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孝宙
(江蘇農林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 句容 212400)
鴨疫里默氏桿菌病診治
徐孝宙
(江蘇農林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 句容 212400)
鴨疫里默氏桿菌病又稱鴨傳染性漿膜炎,是由鴨疫里默氏桿菌引起的一種接觸性傳染病。
患鴨飲食廢絕,離群,眼、鼻有多量漿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嚴重的眼眶周圍羽毛粘連,其呼吸困難,聲音嘶啞,步態(tài)蹣跚或伏臥于地,頭頸耷拉于地面上或痙攣性點頭,嚴重的角弓反張,有的排白色水樣糞便。
病死鴨皮膚及趾爪彈性差,被毛雜亂、無光。剖檢可見心包膜渾濁,心包內積液增多,氣囊渾濁、增厚,胸腹腔內有黃白色纖維素性結節(jié),肝臟腫大,色偏黃,表面有一層灰白色或淡黃色的纖維素性膜樣物質,其厚薄不均,易剝落,十二指腸、直腸出血,氣管內有較多漿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腦膜水腫、充血,個別可見纖維素性滲出物。
3.1 鏡檢 無菌采取病鴨肝、脾和腦組織觸片,心血涂片,自然干燥固定后,革蘭氏染色,鏡檢,鏡下見革蘭氏陰性小桿菌,其無鞭毛、芽孢。
3.2 細菌分離與培養(yǎng) 采集患鴨腦組織和心血劃線接種于無菌脫纖維綿羊血平板,置二氧化碳培養(yǎng)箱,37℃及 5%CO2條件下培養(yǎng) 24~48 h,結果見濕潤,表面光滑、有光澤,邊緣整齊,稍凸起、圓形的露珠狀小菌落。病料劃線接種于麥康凱瓊脂培養(yǎng)基和普通瓊脂未見細菌生長。
3.3 生化試驗 分離菌株不發(fā)酵葡萄糖、麥芽糖、棉子糖和木膠糖等碳水化合物,M.R和V-P試驗陰性,不能將硝酸鹽還原成亞硝酸鹽,不產生吲哚,硫化氫試驗為陰性,氧化酶和過氧化氫酶陽性。
用紙片瓊脂擴散法進行藥敏試驗,結果顯示病菌對頭孢吡肟、新霉素、強力霉素和阿莫西林高度敏感,對環(huán)丙沙星中度敏感,對多粘菌素、卡那霉素、慶大霉素低敏。
隔離發(fā)病鴨,無害化處理病死鴨。鴨舍及周邊環(huán)境用3%過氧乙酸噴霧消毒,每日一次。
全群鴨用阿莫西林和硫酸新霉素防治,每1L飲水加入10%阿莫西林50 g和32.5%硫酸新霉素 2g,連用 7 d。
鴨疫里默氏桿菌有20多個血清型,對臨床可疑病例進行細菌分離鑒定具有重要的診斷意義,有條件的可采用凝集試驗和瓊脂擴散試驗進行血清學鑒定?!?/p>
S858.325.12
C
1001-8964(2017)12-0051-01
2017-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