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不列顛和平”概念探析

2017-04-13 04:59
上饒師范學院學報 2017年1期
關(guān)鍵詞:不列顛殖民地帝國

劉 旭

(北京大學 歷史學系,北京 100871)

“不列顛和平”概念探析

劉 旭

(北京大學 歷史學系,北京 100871)

“不列顛和平”是19世紀70年代以后在英帝國出現(xiàn)的新概念。其試圖借助古典主義,比附古希臘羅馬歷史以表達帝國內(nèi)部對于帝國衰落的憂慮意識?!安涣蓄嵑推健睆娬{(diào)英帝國主導的“秩序、安全和和平”理想。一方面,它強調(diào)英帝國新的帝國觀念,主張將帝國內(nèi)部的白人殖民地及美國(“一戰(zhàn)”以后)培養(yǎng)為英國的“伙伴”;另一方面它則主張極力避免無意義的爭端,只進行對于帝國利益至關(guān)重要的戰(zhàn)爭。作為具有特定歷史背景的概念,隨著英帝國的衰落,“二戰(zhàn)”后的“不列顛和平”逐漸失去其原有內(nèi)涵。

“不列顛和平”;英帝國 ;“帝國聯(lián)邦”

在轟鳴的堡壘之后矗立著英格蘭/(她)堅不可摧,為懸崖上的高塔所圍繞/邁向和平和繁榮,日日不息/久經(jīng)歲月……嫉妒的國家,輕披著盔甲/“看,她在胸前沒有一片盔甲/如果我們攻擊她又如何?”……[1]

這首原載于《泰晤士報》名為《不列顛和平》的長詩對“不列顛和平”*①對于“Pax Britannica”一詞,國內(nèi)有數(shù)種譯法,總結(jié)起來有“不列顛和平”“不列顛治世”“不列顛霸權(quán)”“不列顛治下的和平”“不列顛(英國)霸權(quán)治下的和平”“不列顛式的和平”以及“不列顛平衡”等。在充分考慮了多方因素之后,決定采用“不列顛和平”這一譯法,其原因如下:首先,考慮到“霸權(quán)”等提法是后世學者總結(jié)而成,當時英國人在提及“Pax Britannica”時不會帶有這種感情色彩,因而盡量選擇比較中性的提法,同理因此而放棄了褒義色彩過強的“不列顛治世”提法;其次 “不列顛平衡”等譯法盡管在用詞上不偏不倚,但卻沒法抓住問題核心,給人一種不知所然的感覺。因而出于學術(shù)慣性的考慮,暫時采用了“不列顛和平”這一譯法。概念產(chǎn)生的背景做出了形象的說明。它是進入19世紀70年代之后*②The politics of Naval supremac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一書的作者 Gerald Sandford Graham認為“Pax Britannica”最早出自約瑟夫·張伯倫在1893年針對印度問題的演講,而事實上,早在1880年11月10日的《泰晤士報》上就出現(xiàn)了 “Pax Britannica”的提法,同時,Ali Parchami在Hegemonic Peace and Empire: The Pax Romana, Britannica and Americana一書則認為該概念衍生自迪斯累利1879年在倫敦市政廳所做的名為“帝國與自由”(imperium et libertas)的演說。結(jié)合以上看法,本文認為,將其出現(xiàn)階段定位在19世紀70年代是比較合適的。,隨著帝國擴張的再開而對周遭列強威脅產(chǎn)生的危機意識的副產(chǎn)品?!爸刃颉踩秃推健北澈蠓从车氖菍Φ蹏鴶U張可能導致的使其由盛而衰的大戰(zhàn)敗的憂慮。

