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崢
西北師范大學,甘肅 蘭州 730070
從《吳太伯世家》與《越王勾踐世家》看《史記》的人物塑造與時間表達
王 崢
西北師范大學,甘肅 蘭州 730070
通過對《吳太伯世家》與《越王勾踐世家》的對比閱讀,發(fā)現(xiàn)太史公在塑造人物形象時,運用了直筆與曲筆相結(jié)合和史料壓縮等手法,體現(xiàn)在兩篇史傳作品當中就是季札與夫差的形象塑造。在時間表達上,太史公根據(jù)材料的具體情況,也分別運用了大事記、世襲更迭、記事不記年和邏輯時間連接等方式,體現(xiàn)出其高超的敘事技巧。
《史記》;人物塑造;時間表達;季札;夫差
《史記·吳太伯世家》與《史記·越王勾踐世家》是《史記》中兩篇經(jīng)典的史傳作品,二者敘述的歷史事件有重合,也分別塑造了許多經(jīng)典的歷史人物形象。本文試將這兩篇史傳作品進行對比閱讀,從而來探討《史記》中的人物塑造手法與獨特的時間表達方式。
吳公子季札是吳國歷史中的重要人物。吳國在吳王壽夢時開始強大,季札是壽夢的四子。季札以“賢”著稱,其賢良最突出體現(xiàn)在讓國一事。
據(jù)《吳太伯世家》的記載,季札總共有三次讓國。第一次,吳王壽夢欲授國于季札,季札讓,壽夢不得已,將王位傳給了自己的長子諸樊。第二次,諸樊除喪后,欲將王位還給季札,季札再讓,并以曹國子臧的故事表明自己的志向。后王位傳給諸樊,諸樊死時,立下了以次相傳的遺囑,希望王位最終傳給季札。第三次,吳國在經(jīng)歷了諸樊、馀祭、馀眛三朝之后,終于要以次相傳還給季札了,但季札逃跑,又一次把國讓了出去。
太史公詳細記述的季札三次讓國,其目的首先是為了表達吳國雖處蠻夷,卻仍是禮儀之邦的意思。吳國與周朝一脈相承,吳太伯是周太王的長子,傳說吳太伯“三以讓天下”,表現(xiàn)了吳國承襲了周朝的禮樂文化,并非蠻夷之鄉(xiāng)。吳太伯“三以讓天下”,季札也有三次讓國,太史公對季札三讓國的詳細記載,應當有強調(diào)吳國知曉禮義的意圖。
但吳太伯“三以讓天下”的原因與季札不同。吳太伯時,姬昌賢良,周太王想要將王位傳給季歷的兒子姬昌,吳太伯知道父親的意思,為了周朝的未來,他決定和弟弟讓國。而季札卻是自己賢惠,吳王壽夢想要傳位給他,他自己卻堅決“禮讓”。太史公詳細敘述的季札三次讓國,應當不僅為了說明吳國知曉禮義,還會有更深的用意,而這個用意與塑造季札本人的形象有關(guān)。
季札為何讓國,太史公沒有正面回答,但從史傳文本中可找到蛛絲馬跡。
自吳王馀眛四年開始,季札對多個諸侯國進行了分別探訪。探訪的過程中,季札與各國賢士進行交談,在其所談內(nèi)容中,體現(xiàn)了季札本人的政治態(tài)度。
去魯,遂使齊。說晏平仲曰:“子速納邑與政。無邑無政,乃免於難。齊國之政將有所歸;未得所歸,難未息也?!惫赎套右蜿惢缸右约{政與邑,是以免於欒高之難。
去齊,使於鄭。見子產(chǎn),如舊交。謂子產(chǎn)曰:“鄭之執(zhí)政侈,難將至矣,政必及子。子為政,慎以禮。不然,鄭國將敗。”
自衛(wèi)如晉,將舍於宿,聞鍾聲,曰:“異哉!吾聞之,辯而不德,必加於戮。夫子獲罪於君以在此,懼猶不足,而又可以畔乎?夫子之在此,猶燕之巢于幕也。君在殯而可以樂乎?”遂去之。文子聞之,終身不聽琴瑟。
