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張靖達公奏議》刊刻考釋

2017-04-21 15:37陳滿意
江淮文史 2017年2期
關鍵詞:陶子刊刻

陳滿意

在晚清歷史舞臺上,合肥人張樹聲的影響不容忽視。他曾任兩廣總督、署理直隸總督,是淮軍將領中僅次于李鴻章的二號人物。2015年6月18日在美國逝世的“民國閨秀”、“最后的才女”張充和老人就是張樹聲的曾孫女。

文武兼資的儒將張樹聲

《張靖達公奏議》是張樹聲(謚靖達)在任官期間所有重要上疏奏議的匯編。內容涉及朝政、吏治、學務、漕運、鹽法、稅收及軍事防務、軍械制造等共8卷4冊143篇。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張樹聲在臨終之際,口述的一篇《遺折》,請求朝廷在自強改革路線上摒棄所謂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教條,引進西方的議會制度。這是晚清封疆大吏首次明確提議開設議會。然而長期以來,《張靖達公奏議》的版本與刊刻地點、刊刻時間都模糊不清,沒有確切的說法,相關文獻資料以訛傳訛、一錯再錯,沒有得到及時糾正。

筆者藏有一套《張靖達公奏議》,八卷,一函四冊,清光緒刻本。經考證,該書系由張樹聲幕僚何嗣焜編輯,繆荃孫、劉世珩兩位藏書大家訂正,刊刻名家陶子麟槧刻,經多方努力,方成就了這套不可多得的雕版印刷精品。

幕僚何嗣焜整理匯編

從該書序言中,可以看到在張樹聲去世五年后(即1889年),張樹聲長子張華奎(字靄卿、云瑞)在四川做官時,將張樹聲生前奏折的草稿委托給張樹聲幕僚何嗣焜負責編輯,但“未及卒業(yè)而索回”,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張華奎去世三年后,“其弟次青觀察仍檢寄焉”。由此可知在1898年,張華奎之弟“張次青”又一次把匯編重任委托給了何嗣焜。

根據張之洞、彭玉麟、長善、倪文蔚等《會奏積勞病故臚陳事跡折》記載,張樹聲三子分別為張華奎、張華軫(字云霖)、張華斗(字云鵠)。這也與吳汝綸在《張靖達公神道碑》中的記載完全吻合。那么“張次青”是張華軫與張華斗中的哪一位呢?在蔣元卿著《合肥縣著述人物考》一文中對張華斗、張華軫都有記錄:“張華斗,字立青,候選道,著席月山房詩存。”“張華軫,原名煜林,字次青,光緒間官湖北候補道,性仁厚,樂施與,一時稱善。時工古體,年五十卒于武昌。遺稿多散失”。由此可見,“張次青”就是張華軫。但蔣云卿把“云霖”誤寫成了“煜林”。

何嗣焜,字梅生、眉生、枚孫、梅孫、定庵,江蘇武進人。年輕時以文牘顯才,被張樹聲邀入幕府。伴張樹聲任職左右20余年,參與一切軍政大事,“漸見倚重,推心置腹,軍政外交之重要者,咨而后行”。曾被保薦知縣、鹽運使銜。光緒八年,直隸總督李鴻章母親去世,請假回合肥料理后事,朝廷調張樹聲署理直隸總督。期間,朝鮮皇宮上層攝政王李呈應與想要獨立主政的皇帝李熙矛盾突發(fā),早有侵吞朝鮮野心的日本,乘機以保護漢城總領事館為借口,準備向朝鮮派兵。消息傳到中國,朝野震動。何嗣焜等“力主先發(fā)制人”,建議張樹聲果斷出兵,張樹聲立即派陸軍提督吳長慶率六個營開赴朝鮮,將攝政王李呈應控制起來,平定朝鮮皇宮內亂,堵住了日本出兵的藉口。張樹聲因挫敗日本陰謀有功,賞加太子少保銜,何嗣焜同時晉知府銜。

張樹聲與淮軍另一名將吳長慶以善于用人、禮賢下士著稱?!稄堝廊吩疲骸肮饩w初葉,各行省文武大臣,能以采納忠讜、敬禮士大夫著重于海內者,在粵惟張靖達公樹聲,在蘇惟吳武壯公長慶。二公皆廬州(合肥)人。與人論軍國利害大要,率喜用書,故書數倍多于公牘。于時張公幕府有武進何梅孫嗣焜……吳公幕府則有……林怡庵葵及謇。幕俸惟粵給較優(yōu),若吳公之客,則月才數十金耳”[參見(清)張謇《張謇全集》卷五,萬物炊累室類稿序,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年2月第一版]。

