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洪宇
(哈爾濱市南崗區(qū)紅旗滿族鄉(xiāng)政府農(nóng)業(yè)畜牧中心,哈爾濱 150089)
中藥黃芪的栽培技術
蘇洪宇
(哈爾濱市南崗區(qū)紅旗滿族鄉(xiāng)政府農(nóng)業(yè)畜牧中心,哈爾濱 150089)
黃芪藥用干燥根,性溫、味甘,具有補氣固表、止汗、托毒、生肌、排膿、斂瘡、利尿退腫的功效。主治氣血虛弱、神倦食少、久瀉脫肛、表虛自汗不止、血虛、癰疽瘡毒不潰或潰久不斂,及皮膚水腫等癥。因其藥性平和,即可祛邪,又能扶正,故被廣泛應用于獸醫(yī)臨床治療中。
我國宜種黃芪的地區(qū)較多,黃河以北各省,東北地區(qū)的山區(qū)、半山區(qū)自然條件適宜的地方生長,多生長在山坡、向陽林緣樹叢或草地,山區(qū)植被多為針闊混交林或山地雜木林,喜冷涼干燥的氣候;人工栽培以排水良好、土層深存的沙質(zhì)壤土比較適宜。黃芪有較強的適應性,在氣溫<-40℃時仍然正常越冬,進入夏季氣溫達38℃時也不致枯死。土壤濕度不宜過高,否則會影響其主根長度,側(cè)根增多,適宜其生長的主要土壤有草原栗鈣土和草原黃沙土及森林境棕壤等,最適宜為草原黃沙土。
黃芪是喜陽植物,適應性強,但苗期怕強光干旱;成株耐寒、耐旱、忌澇。土壤濕度過大或積水,易引起根皮腐爛。黃芪的生長周期為5~10年,雖對土壤要求不嚴,但與土壤的顏色、質(zhì)時、厚度有直接關系,都會影響到黃芪根的產(chǎn)量與品質(zhì);如果土壤粘重,根系生長緩慢,且常呈雞爪芪或畸形;土質(zhì)過砂,根部組織木質(zhì)化程度高,粉質(zhì)少;從土壤顏色看,生于黑鈣土中根皮呈淡白色;生于砂質(zhì)土中根皮呈淡黃色。
①選地整地:根據(jù)黃氏的生物學特性,栽種黃芪應選擇向陽、土層深厚、土質(zhì)肥沃、滲水力強、透氣性強的砂質(zhì)壤土或棕色森林土,pH在6~7之間。黃芪是深根性植物,應深翻地>35 cm,施入農(nóng)家肥3 000~5 000 kg,過磷酸鈣25~30 kg。整平耙細,打壟播種。②播種:將種子浸于50℃溫水中,隨即攪拌至涼,浸泡6~12 h,再將種子撈出催芽后播種。黃芪在春、夏、季秋均可播種。早春地溫達5~8℃即可搶墑播種,有灌溉條件或春天墑情好時采用春播。播種時壟上開溝,播幅9~12 cm,覆土1~1.5 cm,鎮(zhèn)壓;播種量1~1.5 kg·畝-1。由于幼苗細弱,生長慢,性強光,略有蔭蔽容易成活。③育苗移栽:移栽時可以秋末初春進行,要求邊起邊栽,起苗時要深挖,保證根長≥40 cm,嚴防損傷根皮或折斷根。移栽時按行距40~50 cm開溝,深10~15 cm,將根須順放于溝內(nèi),株距按15~20 cm擺放,然后覆土澆水,適時淺鋤一次,以防土壤板結。④田間管理:待幼苗高4~6 cm時,應及時進行中耕除草,同時間苗。待苗高7~8 cm,進行第二次中耕除草。長至10~12 cm時,按9~10 cm株距定苗,定苗后進行第三次中耕除草。黃芪是多年生深根作物,需肥量較大,除了整地時施足底肥外,第一、二年生長發(fā)育旺盛時,結果中耕除草施肥2~3次,第一次于5月中下旬,施硫酸銨5~10 kg·畝-1,第二次于6月中旬,施尿素7.5~10 kg·畝-1,第三次于7月上旬,每畝施過磷酸鈣50 kg,餅肥150 kg,廄肥2 000 kg。為控制黃芪株高,減少養(yǎng)分消耗,在7月底前進行打頂。黃芪生長過程中一般不需要灌溉,但遇天氣干旱,要及時澆水。苗期應勤淺少澆,返青期需多澆。雨季應及時疏溝排水,以免爛根。
①紫紋羽?。褐饕:毟?,而后蔓延至主根。病斑初中褐色,并逐漸由外向內(nèi)腐爛。葉片自下而上發(fā)黃脫落,最后整株枯萎。一般在夏季高溫多雨、地下水位高、土質(zhì)粘重時發(fā)病。通過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排除積水可以有效控制本病。如果發(fā)現(xiàn)病株應及時摘除,并用5%石灰乳澆注病穴消毒;施石灰氮20~25 kg·畝-1作基肥。收獲時清除病根,集中燒毀。②白粉病:主要危害黃芪的葉片,也可危害種子。發(fā)病時葉片兩面和莢果表面見有白粉狀斑,隨后蔓延如覆白粉,后期在病斑上出現(xiàn)很多小黑點,造成早期落葉或整株枯萎。如果發(fā)病,每10 d噴一次石硫合劑或用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噴霧。③黃芪籽蜂:主要危害黃芪種子,在黃芪青果期于杏莢上產(chǎn)卵,幼蟲蛀食種肉。防治方法應主要是清園,減少蟲源。種子用去除蟲籽或用西維因粉處理,青果期可用40%樂果乳油1 000倍液噴霧。④蚜蟲:多集中在嫩枝、葉、花、果上為害,常造成黃葉、花葉脫落或干癟,對產(chǎn)量影響較大。防治方法可用40%樂果乳油1 500~2 000倍液噴霧,每隔3天噴一次,連續(xù)2~3 d。
黃芪種后2~3年即可采收,以3~4年的質(zhì)量為最佳。藥用黃芪以獨根沒杈、堅實飽滿、色正紋細、綿軟味甜、粉性充足并略帶豆腥味者為上品。一般在春秋兩季落葉后挖取。去泥,去須根及根頭,曬干,捆成小捆,貯存在通風干燥處,溫度30℃以下,相對濕度在60%~75%,防潮、防霉、防蟲蛀。貯存期間應當定期檢查,發(fā)現(xiàn)輕度霉變、蟲蛀,要及時攤曬,嚴重地可用磷化鋁甲烷熏殺,也可用密封抽氮進行保存。
R286
B
1001-0084(2017)06-0051-01
2017-05-02
蘇洪宇(1980-),女,黑龍江雙城人,助理農(nóng)藝師,主要從事農(nóng)業(yè)方面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