一 、“不列顛和平”概念興起的歷史背景

19世紀70年代以來英帝國對外擴張熱情的再度出現(xiàn)是“不列顛和平”概念出現(xiàn)的基本歷史背景。從這一時期開始,英國國內(nèi)對待殖民及帝國的態(tài)度出現(xiàn)了新的變化。隨著英國國內(nèi)對帝國熱情的重燃和逐步展開的殖民擴張活動,對英帝國或?qū)⑺ヂ涞膽n患意識開始逐步浮出水面。這一意識首先表現(xiàn)為對帝國內(nèi)部構(gòu)成及其可能的“伙伴”的觀念的相應變化。在“一戰(zhàn)”以前,這一變化主要體現(xiàn)為對帝國內(nèi)部的殖民地,特別是白人殖民地的看法的轉(zhuǎn)變。正如張伯倫所說:“我們不再稱附屬國(dependency),占據(jù)(殖民地的)觀念也向親屬關(guān)系轉(zhuǎn)變。我們認為并稱其為我們的一部分,不列顛帝國的一部分。(它們)與我們團結(jié)一致,雖然遍布全世界各地,但卻可以通過親屬關(guān)系、宗教、歷史及語言的紐帶跨越原本將彼此隔絕的海洋與我們聯(lián)系起來”[2]。因而,“不列顛和平”實際上反映了英帝國開始放下作為宗主國的高高在上的身份,建立“帝國聯(lián)邦”的新的歷史趨勢?!叭绻涣蓄嵟c其對臣屬國的巨大責任相分離,它就會失去一半的優(yōu)良品質(zhì)……為了擴大和激發(fā)彼此共同力量的發(fā)展,不列顛人有理由建立一個國家聯(lián)盟(national union),這也是實現(xiàn)國際和平的特殊方法?!盵3]根據(jù)阿德里(Adderley)的觀點,白人定居殖民地和非白人殖民地應該分別屬于帝國的“希臘模式”和“羅馬模式”,而其中希臘模式則成了聯(lián)合一切以英語為語言的國家的良好范式[4]387。因此,“不列顛和平”的核心是希臘模式的,它通過將同樣屬于“文明”世界的白人殖民地和類白人殖民地(如印度)聯(lián)合起來的方式來共同維系以英帝國為核心的世界秩序和“和平”。

帝國的“希臘模式”,或者換句話說“帝國聯(lián)邦”的內(nèi)涵主要表現(xiàn)在兩方面:首先,如前所述,強調(diào)“希臘模式”帝國的“不列顛和平”并不是英帝國強大或者崛起的表現(xiàn)。恰恰相反,它體現(xiàn)出了在19世紀70年代以后帝國殖民爭奪狂潮中英帝國自身的憂患意識。如果英帝國需要避免雅典帝國借由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而失敗的教訓,那么,它就要避免那些能使帝國衰落的災難性戰(zhàn)爭而維持和平。而團結(jié)一切與自身相近的白人殖民地的希臘模式無疑是最佳的選擇。通過一個類似于國家聯(lián)盟的組織,不列顛帝國可以有效地避免戰(zhàn)爭,而其背后的邏輯正如威廉·拉姆塞(William Ramsay)所說:由于參與制造一個力量均衡的元素越多,這一平衡越無法達到,因而“盡管強化了不同人們的自我意識和野心,大型(國際)組織和較大的政治實體簡化了政治平衡的問題并減少了戰(zhàn)爭的可能”[3]。因此,“不列顛和平”實際上是在帝國受到威脅時,處于憂患意識的帝國人通過主動吸收白人殖民地的方式增加英帝國在國際事務中的砝碼的一種方法。這便是帝國“伙伴”的真正價值。

其次,“文明道德的”希臘帝國不同于羅馬帝國的另一方面則體現(xiàn)為:“哥特人野蠻的約束機制時刻不放松,溫和智慧的希臘人則……認識到長大的孩子有自主的權(quán)利,并會祝福他們并與之告別”[4]387。也就是說處于“不列顛和平”“希臘體系”中的白人殖民地最終會實現(xiàn)其“自主的權(quán)利”,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英帝國援引希臘的例子實際上是想說明:成為“帝國聯(lián)邦”的“伙伴”的基本條件是共同的民主代議制度。希臘和英國都有著“言論自由、行動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希臘人熟悉的口號也是我們所熟悉的”[4]336,因此,正如希利(Seeley)所指出的,如果英帝國不想和雅典一樣衰落的話,她就必須吸取教訓實行帝國聯(lián)邦制。而事實上,帝國聯(lián)邦制正是“不列顛和平”的核心和組織形式。