由于何嗣焜精明能干,張樹聲曾奏稱何嗣焜能勝任“一切吏治軍謀理財柔遠諸大政”,所以張氏兄弟把編輯《張靖達公奏議》的重任委托給他是最為恰當的。

何嗣焜在編輯過程中“發(fā)篋陳書,里為八卷,都一百四十三篇,其尋常吏牘近於胥史所為者,皆不列于此”。可見他對于奏折草稿經過嚴格篩選,意義不大的不予收錄,頗費心血。此外,他還懇托江陰繆藝風、貴池劉蔥石負責訂正、付梓。

繆荃孫、劉世珩兩大藏書家修訂,“天下第一好手”陶子麟刊刻

何嗣焜委托的繆藝風即為著名的藏書家繆荃孫??娷鯇O,字炎之,又字筱珊,晚號藝風老人。

繆荃孫出生于仕宦之家,學識淵博,交流廣闊,著述繁富,尤于金石碑帖、版本目錄之學鉆研特深,熟嫻文史掌故,在學術界名滿天下。與王壬秋、張季直、趙爾巽齊名,譽稱四大才子??涤袨樵f與繆荃孫同時代及晚于他出生的眾多學人、書法家、金石家無一不直接或間接地受到恩澤。

另一位受何嗣焜委托的劉蔥石是大藏書家劉世珩。劉世珩小名奎元,字聚卿,又字蔥石,號繼庵,別署靈田耕者、枕雷道士(人)。

劉世珩尤嗜??艜圆貢?、刻書聞名江南,自謂“無慚于汲古秀野之賢”?!栋不詹貢o事詩》載:“籍甚聲名玉海堂,宋元雙璧一時藏。刊書突過前人業(yè),影印能為續(xù)命湯”[參見周生杰《安徽藏書紀事詩》,王政、周有斌主編《古典文獻學術論叢第3輯》2013第373頁,轉引自周退密、宋路霞《上海近代藏書紀事詩》]。劉世珩日以搜求宋元珍本及??艜鵀闃肥?,曾藏有宋版、元版兩部《玉?!芬暈檎鋵殻势涫颐麨橛窈L?。劉世珩與繆荃孫惺惺相惜,常有書信往來。光緒二十七年,張之洞與劉坤一奏設“江楚編譯局”于江寧,同年九月開辦時,劉世珩為總辦,繆荃孫為總撰。

據《湖南刻書史略》載:“晚近則鄂之陶子齡(麟),同以工影宋刻本名。江陰繆氏、宜都楊氏、常州盛氏、貴池劉氏所刻諸書,多出陶手”(參見尋霖、劉志盛著《湖南刻書史略》2013年8月第一版,岳麓書社,第545頁)。因此,與繆荃孫、劉世珩都有交集的陶子麟成了刊刻《張靖達公奏議》的不二人選。

陶子麟為清末民初四大名刻工之首,生于黃岡西鄉(xiāng),一生致力于古籍刻印,以摹刻仿宋體及軟體字為特長,當時有“陶家宋槧傳天下”的美譽[參見陶敏《懷念父親陶子麟》,載《武昌文史》(第五輯),1989年9月武漢市武昌區(qū)政協(xié)編,第76頁]。陶氏身兼刻工與出版家的雙重身份,刊刻圖書并經營銷售,其所刻之書可以歸納為“數量多、質量高、時間長”。

陶子麟與繆荃孫交情甚篤,兩人魚雁往來,在《藝風老人日記》一書中記載多達500余處,被傳為書林佳話。筆者發(fā)現《藝風老人日記》中詳細記載著繆荃孫與陶子麟、劉世珩、何嗣焜的交往,也記載了《張靖達公奏議》一書的刊刻過程。

光緒己亥年(1899年)七月十日載“聚卿送《張靖達奏議》來,擬交鄂省刻?!笔辉露湃眨骸鞍l(fā)……陶子麟信,內有《靖達奏議》乙冊?!庇纱丝梢?,劉世珩送來的是何嗣焜編撰好的初稿,而且是交給陶子麟刊刻的。次年二月二十五日:“發(fā)吳景周信,寄《張靖達奏議》格式?!彼脑率眨骸鞍l(fā)武昌吳景周信,寄《張靖達奏議稿》?!痹撊沼州d:“又留字與何梅生,言刻《張靖達奏議》事?!痹诎炎嘧h稿寄給武昌后,繆荃孫又寫信給何嗣焜商量關于此書的相關事宜。

