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明
傳統(tǒng)家族組織自治職能的社會基礎
李志明
傳統(tǒng)家族組織在歷史上承擔著皇權及其官僚系統(tǒng)授權或者委托管理鄉(xiāng)土社會的職權,即擁有奉命自治的職能。這種特定職能的產生來源于國家管控能力局限,而這種管控能力局限與自給自足的農耕經濟形態(tài)、家國同構的國家結構以及國家制定法的不完善相關聯。對傳統(tǒng)家族組織自治職能產生的特定背景進行分析,可以更加清晰地認識家族組織復萌這一客觀現象。
家族組織;社會基礎;自治職能
中國歷史上,氏族公社向國家過渡后,國家為了有效管控基層社會,在基層組織建設上頗費周章。西周時期,已建立 “五家為鄰,五鄰為里,四里為贊,五贊為鄙,五鄙為縣,五縣為遂”的統(tǒng)治構架。①秦朝在商鞅變法時期,推行郡縣制,合并小鄉(xiāng)聚為一縣,縣以下設置鄉(xiāng)、里、什、伍四級鄉(xiāng)村組織機構,此結構基本被兩漢、三國兩晉、南朝所沿襲。唐代時期,以城郭為界,郭內為坊,郊外為村,坊設坊正,村設村正,并以 “四家為鄰,五家為保,保有長,以相禁約”②,從而形成了由鄰、保、村 (坊)、里為主體的、帶有民間自治性質的基層管理系統(tǒng)。宋代以后,隨著保甲制度的推行,鄉(xiāng)村基層組織的自治職能得到進一步強化。
以單一父系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傳統(tǒng)家族組織,具有半官半民性質。一方面,因為血緣性、地緣性特點,以族長、房長為核心的家族組織在日常生產生活以及子孫教育教化方面實行自我管理;另一方面,這種具有很強凝聚力的家族組織又是皇權及其官僚系統(tǒng)治理基層社會的依靠??v觀中國古代的官僚體制,官方機構一般只設至縣級以上,而將大量的鄉(xiāng)村以下管理權向民間自治組織,特別是家族組織讓渡。究其原因,主要是兩方面:一是社會可供官府提取的資源有限。官僚機構的設立需要耗費相應的運行成本,由于生產方式的落后,官僚機構不能過度膨脹,否則民眾負擔不了,可能引起民變。而統(tǒng)治階級標榜的輕徭薄賦、蓄富于民反過來影響了基層官吏的配置,從而致使管理觸角難以伸向基層社會,尤其是邊遠鄉(xiāng)村。二是國家的動蕩不安與鄉(xiāng)土家族社會的相對穩(wěn)定,迫使國家依賴家族管控鄉(xiāng)土社會。中國古代幾千年的歷史證明,國家不斷改頭換面,致使國家管控廣袤鄉(xiāng)土社會的能力存在局限,而這個局限就歷史性地推進了家族組織自治職能的產生。國家機器想要正常運轉,只能將大量的行政管理權與維護社會治安的責任向民間自治組織讓渡,以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因素,而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的家族組織就是其不二選擇。正如費正清所說: “政府統(tǒng)治的活動可以區(qū)別為兩類:一類是往下只到地方縣一級官員的正規(guī)官僚機構的活動,另一類是由各地縉紳之家進行領導和施加影響的非正規(guī)的網狀系統(tǒng)的活動。”③皇權及其官僚系統(tǒng)授權或者委托家族組織管理鄉(xiāng)土社會,這一特定歷史現象的產生與傳統(tǒng)社會特定的歷史背景密切相關。
1.農耕自然經濟產生的條件與特點
中華文明的農耕自然經濟,主要源于其特有的地理人文環(huán)境:東南臨海,西北有高山戈壁,西南是世界屋脊,北部是大漠與森林,而華夏民族生活的中間地帶,卻是沃野萬里的平原,雨水豐沛,河流眾多,土地肥沃。這樣的地理條件,在兩個方面影響了華夏民族:其一,由于四周的環(huán)境條件都不如中部,文化發(fā)展緩慢,使華夏先民們形成了自我封閉、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特征;其二,特定的地理環(huán)境決定了先民們優(yōu)先選擇從事農業(yè)和畜牧業(yè),經營自給自足的農耕自然經濟。
