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其娜
摘 要:加強對初中英語教學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水平,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本文筆者從提高初中英語教學的必要性、當前初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以及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有效性的策略等方面對初中英語教學進行了探討,希望對相關從業(yè)人員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策略
英語作為當前世界應用最為廣泛的語言,已被大多數(shù)國家作為外語來學習和使用,我國也不例外,在實施九年義務教育以來,教育部就將英語作為學生的必修課程之一,也因此越來越得到了教育界的重視。初中階段是學生英語學習的起步階段,也是十分關鍵的一個階段,所以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效率才能得以提高。
1 和諧、融洽師生關系
教和學是一對矛盾,作為矛盾雙方的代表教師和學生如何和諧融洽師生關系,對完成教學目的至關緊要。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告訴我們,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親師性”較強。如果他們對某個老師有好感,他們便對這位 老師的課感興趣并分外重視,肯下大氣力,花大功夫學這門課,因而成績卓著。這種現(xiàn)象大概就是我們常說的“愛屋及烏”吧!反之,如果他們不喜歡某一位老師,由于逆反心理,他們也就不愿學或不學這位老師的課。這種現(xiàn)象也是大家司空見慣的。所以,教師要深入學生,和學生打成一片,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喜怒哀樂情緒的變化,時時處處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有的放矢地幫助學生。讓你在學生的眼中不僅是一位可敬的師長,更是他們可親可近的親密朋友。當然,這并非說他們的缺點不可批評,可以聽之任之。而是批評和表揚是出于同一個目的的愛護他們。因而批評的方式比批評本身更重要。要讓他們不傷自尊心,人格不受侮辱。從內心讓他們感到教師的批評是誠摯的愛,由衷的愛護和幫助。這樣,也只有這樣師生才能關系和諧,感情融洽,興趣盎然地進行學習。
2 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古人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愛好比智力技能更能促進學生勤奮學習,它是學好英語的首要條件。興趣是在一次次實踐中產(chǎn)生和發(fā)展起來的,而且變得越來越濃。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興趣呢?我認為,應做好如下幾方面。首先,作為一個老師,要熱愛自己所從事的事業(yè),要熱愛自己的學生,要把自己對英語、對人生、對生活深沉的愛和理解傳授給學生,要把自己最真實、最美麗、最張揚、最健康、最陽光而最富有獨特激情的東西展現(xiàn)給學生,一個易使人親近的老師是學生產(chǎn)生興趣的前提。因此,教師應多站在學生的角度去體驗他們的學習活動和認知的過程,尋求學生易于接受的方法。教師在課堂上要充分尊重學生,關注學生,給學生自信,使他們在精神上得到滿足,并將這種滿足化為奮發(fā)向上的動力,從而加深學生對老師的信任。課外要多接觸、多關心學生,感染學生,多了解他們的思想和要求,了解他們的愛好、性格及對課堂的喜好程度等,讓其產(chǎn)生共鳴,激起他們內心深處對語言、對生活的熱愛和激情,從而轉化為學習動力。其次,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肢體、插圖、簡筆畫,創(chuàng)設語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并開發(fā)其潛能,將教材所設置的情景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利用投影儀、錄音機、簡筆畫、實物、模型、動作、小表演等多種直觀手段,化靜為動,化無聲為有聲,化難為易,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將其引入特定的情境,在具有游戲性、趣味性、故事性、探索性、競爭性等各種活動中獲得樂趣,增長知識。最后,讓學生體驗成功是教師進行興趣培養(yǎng)的重要策略。心理學者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體驗一次成功的喜悅,便會激起無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成功愿望,在課堂教學中爭取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成功的體驗,使每個學生在不斷獲得成功的過程中產(chǎn)生獲得更大成功的愿望。
3 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有效性的策略
(一)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增強教學的有效性。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則是教育的主體,因此,要想提高初中英語課堂的有效性,就要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素養(yǎng)。過往的教學模式不僅束縛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同時也阻礙了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面對當前教育的新形勢和新要求,教師必須要緊跟時代的步伐,注重自身能力素養(yǎng)的提高。學校也要注重對教師的培養(yǎng),不斷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和進修,使教師有充分的實踐和良好的平臺來充實自己、提高自己。此外,由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其生理和心理的發(fā)展都剛剛處在發(fā)展的啟蒙階段,所以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不同反應(如男孩子在語言方面的天賦較女孩子來講就弱一些,因此對于有些難度比較大的語法知識要多重復兩遍,或者進行單獨輔導),同時根據(jù)這些反應來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只有充分了解學生,才能實施有效的教學方式,才能提高課堂效率。
(二)明確初中英語教學的真正目的。有目標才會有動力,有目標才會有方向,而教學目的就是支配英語教學過程的指南針。所以在實施英語教學之前,教師必須根據(jù)實際情況,在了解學生教學需求的基礎上來設計教學方案,而不能單靠自身的主觀認識來對學生的需求進行判斷。此外,我們要特別注意英語教學當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讓學生明白,學習英語不單單是為了應對考試,更重要地是讓學生明白,英語來源于生活,且為生活服務。所以要特別注意對學生價值觀、自身語言文化等方面的培養(yǎng),實現(xiàn)學生的綜合發(fā)展。
(三)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營造活躍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大膽提問,為增強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首先,初中階段是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學生的好奇心十分強烈,因此教師必須順應這一規(guī)律,充分尊重學生,營造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盡量消除學生的緊張感和不安感,讓學生可以在課堂上充分發(fā)展個性。其次,在設計教學任務的時候,要從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出發(fā)設置懸念,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實踐證明在教學過程當中設置教學情境,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探究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并主動解決問題??偠灾?,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必須要有意識地根據(jù)初中年齡學生的特點挖掘興趣點,才能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四)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資源。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要充分利用一些教學資源來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許多教師一般都是通過黑板、粉筆以及教材來完成課堂,這種方式雖然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距離課堂資源的充分利用還存在一定的差距?,F(xiàn)在是數(shù)字化時代,教學完全可以通過多媒體這種集圖形、文字、動畫、視頻為一體的教學工具來拓展課堂的教學深度和廣度,使學生可以在課堂當中實現(xiàn)理解與感官的統(tǒng)一。
(五)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綜合評價。對于學生的評價,除了要看學生的成績之外,還要考慮到英語學習的人文性和靈活性,要以學生為本,采取綜合評價方式。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看學生考試成績,同時也要關注學生的日常學習,將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課堂作業(yè)以及合作學習情況納入評價體系當中。在評價內容上面要關注學生的聽說讀寫,注重學生的綜合能力,從發(fā)展的角度來實施課堂的有效性教學。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教學課堂應該更加高效化,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可利用的教學資源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身到英語知識的探索之中,這樣才能夠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體性,真正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王玲,劉丹丹.有效性教學的構成因素研究[J].海外英語,2011,(11).
[2]楊建.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量探析[J].校園英語,2012,(12).
[3]馬愛東.初中英語課教學中研究性教學模式的運用探析.《成才之路》,2013(33)
[4]陳依剛.初中英語教學中賞識教育運用探討.《讀寫算:教育導刊》,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