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樹文
1 問題的提出
筆者有一次在進行還原糖檢測實驗時,已經(jīng)向梨汁中加入了斐林試劑,因為臨時有其他事情需要處理,沒有來得及進行水浴加熱,就將試管放置于試管架上離開了一段時間。當返回實驗室時竟發(fā)現(xiàn)試管內(nèi)也出現(xiàn)了磚紅色沉淀,當時大為驚訝。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材第18頁、蘇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材第15頁以及高中化學教科書,在講解還原糖檢測方法時均要求水浴加熱。為什么這支沒有加熱的試管內(nèi)試劑竟然變成了磚紅色了呢?由此產(chǎn)生疑問:用斐林試劑檢測還原糖時一定需要加熱嗎?對此,筆者經(jīng)過實驗探究與分析,試圖給出合理的可供參考的解釋。
2 實驗探究
2.1 斐林試劑檢測還原糖的實驗原理
生物組織中存在的還原糖種類較多,常見的有葡萄糖、果糖和麥芽糖等,它們的分子內(nèi)都含有還原性基團(游離醛基或游離酮基)。斐林試劑由質(zhì)量濃度為0.1 g/mL的NaOH溶液和質(zhì)量濃度為0.05 g/mL的CuSO4溶液混合配制而成,兩者混合后,立即生成淡藍色的Cu(OH)2沉淀。Cu(OH)2與加入的葡萄糖,能夠生成磚紅色的Cu2O沉淀,而葡萄糖本身被氧化成葡萄糖酸。其反應式如下:
CH2OH-(CHOH)4-CHO+2Cu(OH)2→CHOH-(CHOH)4-COOH+Cu2O↓+2H2O
用斐林試劑鑒定還原糖時,溶液的顏色變化過程為:淺藍色→棕色→磚紅色(沉淀)。水浴加熱則會促進上述反應的進行,縮短反應所需時間。水浴溫度為60℃時,反應完成約需2 min。
2.2 不加熱,還原糖與斐林試劑也能完成顯色反應
室溫條件下(即未經(jīng)水浴加熱),還原糖與斐林試劑能否反應產(chǎn)生磚紅色沉淀?若能完成顯色反應,又需要多長時間?筆者設計了如下實驗進行探究。
實驗步驟(該實驗的環(huán)境溫度為24℃):
(1) 向試管內(nèi)注入2 mL梨汁。
(2) 向試管內(nèi)注入1 mL斐林試劑,震蕩搖勻后插到試管架上。
(3) 適時震蕩試管中的溶液,觀察試管中溶液的顏色變化,每隔10 min記錄下試管中溶液的顏色。
實驗結(jié)果:當環(huán)境溫度為24℃時,在梨汁中加入斐林試劑后,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溶液顏色為淺藍色→墨綠色→棕色→棕紅色→橙紅色→磚紅色。可見在室溫條件下,不經(jīng)過水浴加熱,還原糖與斐林試劑也能發(fā)生反應,產(chǎn)生磚紅色沉淀。只是完成顯色反應所需時間延長,約需50 min后才能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
2.3 不同溫度對還原糖與斐林試劑顯色反應的影響
前面探究了室溫條件下,完成顯色反應所需時間的長短。但其他溫度條件下,完成顯色反應需多長時間?筆者又設計了系列實驗,探究了不同溫度條件下完成顯色反應所需時間的長短。
實驗步驟:
(1) 取5支試管編號為1~5號,分別加人2 mL梨汁。
(2) 在5支試管中分別加入1 mL斐林試劑,震蕩搖勻后分別放在30℃、45℃、60℃、75℃、90℃的水浴鍋中保溫。
(3) 適時震蕩試管中的溶液,觀察試管中溶液的顏色變化。記錄下每支試管中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所需的反應時長。
實驗結(jié)果:從表2可以看出,隨著溫度的升高,在梨汁中加入斐林試劑后溶液中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所需時間縮短。
3 實驗結(jié)論
斐林試劑與還原糖反應生成磚紅色Cu2O沉淀的變化在不加熱的條件(即室溫)下也能進行,加熱只是為了提高反應的速率,讓學生能夠在較短時間內(nèi)看到明顯的顏色變化。
當溫度是45℃或更低時,需等待5 min或更長的時間才能看到明顯的現(xiàn)象(24℃室溫時要等待50 min左右);當溫度是100℃時,實驗現(xiàn)象又出現(xiàn)得太快,大約只需20 s。給學生做實驗,實驗現(xiàn)象出現(xiàn)得太慢或太快,都不利于學生觀察。再從實驗安全和實驗成本考慮,也不宜使用高溫水浴。當溫度是60℃時,大約2 min即可看到明顯的現(xiàn)象,水溫與時長都較適宜,所以高中生物教材建議,還原糖鑒定實驗選擇在50~65℃溫水中加熱約2 min。
參考文獻:
[1]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2[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1:75。
[2] 王程杰.中學化學實驗研究[M].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2005.
[3] 左延柏.對糖類鑒定實驗中典型問題的分析和思考[J].中學生物教學,2014(8):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