將去,謂叔向曰:“吾子勉之!君侈而多良,大夫皆富,政將在三家。吾子直,必思自免於難?!盵1](1761-1762)
季札出使齊國,告誡晏嬰要避免欒高之難。出使晉國,告誡叔向要自免于難。而在出使晉國的路上,他聽到孫文子的鐘聲,又告誡孫文子不要再次惹禍上身。在去鄭國見子產(chǎn)的時候,也提到了鄭國的內(nèi)亂,告誡子產(chǎn)治國需以禮。在季札以上這些交談的內(nèi)容當中,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就是“避免惹禍上身,找到自己的全身之計”這一內(nèi)容,可見季札對各國權(quán)力交替時,卿士們自身難?,F(xiàn)狀的擔憂和隱慮。季札自己是卿士之一,同時他還是具有合法王位繼承權(quán)的人,在春秋后期各國政權(quán)頻繁交替,士大夫朝不保夕的情況下,人人都會居安思危。而各國政權(quán)爭奪最厲害的莫甚于王位爭奪,他自己的處境顯然比子產(chǎn)、叔向、晏嬰、孫文子等人更加險惡,所以,在這種條件下,季札形成了自己的政治態(tài)度,那就是“明哲保身”,盡可能地保全自身,不過于熱衷權(quán)力以免惹禍上身。正是這種政治態(tài)度和處事原則,才讓季札三次堅決讓國,因為他不想處于權(quán)力的中心,只想明哲保身,保全自己。
在吳王馀眛之后,季札第三次讓出王位引發(fā)了吳國自身的內(nèi)斗,季札擔心的事情還是發(fā)生了,吳公子光殺死了吳王僚。季札在回到吳國后,見事局已無可挽回,雖然他對公子光的行為極度不滿,但在求自保的心態(tài)下,他還是忍耐下來,安心居于臣位,“季子至,曰:‘茍先君無廢祀,民人無廢主,社稷有奉,乃吾君也。吾敢誰怨乎?哀死事生,以待天命。非我生亂,立者從之,先人之道也?!瘡兔蘖拍?,復位而待?!盵1](1769)這再次表明了季札始終奉行的政治立場就是明哲保身。
太史公在最后的贊詞中說:“延陵季子之仁心,慕義無窮,見微而知清濁?!盵1](1781)“見微而知清濁”一詞是對季札形象的最好概括?!爸鍧帷?,一方面體現(xiàn)其賢良知禮的特點,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他“明哲保身”的處事原則。季札的這種“明哲保身”的形象特點并不是太史公直接描寫出來的,而是他用曲筆,通過事件之間的關(guān)系與當時的背景暗示給讀者的,這實際上體現(xiàn)出太史公在塑造人物時,運用了直筆與曲筆相結(jié)合的寫作手法,體現(xiàn)了其塑造人物手法的多樣性。
《吳太伯世家》和《越王勾踐世家》這兩篇史傳作品在記述吳越爭霸的歷史時,內(nèi)容基本一致,但對一些人物形象的塑造卻有不同。下面以夫差為例做簡單分析。
夫差是吳王闔閭的兒子,吳王闔閭被勾踐射傷而死,夫差為父報仇擊敗了越國,卻沒有將其滅國,反而給越國以反敗為勝的時間和機會,最后勾踐滅吳,夫差自殺?!秴翘兰摇泛汀对酵豕篡`世家》對夫差的差異化描寫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夫差賜死伍子胥事件,第二就是夫差之死。
先說夫差賜死伍子胥事件的差異。伍子胥是從楚國逃到吳國的,為吳國稱霸立下了汗馬功勞。夫差敗越為父報仇之后,伍子胥一直上諫讓夫差滅掉越國,但夫差并不聽取伍子胥的意見,最后夫差一怒之下將伍子胥賜死?!秴翘兰摇泛汀对酵豕篡`世家》對此事的記載有差異:
