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秀鑄
【摘 要】學習上后進生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教學中教師要設法讓每一位同學都學習有所進步和提高,就必須不斷改進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針對不同的學生情況,不同的存在問題,因材施教、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措施,全面提高教學質量,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發(fā)展。
【關鍵詞】后進生;教學對策;學習方法
學習是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反應過程,數(shù)學學習除了遵循一般學習的規(guī)律外,還有其很強的學科特點。主要表現(xiàn)為:它有著獨特的思維內容,思維形式,思維過程,思維方法。還有是抽象形式化,數(shù)量精確化,概念公式化的特點。因此,要求學生學習數(shù)學必須循序漸進,上下連貫,并按照一定的邏輯和程序進行思維。這就使得數(shù)學學習不僅是掌握知識經驗的過程,也是訓練思維和想象的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每個班都有部分學習后進生,他們共同的特點是:對學習數(shù)學沒有興趣;聽課注意力不集中;對待學習成績不在乎;課前很少預習或根本不預習;愛面子,有問題不提出。針對學習后進生的以上具體情況,在教學中主要采取下列對策。
1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學活動是師生雙方思維與情感的交流過程,密切的師生關系,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尤其對后進生表現(xiàn)格外明顯,情感交流無時不在,要主動積極進行雙向情感交流,課上課下要多接近關心后進生,找機會同他們交流情感,以博得學生的愛戴和尊敬,消除他們的自卑感,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情緒。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自己的語言、動作、表情傳遞給后進生,讓他們感到熱情、尊重、信任的情感信息。如到身邊時對后進生微微笑意,打個手勢,說聲“請回答”都會給他們增添無窮力量。教師要經常耐心幫助后進生克服困難,主動虛心同后進生進行問題交流和探討,促使他們在課堂上有積極發(fā)言的機會,提高他們對學習的自信心。對于后進生取得的成績要充分肯定和及時表揚,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學習動力將會不斷增強。
2 培養(yǎng)后進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的內心世界,設計出新穎的教學過程,把課堂搞得生動活潑,豐富多彩,換起后進生對新知識的渴望,激發(fā)積極動腦探索數(shù)學知識的奧妙。在課堂導入方面,如運用以舊引新導入法、設疑導入法、故事導入法、問題情境導入法等。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各種手段創(chuàng)造一種愉快、和諧、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感到課堂有無窮的樂趣,聽講數(shù)學課是一種難得的精神滿足。
后進生在學習過程中,成功的體驗很少,反而經常出現(xiàn)學習的不認真、作業(yè)出錯誤問題、考試的失敗等,在學校和家庭承受著較大的精神壓力,使他們表現(xiàn)出失去學習信心的情緒。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隨時注意發(fā)現(xiàn)后進生的點滴閃光點,及時給他們以肯定和鼓勵。在課堂中,降低對后進生的要求,提問一些相對簡單的問題讓他們回答,讓他們有成就感,樹立對學習的自信心。對后進生在學習上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要根據(jù)情況細心講解、啟發(fā)誘導、提醒他們認真聽取其他同學的回答,找到問題解決的原因,主動為后進生的學習“搭橋引路”。對于后進生一個小小的表揚和肯定,都會使他們有成功的喜悅,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3 指導后進生合理的學習方法
后進生往往表現(xiàn)在課前不預習,課后不回顧,聽課抓不住重點。教師平時要多給后進生指導學習方法,讓他們學會學和學會思考,提高他們學習的效率與自覺性。學習數(shù)學要教會后進生“活”,只看書不做題不行,只埋頭做題不回頭總結不行,對課本知識既要后進生能鉆進去又要能跳出來,結合每位后進生自身的問題,尋找最佳學習的方法。掌握一題帶一類題,讓學生注意力放在問題的如何解決上,找出解題的規(guī)律與技巧,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解題時,要多給后進生提倡通用方法,淡化技巧。對于后進生給方法比給知識更有效,合理的學習方法會使他們終生受益,掌握了合理的學習方法成績會不斷提高。
4 加強概念的學習和理解
概念教學是數(shù)學教學的基礎,搞好概念教學是發(fā)展學生數(shù)學能力的主要途徑,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對于數(shù)學概念的學習,一方面要了解其形成的過程,同時還要了解所學概念的屬性,找出與其他概念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例如:在講解圓心角時,首先向學生指出它具備角所有的特性,同時,它還具備其自身的特性,“它是與圓有關的角,角的頂點在圓心,其度數(shù)等于所對弧的度數(shù)”。在講解圓周角時,強調“它也是和圓有關的角,但與圓心角的區(qū)別是圓周角的頂點不在圓心而是在圓周上,且角的兩邊必須與圓相交”。這樣對比著教和對比著學,可以增強對原有知識的理解,促進了新知識的掌握。只要基本概念理解了,其原理應用就比較容易掌握,例題的講授就簡單了,再通過一些簡單的習題,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讓學生加以練習,學習困難的同學也能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5 加強解題技能的概括和總結
學生在學習數(shù)學時,既要掌握數(shù)學的基礎知識,又要形成基本技能。對于后進生解決學習數(shù)學困難的另一個方法,是加強解題技能的概括與總結。即對于學過的數(shù)學概念、數(shù)學規(guī)律、解題技巧等方面及時概括總結,這是知識在頭腦中思維的深化過程,也是利用遷移規(guī)律促進學生知識技能的積極遷移,是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對于后進生在知識鞏固上效果非常顯著。例如:學生從認識具體的一些二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后,概括出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概念和解法。對于這些數(shù)學概念和數(shù)學規(guī)律的概括,學生就在二元一次方程的基礎上,很容易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概念和解法,是原來多數(shù)同學掌握困難的問題迎刃而解,學習困難的學生也不再感到吃力。再例如:在幾何的學習中,添加輔助線對于學生是一個難點,對于后進生則更難。如何解決這一難點?可在平時的教學中及時概括和總結。例如:見到相交的兩個圓則連公共弦;相切的兩個圓則做公切線;三角形中添加輔助線的一般方法是做平行線等等。這樣概括總結后,學生遇到這樣的問題時,就有解決的突破口,而對學習困難的學生,則更是找到一條提高學習成績的捷徑。還可以通過總結,利用類比增強知識的記憶,提高舊知識對新知識的正遷移效應。學習的遷移是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學習的正遷移是指當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具有幫助作用,學習者用已有的知識、技能或經驗對新知識的學習做出正確的、經驗的反映。在數(shù)學學習中有效地運用學習的正遷移,對于提高教學質量,特別是對提高數(shù)學學習困難的同學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講解等差數(shù)列的求和公式時,對于后進生來說認為記住它很難,那么,就可利用類比的方法通過已經學過的梯形面積公式,將首項視為梯形的上底,末項視為梯形的下底,項數(shù)視為梯形的高,n項的和看作為梯形的面積。通過這樣的類比,新公式不僅很快記住,同時也加深了對原有公式的記憶和理解。
總之,學習上后進生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教學中教師要設法讓每一位同學都學習有所進步和提高,就必須不斷改進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針對不同的學生情況,不同的存在問題,因材施教、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措施,全面提高教學質量,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發(fā)展。
[責任編輯: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