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李衛(wèi)華著的《報刊傳媒與清末立憲思潮》一書,把近代報刊視同文獻史料的歷史文本并開展學術探討,可看作史學研究領域的一次延伸。這本書具有強烈的問題意識和明確的研究目的,盡力接近歷史事件的本質描述,使人感受到書中明顯的厚重和有力。書中運用傳播學的方法和計量分析法,為人們理解清末民初的社會轉型和清政府的迅速垮臺提供了新的視角,并通過揭示報刊傳媒與立憲思潮之間的內在關系,探討報刊傳媒、立憲思潮對清末社會變遷的影響與作用,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
【關 鍵 詞】報刊傳媒;立憲思潮
【作者單位】王圓圓,大連工業(yè)大學。
在中國社會變遷最激烈的歷史時期之一——清末,深重的民族危機喚醒了中國人的求生存、求發(fā)展的意識,一些有識之士迫切地探尋化解危機的出路。那時的知識分子想要變革中國社會,消除民族危機,便要把自己的聲音廣布于社會,以喚醒普通民眾。實現(xiàn)上述目的之最佳途徑就是運用和掌握最有效的輿論工具——報刊媒介。于是,近代報刊媒介在這一歷史背景中迅速崛起,中西文化開始在劇烈碰撞中趨向融合,西方近代民主思想也開始被仁人志士學習、引介并努力嫁接于中國社會。報刊與立憲,成為清末社會變革的兩個新因素,都與清末社會的變遷產生了極密切的關系。報刊傳媒把立憲思想演變成一種重要的社會思潮,再借助立憲思潮對社會個體所產生的影響,催發(fā)全國性的社會變革;立憲思潮在近代報刊傳媒這一重要平臺中興起,反過來又促進了報刊傳媒的進一步發(fā)展。毋庸置疑,如果要全面揭示立憲思潮推動社會變遷的前因后果,報刊傳媒是很好的切入點之一。李衛(wèi)華的《報刊傳媒與清末立憲思潮》以報刊傳媒為主要的考察對象,通過揭示報刊傳媒與立憲思潮之間的內在關系,探討深受報刊傳媒影響的立憲思潮對清末社會變遷的影響與作用,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
一
學界很早便開始研究清末報刊傳媒,也產生了較多相關的研究成果,影響很大。如戈公振的《中國報學史》(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55年),賴光臨的《中國新聞傳播史》(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小野秀雄的《中外報業(yè)史》(正中書局,1979年),方漢奇的《中國近代報刊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中國新聞事業(yè)通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年)和《中國新聞傳播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等,從新聞史的角度,或略或詳?shù)乜疾炝饲迥┎煌再|報刊的發(fā)展概況,介紹了一些主要報刊的性質與影響,梳理了清末報刊的發(fā)展脈絡,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唐海江的《清末政論報刊與民眾動員:一種政治文化的視角》,就是以清末報刊傳媒中的政論性報刊為重點研究對象,把新聞學與政治學相結合,采用政治文化動員理論來解讀近代中國報刊在社會變局中的民眾動員功能,落腳于新聞傳播和政治文化之間關系的探討。新聞學界對于清末報刊個案研究的成果層出不窮,不過主要是對清末某一種報刊開展專門研究,其中的一些研究著重于分析各報刊的立憲思想,卻很少縱向地分析各時期不同報刊立憲思想的差異,更沒有深入地剖析立憲的傳播效果及其深層歷史意義,從而無法動態(tài)地呈現(xiàn)清末立憲思潮發(fā)展的完整脈絡。