繆荃孫在七月一日的日記中載:“接陶子麟信,寄《張靖達奏議》八卷?!倍眨骸八汀稄埦高_奏議》交劉聚卿?!庇纱丝梢酝茢啵稄埦高_公奏議》此時的校樣應該已經刊印出來,所以繆荃孫才在接到信后,馬上把校樣交給了劉世珩,應該是征求劉世珩的意見和建議。十四日:“發(fā)《張靖達公奏議》目錄與老陶。”這是第一次出現《張靖達公奏議》的完整書名。

八月十二日:“何梅生寄《靖達奏議》。”十三日:“發(fā)老陶信寄《奏議》應補葉(頁)?!笨梢娺@個過程中,陶子麟一直對刊刻進行修改和完善。在十五日:“接何梅生信定《張靖達奏議》目錄并跋”。

閏八月四日,繆荃孫在日記中記載:“陶子林(麟)寄《張靖達》首卷來?!蔽迦眨骸鞍l(fā)陶子林(麟)信,寄《文集》第六卷,張公《奏議》目錄?!贝藭r已經基本定稿。于是在七日:“送《張靖達奏議》補簽……與劉聚卿?!卑汛藭难a簽寄給劉世珩,再次征求劉世珩的意見。

兩個多月后的十月廿日:“送《靖達奏議》清樣與劉聚卿。”十一月五日:“發(fā)陶子霖(麟)信寄《奏議》封面?!薄稄埦高_公奏議》一書已經定稿,開始印刷。

十二月一日:“江陰專人至,接家信,廿九日發(fā)……《張靖達奏議》刻貲百干……”把刊刻《張靖達公奏議》的費用付給陶子麟了,筆者翻閱宣統(tǒng)庚戌(1910年)二月刊刻的《張靖達公雜著》。發(fā)現在序言中寫明“先世父靖達公奏議八卷,昔為從弟華斗刊以行世。”這些費用應該是由張華斗出資。

由此可見,何嗣焜在編撰完《張靖達公奏議》初稿后,委托給繆荃孫、劉世珩訂正、付梓。而繆荃孫、劉世珩與刊刻名家陶子麟往來非常密切。所以兩人把刊刻《張靖達公奏議》之事委托給了陶子麟是情理之中的事。故該書由陶子麟承刻。

從補葉(頁)、目錄、跋、補簽再到最后封面,何嗣焜、繆荃孫、劉世珩和陶子麟四人在信件中反復協(xié)商,多次修訂,可見四人對刊刻此書的嚴謹態(tài)度。信件除了兩次寄給吳景周外,其余幾次,繆荃孫都是直接寫給陶子麟的。

《萇楚齋隨筆》曾載:“張靖達公故后,其家中因當時奏稿多系孝廉(指何嗣焜)所代擬,請其編刊《奏議》八卷,未成而卒,江陰繆筱珊太史荃孫踵成之”[參見(清)劉聲木撰《萇楚齋隨筆》,卷一,中華書局1998年3月版]。這里說何嗣焜“未成而卒”,從史料來看是不確切的。因為《張靖達公奏議》在1900年已經刊行,而何嗣焜在1901年才去世。

在楊洪升著的《繆荃孫研究》一書中說,《張靖達公奏議》“左右雙邊,黑口,單魚尾,半頁十三行,行二十五字”(參見楊洪升著《繆荃孫研究》2008年1月第一版,上海古籍出版社第336頁,以上所引《藝風老人日記》均出自此書)。其實該書每行23字,而不是“行二十五字”,在此一并進行更正。

然而還有疑問之處就是,《張靖達公奏議》的序言中寫道“(光緒)二十五年八月工竟”。而從繆荃孫的日記來看,此書真正“工竟”并刊刻行世應該是在光緒二十六年?!岸迥臧嗽鹿ぞ埂焙蟛]有立即印刷出版,而是反復修訂多次后,才得以刊行。

[作者系廈門晚報社記者]

猜你喜歡
陶子刊刻
清代私家藏書開放流通思想研究
宋人對三蘇文章的選編與刊刻
與往事干杯
愛的留聲機
論王先謙《駢文類纂》的刊刻傳播
論晚明元劇選刊刻現象及其文化審美意義
《植物名實圖考》在山西刊刻流傳述略
魯圖藏安丘王筠著述書板刊刻考
花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