“不列顛和平”的另一方面則體現(xiàn)在帝國對外關(guān)系上的秩序和“和平”原則,這也就是阿德里所說的“羅馬”要素。事實上,如果追溯“不列顛和平”的語源,可以發(fā)現(xiàn)“Pax Britannica”表述語言即古代羅馬世界通用的拉丁語,它是“羅馬和平”(Pax Romana)[5]概念的引申和發(fā)展。不僅如此,二者在內(nèi)涵上也具有相似之處。前者特指羅馬帝國鼎盛時期的相對“和平”,而這種和平最大的特點有兩方面[6]:其一,“羅馬和平”并不是絕對的消除戰(zhàn)爭,而是強調(diào)一種與“合約”(Pactum)相聯(lián)系的“有約必守”(Pacta sunt servanda)。換句話說,它的實質(zhì)是維持以羅馬規(guī)則來運行的世界秩序。因此,維持這種秩序,就要強調(diào)集權(quán)化的官僚、稅收和貿(mào)易體制,強調(diào)作為“萬民法”(Jus gentium)的法律,同時也要堅持“如需和平,必先備戰(zhàn)”(Si vis pacem,para bellum)的原則,隨時進行以維持“和平”為目的的軍備競賽;其二,“羅馬和平”也是有其范圍的,它在本質(zhì)上是一種中心權(quán)力觀,維持和平和享受和平帶來的福祉的是擁有羅馬公民權(quán)的“文明人”,外圍的野蠻人是不會享有這種和平的,相反,對其進行的戰(zhàn)爭恰恰是維持“文明”羅馬和平的重要方面。因此,“不列顛和平”絕對不是毫無戰(zhàn)事的絕對和平,它強調(diào)的“和平”實際上是在維持現(xiàn)有不列顛帝國霸權(quán)和秩序的同時盡量避免能造成這一體制巨變的危險戰(zhàn)爭和沖突。也正是因此,“不列顛和平”在本質(zhì)上和19世紀70年代以來不列顛進行的戰(zhàn)爭在本質(zhì)上并不矛盾。

二、英帝國的和平與秩序觀:“不列顛和平”的內(nèi)涵的深層意義

作為19世紀70年代之后萌生的新概念,“不列顛和平”有著獨特的時代特征。具體來講,從其產(chǎn)生到“一戰(zhàn)”前,以下三個方面值得注意:

首先,如前所述,“不列顛和平”的關(guān)鍵是秩序的維持,這種秩序除了之前提到的國際層面之外,還有另外一層含義,即不列顛帝國在殖民地(特別是非白人殖民地)的統(tǒng)治秩序。作為帝國的支柱的印度首當其沖地成為這一秩序的主要推行地區(qū)。正如英國統(tǒng)計學家亨特(Hunter)于1879和1880年兩次在愛丁堡所做的針對印度的演說[7]中所說:印度在不列顛統(tǒng)治之前,受到地方當權(quán)者肆意的暴政、外邦或叛變引發(fā)的侵擾和戰(zhàn)爭、有組織的土匪的永不停歇的搶劫和干擾。而“不列顛和平”則去除了這些阻礙印度人口增加的因素,其證據(jù)之一即:在“不列顛和平”之下,印度的人口數(shù)呈現(xiàn)了幾何級別的增長。不僅如此,這一現(xiàn)象不僅出現(xiàn)在不列顛直接控制的地區(qū),在不列顛沒有直接控制而是加以“保護”的地區(qū),人口也出現(xiàn)了增加。因此,概括起來,不列顛帶給印度的一切進步,歸根到底都要取決于不列顛在印度“引入了秩序、安全和和平”[8],而在印度,“不列顛和平”是通過印度官員的以下三項工作實現(xiàn)的:即征服的工作(a work of conquest)、統(tǒng)一的工作(a work of consolidation)以及安撫的工作(a work of conciliation),一切有益于印度的計劃只能是“不列顛和平”所帶來的,而在“那些舊時的印度本土皇室的和平”之下則是“不可能的”。因而,從某種意義上講,正是從戴賀胥時期開始的戰(zhàn)爭“塑造了現(xiàn)今的印度”[9]。言外之意,在印度這樣的殖民地,英帝國的存在本身就等于秩序和和平,有趣的是,“不列顛和平”并不僅僅適用于印度等非白人殖民地,它同樣也被指代英帝國在愛爾蘭的秩序。只不過,對于愛爾蘭來講,“不列顛和平”卻并沒有完全實現(xiàn)它在印度實現(xiàn)的歷史使命。但即便如此,“愛爾蘭在任何方面的進步都要歸因于它與大不列顛的政治聯(lián)合,而之所以它無法完全享有它,則要完全歸咎于它自己”[10]。因此,不難看出“不列顛和平”的本質(zhì)是不列顛“文明”通過戰(zhàn)爭或其他手段強制取代殖民地當?shù)亍耙靶U”的和平,其強調(diào)的是在英帝國秩序內(nèi)部的所謂“和平”。