農耕經濟和家庭手工業(yè)相結合的自然經濟社會,主要特征是自給性和封閉性。即家庭的基本生活資料主要是以家庭為基本生產單位自產自銷、自給自足,不依賴于社會交換獲得;家庭手工業(yè)的經濟特點是生產規(guī)模小而產品品種全,呈現保守封閉性。這類自然經濟基礎上的社會,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既有土地拴住農民的身體,致使族眾們安土重遷、誠實勤勞、小富即安,又有宗法把族眾之心串聯在一起,致使族眾崇祖先、重成法、輕改革。農耕經濟使族眾重視經驗,宗法精神使族眾敬畏長者,天地君親師面對他們的受眾有絕對的權威。這種農耕自然經濟正是家族組織及家族管理法產生的經濟基礎。
傳統(tǒng)的農耕自然經濟需要經驗和合作,而經驗和合作都要求群體的支持。個體的力量在自然面前不堪一擊,如果不能 “抱團取暖”,求助集體的支持,不說發(fā)展,就連生存都很困難,這種嚴酷的事實增強了先民理性的控制意識,培養(yǎng)了他們強烈的群體觀念?,F今考古發(fā)掘出來的大批古文化遺址表明,傳統(tǒng)中國社會遠古先民以血緣為基礎的群體組織在很早以前就存在。如長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部落和黃河流域的半坡原始部落,在距今七八千年前就已經按血緣關系結合成了一個個氏族部落。這種氏族部落的建立,不一定是理性的產物,但一定是華夏先民面對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基于經驗而有意結成的群體組織。
2.農耕自然經濟對家庭及家族組織的影響
首先,家庭及家族在傳統(tǒng)社會日常生產生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生產力不發(fā)達的傳統(tǒng)農耕社會,任何個人都難以單獨從事農業(yè)生產,農民以家庭為單位組成群體,協同勞動,共同抵御自然災害最為便捷和可能,家庭及家族在大自然面前彰顯出比微不足道的個人更強大的適應力,家庭的重要性勝過個人。個人只有通過家庭群體的組合,在家庭群體中發(fā)揮自己的作用,才能既獲得生存機會又展現自己的價值。家庭或者家族成為個人生活的社會單位,人們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以家庭或者家族為本。
其次,在農耕經濟形態(tài)下,強化個人在家庭或家族中的角色意識,樹立家長或族長的權威,是父家長制和尊祖敬父的家族觀念形成的重要因素。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轉化,其重要原因,首先是在日常生產生活中,成年男子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不僅是生產經營的指揮者和勞動技能的傳授者,而且在家庭或者家族中處于主導地位,支配生產資料和家庭收入。其次是個人或小家庭,在自然災害頻繁的傳統(tǒng)社會,天災人禍隨時可以使他們陷入生存的絕境,特別是處于弱勢的妻小,只有依靠成年男性,才能保證基本的穩(wěn)定生活。在這種以家庭或家族為單位的群體意識培養(yǎng)過程中,必須崇尚權威和強調每個人的角色意識。父系家長權威的尊重與維護,是保障家族群體內部有序運行的必備前提,也是家族群體存在發(fā)展的基礎,否則家族群體將變成一盤散沙,毫無凝聚力。另外,每個個體在血緣倫理的指導下,在家族共同體關系網中,將會有明確而又復雜的身份地位,或君臣,或父子,或夫婦,或兄弟,或師徒,或朋友,或兼而有之,等等。不同的身份需要遵守不同的社會規(guī)范,不同的身份享受不同的權利和承擔不同的義務。 “每個人在族群歷史里扮演著一個角色,對整個家族履行其責任,使自己和家庭獲得恥辱或光榮?!雹苊總€人嚴格按自身的角色去行事,不存非分之想,不行非分之事,則家族群體和諧有序,推而廣之,則鄉(xiāng)土社會和國家秩序井然。
