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如瓊+陳紅
摘要: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中,中職對口生文化課基礎薄弱、基礎理論課學習困難等學習問題普遍存在,并日益成為一項教學難題擺在高職院校面前。因此,如何提高中職對口學生專業(yè)基礎課的課堂教學質量成為了高職院校日常教育管理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以筆者所教授的專業(yè)基礎課《水力學》課程作為引入點,從學生管理、教學管理等方面就如何提高高職教育中職對口學生的教學質量提出了幾點建議,以期起到拋磚引玉,共同探討如何提高高職院校專業(yè)基礎課程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中職對口,高職教育,水力學,教學
隨著國家大力發(fā)展職業(yè)教育,普通高等院校單獨招生考試應運而生,即所謂“單招”,“單招”給職業(yè)中學的畢業(yè)生提供了進入大學繼續(xù)深造學習的機會,也拓寬了高職院校多元化生源的渠道。由于受到中學教學環(huán)境、教學氛圍、社會資源投放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就升入高職院校的中職對口生而言,普遍存在語文、數學、英語等文化課較差的客觀現象。而由于文化課水平較差的影響,在進入高職院校學習后,學生遇到基礎性較強的理論課程時,其所接受的課程知識性較弱、對應的專業(yè)性知識面較狹窄,導致了學生無法跟上教師的教學進度,對學習失去了信心,從而出現迷茫、厭學、應付式學習等不良現象[1],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也影響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從發(fā)展的眼光來看,提高中職對口生的教學質量,這不僅使學生掌握較為扎實的理論知識,而且使學生掌握本專業(yè)技能,甚至可提高高職院校的社會形象,為社會培養(yǎng)更好、更多的專業(yè)性人才。本文以給排水工程技術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水力學》為例,針對對口職業(yè)高中、中專、技校等職業(yè)學校畢業(yè)生的學習特點,挖掘課程教育中中職對口學生的課程學習特點以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如何提高專業(yè)基礎課程的教學改善方法。
一、 中職對口學生關于水力學課程的學習特點及存在的問題
中職對口教育不同于一般的高等教育,也不同于中專教育,它具有自己明顯的特點,例如生源比較復雜、學生專業(yè)知識結構差異較大和專業(yè)知識起點不同等特點[2],這些特點又引出了中職對口學生課程學習突出問題:
(一)學習心態(tài)消極,目標不明確
由于社會、家庭和自身等各種原因,中職對口生進入高職院校后,面對更高層次的大學教育,專業(yè)性知識缺乏、見識面狹窄的中職對口生很容易產生自卑心理,覺得自身跟高考“過五關斬六將”的同學差距很大,知識面、抗壓能力相對較弱,沒有明確的學習動機,存在著得過且過的學習心理,對所學的專業(yè)提不起興趣,或是錯誤歸因,把所有的問題都歸到自己學習差、不是學習的料上,自暴自棄,容易對學習產生厭倦情緒,對未來產生消極心理。
(二)自我學習意識差,依賴性強
由于大部分中職對口學生直接從初中升入到職業(yè)技校,沒有經歷過高考前高強度的學習經驗,自我學習意識不強,學習能力相對較弱,缺乏學習探索精神;在筆者教授的《水力學》課程上,大部分的學生對所學的概念、定理和公式難以理解,沒有很好地掌握知識點、沒有及時歸納總結的能力;班上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學生不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老師講過的例題如果數據稍有改變,他們就不知所措,一旦遇到問題又不敢跟老師交流,從而沒法完成任務;此外,很少有學生會提前預習,上完課也不會復習做題,課后查閱相關書籍、網絡資源的學生更是少之又少,學習完全依賴于老師。
(三)課堂參與度低,課堂活躍度較低
在筆者所教授的《水力學》課程中,學生參與度相對落后于高中班,在筆者利用網絡資源結合課程設計的小游戲中,由于具備較為良好的知識儲備基礎,高中班學生對于開放式的課程教學較為感興趣,學生參與度較高,相較而言,中職對口學生的熱情參與度比較低。據筆者課后統(tǒng)計,高中班有70%的學生能認真聽講,而中職班則只有30%,且很少對老師的提問做出太多的回應。學生課上、課后跟老師交流少,沒有及時指出老師教學存在的問題,教師無法全面了解學生接受知識的程度。
二、 提升中職對口學生專業(yè)課課程教學質量的探索
在經歷了上述問題之后,經過筆者認真的反思課堂教學模式以及吸取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經驗,并充分與學生進行全面、廣泛的深入交流后,認真總結經驗,以教授《水力學》課程為例,就如何提高中職對口學生教學質量提出一些建議:
(一) 教師應適當較低教學難度,擺正教學重心
水力學課程涉及到很多的公式,如靜水壓強公式、連續(xù)性方程、能量方程、水頭損失等,會運用到很多的高等數學知識,但是這些公式的推導所要運用的微積分遠遠超出了中職對口生的數學基礎和理解能力。因此,筆者認為,在專業(yè)基礎課程中,對教學難度應適當降低,如在授課的過程中,公式的推導可不必詳細講解,但要讓學生理解公式和公式中每一個字母的意義,重點講解公式如何運用,適當地降低數學帶來的難度,提高學生對水力學的學習動力。在筆者后續(xù)的教學中,運用此類方法,通過公式的講解能使學生能運用相應公式解決實際問題,如解決后續(xù)課程中水泵與水泵站、建筑給排水等專業(yè)課程中的水頭損失等計算,從而實現了學生對單純公式的死記硬背,以及結合實際運用相關公式,減輕了學生學習專業(yè)基礎課中復雜公式的學習壓力,實現水力學教學目的。