誠然,清末社會輿論的發(fā)展和社會思潮的進步,與部分報刊的鼓吹、宣傳關系甚大。但是,某一種報刊未必會與特定歷史事件產生內在的因果關系,因為社會影響力畢竟是有限的。而整個報刊群體卻能夠覆蓋、影響到有一定文化程度的社會階層,因而其所產生的力量則要強大得多,故而我們探究清末報刊傳媒對于當時社會變遷的影響,必須著眼于報刊群體。李衛(wèi)華的《報刊傳媒與清末立憲思潮》,不是立足于大眾傳播學或報刊本身的立場,而是以歷史學為本位,把研究的重心置于近代報刊媒介與清末社會思潮的互動關系上,考察報刊媒介對于清末社會變遷巨大而深遠的作用與影響。這本書把近代報刊視同文獻史料的歷史文本開展學術探討,無疑是史學研究領域的一次延伸。
二
這本書研究方法獨特,在探討社會思潮時引入了傳播學的方法。書中探討了政論報刊在立憲思潮形成與發(fā)展中的核心引領地位、非政論立憲報刊在宣傳立憲思潮中的作用、清末官報對于該思潮發(fā)展的意義、白話文報刊及其他報刊的輔助性力量等;研究了清末報刊傳播立憲思潮所依賴的鐵路、航運等基礎設施,報刊埠外的發(fā)行渠道及該思潮的傳播路徑等;考察了清末影響受眾閱讀報刊的種種因素以及國民的閱報習慣與風氣等。顯然,這本書從傳播學的角度分析了立憲思潮的傳播文本、傳播者、傳播渠道及受眾等傳播要素,進而探究了清末立憲思潮的傳播機制,力圖全方位地呈現(xiàn)報刊傳媒激蕩起的該思潮的歷史面貌及其在多大程度上、以何種途徑引起當時中國社會的哪些變遷。這本書的另一重要研究方法是計量分析法。本書從期號、欄目、題目、作者、內容等方面統(tǒng)計分析了《清議報》各期文章對西方民主思想的介紹,用表格的形式統(tǒng)計分析了立憲思潮初步形成時期《時報》的740篇次“論說”文章中關于“立憲”“時局、政治”“路礦、郵政”“教育、學界”“經濟”“社會、風俗”類的具體篇次,用表格的形式統(tǒng)計分析了清末官報中“諭旨、宮抄、轅抄”“章奏”“論說”“新聞” “公文” “新知、實業(yè)” “藝文” “廣告”等各類內容所占篇幅的百分比。書中量化分析了傳播主體、傳播內容等相關問題,把原本抽象的政治思想史研究大大具體化,增強了論證的說服力。
這本書在研究中充分利用了清末民初報刊的第一手文獻資料。報刊媒介是清末社會轉型過程中出現(xiàn)的新新事物。報刊的社論、消息、時評、專欄時文等,能夠及時反映社會經濟、政治、思想文化、習俗風氣等方面的變化,是詳細記錄清末社會變遷的原始資料,它們蘊含重要的史料價值,往往能夠補充歷史研究中其他史料文獻的不足。這本書充分利用了從維新運動開始的1895年到中華民國成立的1912年這一時間跨度中的各類報刊資料進行系統(tǒng)研究,包括《清議報》《時務報》《政論》《新民叢報》《時報》《大公報》《國風報》《東方雜志》《湘報》《知新報》《國聞報》《萬國公報》《中外日報》《憲政新志》《中國新報》《申報》《二十世紀之支那》《循環(huán)日報》《南洋官報》《國民日日報》《蘇報》《嬰報》《匯報》《浙江潮》《警鐘日報》《京話日報》《江蘇》《河南》《民立報》《新聞報》《開智錄》《芻言報》《民報》《政治官報》《北洋官報》《河南官報》《報學雜志》《直報》《黃帝魂》《山西白話報》《河南白話演說報》《安徽俗話報》《演義白話報》等。上述報刊,既有主張立憲的,也有主張革命的;既有官辦的,也有民營的;既有文言文的,也有白話文的;既有面向國內的,也有面向國外的;既有學界熟知的,也有研究者較少利用或尚未利用的。此外,作者還盡量查閱了其他原始文獻,以便與近代報刊相佐證。這本書對當時的報人日記、書信、言論等相關資料的縷析條分,研究與挖掘出立憲思潮對受眾個體的深刻影響及其影響清末社會變遷的深度和廣度。李衛(wèi)華根據(jù)原始資料分析了清末各報刊在全國各地所設立的代派的分布情況,大體勾勒出了立憲思潮影響所及的區(qū)域。本書通過豐富、多元、翔實的史料的運用,在一定意義上彌補了過往政治思想史研究容易流于空疏之不足。大量一手資料的使用,增強了研究的學理性,彰顯了這本書的厚重感。