再次,國家管控力局限,迫使國家利用家族組織協助國家進行管理。傳統(tǒng)中國社會,統(tǒng)治階級需要賦稅和徭役來保障統(tǒng)治秩序的良性運轉,而賦稅和徭役的征繳需要以鄉(xiāng)土社會的穩(wěn)定為前提。在生產力不發(fā)達以及管理成本高昂的傳統(tǒng)社會,統(tǒng)治階級既不增加管理成本又不直接造成民怨沸騰的有效方法,就是借助縣級以下其他組織協助管理。組織機構嚴密和凝聚力強大的家族組織成為所有鄉(xiāng)村基層組織的首選。家族組織主要由自然產生的名流士紳作為家長或族長和官府合作,代表家族成員表達訴求,配合官府對族眾征稅和管理。作為家長或族長的名流士紳,在血緣和地緣基礎上,在長期的社會生活實踐中,很容易得到家族成員的認同和支持,是連接官和民的中介,使民間基層社會自主運作,形成有限的自治。在國家對鄉(xiāng)土社會的控制中,家族組織往往比自上而下的國家行政權力或者其他國家組織管控效率更高、更持久。對此,瞿同祖與蕭公權都有論述:帝國中心對邊陲的社會并未發(fā)生深入的穿透,所以盡管其對邊陲社會施以各種控制方法,但能力頂多達到消極維持統(tǒng)一的地步,而不能達到凝結、動員社會力量以赴政治目標的程度。官方的權威并不直接加于民眾頭上,而是通過地方的中介——紳士和其他較低級別的權威人物。其行政制度的范圍,只停留在州級或縣級。⑤
1.“家國同構”的深層內涵
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 “國”是在 “家”的基礎上建造的, “天下之本在家”。 首先,家是國的放大。奴隸制國家的建立并沒有打破氏族家族內部結構,父系氏族公社通過種姓家族之間的征服兼并形成“國家”形式的 “大家族”。 “家是小國,國是大家”。其次,家國治理原則互通。在氏族家族內部結構沒有打破的前提下建立的奴隸制國家,其治理模式基本借助了氏族家族宗法倫理的原則,家的父系血脈為線索的倫理關系治理模式和方法直接借用到國家治理中,即把氏族家族內部的血脈紐帶原則、嫡長子繼承原則、等級原則、大宗統(tǒng)領小宗等等倫理原則制度化、系統(tǒng)化后就形成了奴隸社會的宗法制度。家族治理過程中實行的倫理原則,在國家擬制化為父子血緣關系后可以直接使用,能夠產生小家族治理過程中同樣的實效。只有 “親親”,才能 “尊尊”, “親親”和 “尊尊”既是家族必須尊奉的原則,也是國家治理的倫理前提。秦朝統(tǒng)一后宗法制度雖然廢止了,但宗法之精神仍綿延于封建王朝各個時期。再次,家國一體。君主是全國的慈父,天下的大尊,家父則是一家的嚴君,家族的至尊。在家中,實行父權至上的父系管理制度;在國中,同樣實行以 “皇帝”為擬制父親的父權組織系統(tǒng)和權力結構。而 “父處君位,子處臣位,家族政體為國家政體之始基,而君臣之倫漸定,所謂有父子然后有君臣也?!雹蕖凹?、國不分”。 “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雹咧挥屑抑卫砗昧?,才可能治理好國家,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于變時雍。”⑧總之,國的治理是家的治理的延伸,家內信奉的“三綱五?!?,是為國家宣揚等級制度和要民眾安分守己服務的。家族倫理不僅是國家治理應該堅持的哲學原則,也是傳統(tǒng)家族組織宣揚倫理道德的初衷和目的,家族倫理體系越完善,國家治理越便捷。
2.“家國同構”格局下政權和族權的高度融合