越王句踐率其眾以朝吳,厚獻遺之,吳王喜。唯子胥懼,曰:“是棄吳也?!敝G曰……吳王不聽,使子胥於齊,子胥屬其子於齊鮑氏,還報吳王。吳王聞之,大怒,賜子胥屬鏤之劍以死。[1](1777)(《吳太伯世家》)
居二年,吳王將伐齊。子胥諫曰……吳王弗聽,遂伐齊,敗之艾陵,虜齊高、國以歸。讓子胥。子胥曰:“王毋喜!”王怒,子胥欲自殺,王聞而止之。越大夫種曰……請貸,吳王欲與,子胥諫勿與,王遂與之,越乃私喜。子胥言曰……太宰嚭聞之,乃數(shù)與子胥爭越議,因讒子胥曰……與逢同共謀,讒之王。王始不從,乃使子胥於齊,聞其讬子於鮑氏,王乃大怒,曰:“伍員果欺寡人!”役反,使人賜子胥屬鏤劍以自殺。[1](2103-2104)(《越王勾踐世家》)
在《吳太伯世家》中,夫差不聽取伍子胥的建議,還把他支走,在聽到他將孩子托付給齊國之后馬上殺了伍子胥。而《越王勾踐世家》當中,夫差卻有猶豫和不舍的性格特點,夫差在賜死伍子胥之前,曾兩次放過了伍子胥,第一次是伍子胥欲自殺,夫差止之,第二次是太宰嚭進讒言,夫差不從。只有聽到伍子胥將孩子托付給齊國之后,夫差才大怒賜死了伍子胥,并說“伍員果欺寡人!”一個“果”字,體現(xiàn)了夫差前面的猶豫和不舍,可以說他是經(jīng)過再三確認伍子胥叛變后才動了殺心的?!对酵豕篡`世家》當中的夫差雖然也頑固和愚昧,但還是有善良和愛才的一面的,這與《吳太伯世家》中的夫差形象非常不同。
再來看兩篇史傳作品對夫差之死的記載:
二十年,越王句踐復伐吳。二十一年,遂圍吳。二十三年十一月丁卯,越敗吳。越王句踐欲遷吳王夫差於甬東,予百家居之。吳王曰:“孤老矣,不能事君王也。吾悔不用子胥之言,自令陷此?!彼熳詣q死。[1](1781)(《吳太伯世家》)
其後四年,越復伐吳。吳士民罷弊,輕銳盡死於齊、晉。而越大破吳,因而留圍之三年,吳師敗,越遂復棲吳王於姑蘇之山。吳王使公孫雄肉袒膝行而前,請成越王曰……句踐不忍,欲許之。范蠡曰……句踐曰……范蠡乃鼓進兵,曰……吳使者泣而去。句踐憐之,乃使人謂吳王曰……吳王謝曰:“吾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殺。[1](2105-2106)(《越王勾踐世家》)
《吳太伯世家》中,夫差死的很剛烈,勾踐擊敗夫差,想要將夫差遷到甬東,夫差不同意,自殺。他的自殺很干脆,沒有啰唆,體現(xiàn)出一代梟雄的霸氣和尊嚴。而《越王勾踐世家》中的夫差卻有委曲求全,猶猶豫豫的傾向,最開始他是想向勾踐求和的,但卻遭到了范蠡的拒絕,勾踐雖然拒絕了他的求和要求,但“憐之”,想把夫差遷到甬東,于是“吳王謝曰:‘吾老矣,不能事君王!’”,才自殺。
不難發(fā)現(xiàn),太史公在記述這兩件事時,《越王勾踐世家》比《吳太伯世家》的記載都要豐富和詳細。為何發(fā)生在吳國的事情,反而在越國的傳記中記載更為詳盡?其實,這是太史公刻意為之,目的是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統(tǒng)一。
