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吉木前
閱讀能力對一個學生來說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時也是學生應該具備的一個重要素質。然而,在民族地區(qū)小學生中,由于受辦學條件、社會家庭條件等影響,很多學生都不喜歡課外閱讀,也沒有閱讀的條件,甚至有的家長并不支持孩子看課本以外的書籍,認為課本以外的書籍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所以讓民族地區(qū)的孩子愛上課外閱讀成為一名語文教師非常棘手的事。如何民族地區(qū)小學生愛上閱讀呢?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有了一些心得和大家分享。
一、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作用
1.開拓學生的眼界,增長學生的見識。英國著名的戲劇家、文學家莎士比亞曾經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笨匆槐竞脮拖窈秃芏鄠ト嗽诮涣?。小學生的知識面非常的窄,課本知識有一定的局限性。學生通過課本學到的東西是非常少的,比如在學習《林沖棒打洪教頭》這一課文時,如果學生不了解《水滸傳》的內容,不知道故事發(fā)生的背景,那么很難理解林沖那么優(yōu)秀的一個教頭為什么會成為階下囚。只有讓學生充分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學生才能理解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點,才能正確地去評價一個人的行為。僅僅通過課本的知識是很難能知道的,因此課外的閱讀就顯得尤其重要。
2.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小學生對世界的認知是不全面的,價值觀、世界觀還沒有形成。在課外閱讀中,學生可以接觸更多的人物,更多的榜樣。我們在閱讀課外閱讀物的時候,會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找到自己的榜樣,腹有詩書氣自華,多讀書可以提高我們的個人修養(yǎng),提高我們的思想境界。閱讀對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態(tài)和正確的價值有很大的幫助,同時也可以為作文的寫作提供正確的思想觀念。我們倡導現在的社會多些正能量,那么在學生的教育上更是要給他們樹立一個正確的價值取向。在書本的閱讀中,我們可以知道我們的民族文化,我們社會主義價值觀的核心。
3.為小學作文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為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我們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讀得多了,學生的想象力也會變得很豐富。在語文寫作的時候我們很多故事、名言也會信手拈來,對小學語文寫作是有非常大的幫助的。學生在讀書的時候,可以積累一些寫作的素材,根據現有的新聞、事跡,學生可以做些積累。比如學生在寫《我的理想》一文時,有的學生會說自己想做一個像諾爾曼·白求恩那樣的一個醫(yī)生,治病救人,救死扶傷。有的學生會說自己想做一個像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那樣的一位戰(zhàn)士,為保衛(wèi)祖國而奮斗。只有多讀書,才能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才能讓他們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才能讓他們不斷地提升自己。
二、積極開展課外閱讀的途徑和方法
1.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興趣。說到閱讀,很多人常常想到的是閱讀能積累詞匯、增長固有的知識,能快速提高孩子的讀寫能力……但是作為新時代的我們更希望閱讀不僅帶給學生們的是能力和分數,更要帶給學生豐富的生活體驗,豐厚的人文素養(yǎng)、高雅的人生氣質,熱愛生活的美好心靈,讓閱讀成為學生的一種生活方式,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于是我從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入手。興趣是鼓舞和推動學生課外閱讀的巨大動力。有了興趣,學生才能從內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生主動需要。因此,我大力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動機,讓他們愉悅地進行課外閱讀,使他們在頭腦中將閱讀與樂趣相聯系,在廣泛的閱讀中快樂地接受自己想要學習的語文知識,養(yǎng)成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好習慣。
2.培養(yǎng)學生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小學階段培養(yǎng)學生好的習慣也是非常重要的,好的習慣影響一生。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制訂自己的讀書計劃,每天看多少書,一本書多少天內看完,或者說每天拿出多少時間來看書,要循序漸進地閱讀。第二,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要有筆記,不動筆墨不讀書,要把好的語句和內容摘錄下來,這樣能為以后的作文寫作提供教材。對于比較精彩的部分,學生可以主動地背下來。在人物描寫方面所用的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表現手法,都可以記錄下來。在讀書的過程中,學生也要學會精讀和略讀,這樣可以提高學生讀書的效率。最后,每讀一本書學生都要寫一篇讀后感,歸納總結出作者的思想和要傳達的意思。對于好的書籍,我們可以讓學生多讀幾遍,每讀一次的感受也是不一樣的。每一次閱讀都是更深一步的學習,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在我們的寫作過程中也可以學習他們寫作的手法、表達內容時所用的語法語句。
3.讓學生有課外書可讀 。要從小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學校和教室的環(huán)境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我們班的學生均來自農村,家庭條件差,買書少,書源嚴重缺乏。為了彌補學生書源的不足,我在班級開辟了小小圖書角,并經常從學校的圖書室借閱讀物,鼓勵學生利用中午時間和課余時間借閱,并鼓勵學生把自己所看故事講給家長聽,如果家長滿意便在寫話本上留言,老師和家長共同鼓勵,這樣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同時召開家長會,轉變農村家長的陳舊觀念,希望家長們?yōu)楹⒆淤I課外書。
為了“哄”學生愛上閱讀,“哄”學生讀更多的書,我每周都從圖書室借來幾十本書,“獎勵”給愛讀書的學生;為了激發(fā)學生持久的興趣,提高閱讀質量,把該項活動引向深入,每學期進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閱讀檢查、評比。其形式或是舉行讀書報告會、經驗交流會,或是展覽優(yōu)秀的讀書筆記、經驗,評比表彰課外閱讀積極分子等。對課外閱讀取得一定成績的學生,我及時地給予鼓勵,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當學生在獲得成功后,會更堅持大量的廣泛的閱讀,良好的讀書習慣也就隨之形成。同時個人的進步往往又是同學們效仿的范例,這樣班里就會形成濃厚的課外閱讀氛圍,其意義也就更加深遠。鼓勵同學間交換看課外書,資源共享。
4.讓學生有時間讀課外書,并有時間和小伙伴分享讀書的快樂。我們不得不承認貪玩是每個小孩子的天性,一旦有時間他們便跑到田間地頭操場,對于他們來說哪有時間看書。于是我便利用每天下午半小時的輔導時間鼓勵學生讀我為他們到圖書室借閱的或他們自己購買的課外書,督促、鼓勵學生安靜自主的讀書并把故事完整地讀完。要求學生利用每天的課間時間和小伙伴交流讀書收獲,爭取把自己讀過的課外書推薦給小伙伴。
三、結語
小學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課外閱讀習慣是非常關鍵的。經過調查顯示,現在年輕人的閱讀量非常的少,現代的生活狀態(tài),很多人脫離了書本知識的學習。很多年輕人不愿意去讀書,這與從小沒有養(yǎng)成讀書的習慣有著莫大的關系。多讀課外書對我們的語文寫作能力提供了極大的幫助,學生想要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唯有多讀書、讀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