教導他們懂得感恩。我家孩子最喜歡參加的就是區(qū)域活動,由他們自己選擇,有思維區(qū)、益智區(qū)、建構(gòu)區(qū)、美工區(qū)、圖書區(qū)等活動區(qū)域。去的晚了“熱門區(qū)域”就人滿了,所以每天孩子都要求早早起床去幼兒園。文明小禮儀活動每半個月輪一次,兩個孩子一組,孩子每次都很期待,前一天會早早做好準備,并反復叮囑我:“媽媽,我明天值班一定8點到園,可不能遲到?!?/p>
我家的“慢”孩兒在幼兒園老師們的悉心栽培下,身體素質(zhì)、品性習慣、學習興趣等各方面得到了全面發(fā)展。作為家長,更要做好榜樣,積極配合幼兒園的每一項活動,做好孩子的小助手或者啦啦隊長,形成家園同步走,創(chuàng)設(shè)一個共育的環(huán)境。
人們常說:“慢工出細活?!奔议L們要以身作則,尊重和認同孩子變化的過程:先做好、再做快,最后才會又好又快。當孩子放慢節(jié)奏很專注地做一件事的時候,家長盡量不要催,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陪孩子一起“慢”。如果家長總是催,會導致孩子有緊迫感,從而失去信心,不敢嘗試做很多新鮮有趣的事,這是在扼殺孩子的天性。
我希望我可以和更多家長一起陪“慢”孩兒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