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瀟依
又是一年端午。
桌上擺著幾只形狀規(guī)則、精巧如一的粽子,剛從水中撈起,熱氣氤氳卻絲毫未聞到香氣。母親象征性地從超市買了幾個粽子,煮了幾分鐘便成為我的早點。她不吃,她說她不愛吃糯米。
像是穿了一身老舊的軍大衣,并不新鮮的粽葉死死地裹著粽子。我剝開它,糯米卻有一大半全粘在粽葉上。獨自吃著已粉身碎骨的粽子,悲哀地過著沒有糯香的端午,百感交集,昔日的畫面像曾經(jīng)的粽香一般滲入我的身心。
小時候每逢端午,放假必回老家。跟著奶奶和媽媽上街扛幾束艾蒿,提幾片粽葉,心里別提多開心了。媽媽和奶奶將粽葉清洗干凈,片片粽葉都光滑清亮、青翠欲滴,散發(fā)著特有的淡淡清香,殘留的幾滴水,也像鉆石一樣閃耀。前幾天便準備好的糯米,舀一勺,倒在兩片粽葉錯落疊好的錐體中,捏上幾顆紅棗或紅豆,種類不多,卻總是可口。最后便是奶奶那最令人佩服的纏線過程。一根花花綠綠的繩,緊緊繞過十多個形狀不完全相同的四角錐體,纏上幾圈,系上,我就仿佛已聽見粽子的呼喚了。
最享受的自然是吃粽子的時刻。心急如焚的糯米剛蒸上沒多久,便已迫不及待地向世界宣布它們的存在,一個個在吼叫著、在吶喊著,引誘我的舌尖。我迫不及待地剝開青綠色的粽葉,潔白的糯米中嵌著幾顆透亮的“瑪瑙”。咬上一口,軟糯的米帶著粽葉的香,雜著紅棗的甜一同像山洪般涌入心間,涌起甜蜜,涌起溫馨。
回過神,桌上粽子已轉(zhuǎn)涼,放入嘴里,有些不知摻和了什么的餡硬得硌著我的牙,疼了我的心。
桌上粽子花花綠綠的標(biāo)簽,五顏六色的彩線,有數(shù)不清的餡,卻沒有一絲香甜,沒有一分韻味,更沒了甜蜜,沒了溫馨。
如今的生活水平日漸提升,粽子的花樣也越來越多,因此親手包粽子的人也越來越少,端午的糯香,濃濃的親情,包粽子的過程便逐漸消失了,現(xiàn)在已很久未曾聞到那種端午節(jié)特有的糯香了。不禁想問一句,糯香都去哪兒了?難道因為不是自己包的粽子,就連吃都不愿吃了嗎?
現(xiàn)在每逢過節(jié),都只是放假,只想著去哪兒游玩呢,過后卻都搖頭嘆氣說這節(jié)越過越不像節(jié)??擅看芜^節(jié)時卻又是未曾參與到節(jié)日中來,最多先拍個照,然后便擺出一副孤芳自賞、與我無關(guān)的神情。如果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以人們精神文化的缺失為代價,那我寧可做一個沒有現(xiàn)代產(chǎn)品的古人,獨自一人,與屈原在汩羅江畔相會,與失蹤的民俗相擁。
粽子已涼。我望著眼前的粽子默默哀嘆,糯香都去哪兒了?
沒有糯香的粽子,叫人如何吃得下?
【評點】
此文由早上吃粽子卻“沒有一絲香甜”,回憶起小時候回老家過端午和奶奶媽媽一起包粽子的情形。對包粽子的過程描寫細膩,由粽葉到糯米,無不洋溢出作者對糯香的喜愛之情。文章屢次出現(xiàn)“沒有香氣”,處處緊扣題目。由“端午的糯香”的消失到“濃濃親情”的消失,再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消失,層層遞進,一氣呵成,立意高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