其次,“不列顛和平”強調(diào)其追求“秩序、安全和和平”的方式有別于其他歐洲列強所建立的帝國“和平”。即不列顛放棄了將戰(zhàn)爭作為維持帝國首要手段。羅馬征服者過分重視吞并領土,他們因財富和戰(zhàn)爭本身而衰落:“羅馬在其占據(jù)英格蘭的4個世紀中太專注于軍事事務而不能為其奠定一個穩(wěn)定的聯(lián)邦。因此她沒有成為我們國家和制度的養(yǎng)母,這顯示了單純軍事勝利的局限性。”[11]羅馬在英格蘭失敗的原因在于其只是將英格蘭作為羅馬的軍營,羅馬的“阿爾及利亞”,而沒有與其融合并形成聯(lián)邦。只有通過“不列顛和平”調(diào)節(jié)英帝國的各個部分,才能保證帝國的持久和穩(wěn)定?!拔覀兗覉@的和平,聯(lián)合王國內(nèi)部的和平以及帝國的和平,是同一群人們加以進化過程中相互作用和彼此依存的重要方面”[12]167。不僅如此,不列顛之所以形成現(xiàn)今的帝國,并非是軍事征服的結(jié)果,“問題在于其訴求和目標都不是領土的、軍事的和政治的,而是經(jīng)濟的。但它也不是貪婪和野心作祟的結(jié)果,而是時局加之于我們的”[13]。拿破侖帝國主張擴大疆土和法國軍隊的榮耀,這是導致其失敗的主要原因。而德國也主張通過“鐵血政策”建立類似帝國,因而必會遭到類似的失敗。只有不列顛帝國才是帝國的完美形式,其原因正是因為它主張“不列顛和平”:“我們不需回溯東方專制君主,或者如流星一閃而逝的馬其頓亞歷山大的事業(yè),只有羅馬帝國在一定措施上預見了不列顛帝國依存的原則——征服只是對文明的終止,它終止了國家之間的和平和團結(jié)”[13]。不難看出,英帝國是將“不列顛和平”作為一種普世價值作為推廣的,這一“非戰(zhàn)”原則對后世有著深遠的影響。事實上,一直到“二戰(zhàn)”爆發(fā)之前,這一論點在英國都不乏支持者。

具體來講,“不列顛和平”不僅不是征服與暴力,而且是一種普遍受益的“和平”:“不列顛和平……帶著和平的事業(yè),無論怎樣計量,繁榮都為(殖民地)當?shù)厮碛?,且復興其內(nèi)外貿(mào)易,使得所有國家都自由分享了其利益的一部分”[14]。正如約瑟夫·張伯倫所夸耀的[15],正因不列顛帝國和“不列顛和平”的特殊性,不列顛成了唯一可以不必花費巨大代價而實現(xiàn)殖民工作的國家。為證明這一點,張伯倫列舉了法國在阿爾及利亞花費巨額費用、德國在阿比西尼亞、意大利在其殖民地的不成比例的開銷,并指出這些都是失敗的帝國例子,其錯誤的統(tǒng)治方式使得維持當?shù)亟y(tǒng)治本身成為了“昂貴的奢侈品”。

