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艷
(晉中學院外國語學院,山西 晉中 030600)
專門用途英語語言共核及內核研究
張艷艷
(晉中學院外國語學院,山西 晉中 030600)
專門用途英語(ESP)基于通用英語(GE)而產生,GE的良好基礎是靈活掌握和運用ESP的前提。本文基于ESP語言共核理論,探討了如何實現(xiàn)語言共核與內核的協(xié)同發(fā)展,使不同學科和職業(yè)在進行專業(yè)信息交流時遵循統(tǒng)一的語言規(guī)則和交際技巧,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語言共核在GE向ESP過渡時期的作用,最終實現(xiàn)學習者對語言內核的深度把握。
ESP;語言共核;語言內核;
專門用途英語即ESP的研究始于20世紀60年代,其教學研究先后經歷了基于語言的表層形式的語域分析(Register Analysis),即研究在不同語境下ESP詞匯、語法和語篇的特點,20世紀70年代出現(xiàn)的修辭或篇章分析(Rhetorical/Discourse Analysis),突出交際技能的目標情景分析(Target Situation Analysis),突出技能的技能分析 (Skill-Centered Approach),以學習者為中心的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目前國外的ESP研究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課程體系。隨著社會對復合型人才、應用型人才,尤其是英語專業(yè)服務人才的需求增加,人們學習英語的目的由單一性轉向了多樣性,ESP的出現(xiàn)和發(fā)展使英語的學習與學業(yè)、就業(yè)和職業(yè)聯(lián)系起來,ESP的學習成為利用語言實現(xiàn)一個確定的目標,滿足不同的學習者的學習需求,培養(yǎng)學習者在特定的工作環(huán)境中運用英語展開工作的交際能力的途徑。[1]專門用途英語的語言共核研究也使得不同的學科和職業(yè)在進行專業(yè)信息交流時都遵循統(tǒng)一的語言規(guī)則和交際技巧。[2]
北京外國語大學張維君教授對國際研究專門用途英語的1980年至2010年近千篇論文進行了分析,指出:對于ESP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語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特點描述(Description of Specific Varieties)、教學方法(Teaching Methodologies)、ESP 總論(ESP Research)、課程開發(fā)(CurriculumDevelopment)、學習者研究(LearnerStudies)、教師培養(yǎng)(TeacherTraining)、項目設計(ProgramDesign)、需求分析(NeedsAnalysis)、考試測評(Evaluation)、教材準備(MaterialPreparation)等,其中對于語篇分析、特點描述,教學方法以及課程開發(fā)是論文的主體部分。[3]
我國的ESP研究相對滯后,主要集中在ESP的概念、分類、教學方法、教材建設、實證性的研究以及語料庫構想方面的討論。近幾年ESP研究學者所發(fā)表的論文和著作主要是從語言學習層面和教學層面展開,但如何細化ESP在各個專業(yè)領域語言層面的研究,如何將語言共核與語言內核結合起來,建立系統(tǒng)的ESP數據庫,建立完善、充實的學習資源庫,為各專業(yè)學生的ESP學習提供充足的課內外學習材料等仍然是ESP研究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zhàn)。而對于課程設置、師資教學環(huán)境、教材編寫、教法、第一第二課堂教學與理論實踐教學內容的設置、教學評估以及如何進行全面詳盡的需求分析以解決上述問題、如何實現(xiàn)需求分析和調查的循環(huán)進行等也都是ESP研究者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的問題。
作為符號系統(tǒng)的語言,是社會交際和實踐的產物,也是人類思維和文化的載體,人類的大腦也有專供語言產生和理解的區(qū)域。從20世紀開始,學術界對語言學研究的核心集中在對語言本質、語言學習者的心理和個人特質以及方法論的研究上。
(一)語言共核的含義 語言共核(Language Common-Core)不屬于某一個學科,從廣義講語言共核表示人類語言所共有的語言特征,是重要的交際工具和文化載體,是社會實踐的產物。語言習慣遵循從簡單到復雜,從口頭到書面,語言學習遵循從普通語言到特殊語言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4]。狹義上講是指一種語言的所有變體、方言等所共有的一系列語言特征,是使用同一語言的人們都能理解的語言現(xiàn)象,同時也是各種語言變體如:法律英語,醫(yī)學英語,旅游英語,商務英語等的基礎。就語言的功能意義方面而言,在詞匯、語法,句法,語篇層面與普通英語相似。
語言共核是語言學家基于認知理論在語言功能意念的研究中形成的一個概念,語言共核理論由Hutchinson&Waters以及David Crystal提出,David Chrystal將共核解釋為一種語言的所有變體、方言等共有的一系列語言特征。
(二)語言共核性分類 語言的共核理論適用于任何語言,魏俊中(2015)將語言共核理論運用到英語語言中,將英語分成了共核英語、次共核英語和非共核英語三部分[5]。根據語域分析則可以分成基礎英語、行業(yè)英語和專業(yè)英語,他們之間有區(qū)別又相互聯(lián)系相互滲透。其中基礎英語為高校本科基礎階段所開設的GE課程,行業(yè)英語或職業(yè)英語與專業(yè)英語合稱為專門用途英語。語言共核存在于基礎階段,而語言次共核和非共核即語言內核存在于ESP階段,將兩者有機的結合,使大學英語達到教與學的全面進步。