在《吳太伯世家》中,夫差的性格是剛烈的,無論是賜死伍子胥還是自殺,都沒有半分猶豫,體現(xiàn)出其“猛直狠厲”的性格特色,并且這種性格特色是貫穿人物始終的,在同一部傳記作品里的形象相當統(tǒng)一。而《越王勾踐世家》中的夫差形象則有了許多猶豫的成分,也有了更多的人情味,他沒有那么果斷,也沒有那么狠厲,最后的求和傾向也符合人們正常的求生心態(tài)?;蛟S歷史的真實更接近于《越王勾踐世家》中的記載,但太史公為了《吳太伯世家》中夫差形象的統(tǒng)一,刻意壓縮了一些事件過程,而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讓塑造的人物形象更為統(tǒng)一。
太史公同時寫作《吳太伯世家》和《越王勾踐世家》,他在進行寫作時,面對的材料應當是大致相同的?!妒酚洝返囊淮筇厣恰皩嶄洝本?,所以,太史公不可能故意歪曲一些歷史,不可能為了文學性而犧牲掉歷史性。但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他想出一種辦法,就是在一些作品里刻意壓縮一些歷史事件的過程,把更為詳盡的內(nèi)容放到其他傳記當中進行補充。具體到這兩篇作品,《吳太伯世家》中的夫差史料是經(jīng)過壓縮的,更多詳細的內(nèi)容放到了同樣記載吳越爭霸歷史的《越王勾踐世家》當中,這樣做既能讓讀者充分掌握有關(guān)夫差的歷史史料,又能使《吳太伯世家》中夫差的形象更加統(tǒng)一,達到了歷史性與文學性的平衡。太史公在塑造人物形象時,能采取對原始材料進行選取和壓縮的手法,體現(xiàn)了他的智慧與高超的人物塑造手法。
太史公在寫作《吳太伯世家》和《越王勾踐世家》時,對時間的處理方式十分多樣,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某王某年……”大事記式
如“王壽夢二年,楚之亡大夫……”“王諸樊元年,諸樊已除喪……”“(勾踐)元年,吳王闔廬聞允常死……”。有時間記載的大多是本國發(fā)生了重要事件的年份,《史記》作為史書,主記大事是很自然的。另外,若王位并未更迭,后面的時間則省去“某王”,直接作“某年”表示。
除本國大事記年之外,別國若發(fā)生了重大事件,太史公也會在傳記中記述下來,這點值得注意。以《吳太伯世家》為例,傳記中單獨記載了三次他國發(fā)生的重大事件,并且這些事件和當時的吳國并無太大關(guān)系,不同于“王馀祭三年,齊相慶封有罪,自齊來饹吳”等這類他國事件與本國直接相關(guān)的情況。這三次分別是諸樊四年,“四年,晉平公初立”,闔閭十五年,“十五年,孔子相魯”以及夫差十五年,“十五年,齊田常殺簡公”。其實不獨《吳太伯世家》,太史公在很多世家中都會穿插記述同一時期其他國家發(fā)生的重大事件,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面,說明這些事件在當時來說是全社會范圍的重大事件,另一方面,也有打斷敘事進程的作用,讓讀者在緊張的歷史進程中得到暫時休息。如闔閭十五年“孔子相魯”的記載,就是在整個吳越爭霸這一緊張而又重大的歷史進程中記下的,它可以起到打斷敘事進程的作用。
(二)世系更迭式
這種情況是不記時間只敘事,如:
太伯卒,無子,弟仲雍立,是為吳仲雍。仲雍卒,子季簡立。季簡卒,子叔達立?!蠓矎奶翂蹓羰攀馈1](1749-1750)(《吳太伯世家》)