在家國同理同構的傳統(tǒng)社會,家族組織對皇朝政權的影響千絲萬縷,特別在東漢至南北朝時代,豪門大族的影響甚至可以左右王朝政權的運行,并利用國家權力對家族的支持直接控制基層社會,家族組織成為社會基本的構成單位。家族制度能夠在中國實行兩千多年,且現在還有恢復重現的事實,與其本身能夠制定行之有效的制度規(guī)范,幫助政府實行基層社會的有效管理是密不可分的。這種傳統(tǒng)的家族倫理本位觀念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最主要的特征之一。這種家國同理同構延伸的政權與族權高度結合的政治結構,在基層社會中的表現就是縣級地方官員把鄉(xiāng)土社會的管控權力授予家族組織,或者縣級地方官員把家族組織內發(fā)生的案件明確批回給家族組織自己處理,通過確認族長的勸解權、析居權、科斷權、甘結權和鳴官治罪權等權力,讓家族組織自治家族范圍內的民事事務,處理輕微的刑事案件。這樣,本來應該由最小的行政單元州縣行使的政府管理權,通過授權或委托的形式轉讓給了基層家族自治組織,有效地解決了縣級官僚機構人數不足、難以把政權直接滲透到家族內部的矛盾。宗族組織在行使族權時,對地方政權比較依賴,勸解族眾 “莫起非分之念,俾人心歸正,永為堯舜之民,庶家政肅清,聊助循良之治”⑨。可見,國家政權與家族組織族權之間形成了協調的合作關系,國家統(tǒng)治者在一定范圍內授權家族組織,家族組織利用自身所具有的特殊力量承擔了大量民事關系的法律調整任務,既維護了家族秩序,又協助政權機關鞏固地方統(tǒng)治。當今中國鄉(xiāng)村社會矛盾日益增多,透過傳統(tǒng)家族組織調處的社會效力來反思當代人民調解制度,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1.國家行政司法力量管控傳統(tǒng)社會的不足
我國自秦統(tǒng)一以來,國家社會狀況是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區(qū)域之間發(fā)展不平衡,國情較復雜。這個基本客觀事實與社會生產力不發(fā)達疊加,僅僅依靠國家治理社會難度增大,甚至是一個無法獨立完成的任務。中國自秦漢至明清,不論行政層級設中央、郡、縣三級,還是中央、督撫、省、府、縣五級,縣以下不設置政權機構是常態(tài)。即使歷史上各個王朝的政府在鄉(xiāng)土社會設置了鄉(xiāng)、里、保、甲、村、亭等派出機構,也因各種原因收效甚微。行政層級越多,管理成本越高,管控效率越低,外加縣以下不設司法層級,因此國家權力在廣大基層 “軟化”了,使 “鄉(xiāng)村和許多城鎮(zhèn)都處在官府的直接監(jiān)督之外”⑩。
在廣袤的鄉(xiāng)土社會中,缺乏民眾認同、認可的一些 “國家法”沒有能力擔任起維護鄉(xiāng)土社會秩序的重任,其實際影響極其有限。國家在制定法及運用法的過程中,因為國家收集信息的成本高,行政司法力量有限,以及通訊設施、溝通手段等組織技術條件的限制,導致國家的管控力與民間社會存在著一定距離,這為家族組織制定的家法族規(guī)等民間法的產生及發(fā)揮相應的作用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因此,皇權官僚集團只能退而求其次,授權家族組織制定家法族規(guī),克服國家法在立法、施法方面的固有缺陷,彰顯家法族規(guī)和鄉(xiāng)規(guī)民約的靈活性與實效性,協助官府治理家族和鄉(xiāng)土社會,讓國家影響力直接或者間接深入到社會最基層。
2.國家法在立法、施法方面的固有缺陷給家族組織自治留下了廣闊空間
第一,國家法在立法方面的缺陷需要家法族規(guī)的補充。
首先,制定國家法的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從人類整體而言,人是生活在特定社會之中的動物,永遠不可能達到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地位;從具體的個人來看,每個人掌握的知識是有限的,只掌握了一小部分,對大部分知識都處于無知狀態(tài)。企望以人類有限的知識來制定完備的法制體系既不現實也無可能。想通過強化國家立法,人為地創(chuàng)造出一種社會秩序更是本末倒置。而成長于鄉(xiāng)土社會的家法族規(guī)等民間法,由于有內生性和自發(fā)性特點,來源于民間鄉(xiāng)土社會的某種需要,可以有效規(guī)避國家法剛性和滯后性的缺陷。國家法的權威性和可預測性,決定了國家法的制定、修改過程都必須遵守嚴格的程序,不能隨意改動,不能破壞人們行為的預期,從而破壞正常的社會秩序。同理,社會生活日新月異,新的情況和問題不斷出現,而社會生活又不能因國家法的剛性而長期滯后,處于無序之中。因而需要具有靈活性、適應性的家法族規(guī)在國家法無能為力的地方調節(jié)各種社會關系,維持相應的社會秩序。