三
這本書為人們理解清政府的迅速崩潰和清末民初的社會轉型提供了一個引人思考的新視角。研究歷史不是簡單地敘述歷史事件,而是重在對社會歷史事件的解釋和對社會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的探尋。隨著鼓吹立憲思潮的報刊不斷加強對歐美政治制度發(fā)展史及西方民主思想的宣傳,中國人民對西方的認識不斷深入,對國內種種問題的看法也日益深刻。在立憲思潮逐漸興起之后,越來越多的中國知識分子達成了共識:中國實行的是封建專制制度,社會事實上處于封建專制統(tǒng)治之下,專制必然導致亡國,政府的專制是當時的一切社會弊端滋長、蔓延的總根源。從此,專制的清政府開始受到輿論的猛烈抨擊,且直至垮臺都無法擺脫民間輿論對其專制和腐敗的批評。作者李衛(wèi)華在解讀立憲思潮對專制制度的毀滅性沖擊時指出:“輿論中宣傳的民主價值觀與政府在事實上專制的矛盾,助長了民眾對清政府存在合理性的嚴重質疑與行為上同政府的疏離?!盵1]簡言之,報刊輿論對專制政府存在的合理性提出了深深的質疑,這實際上是把報刊傳媒視作沖擊君主專制制度的銳利武器。李衛(wèi)華敏銳地觀察到近代報刊和立憲思潮之間的重要關聯(lián)性,使得這本書的研究具備了立論的基礎。在國家完全淪為列強半殖民地后不久,不少知識分子都期望清政府能夠主動變更政體。在清末立憲運動興起之前,報刊輿論的重心在于呼吁清政府推行君主立憲制度,甚至對清政府推行西方的政治制度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一方面,它們積極制造立憲輿論,對清政府施加無形的壓力;另一方面,它們努力向民眾灌輸君主立憲的常識,為今后實行君主立憲創(chuàng)造條件。當時,清政府開始實施新政,作勢欲行立憲之制。但在清政府宣布預備立憲后,卻遲遲沒有宣布召開國會的具體年限,這引起報刊輿論的極大不滿。報刊輿論對清政府實行立憲的誠意再三地表示懷疑,指責它故意拖延實施憲政的進程。掌握輿論的知識分子立憲政治理想的豐滿與清政府反動頑固現(xiàn)實的骨感產生了巨大的落差。知識分子們深深憂慮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進而把這種失望的情緒轉變?yōu)閷η逭闹S刺、揭露與批判。當時報刊中屢屢出現(xiàn)“亡國”“大亂”等字眼,就是對這種失望情緒的極端性表達。這種不滿逐漸成為清末整個報界的共同訴求。作者李衛(wèi)華據(jù)此強調,清末崛起的報刊成為立憲政治動員的有效載體,立憲思潮也為報刊輿論新增了民主立憲的政治內涵,“報刊傳媒與近代立憲民主這兩者本身,都是肢解專制制度的刑具,兩者的結合及相互作用,加速了專制制度的結束”[1]。顯然,李衛(wèi)華在探討近代報刊傳媒與社會政治思潮關聯(lián)互動的基礎上,就二者的互動關系對當時社會政治秩序提出的挑戰(zhàn)問題,表達出了比較有新意的觀點。
四
作為研究者,在治學的過程中不能讓學問總是停留于前人的水平上,而應該具備懷疑的眼光,在懷疑中發(fā)現(xiàn)并解決同題,不斷進行學術創(chuàng)新。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陳獻章曾說過:“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2]即是說,問題意識是治學的主要動力之一。細讀《報刊傳媒與清末立憲思潮》,就可發(fā)現(xiàn)全書充滿了問題意識。