最后,“不列顛和平”背后掩藏的并不是對英帝國的強盛和擴張的驕傲自大,而是一種深層的憂慮和對帝國過于龐大以致崩潰的恐懼。從本質(zhì)上講,“不列顛和平”和“二戰(zhàn)”前的“綏靖”一脈相承,它要求的是盡可能避免會導致英帝國衰落的任何“戰(zhàn)爭”,以所謂“秩序、安全和和平”來保證不列顛帝國不會遭遇古代羅馬希臘帝國遭遇到的失敗。譬如在愛爾蘭問題上,“不列顛和平”擔心的是其在帝國關(guān)鍵時刻的可能出現(xiàn)的隱患。愛爾蘭需要團結(jié)和緩和的方式,最好把它發(fā)展為新的帝國“伙伴”(日后愛爾蘭獲得的自治領地位的事實證明了這一點)。愛爾蘭需要“不列顛和平”帶來的秩序和和平,“不可否認,整個帝國及美國中說英語的大多數(shù)人都對給予愛爾蘭以自治權(quán)而歡呼雀躍”[12]160,而愛爾蘭斗爭的結(jié)束也不僅僅是“不列顛和平”的一大勝利,也是成功解決帝國內(nèi)部一顆“定時炸彈”的巨大勝利。

正如珍·莫里斯(Jan Morris)在其《不列顛和平》一書中所強調(diào)的,“新的國外對手看起來迫使不列顛脫離自給自足的狀況成為一個帝國……德國的崛起將不列顛趕出歐洲,而俾斯麥力圖為德國在非洲和大洋獲取殖民地則將閑適的帝國構(gòu)建舊習慣轉(zhuǎn)變?yōu)榱司o急的權(quán)力政策”[16]。因此,來自德國的技術(shù)挑戰(zhàn)、美國的商業(yè)挑戰(zhàn)和法國與俄國的政治挑戰(zhàn)迫使不列顛采取新的策略方針。“不列顛和平”成了不列顛帝國保護自己的絕佳手段:首先,既然戰(zhàn)爭風險對于不列顛帝國如此巨大,那么就要盡可能避免戰(zhàn)爭而維持“秩序、安全和和平”,這是“不列顛和平”及其后“綏靖”的第一層含義;其次,如果在歐洲無法找到可靠的盟友,那么就應該在帝國內(nèi)部尋求,“不列顛和平”中的“希臘模式”正是其第二層含義,發(fā)展白人殖民地使之成為不列顛的天然盟友;最后,既然羅馬和拿破侖帝國擴張的背后掩藏著失敗的風險,那么不列顛帝國就需要在保衛(wèi)其重點殖民地的同時,對新的擴張保持謹慎和理智,重要的是不要因此卷入新的爭端,正如泰晤士報在1881年針對阿富汗的報道所說的那樣:“來自阿富汗的消息證明我們撤退出這一國家的正確性,當我們跨越出‘不列顛和平’成功奏效的范圍之外時,我們便會遭致來自多方面的對抗……我們真正關(guān)心的是戰(zhàn)爭必須局限在我們控制的區(qū)域之外,如果我們還滯留在坎大哈,那么我們很難避免卷入爭端。”[8]從這一角度看,“不列顛和平”實際上是針對帝國擴張的反力量,它強調(diào)帝國的“相對靜止”和必要時候在非關(guān)鍵地區(qū)的收縮。

三、“一戰(zhàn)”后的“不列顛和平”

如果“一戰(zhàn)”以前英國人對不列顛帝國衰落的憂慮更多的還只是一種猜測的話,那么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本身則使這種憂慮成為活生生的現(xiàn)實。英國衰落和“一戰(zhàn)”后美日力量的興起使得英帝國不得不調(diào)整自身的內(nèi)外政策,“不列顛和平”也難以幸免。具體來講,“一戰(zhàn)”后至“二戰(zhàn)”爆發(fā)間“不列顛和平”有著如下三點變化和調(diào)整:

第一,作為凡爾賽體系而建立的國際聯(lián)盟給“不列顛和平”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二者沖突的焦點實際上在于以下兩點:一方面,“不列顛和平”實際上是一種以英帝國為單一核心的和平秩序體系,而國聯(lián)卻強調(diào)幾個大國以共同協(xié)商的方式維持和平秩序;另一方面,“不列顛和平”實際上是一種孤立主義,它要求英國的國際事務盡可能地以英帝國本身為中心,要力圖避免卷入與歐洲列強的爭端,更要遠離歐洲事務。而“一戰(zhàn)”本身及其后的凡爾賽體系則要求英國作為重要角色參與到歐洲事務之中來,這顯然是與“不列顛和平”的基本精神相抵觸的。

因此,國聯(lián)與“不列顛和平”矛盾問題的實質(zhì)實際上是衰弱之后的英帝國如何權(quán)衡帝國事務和歐洲事務之間關(guān)系的問題。對于這一問題,帝國聯(lián)邦的積極支持者米爾納(Milner)在1919年指出[17]:現(xiàn)階段,“英帝國”(British Empire)這一詞匯本身已經(jīng)不再合適,只是出于習慣,我們才使用這一術(shù)語代替更為恰當?shù)摹坝⒙?lián)邦”(British Commonwealth)概念。原因在于現(xiàn)今英聯(lián)邦之下的各國“注定成長并超過母國,并會在平等和合作關(guān)系之下團結(jié)起來,至少主要通過道德和精神的紐帶連接起來”[17]。而對于國聯(lián)和英聯(lián)邦,他則認為:首先,盡管印度和其他自治領加入國聯(lián)不會動搖英聯(lián)邦本身,但這卻會產(chǎn)生一種身份上的矛盾。因為它們本身不是英聯(lián)邦的附屬,而恰恰是其一部分,其加入國聯(lián)會導致對其英聯(lián)邦成員身份的削弱;其次,國聯(lián)促使英聯(lián)邦將“不列顛和平”轉(zhuǎn)化為“世界和平”(Pax Mundi);再次,盡管國聯(lián)有其優(yōu)勢(有其常設機構(gòu)),但英聯(lián)邦的成員內(nèi)部聯(lián)系緊密,要遠大于國聯(lián)成員,因而要比后者更加有效;最后,英聯(lián)邦有自身的獨特利益,這是國聯(lián)無法插手的。它也有自身獨特的責任,那就是所謂托管制度(trusteeship)。

第二,“不列顛和平”中的“希臘模式”的外延進一步擴展。具體表現(xiàn)就是在繼續(xù)聯(lián)合英聯(lián)邦內(nèi)部白人殖民地之外,開始將英聯(lián)邦之外的美國作為重要的備選“伙伴”目標?!耙粦?zhàn)”后,由于英國的衰落和美國的崛起,使得針對英美合作的言論一時頗為流行,而且言論與之前針對白人殖民地的言論也如出一轍。美國“只是英格蘭智慧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繼續(xù)”[12]16。“美利堅和平”(Pax Americana)和“不列顛和平”二者都“擊退了殺戮和掠奪;以痛苦的血和淚摧毀了奴隸制度;在其不可戰(zhàn)勝的戰(zhàn)士經(jīng)過之地都終結(jié)了劫掠、折磨和不公正的惡劣行徑”[18]。 和“不列顛和平”一樣,“美利堅和平”也能實現(xiàn)消除戰(zhàn)爭,消滅不公正,“保護婦孺、消除惡疾、給混亂帶來秩序,使世界成為適合人們居住的更美好的地方”[18]。 不僅如此,由于“至今,不列顛和美國的友誼已經(jīng)未經(jīng)武裝沖突的破壞接近100年之久了”[12]229,以及二者在文化、血緣和認同上的相似和傳承(不列顛是美國和加拿大的養(yǎng)育之母),所以“他們的友誼和共同行動是世界和平的最佳保證”[12]229。顯然,作為戰(zhàn)后衰落的無奈之舉,“美利堅和平”的提出實際上削弱了“不列顛和平”的影響。通過聯(lián)合美國,英帝國希望在英聯(lián)邦之外找到合適的盟友,以借助其力量共同維持世界秩序和“和平”。但是這卻在本質(zhì)上違背了“不列顛和平”的內(nèi)部封閉和避免參與不必要的國際沖突的原則,這顯然是其矛盾之處。

