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佶宇 楊晉青
(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畜牧獸醫(yī)研究所,山西太原 030032)
黃芪和刺五加兩種中草藥對斷奶仔豬生長性能的影響
梁佶宇 楊晉青
(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畜牧獸醫(yī)研究所,山西太原 030032)
在養(yǎng)豬生產中,斷奶仔豬由于飼料品質、形態(tài)和環(huán)境等一系列因素的改變等應激常引起“仔豬早期斷奶綜合征”。加之仔豬腸道發(fā)育不完全,常會出現厭食、消化不良、生長受阻和腹瀉等癥狀,這種斷奶應激容易導致仔豬生長緩慢,死亡率高,因此,如何提高仔豬的免疫功能,減少仔豬腹瀉成為提高斷奶仔豬生產性能中亟待解決的一大課題。
長期以來,人們習慣通過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來預防和控制仔豬腹瀉。然而,這種技術手段已導致了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豬腸道黏膜上皮細胞損傷以及畜產品安全等問題。因此,從源頭上增強仔豬的機體免疫力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途徑。
中藥作為動物飼料添加劑,由于其具有來源廣、成本低、抗病促生長效果顯著、作用方式獨特、無有害殘留、不易產生抗藥性等特點,它作為新型飼料添加劑,被譽為是繼抗生素時代之后最有潛力的促生長保健康物質,在動物營養(yǎng)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黃芪、刺五加則是近年來研究和開發(fā)十分活躍的領域,基礎研究和生產應用都取得可喜的進展。它們最直接的效果是促進仔豬小腸絨毛發(fā)育,維持絨毛正常的形態(tài)結構與功能,從而促進養(yǎng)分吸收,預防腹瀉的發(fā)生。
一直以來,對它們單個在畜禽中發(fā)揮著各自的生理功能已有大量的報道,但兩者同時用于仔豬飼料中的效果如何,是否可取長補短,目前尚無研究。本試驗著重探討黃芪和刺五加多糖對斷奶仔豬腹瀉及促生長的作用,旨在為中藥飼料添加劑在斷奶仔豬的使用提供科學依據。
1.1 試驗材料與設計
添加劑:黃芪;刺五加多糖。(購于河南新鄉(xiāng),中農康畜)選用體重8kg左右,(28±1)d 日齡斷奶的“杜×長大”三元雜交健康仔豬60 頭,隨機分為 5個處理,每個處理 2次重復,每個重復6頭,處理 1為對照組,飼喂基礎日糧,處理2~5 為試驗組。試驗期28d,預試期3d。
試驗各組均應給予相同的飼養(yǎng)管理和環(huán)境條件,按常規(guī)程序管理,每天記錄淘汰或死亡豬只數;觀察試驗豬采食、糞便、活動情況并記錄每頭耗料量、腹瀉頭數。
表1 試驗基礎日糧配方及其營養(yǎng)水平(風干基礎)
1.2 飼養(yǎng)管理
試驗專人管理,仔豬飼養(yǎng)在保育床上,自由采食和飲水,糞便每日清掃1次。試驗期28d。
1.3 檢測指標與方法
1.3.1 生產性能指標 在試驗開始和試驗結束時,早飼前逐頭空腹稱體重,飼料,并以重復為單位計算、統計在試豬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飼料增重比(F/G)。
1.3.2 腹瀉狀況 用腹瀉開始時間、持續(xù)時間、腹瀉指數、腹瀉頻率來反映腹瀉程度。
每天從6:00到20:00不間斷觀察仔豬的排糞情況(糞便形態(tài)、顏色、排糞次數等)。并逐頭采集各種形態(tài)的糞樣于65 ℃烘箱中測定初水分含量。根據糞中初水分含量和感觀記載,對各圈每頭豬每次排出的糞便評分(表2),2分以上認為腹瀉。統計腹瀉指數和腹瀉頻率。
表2 腹瀉評分標準