(二) 教學課堂運用多媒體技術,課堂展示呈現多樣化
鑒于中職對口生的文化基礎及年齡等,采用傳統(tǒng)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授課方法可能已經不適應,因此,需要采取多樣化的課堂形式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講解比較抽象的定義、概念或公式時,可以采用案例、微課、視頻、圖片展示等形式。老師先提出一個相關的案例,讓同學們思考和討論,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使學生能夠將抽象的理論具體化、形象化,便于掌握。再如以小組合作形式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可以使思考不正確的學生及時糾正;不愿思考的學生在小組學習氛圍中不得不去思考、討論找到問題的答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學習積極性的提高,是發(fā)揮個體主觀能動性的具體體現。
(三) 完善考試形式,充分發(fā)揮學生主動性
考試是檢驗學生掌握知識的一種手段,目前,高職院校的課程考試主要是以閉卷答題的形式,并且考試成績占綜合成績的70%,比例很大。就水力學而言,考試的題型主要有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簡答題和計算題等,這些題型大多都比較客觀、死板,導致了很多學生平時不努力,臨近考試時,臨陳磨槍,死記硬背,出現“高分低能”的現象,達不到檢查學生掌握知識的目的。
針對中職對口生及水力學課程的特點,筆者認為當前的考核形式應該做出適當的調整。首先,適當提高平時成績的比例。將平時成績與考試成績比例調整到5:5,加重學生平時學習成績的考核,因此,在教學的全過程中,需要采用多種形式考核學生,包括學生對水力學課程的預習、課堂參與度、小組討論、作業(yè)、課后復習等,尤其在課堂參與度和小組討論中加強對學生平時成績的考核。此外,學生的考勤,如曠課、遲到、早退等要嚴格處理。其次,題型設計上下一番功夫,可以選用案例分析題、舉例說明某一概念或者原理等理解性的題目。這樣既考核了學生相關理論的綜合運用能力,避免了高分低能,又有利于促進學生平時知識的積累,避免臨陣磨槍。
(四) 提高教師實踐技能,提升教學質量
水力學是給排水工程、市政工程等的專業(yè)基礎課,具有概念抽象、理論公式條件多、經驗公式多等特點,理論與實踐工程緊密結合的一門課程,學生學起來比較吃力。如果任課老師能有給排水、市政設計、施工等方面的實踐經歷,將課堂與實際工程結合,將水力學中的一些基本的概念、規(guī)律和實際工程有機聯系起來,學生將更有興趣聽課,同時知道水力學在專業(yè)學習的重要性,提高他們的學習動力。
(五) 加強師生的交流,促進師生感情
由于中職對口生自我學習較弱,與人溝通能力不足,作為任課老師,應積極、主動地去了解新時代學生的思想動向。在學習中,給予學生學習方法上的指導和幫助,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增強學習信心;在生活中,關心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后的學生交流活動,了解他的生活動態(tài),培養(yǎng)師生感情,縮小師生距離實踐證明,學生更容易接受主動和自己交流的的任課教師,以朋友的立場就學生的學習進行輔導,幫助一個朋友的角度去幫助學生以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學習,獲得專業(yè)技能,從而幫助學生成長。
三、 結語
高職教育中,中職對口學生學習的特點會引發(fā)一些教學課堂的問題,本文通過以上的分析,對中職對口學生的問題進行深刻分析,并通過筆者親身的教學經歷就如何提高中職對口學生專業(yè)基礎課程教學質量提出了些許建議。時代在進步,學生的思想也在變化,我們的高職教育教學也需要不斷的探索與實踐,不管時代如何在變,“因材施教,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從不會變,真正從學生角度出發(fā),給予學生強烈的自我學習意識,通過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引入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改革傳統(tǒng)的考試模式、加強師生感情互動等一系列方面,真正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專業(yè)知識,培養(yǎng)一個高素質的高職校人才。
參考文獻:
[1] 張嵐. 提高高職對口生工程力學教學效果之我見[J], 教研教改,2009:27.
[2] 閆玉梅. 對口高職專業(yè)課教學探索[J], 職教論壇,2003(18):17-18.
作者簡介:
覃如瓊:畢業(yè)于桂林理工大學土木工程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水污染控制技術與理論,目前從事給排水工程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