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閱讀下面的唐詩,回答下列各題。
春夕酒醒
□皮日休①
四弦才罷醉蠻奴,酃醁②馀香在翠爐。
夜半醒來紅蠟短,一枝寒淚作珊瑚。
[注]:①皮日休:晚唐詩人,半生坎坷。本詩為其中年所作。②酃醁(línɡ lù):美酒名。
本詩前兩句有何作用?
答: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李 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請對第三聯(lián)“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所運用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簡要分析。
答:
與浩初上人
同看山寄京華親故[注]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劍铓,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xiāng)。
[注]:此詩寫作之時,作者是貶謫之身,正值壯年的柳宗元被貶為柳州刺史。
1.此詩的后兩句獨具藝術魅力,請簡要分析。
答:
2.詩人借“山”抒發(fā)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
史將軍①二首(其二)
□杜 牧
壯氣蓋燕趙②,耽耽③魁杰人。
彎孤五百步,長戟八十斤。
河湟④非內(nèi)地,安史有遺塵。
何日武臺坐,兵符授虎臣?
注:①史將軍,生平不詳。②古稱燕趙多慷慨之士。③耽耽:形容神態(tài)威武。④河湟:現(xiàn)今的甘肅、青海地區(qū),唐肅宗時,吐蕃乘安史之亂占領其地。
1.詩人運用了哪些手法刻畫了“史將軍”的形象?請簡要分析。
答:
2.從全詩來看,本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
答:
二、閱讀下面的宋詞,回答下列各題。
千秋歲①
□秦 觀
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ㄓ皝y,鶯聲碎。飄零疏酒盞,離別寬衣帶。人不見,碧云暮合空相對。
憶昔西池②會,鹓鷺③同飛蓋。攜手處,今誰在?日邊清夢斷,鏡里朱顏改。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注]:①千秋歲:詞牌名。此詞作于詞人被貶處州時。②西池:汴京(開封)金明池。③鹓鷺:兩種鳥,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
1.詞的開頭四句描寫了怎樣的景象?請簡要描述。這四句在全詞中有何作用?
答:
2.“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是傳頌千古的名句,請結合全詞對其表現(xiàn)手法進行賞析。
答:
臨江仙
□徐昌圖
飲散離亭西去,浮生常恨飄蓬?;仡^煙柳漸重重。淡云孤雁遠,寒日暮天紅。
今夜畫船何處?潮平淮月朦朧。酒醒人靜奈愁濃。殘燈孤枕夢,輕浪五更風。
1.上闋“淡云孤雁遠,寒日暮天紅”兩句主要運用了哪種表現(xiàn)手法?試作賞析。
答:
2.結合全詞,簡要分析詞人表達的情感。
答: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題。
管晏列傳
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少時常與鮑叔牙游,鮑叔知其賢。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遇之,不以為言。已而鮑叔事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糾。及小白立為桓公,公子糾死,管仲囚焉。鮑叔遂進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齊,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
管仲曰:“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于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吾嘗三戰(zhàn)三走,鮑叔不以我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糾敗,召忽死亡,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jié)而恥功名不顯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鮑叔既進管仲,以身下之。子孫世祿于齊,有封邑者十馀世,常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齊,以區(qū)區(qū)之齊在海濱,通貨積財,富國強兵,與俗同好惡。故其稱曰:“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薄八木S不張,國乃滅亡?!薄跋铝钊缌魉?,令順民心?!惫收摫岸仔?。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為政也,善因禍而為福,轉敗而為功。貴輕重慎權衡于柯之會桓公欲背曹沫之約管仲因而信之諸侯由是歸齊。