其次,國家法調整內容的不完備需要家法族規(guī)來完善。傳統(tǒng)社會國家法律發(fā)展到 《唐律疏議》時,其體系已經比較完備,涵蓋了名例、賊盜、斗訟、詐偽、捕亡、斷獄、戶婚等12篇,502條。但這部封建法典的集大成者,也是 “諸法合體,以刑為主”,留下了大量社會關系沒有有效調整。而以家法族規(guī)為代表的民間法,由于與鄉(xiāng)民生活息息相連,其內容幾乎無所不包,涵蓋飲食、服飾、居住、交通、婚姻、家庭、親屬、繼承、賑濟、經商、求學、租賃、債權及所有權等民事關系。還有不少家法族規(guī)設有 “戒訴訟”、 “禁嫖蕩”、 “禁兇暴”、 “禁酗酒”、 “禁吸洋煙”、 “禁婚娶貪財”、“禁浪費侈奢”等禁止性條文,約束族眾的行為舉止??梢?, “其稅糧完欠,田宅爭辯,婚嗣糾紛,口角小忿,竊盜賭博”,一應事務均由自理。?盡管社會的民事關系日趨復雜,但由于家法族規(guī)承擔了對大量民事關系的調整任務,因而平抑了社會對國家制定法的需要。
再次,國家法的普遍性與民間生活的特殊性容易導致沖突,需要家法族規(guī)來進行有效補充。由于國家法需要覆蓋廣大的有效統(tǒng)治區(qū)域,因此只能比較抽象和只具有普適的正義性。而廣袤的鄉(xiāng)土社會民眾生活千差萬別,風俗人情也千姿百態(tài)。要用針對抽象人群的國家法去適用豐富多彩的民間社會,沖突和矛盾在所難免。甚至依據國家法而作出的合法判決,通常情況下也得不到鄉(xiāng)民們的理解與支持。更有甚者,可能出現 “合法缺德”的怪現象。而家法族規(guī)則被族眾看作是理所當然的規(guī)則、自然的地方性知識,能夠準確反映民眾的期待。因此,家法族規(guī)在執(zhí)行過程中容易被鄉(xiāng)民接受,執(zhí)行阻力小,在維護鄉(xiāng)土社會秩序上比起國家法更為有效。
第二,國家法在施行方面的缺陷需要家法族規(guī)的補充。
首先,在執(zhí)法成本和效率方面,鄉(xiāng)民更愿意選擇具有解紛理訟職能的家族組織來解決日常問題。因為,用國家法解紛理訟,要遵守嚴格的法律程序,除了效率低下,涉訟當事人還要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成本,甚至對農耕自然經濟的當事人來說還會影響生產生活。而家族組織解決族眾糾紛,簡潔、方便,效率高,成本低。另外,對保守的鄉(xiāng)民們而言,在家丑不外揚觀念的支配下,對家族懲戒比官府懲戒更能接受。
其次,家法族規(guī)雖然和國家統(tǒng)一法關注的重點不一樣,但家法族規(guī)在遵守國家法原則的前提下,既可以細化國家法規(guī)范,使之更具有操作性,也可以更有針對性地制定適應本地方本家族的規(guī)范,跟國家法形成互補效應,相互配合,有效維護鄉(xiāng)土社會的秩序。例如,家族法在對待家族內部的一般性犯罪與倫理性犯罪時,其規(guī)定的處罰程度和國家法對待這類犯罪規(guī)定的處罰程度就有明顯不同。家族組織更多關注的是家族倫理,對于觸犯國家法律的竊盜、賭博等一般犯罪行為,家族法處罰程度明顯輕于國家法律。家族法強調明刑弼教、以罰輔教,“教”才體現祖宗對子孫的恩惠和懷柔。如南昌魏氏 《宗式》明確強調: “立規(guī)原以息訟安眾,實以利已不法犯規(guī)之徒。赴祠責罰,不令見辱于公庭,此正體祖宗之心以愛之也?!?輕罰一般犯罪,可以起到兩個方面的作用,既可以庇護族眾免受國家法追究,又可以促使家族法有效管理這類案件,因為如果訴諸官府,國家法的處罰比家族法要重,因避重就輕原則的驅使,家族成員不會滋長越家族法而直接訴諸國家法的念頭。但對于奸淫等倫理性犯罪,家族組織認為家族的有效治理依靠的就是倫理規(guī)范約束,所以,針對這類倫理性犯罪,家族法均給以高于國家法之懲罰。國家法對于奸淫亂倫行為,僅處以 “杖一百,徒三年”的刑罰,而家族法對于奸淫亂倫行為甚至給予剝奪生命的嚴重處罰。家法倫理思想作為一種精神繩索,牢牢地束縛著家族成員,支持家族法重罰倫理性犯罪,迫使違犯者即使面對嚴重懲罰也甘于在族內伏法。