句踐卒,子王鼫與立。王鼫與卒,子王不壽立。王不壽卒,子王翁立。王翁卒,子王翳立。王翳卒,子王之侯立。王之侯卒,子王無彊立。[1](2108)(《越王勾踐世家》)
對各國世系更迭情況,若某一君主在位時本國發(fā)生過重要事件,或他本人有所作為,則會以“某王某年某事”的形式對其一生重大事件進行詳細記載。若某王很平庸,或其原始材料已經(jīng)散佚難尋,無法還原他的經(jīng)歷時,就多以“某卒,某立”這樣的方式一筆帶過了,目的是為了保持一國世系更迭的完整性。這樣的表述方式在各個世家中都很常見。
(三)記事不記年式
還有一種不記時間只敘事的情況,以《越王勾踐世家》中“范蠡”泛海之后的故事最有代表性。
范蠡浮海出齊,變姓名……朱公居陶,生少子……至楚,莊生家負郭……莊生雖居窮閻……莊生間時入見楚王……莊生羞為兒子所賣……至,其母及邑人盡哀之,唯朱公獨笑……[1](2114-2117)
《越王勾踐世家》在記完越國歷史之后并未結(jié)束,而是在篇末附上了一篇單獨的“范蠡列傳”,主要講了范蠡幫助勾踐滅吳后,出走經(jīng)商的故事,實際上是敘述了整個范蠡的后半生。在這篇傳記中太史公寫了很多內(nèi)容,如“陶朱公”名稱的來歷,范蠡救子等,到現(xiàn)在仍廣泛流傳的故事。
這些內(nèi)容的記載有兩個特殊之處:一是這些內(nèi)容不見于《左傳》和《國語》,在《左傳》和《國語》中只是講了范蠡的結(jié)局是泛舟海上,但后半生如何并未提及。二是這些內(nèi)容的記載通篇沒有具體時間?!妒酚洝返幕揪袷恰皩嶄洝保饭谶x取材料的時候,雖然也有失實的情況,但對于大篇幅的整段記載應當是有所依據(jù)的,不會完全出于虛構(gòu)。因此,《越王勾踐世家》后半部分的“范蠡列傳”,應當也是有所依據(jù)的。既然有所依據(jù),為何通篇的記載沒有任何時間的標記?
《左傳》和《國語》是先秦時期的文獻,而司馬遷的《史記》則是漢代的作品,中間相隔一段時間?!妒酚洝吩谧珜懼兴鎸Φ脑疾牧弦欢ū壬鲜鰞煞N書要多,而這其中也夾雜著大量秦漢時期流傳的內(nèi)容。“范蠡列傳”的內(nèi)容可能就是司馬遷根據(jù)秦漢時期流傳的內(nèi)容編寫的,所以,內(nèi)容不見于《左傳》和《國語》。另一方面,這些內(nèi)容可能大多源于當時的民間流傳,司馬遷在撰寫《史記》的時候已經(jīng)無法對具體內(nèi)容進行核實,所以,有所存疑。
太史公存疑的表現(xiàn)有兩點:一是《史記》通篇沒有真正的“范蠡列傳”,但卻有較為完整的范蠡故事存在,這些故事和越國的故事合并在了一起,成為了今天的《越王勾踐世家》。太史公應當是對這些材料的真實性有所懷疑,所以才未重新設傳進行撰寫。史記的“世家”中,合并在一起的例子還有《管蔡世家》《陳杞世家》等?!蛾愯绞兰摇菲驯砻髁耸顷悋丸絿鴤饔浀暮喜ⅲ豆懿淌兰摇泛竺婧显谝黄鸬氖恰安苁兰摇?,合并的原因司馬貞在《史記索隱》中說了:“蓋以曹微小而少事跡,因附《管蔡》之末,不別題篇爾”。[1](1899)無論《管蔡世家》還是《陳杞世家》,都是諸侯國傳記之間的合并,傳主的地位是平等的,但是《越王勾踐世家》則是將越國歷史和范蠡的故事進行合并,是不對等的。又,《吳太伯世家》中對季札的事跡也有大量的記載,但那是融入在整個吳國歷史中進行敘述的,和《越王勾踐世家》中將越國的歷史與范蠡的后半生故事完全獨立敘述并不相同。因此,筆者推測,太史公對這部分材料的真實性有所懷疑,所以,才將其以“附錄”的形式掛靠在了《越王勾踐世家》當中。二是通篇沒有時間的記載。史書的記載要保證材料的真實性,材料真實性的保證之一,就是有明確的發(fā)生時間。但是“范蠡列傳”卻沒有,而這應當也是司馬遷對這部分材料真實性有所懷疑的原因之一。不記時間,反而更加真實。