(三)ESP中的語言共核現(xiàn)象 專門用途英語的語言共核是指不同的學科和職業(yè)在進行專業(yè)信息交流時都需要遵循的語言規(guī)則和交際技巧。盡管不同學科的專業(yè)內容不同,但人們在理解和表達不同專業(yè)信息時所經歷的認知過程和使用的認知策略是相同的。2007年首都醫(yī)科大學段平教授以ESP共核理念為指導提出了“專業(yè)交際學”,把ESP教學定位在適應各學科專業(yè)交際一般規(guī)則和通用技巧上,對各類體裁的專業(yè)文體、功能、語篇和修辭等方面進行分析,對他們所表現(xiàn)的語言特點和修辭技巧進行歸納與整理,作為專業(yè)交際的一般規(guī)則和通用技能,指導不同專業(yè)領域的ESP教學。教學重點放在了學生所缺乏的專業(yè)交際的通用規(guī)則和綜合技能方面,從而打破了專業(yè)界限,避免了同基礎英語和專業(yè)課雙語教學的交叉重復。[2]
ESP是基于GE而產生的,各類專業(yè)人士所使用的特殊用途英語也都是在掌握了普通英語并且達到了靈活運用之后所掌握的。各類專業(yè)的術語、概念、句法、句式和語篇等的解釋也都離不開普通語言和詞匯。有學者甚至指出:“沒有普通英語就沒有專業(yè)英語”??梢姏]有GE的良好基礎,ESP的靈活掌握和運用很難實現(xiàn)。
外語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打好基礎對外語的學習和進步至關重要,在系統(tǒng)掌握了普通英語的語法規(guī)則和語言知識后進一步學習專業(yè)術語和概念正是體現(xiàn)了語言學習的自然性和規(guī)律性。2011年,蔡基剛教授提出CBI理論框架下將外語學習和學科知識相結合的分科英語。分科英語將語言知識與學科知識相結合,基于某一學科知識將外語學習和學科內容有機結合起來,把語言作為學習學科知識的媒介。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學習內容上,語言共核部分可以作為起到工具作用的目標語,將學習重點放在學科知識的吸收上。蕭好章(2007)對華南農業(yè)大學中英聯(lián)合辦“計算機科學技術”班進行實證研究后指出:基礎階段學習分科英語的目的是為學生打下良好的專業(yè)基礎,為高年級階段專業(yè)知識的順利學習提供保障,并為學生將來在專業(yè)學科領域用英語從事業(yè)務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6](P26-30)由此可見,無論是分科亦或是分級都強調了語言共核部分學習的重要性。
專門用途英語具有通用英語的特征,但卻不是普通英語在專門領域的延伸,它有其自身的內核特征(有的學者稱之為語言的變體),那么如何正確處理語言共核和語言內核的關系?早在1987年,南通醫(yī)學院解建和教授對語言共核與醫(yī)學英語文獻詞匯做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發(fā)現(xiàn)對于學習者和用英語從事專業(yè)服務的人來說,共核詞匯并不能覆蓋多種專業(yè)詞匯的90%,應該考慮各個專業(yè)領域中的基礎詞匯,其中包括共同部分和一定數量的不同部分。[7]因此在基礎階段把重點放在語言共核的學習上,包括基本詞匯基本語法等,同時要注意語言內核即各科語言自身的特點,把共核詞匯和內核詞匯融合在具有實際內容和相關學科的科普文獻或精選的材料中,將內容與各專業(yè)學科發(fā)生一定的聯(lián)系才能真正還原外語的工具屬性。專門用途英語在許多方面如詞匯體系、語言知識、句法結構、句式特點、語篇結構等方面都不同于普通英語。
(一)詞匯方面 Krashen(1985)提出了“I+1”的語言輸入模式,該模式將學習者當前已知的語言水平用I表示,將學習者語言學習的目標定位略高于已知語言水平表示為I+1。如:GE中的詞匯“agent”,朗文辭典中的解釋為“a person or company that represents another person or company in business”而在不同的專業(yè)學科如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中,“agent”一詞被賦予了新的語言內核“agent is used only for the none or noun phrase which follows by in passive sentences,even if it does not refer to the performance of an action”即“施動者,施事”。出于經濟原則,語言借助有限的形式表達無限的語義,一次多義現(xiàn)象是普遍存在的,但無論詞語的含義多么復雜,每個詞匯都有其原本的含義(original meaning)。[8]又如:“close”一詞的基本詞義為“to shut something or stop having something”,而在語言學領域中詞義擴展為“in qualitative research,it is detailed description”,在商務英語中的廣告,商標專利,知識產權部分,“close”一詞除了表示“停止、關閉”以外還表示“達成交易,成交”。由此可見語言內核是語言共核發(fā)展的下一階段,將語言的共核與內核相結合將詞義進行橫向比較并進行詞義的延伸更能使學習者對詞義進行更為全面的理解與掌握。
(二)語篇分析方面 在專業(yè)英語的講授過程中,機械的翻譯解釋單調沉悶的語篇會扼殺學習者閱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用GE的語法規(guī)則來解釋ESP文獻中的表述,可以增加學習者的可理解輸入(Comprehensive Input)。[9]例如:下面商務英語語篇節(jié)選其中的一部分關于“E-commerce will bring a brand-newfinancial circles”的內容