再次,家族組織制定的族眾互助互濟規(guī)范,是國家法規(guī)范所缺乏的。在自然災害頻發(fā)的傳統(tǒng)社會,民眾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有限。即使王朝盛世能夠提供災后基本生活物質保障,也遠沒有家族組織來得及時與便利,何況許多王朝連災后基本生活物質保障也不能提供。如,江夏陳氏家族在 《義莊規(guī)條》中的 “賑恤”條規(guī)定: “天行無常,間有水旱,如遇大祲之年或連年被災,雖素豐之家亦不免饑寒,族中如有因災貧乏,不能自為存活者,十五歲以上男婦女 (日)給米一升,十五歲以下 (日)給三合,未三歲者不給。”?
綜上分析,家族組織自治職能的發(fā)揮,有其特定的時代背景。而復萌于上世紀80年代的家族組織,其發(fā)揮自治職能的時代背景及職能內容,已然和傳統(tǒng)社會家族自治組織不一樣,但又有一定聯系,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注釋:
① 《周禮》,鄭玄注,中華書局1982年版。
② 李林甫等: 《唐六典》,陳仲夫校,中華書局1992年版。
③ 費正清: 《劍橋中國晚清史》上卷,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譯室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版,第25頁。
④ 林語堂: 《人生的盛宴》,湖南文藝出版社1988年版,第83頁。
⑤ 陳吉元、胡必亮: 《當代中國的村莊經濟與村落文化》,山西經濟出版社1996年版,第201頁。
⑥ 劉師培: 《倫理教科書》,1936年鉛印本,第2頁。
⑦ 《大學》。
⑧ 《尚書·堯典》,王寶琳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⑨ 安徽桐城 《祝氏宗譜》卷1, 《家規(guī)》。轉引自劉婷婷: 《淺議清代的調解制度》, 《云南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6期。
⑩ 瞿同祖: 《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53頁。
? 廣東番禺 《張孝友堂宗譜》之 《家政》,清光緒二十年 (1894)孝友堂刻本四冊,河溪張氏族譜六卷,藏地: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 南昌魏氏 《宗式》,西溝鄉(xiāng)魏氏,2010年。
? 轉引自徐揚杰: 《中國家族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35頁。
(責任編輯 劉龍伏)
湖北省高等學校馬克思主義中青年理論家培育計劃 (第三批)資助項目 “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滲透中國傳統(tǒng)社會 ‘家的文化’研究”(16ZD075)
C912.2
A
(2017)04-0047-05
李志明,湖北第二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副教授,湖北武漢,43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