(四)邏輯上的時間連接式
《吳太伯世家》和《越王勾踐世家》中還有一種時間的表述方法,就是不說“某王某年”發(fā)生了什么,而是在長段的歷史記事當中,以各種“連接詞”來進行邏輯上的時間表達,這以《越王勾踐世家》最為典型。
句踐自會稽歸七年……居二年,吳王將伐齊……居三年,句踐召范蠡……至明年春,吳王北會諸侯於黃池……其後四年,越復伐吳。[1](2103-2105)
在《越王勾踐世家》中,太史公記述勾踐滅吳的過程時,幾乎都用的是這種時間表達方式,而非典型的“某王某年”。以這樣的方式來記述,應當是太史公借鑒了《國語·越語下》中相關(guān)事件的記述方式。
越王勾踐即位三年而欲伐吳……三年,而吳人遣之歸……四年,王召范蠡而問焉……又一年,王召范蠡而問焉……又一年,王召范蠡而問焉……又一年,王召范蠡而問焉……至于玄月,王召范蠡而問焉……居軍三年,吳師自潰。[2](575-586)
比照原文可知,《越王勾踐世家》的記載應當是據(jù)《國語·越語下》進行的改寫,記事內(nèi)容更簡略,且時間表達比《越語》要豐富和精彩,不像《越語》中那么單調(diào)和重復。但從形式上來看,二者是一致的,都是采用了時間“連接詞”的方式來敘述,并非《史記》中一貫的時間表達法。這樣的時間表達有許多好處,首先是傳記色彩加強了,更像是一整篇完整的作品,沒有割裂感,連貫性更好。連詞的使用會增加敘述進程的連貫性,這比每一段都用“某王某年”來記述要通順很多。用“某王某年”來領起每一段內(nèi)容,固然在事件的準確性上要高,但故事的割裂感也會增加。太史公在記載這段內(nèi)容時,用時間連詞來進行結(jié)構(gòu),不會過分喪失時間上的準確性,同時又增加了文學色彩,達到了較好的文學性與歷史性的統(tǒng)一。這種時間上的表述并非《史記》的主流,它以一種特殊方式存在著,或許會造成突兀感,但對于這樣一部歷史巨著來說,能夠在時間表述上體現(xiàn)出多樣性,還是值得我們肯定和學習的。
太史公在塑造人物形象時,運用了直筆與曲筆相結(jié)合的方式和史料壓縮的方式等手法,體現(xiàn)在《吳太伯世家》和《越王勾踐世家》當中就是季札與夫差的形象塑造。在時間的表達上,太史公根據(jù)材料的具體情況,也分別運用了多種形式。合理的時間表達,不僅使敘事更為準確,也使讀者在閱讀中不覺乏味??傊?,《史記》無愧為我國史傳散文的經(jīng)典。
[1] 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2014.
[2] 徐元誥.國語集解[M].北京:中華書局,2002.
王 崢(1989-),男,河北石家莊人,西北師范大學文學院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先唐文學文獻。
2017-06-22
I206.2
A
(責任編輯:彭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