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玲
摘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可以讓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得到充分的保障。通過對我國公共文化服務機制的現狀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基層文化投入不足,監(jiān)督機制相對缺乏是這一機制存在的主要問題,從政府在文化體系建設中的作用、基層文化服務體系的供給機制和相關的監(jiān)督機制入手,是對基層文化服務體系進行優(yōu)化的有效方式。
關鍵詞: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機制;經費保障;供給機制;監(jiān)督評估
前言:基層文化體系的構建,是對城鄉(xiāng)居民對生活質量進行提升的有效方式,隨著我國城鎮(zhèn)化進程的不斷發(fā)展,這一體系已經成為了提升城鎮(zhèn)居民文化品位,為城鎮(zhèn)化發(fā)展提供文化支撐的重要因素。在《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三個五年規(guī)劃的建議》中,對公共文化服務方式的創(chuàng)新已經成為了國家在“十三五”階段所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因此,對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發(fā)展問題的探索,可以為我國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提供一定的參考。
一、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基層公共文化投入相對不足
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是我國政府機關的一項重要職責,但是從我國一些地區(qū)的新裝來看,公共文化投入不足的問題已經成為了影響當地公共文化服務質量的一個重要問題。特別是在一些基層地區(qū),在財權與事權不匹配的情況下,資金短缺的問題更是成為了制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發(fā)展的重要問題。受到這一問題的影響,公共文化活動難以開展的問題和公共文化服務從業(yè)人才的流失問題會對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工作的開展帶來不利的影響[1]。
(二)基層文化服務機制有待完善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表現出了多樣化和多層次化的特點,這種多樣化文化需求特征的出現,讓以群眾文化需求特點為導向的文化服務供給模式成為了新時期的一種理想化的服務模式,但是從我國基層文化服務機制的現狀來看,文化表現形式和文化傳播受段缺乏有效創(chuàng)新的問題,已經讓文化服務工作表現出了一種落后性的特點。在公共文化社會化運作機制的構建過程中,相關扶持政策的不完善,讓社會力量難以真正參與到這一體系的建設之中,因此,對政府的過于依賴,也成為了我國基層文化服務機制在現階段所表現出來的一個主要問題。
(三)基層文化服務體系的監(jiān)督機制相對缺乏
從我國政府機關的自身職能來看,它是公共文化服務的責任主體力量。在公共文化建設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政府部門構建了一種以自身為主導的文化服務體系監(jiān)督機制。但是從這一機制的效果來看,評估機制的開放性的缺乏,讓與之有關的績效評估工作無法對公眾的文化需求進行充分反映。由于我國目前尚未構建一種權威性的績效評估體系,這就使得有關部門無法對公共文化體系的建設行為進行有效的監(jiān)管。文化發(fā)展專項資金的確立,是對基層文化服務體系所面對的資金問題進行解決的一種有效方式。對現有的財政預算體系進行改革,也可以讓資金問題得到妥善解決。在財政預算體系的改革過程中,有關部門把文化建設預算設置為獨立的財政預算項目,這一措施的應用,可以為文化服務體系經費保障機制的構建提供一定的幫助[2]。
二、提升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的有效措施
(一)發(fā)揮政府主導作用,為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供經費保障
政府部門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問題的關注,是促進本地區(qū)文化建設工作發(fā)展的一種有效措施。從國家的相關政策來看,文化建設問題已經成為了國家社會發(fā)展總體規(guī)劃所涉及到的一個重要問題。對政府在文化服務領域的主導作用進行充分發(fā)揮,是促進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提升的有效方式,針對基層公共文化發(fā)展過程中所面對的資金問題,有關部門需要在對文化服務的覆蓋面進行擴大的基礎上,對與之有關的資金保障體系進行不斷完善。
(二)構建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供給機制
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是為人民群眾提供公共文化產品的重要載體,五級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已經讓我國的公共文化服務質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針對“十三五”規(guī)劃,對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所提出的新要求,從公共文化需求所表現出來的多元化特阿合格入手,對傳統(tǒng)的單一性服務體系的擴展,可以讓這一服務體系在新時期有效滿足人民群眾的日常精神文化需求。對此,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過程中,政府機關需要對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制度和機制進行完善。在構建多元化的服務供給機制以后,政府部門也需要對民辦非營利文化機構的作用進行突出。在對民辦非營利機構進行監(jiān)管的過程中,有關部門需要對這一類結構的經濟政策和扶持措施進行完善,以便為其提供良好的發(fā)展環(huán)境。
(三)是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監(jiān)督評估機制進行保障
對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的滿足,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主要建設目標。在構建相關的監(jiān)督評估機制的過程中,有關部門需要從群眾的需求導向入手,對評估機制進行完善。也就是說,在構建監(jiān)督評估機制的過程中,有關部門需要對政府、公眾和社會中介在監(jiān)督工作中的作用進行充分發(fā)揮[3]。對相關考核體系的細化,也是政府部門在構建公共文化服務監(jiān)督評估機制的過程中所要的采取的措施,將相關的考核體系落實到鄉(xiāng)鎮(zhèn)(街道)一級,可以讓基層文化場館的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強化。也可以讓基層文化隊伍的建設問題得到充分保障。
結論:政府的主導作用、經費保障、供給機制和相關的監(jiān)督評估機制是提升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的主要路徑。在為公共文化建設提供經費保障的同時,讓社會資本進入到公共文化建設領域,可以讓公共文化建設工作所涉及到的資金問題得到保障建立一種由政府主導的公共文化服務組織機制,可以讓基層公共文化的自身活力得到有效提升,科學化的監(jiān)督體系的構建,也可以讓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績效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李娟.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綜合評價與提升路徑研究[D].天津大學,2015.
[2]林冬梅.縣(區(qū))圖書館的公共文化服務提升路徑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5.
[3]呂中軍.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公共服務能力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