第三,如果說“一戰(zhàn)”前“不列顛和平”的主要對手是歐洲其他列強,特別是德國。那么“一戰(zhàn)”后與“美利堅和平”結(jié)合的“不列顛和平”的主要對手則是日本(和中國),這就是所謂的“黃禍”論(yellow peril)。不僅在華盛頓體系建立過程中,英國聯(lián)合美國以《四國條約》肢解了英日同盟。在英國新的“不列顛和平”中,日本成為了和平、秩序和文明的敵人。由于“日本是任何一個強國中自然資源最少的國家……而它的需求迫使其強大起來”[19],繼而“下一場戰(zhàn)爭”并不是同盟或國家之間的戰(zhàn)爭,而將會是一場“西方對抗東方”的戰(zhàn)爭,因為“沒有什么能阻止東亞南部國家(包括日本和中國)獲得更多的土地,而這些只能通過跨越太平洋(從美洲)獲得”[20]也正是因此,由于英美兩國漫長的海岸線,“至今,管理世界安全的任務主要歸于不列顛海軍,其次則是美國海軍及其資源”[19]。

四、“二戰(zhàn)”后 “不列顛和平”的消亡

“不列顛和平”實際上是要維持以英帝國為中心的世界和平與秩序。隨著不列顛帝國在“二戰(zhàn)”后的徹底衰落,倡導不列顛秩序的“不列顛和平”也逐漸失去了其原有的內(nèi)涵和歷史價值。當麥克米倫在1961年訪問加拿大時稱贊“不列顛和平”時也不得不稱“其在往昔比聯(lián)合國更好地維護了世界和平”[21]。“不列顛和平”已然成了歷史的陳跡。

失去原本含義的“不列顛和平”在當代以兩種嶄新的形式繼續(xù)發(fā)揮著有限的影響:對于前英帝國殖民地國家,“不列顛和平”成為代表英帝國統(tǒng)治秩序的特定歷史階段的代名詞[22];而另一方面,隨著“美利堅和平”的提出,一系列“和平”紛紛出現(xiàn),如 “日本和平”(Pax Nipponica)[23]“法蘭西和平”(Pax Gallica)[24]、“蘇維埃和平”(Pax Sovietica)[25]甚至“中國和平”(Pax Sinica)[26]。在這里“和平”成為了“霸權(quán)”的同義語,“對于經(jīng)濟和政治強國,和平(Pax)結(jié)果比戰(zhàn)爭更加容易實現(xiàn)控制,不僅僅是在經(jīng)濟上,也包含政治控制”[6]。結(jié)果,“Pax Britannica”盡管失去了英帝國背景并淪為國際關(guān)系術(shù)語,但還是以特定的方式繼承和存留了下來。

[1] ANONYMOUS.Pax Britannica[N].The times,1898-11-23(8).

[2] BOYD C W. Mr. Chamberlain's speeches[M]. London:Constable and Company Limited,1914:2.

[3] ANONYMOUS.Imperialism and peace[N].The times,1913-05-09(7).

[4] JENKYNS R.The Victorians and ancient Greece[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5] PARCHAM A.Hegemonic peace and empire: the Pax Romana, Britannica and Americana[M]. London:Routledge,2009:15.

[6] GALTUNG J.Social cosmology and the concept of peace[J].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1981(2): 183-199.

[7] ANONYMOUS.Report.[N].The times,1880-11-10(9).

[8] ANONYMOUS.The Indian census[N].The times,1881-09-05(9).