(選自《史記》,有刪改)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貴輕重慎權/衡于柯之/會桓公欲背/曹沫之約管仲/因而信之諸侯/由是歸齊
B.貴輕重慎權/衡于柯之會桓公/欲背曹沫/之約管仲因而信之/諸侯由是歸齊
C.貴輕重/慎權/衡于柯之會/桓公欲背曹沫/之約管仲/因而信之/諸侯由是歸齊
D.貴輕重/慎權衡/于柯之會/桓公欲背曹沫之約/管仲因而信之/諸侯由是歸齊
2.下列對文中黑體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公子:先秦稱諸侯的兒子,后稱官僚的兒子,也用來尊稱別人的兒子
B.封邑:即封地,古代國君賜給卿、大夫等的土地(包括土地上的勞動者)。
C.大夫:先秦諸侯國中官職,位于士之下、卿之上,隋唐以后以大夫為高級官階之稱號。
D.四維:指禮、義、廉、恥等,古代統(tǒng)治者以此為治國之綱。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管仲家境貧困,和鮑叔牙做買賣常占便宜,鮑叔牙卻一直很好地對待他,不將這事聲張出來。
B.鮑叔牙深信管仲做事不順,當官不成,原因是機遇不到,他堅信管仲是治國之才,時來運轉,會發(fā)揮潛能。
C.文章第二段飽含著管仲對鮑叔牙的感激,洋溢著對真摯友情的贊頌,表達了知己之人、知遇之情的難能可貴。
D.文章著重寫管仲與鮑叔牙的交往,重點寫鮑叔牙的高尚品德和行為,暗示沒有鮑叔牙就沒有管仲。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管仲既用,任政于齊,齊桓公以霸。
譯文:
(2)以區(qū)區(qū)之齊在海濱,通貨積財,富國強兵。
譯文:
杜預傳
杜預字元凱,京兆杜陵人也。
時帝密有滅吳之計,而朝議多違,唯預、羊祜、張華與帝意合。祜病,舉預自代,因以本官假節(jié)行平東將軍,領征南軍司。預既至鎮(zhèn),繕甲兵,耀威武,乃簡精銳,襲吳西陵督張政,大破之。預處分既定,乃啟請伐吳之期。帝報待明年方欲大舉,預表陳至計。預旬月之中又上表曰:“凡事當以利害相較,今此舉十有八九利,其一二止于無功耳。自秋以來,討賊之形頗露。若今中止,孫皓怖而生計,或徙都武昌,更完修江南諸城,遠其居人,城不可攻,野無所掠,積大船于夏口,則明年之計或無所及?!钡勰嗽S之。
預以太康元年正月,陳兵于江陵,遣參軍樊顯、尹林、鄧圭、襄陽太守周奇等率眾循江西上,授以節(jié)度,旬日之間,累克城邑,皆如預策焉。又遣牙門管定、周旨、伍巢等率奇兵八百,泛舟夜渡,以襲樂鄉(xiāng),多張旗幟,起火巴山,出于要害之地,以奪賊心。吳都督孫歆震恐。吳之男女降者萬余口。(周)旨等發(fā)伏兵,隨歆軍而入。歆不覺,直至帳下,虜歆而還。于是進逼江陵。既平上流吳之州郡皆望風歸命奉送印綬預仗節(jié)稱詔而綏撫之又因兵威徙將士屯戍之家以實江北南郡故地各樹之長吏荊土肅然吳人赴者如歸矣。孫皓既平,振旅凱入,以功晉爵當陽縣侯。
預公家之事,知無不為。凡所興造,必考度始終,鮮有敗事?;蜃I其意碎者,預曰:“禹稷之功,期于濟世,所庶幾也。”
預身不跨馬,射不穿孔,而每任大事,輒居將率之列。結交接物,恭而有禮,問無所隱,誨人不倦,敏于事而慎于言。既立功之后,從容無事,乃耽思經(jīng)籍,為春秋左氏經(jīng)傳集解。
(選自《晉書》,有刪改)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既平上流/吳之州郡皆望風歸命/奉送印綬/預仗節(jié)稱詔而綏撫之/又因兵威/徙將士屯戍之家以實江北/南郡故地各樹之長吏/荊土肅然/吳人赴者如歸矣
B.既平上流吳之州郡/皆望風歸命/奉送印綬/預仗節(jié)稱詔而綏撫之/又因兵威徙將士/屯戍之家以實江北/南郡故地各樹之/長吏荊土肅/然吳人赴者如歸矣
C.既平上流/吳之州郡皆望風/歸命奉送印綬/預仗節(jié)稱詔而綏撫之/又因兵威徙將士/屯戍之家以實江北/南郡故地各樹之長吏/荊土肅然/吳人赴者如歸矣
D.既平上流吳之州郡/皆望風歸命/奉送印綬/預仗節(jié)稱詔而綏撫之/又因兵威/徙將士屯戍之家以實江北/南郡故地各樹之/長吏荊土肅/然吳人赴者如歸矣
2.下列對文中黑體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表:古代奏章的一種,常用來陳述心意;后也用于陳述對重大事件的見解。
B.太康:年號,是晉武帝司馬炎繼位后給自己紀年的名號。
C.牙門:古時駐軍,主帥或主將帳前樹牙旗以為軍門,稱“牙門”。這里指武將名號。
D.傳:傳記,在文中指記述人物生平事跡的文章或著作。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在滅吳的方略上杜預與皇帝持相同的意見,但在滅吳的時機上,他不同意皇帝的意見,在他的請求下,皇帝最終同意了他的主張。
B.太康元年正月,杜預率領部將開始討伐吳國,一路攻城略地,還活捉了吳都督孫歆,于是進逼江陵,吳國州郡都望風歸命,奉送印綬。
C.杜預作為一員儒將,既不會騎馬,也不會射箭,可是每當委以大事的時候,卻列將帥首位,所有的將帥對他都謙恭而有禮貌。
D.杜預不僅幫助國家建立了滅吳的功勛,這是立功;還為《左傳》作集解,成為《左傳》研究的大家,這是立言。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預既至鎮(zhèn),繕甲兵,耀威武,乃簡精銳,襲吳西陵督張政,大破之。
譯文:
(2)或譏其意碎者,預曰:“禹稷之功,期于濟世,所庶幾也?!?/p>
譯文:
[參考答案見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