Becausee-paymentis the key link of ecommerce by mails online,it is basic condition that e-commerce can be developed smoothly.With the break-through of e-commerce on the electronictrade link, such services asonlinebank, electronic payment system of bank andelectronic cheque,electronic cash,bring traditional financial circles into a brand-new field.(譯文:電子商務將帶來一個全新的金融業(yè),由于電子支付是電子商務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也是電子商務得以順利發(fā)展的基礎條件,隨著電子商務在電子交易環(huán)節(jié)上的突破,網上銀行、銀行卡支付網絡、銀行電子支付系統(tǒng)以及電子支票、電子現(xiàn)金等服務,將傳統(tǒng)的金融業(yè)帶入一個全新的領域)。理解整個語篇之前如果有較好的共核詞匯的積累,則在語篇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順利地將共核詞匯轉化為商務英語內核詞匯,以完成ESP詞匯部分的積累。如:語篇中的斜體字為商務英語中的專業(yè)詞匯,分別表示:“電子商務、交易環(huán)節(jié)、網上銀行、電子支票、電子現(xiàn)金和金融業(yè)”。這是一篇電子商務中的在線電子支付,整個語篇都是使用一般現(xiàn)在時態(tài)(Present Tense)來描述通常會發(fā)生的事情,用兩個簡單句和一個復合句將整個語篇聯(lián)系起來。通過分析找出語篇中復合句部分是由一個狀語分句(Accompany Attributive Clause)與一個主句構成(Main Clause),運用語法基礎知識分析各部分之間的關系,結合詞匯的含義,逐層分析理解,以上看似復雜的商務語篇,最終就可以輕松讀懂。[10]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同樣如此,學習者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逐漸進入到語言發(fā)展的下一階段,即在GE詞匯知識的基礎上,通過近義比較強調ESP詞義。[8]
語言共核和內核在大學英語中表現(xiàn)在GE和ESP兩個方面。GE階段,即基礎英語階段注重學習者語言共核的培養(yǎng),注重培養(yǎng)學習者正確的學習方法、掌握語言的規(guī)律、基礎的詞匯、語法、句法結構、語篇結構、語言特點等語言知識,同時注重語言技能的培養(yǎng),使學習者具備大學本科階段綜合英語能力以及將語言作為工具進行專業(yè)知識學習的能力。ESP級階段,即專門用于英語學習階段,學習者以語言共核為基礎掌握學科中具有自身語言內核特征的知識,如:固定句式、術語表達、固定搭配、專業(yè)措辭等。將基礎語言的學習和專業(yè)語言的學習相結合,是使語言共核在GE向ESP過渡時期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其作用,最終實現(xiàn)學習者對語言內核的深度把握。
[1]胡安琪.基于語言共核理念的ESP教學建設[J].經濟研究導刊,2011(01):291-293.
[2]段 平,顧維萍.專門用途英語的共核理念與實踐意義[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7(01):67-70.
[3]張維君.國際學術界ESP研究歷史與現(xiàn)狀:《國際專門用途英語》期刊論文分析[J].中國ESP研究,2011(01):34-36.
[4]呂 剛.正確認識語言共核語語言變體的關系[J].重慶工業(yè)學院學報,2002(06):104-106.
[5]魏俊中.論行業(yè)英語的定位-語言共核維度[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15(05):548-551.
[6]蕭好章,王莉梅.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改革初探[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7(02):26-30 [7]解建和.“語言共核”與醫(yī)學英語文獻詞匯[J].外語界,1987(03):25-26.
[8]李傳芳.EGP詞義石化隊ESP詞匯學習的負遷移——基于商務英語英漢翻譯的實證研究[J].外語界,2009(04):38-42.
[9]冉海濤.ESP 教學中的語法翻譯[J].今日科苑,2008(24):252-253.
[10]Mark Ellis Christine Johnson.《商務英語教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責任編輯 馮喜梅〕
Language Common-Core and Inner-Core in 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 Learning
ZHANG Yan-y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Jinzhong University,Jinzhong Shanxi,030600)
Before ESP come into being,GE which has laid a sound foundation for ESP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glish Teaching Pedagogy.This thesis has discussed Language Common-Core and Inner-Core in ESP,which will provide English learners with a rule to obey when dealing with English languages for special purpose.Ultimately,based on the mastering of language common-core in GE,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 can acquire and make good use of different kinds of English related to ESP.
ESP;language common-core;language inner-core
H31
A
1674-0882(2017)05-0089-03
2017-08-08
山西省教育科學研究院課題“基于需求分析(NA)的特殊用途英語(ESP)課程設計研究與實踐”階段性成果(GH16103)
張艷艷(1981-),女,山西臨汾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ESP,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