[9] ANONYMOUS.Report.[N].The times,1887-11-10(9).

[10] ANONYMOUS.Report.[N].The times,1887-01-21(8).

[11] GREEN J R.Making of England[M].London: Macmillan Company, 1881:7.

[12] PERRIS H S.Pax Britannica:a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British pacification[M].London:Sidgwick & Jackson Limited,1913.

[13] ANONYMOUS.Report[N].The times,1898-09-13(7).

[14] ANONYMOUS.The Middle Eastern question[N].The times,1902-12-30(10).

[15] CRESWICKE L.The life of the right honourable Joseph Chamberlain:Vol.2[M].London:Caxton Publisher Company, 1904:192.

[16] MORRIS J.Pax Britannica:the climax of an empire[M].London:Faber&Faber Limited,1998:8.

[17] ANONYMOUS.Need for empire constitution[N].The times,1919-08-02(16).

[18] ANONYMOUS.America and Britain[N].The times,1920-03-16(8).

[19] ANONYMOUS.East and west[N].The times,1921-01-18(6).

[20] ANONYMOUS.The "yellow peril" [N].The times,1921-01-15(9).

[21] ANONYMOUS.Pax Britannica more successful than UN[N].The times,1961-04-12(9).

[22] WAI D M.Pax Britannica and the southern Sudan:the view from the theatre[J].African affairs,1980(7):375-395.

[23] HABER D L.The death of hegemony:why "Pax Nipponica" is impossible?[J].Asian survey,1990(9):892-907.

[24] Rettig T.French military policies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Yên Bay mutiny, 1930: old security dilemmas return to the surface[J].South east Asia research, 2002(11):309-331.

[25] Beer E."History and psychology" in relations between east and west[J].East and west,1954(7):109-111.

[26] Kueh Y Y. Pax Sinica: Geopolitics and economics of China's ascendance[M].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12: 367-376.

[責任編輯 許嬰]

Review on “Pax Britannica”

LIU Xu

(Department of History,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Pax Britannica” is a term which emerged in 1870s in British empire.It is a combination of the Victorian classicism and mimic of ancient history that reflects the fear of the possibility of a big war which will result in the decline of the empire. The term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order, safety and peace ”ideal. On one hand, it reflected the attempt of the empire to establish “partners” to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firstly among the white dominions, and then USA (after the Great War). On the other hand, it held the belief of avoiding meaningless disputes but important wars which were beneficial to the empire. With the decline of the empire, “Pax Britannica”, an expression with certain history background, gradually lost its original connotation.

“Pax Britannica”; British Empire; imperial federation

2016-11-20

劉旭(1987-),男,河北秦皇島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英帝國史及環(huán)境史。E-mail:liufensi@163.com

K561.4

A

1004-2237(2017)01-0061-06

10.3969/j.issn.1004-2237.2017.01.010

猜你喜歡
不列顛殖民地帝國
恐龍帝國(6)
恐龍帝國(5)
恐龍帝國(4)
新加坡殖民地自由港政策的形成(1819—1867)
英屬北美殖民地共同文化的形成
不列顛空戰(zhàn)中的英國皇家飛行員
不列顛空戰(zhàn)
狗邪韓國是倭人之地——兼論任那非日本殖民地
“張譬”號開展首航第二航段前往南太平洋新不列顛海溝
回眸不列顛空戰(zhàn)
忻城县| 宁化县| 刚察县| 长沙市| 河池市| 即墨市| 常熟市| 东乡族自治县| 安顺市| 黄骅市| 桓台县| 洱源县| 建湖县| 桃江县| 永兴县| 济源市| 蕉岭县| 红桥区| 张家川| 巨鹿县| 通化县| 方正县| 绥芬河市| 宁海县| 库尔勒市| 饶平县| 新巴尔虎左旗| 循化| 聂荣县| 神农架林区| 徐汇区| 六枝特区| 邓州市| 土默特右旗| 融水| 潜江市| 临洮县| 富锦市| 孙吴县| 新民市| 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