腹瀉頻率=Σ(腹瀉仔豬頭數×仔豬腹瀉天數)/試驗仔豬頭數×正試期(28天)×100%;腹瀉指數=糞便評分之和/供試豬的總頭數,該指數越高說明腹瀉越嚴重。
1.4 統計分析
試驗數據采用SPPS 13.0進行統計分析。并進行Duncan氏多重比較,P<0.05為差異顯著性判斷標準。
2.1 黃芪和刺五加多糖兩種中藥對斷奶仔豬生長性能的影響
黃芪和刺五加多糖兩種中藥對斷奶仔豬生長性能的影響列于表3。數據顯示,在初始體重差異不顯著的情況下,經過28 d試驗,日糧添加黃芪和刺五加多糖兩種中藥同時添加均顯著提高末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顯著降低料重比。處理2,3,4,5組各項指標與對照組均差異顯著,末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較對照組顯著提高(P<0.05)。處理3,4,5組末重顯著高于(P<0.05)處理2組,處理3,4,5組間無顯著差異(P>0.05)。處理4,5組平均日增重顯著高于(P<0.05)處理2,3組,4,5組間無顯著差異(P>0.05)處理3,4,5組平均日采食量顯著高于(P<0.05)處理2組,處理3,4,5組間無顯著差異(P>0.05)。處理3,4,5組料重比顯著低于處理2組(P<0.05)。在試驗中,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隨日糧中刺五加多糖添加水平的增加而增加,有一定的劑量依賴效益。
2.2 黃芪和刺五加多糖兩種中藥對斷奶仔豬健康狀況的影響
黃芪和刺五加多糖兩種中藥對斷奶仔豬健康狀況的影響列于表3。數據顯示,日糧中添加刺五加多糖均降低了仔豬腹瀉率和腹瀉頻率。處理3,4,5組腹瀉率顯著降于處理2組(P<0.05),3,4,5組間無顯著差異(P>0.05)。處理3,4,5組腹瀉頻率顯著低于處理1,2組(P<0.05),處理4,5組顯著低于處理3組(P<0.05),處理4、5組間無顯著差異(P>0.05)。在試驗中,腹瀉率和腹瀉頻率隨日糧中刺五加多糖添加水平的增加而降低。
表3 黃芪和刺五加多糖兩種中藥對斷奶仔豬生長性能的影響
表4 黃芪和刺五加多糖兩種中藥對斷奶仔豬健康狀況的影響
(1)本實驗結果表明添加適宜劑量的黃芪和刺五加多糖提高了仔豬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降低了料重比、腹瀉率和腹瀉頻率,與前人的結果基本一致。其促生長作用可能與其改善腸道黏膜形態(tài)、消化酶活性和提高血液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等密切相關;也可能是由于刺五加多糖結構中含有葡聚糖、果糖、麥芽糖等,在體內被消化酶分解成β-葡聚糖等寡糖能提高日增重,促進動物生長。
(2)兩種中藥降低仔豬腹瀉率可能是刺五加的腸道降解產物能與腸道病原菌表面的外源凝集素結合,使病原菌不能附著于腸壁而排出體外。另外它們可以增強仔豬機體免疫、調節(jié)腸道微生物區(qū)系,從而降低仔豬腹瀉率。
(1)日糧中添加適宜劑量的黃芪和刺五加多糖能顯著提高斷奶仔豬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降低料重比,促進仔豬生長。
(2)日糧中添加適宜劑量的黃芪和刺五加多糖能顯著降低斷奶仔豬腹瀉率和腹瀉頻率,維持仔豬健康。
(3)在本試驗條件下,綜合經濟成本與實際效果,在日糧中同時添加黃芪和刺五加多糖可獲得最佳效果,最適添加量分別為500 mg/kg、900 mg/kg。
項目來源: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畜牧獸醫(yī)研究所,項目編號:XMS201509
梁佶宇(1985-),男,山西汾陽人,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動物營養(yǎng)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