清末的中國已經開啟了由傳統(tǒng)向近代的社會轉型,研究者應該怎樣來解讀那個激蕩的年代,從哪個角度出發(fā)才能弄清種種亂象之下清末社會變遷的基本脈絡,當時社會變遷的動力來自何方,這些都是需要引起研究者們思考的問題。報刊作為大異于傳統(tǒng)書籍的新式媒介,成為清末社會變遷的見證者。清末報刊的迅速崛起對當時社會的變遷產生了哪些影響,立憲思潮對清末社會變遷產生哪些影響,清末報刊或立憲思潮與中國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有哪些聯(lián)系,又該怎樣去揭示它們之間的關系,這些問題都是這本書重點關注與研究、論述的問題。這本書既從清政府和地方官對報業(yè)發(fā)展的重視和推動、報刊成為知識分子言論救國的有效工具、改進報刊內容質量獲得受眾的支持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清末報刊傳媒迅速發(fā)展的原因,又從辦報者的主體力量在民間、內容的政治化、地域分布的不平衡等方面全面總結了清末報刊傳媒的鮮明特點,為解決上述研究難點問題做了很好的鋪墊。在問題意識的驅動下,這本書既從橫向的角度細化研究各種近代報刊,又從縱向的角度把近代報刊媒介傳播立憲思潮的機制逐步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多維度地揭示了清末立憲思潮與近代報刊的互動與關聯(lián)。通觀全書,貫穿了兩條主線。一條是清末立憲思潮的萌生、發(fā)展及演變過程,另一條是近代報刊的產生和崛起歷程。這兩條基本同步發(fā)展的主線相互交織,從而深刻揭示出近代報刊與立憲思潮之間的緊密關系及其對清末民初社會變遷的深遠影響。作者明顯地意識到政治環(huán)境對報刊傳媒和社會思潮發(fā)展的種種制約,特地從清末政府對報界及思想的控制入手來探討二者發(fā)展的自由空間。李衛(wèi)華的這一思考對輿論環(huán)境與政治環(huán)境的互動關系有現(xiàn)實的借鑒作用?!皢栴}意識是學術研究價值的關鍵因素所在”[3],本書中強烈問題意識的出現(xiàn),源于李衛(wèi)華具有的相當明確的研究目的,使得相關學術研究盡力接近歷史事件的本質描述進而使人感受到其明顯的厚重和有力。
報刊傳媒和立憲思潮的互動對清末民初的社會轉型產生了重要作用。參與維新變法的王照在清政府滅亡后曾經發(fā)出感嘆:“駱賓王之筆,勝于徐敬業(yè)之戈矣!”[4]這句話充分肯定了康有為、梁啟超等立憲思潮的引領人物借助報刊傳媒以否定中國傳統(tǒng)政治文化所產生的深遠意義。改革開放以來,國內學界給予近代社會思潮越來越多的關注,一些學者從不同角度涉獵清末立憲思潮的研究,但總的說來,把報刊傳媒作為切入點,探討近代報刊影響受眾的傳播方式以及清末立憲思潮的傳播機制等方面的成果尚不多見。李衛(wèi)華這本書因為這方面的探索得到了學界肯定,被認定為廈門大學“211工程”三期建設成果,并被列入廈門大學人文學院青年學術文庫。
參考文獻
[1]李衛(wèi)華. 報刊傳媒與清末立憲思潮[M].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261.
[2]白壽彝,王毓銓. 中國通史 [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353.
[3]王吉成. 新常態(tài)背景下供給結構轉型的邏輯解讀[J].出版廣角,2016(10).
[4]夏曉虹. 追憶梁啟超 [M].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9: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