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培濤, 趙 閃
(1.安徽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安徽 合肥 230601;2. 安徽大學 哲學系,安徽 合肥 230601)
黨群關系視角下群體性事件的生成邏輯與治理路徑研究
秦培濤1, 趙 閃2
(1.安徽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安徽 合肥 230601;2. 安徽大學 哲學系,安徽 合肥 230601)
從黨群關系的視角研究群體性事件符合中國的政治邏輯。黨群關系“異化”會對社會產生重大沖擊,主要表現(xiàn)為能夠產生社會矛盾和加劇社會結構緊張。雖然社會變遷、社會結構、社會具體制度是引起群體性事件的歷史、現(xiàn)實和制度性根源,但黨群的政治關系是群體性事件生成與否的重大邏輯。密切黨群關系有助于群體性事件的治理。應該著重從加強執(zhí)政黨自身建設、密切黨群關系的制度建設、群眾利益的保障和發(fā)展機制等三個方面入手,在發(fā)展黨群關系中實現(xiàn)群體性事件的治理。
群體性事件;黨群關系;生成邏輯;治理
群體性事件幾乎占據(jù)了改革開放后整個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全過程,它是中國政治進程中的必經“陣痛”。梳理群體性事件發(fā)展的歷史會發(fā)現(xiàn),群體性事件雖有各種外在表現(xiàn)形式,但其內在的作用機理和生成邏輯有其內在的相似性。中國群體性事件與國外群體性事件雖然在表現(xiàn)形式、傳播方式、發(fā)生過程等方面有很多共同點,但在中國的政治模式和政治環(huán)境中有明顯的本土化特征。事實上,黨群關系一直深刻影響著群體性事件發(fā)展的過程,從黨群關系的視角研究群體性事件符合中國政治社會的特點和規(guī)律,而這一重大問題卻被很多研究者忽視。
黨群關系是中國政治社會的重要內容,中國革命的勝利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都是建立在良好的黨群關系基礎之上的??焖俣羁痰纳鐣D型與利益為導向的市場經濟讓社會成員的意識行為發(fā)生重大改變,舊有的“兩個階級一個階層” 簡單的社會結構也逐漸分化為“兩個階級多個階層”復雜的社會結構,而作為共產黨執(zhí)政之基的兩個工農階級的社會地位和占人口總數(shù)的比重也正逐漸下降。社會結構的變動趨勢對執(zhí)政黨發(fā)展黨群關系提出了更大的挑戰(zhàn),本該通過加強自身建設來積極應對挑戰(zhàn)的執(zhí)政黨現(xiàn)實中卻存在腐化問題,革命時期建立和形成的黨員與群眾間的“魚水關系”、“血肉關系”在新的時期逐漸出現(xiàn)“裂痕”,有些地方黨群關系逐步演變?yōu)椤坝退P系”,有時還會惡化為“對立關系”。這種黨群關系的“異化”傾向會引起極大的社會反應。
(一)產生社會矛盾
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根本利益一致的,是人民群眾利益的忠實代表。但有些黨員干部和地方政府在市場經濟浪潮的推動下,逐漸忘記為人民群眾服務的初心,在利益面前慢慢迷失“自我”,由“人民的代言人”變成“利益的代言人”。有些黨員干部不顧人民群眾的生活安危,利用手中的權力和占有的社會資源謀私利;有些地方政府不愛搞民生工程,特愛搞形象工程,不愛搞實體經濟,特愛搞征地賣地,過度依賴土地財政。這種被利益綁架、價值扭曲的執(zhí)政者在現(xiàn)實中必然發(fā)生與人民群眾爭利的現(xiàn)象,在這利益的博弈和爭斗中,權力的擁有者往往占據(jù)上風,而利益的被剝奪者怎會不心生怨恨?怎會不聚眾“鬧事”?黨群關系緊張長期作用的結果使整個社會都充斥著一種焦躁不安的氣氛,社會矛盾由此產生。因征地拆遷補償問題引發(fā)的蘇州“通安事件”,實質上是“官民”利益沖突的一個縮影。當?shù)乇徊疬w的群眾認為,政府借開發(fā)區(qū)建設拆遷之名,為自己謀私利,存在著腐敗現(xiàn)象。被拆遷群眾更為不滿地是政府利用不合理的拆遷補償政策,名正言順地“克扣”他們的補償款。當群眾向政府索要補償款被拒時,利益被剝奪的群眾再也無法抑制心中的憤怒,直接與政府發(fā)生了對抗。
(二)加劇社會結構緊張
社會結構緊張是“因社會的結構分化速度快于制度規(guī)范的整合速度而形成的結構要素之間的緊張與脫節(jié),使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由于政策與制度安排的變化而產生不滿,因而引發(fā)矛盾與沖突的狀態(tài)”[1]??焖俚纳鐣冞w容易導致社會的不良反應。社會結構緊張是客觀存在的、不可避免的社會狀態(tài)。雖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社會結構的緊張狀態(tài),但是可以通過建立執(zhí)政者主導下的社會不同利益群體間的利益協(xié)調、溝通和實現(xiàn)機制來緩解因制度規(guī)范相對滯后帶來的社會群體間的緊張。執(zhí)政者的智慧和積極行動能夠彌補制度的相對缺陷,為新制度出臺贏得時間。如果執(zhí)政者不采取積極的行動,對緊張的社會結構聽之任之、任其發(fā)展,對不同利益群體的利益訴求不管不問,那么很容易加劇社會結構的緊張狀態(tài)。假如社會結構持續(xù)這種緊張狀態(tài),那么社會危機就會爆發(fā),群體性事件就可能成為社會常態(tài)。震驚中外的貴州甕安縣“6·28”事件,起因是一件非常普通的民事案件,但隱藏在事件背后的重要原因是當?shù)厣鐣Y構的持續(xù)緊張。甕安經濟社會的改革發(fā)展不可避免地帶來了很多社會矛盾,如拆遷矛盾、礦群矛盾、移民矛盾,但這些矛盾通過當時的制度是難以解決的,唯有通過當?shù)卣姆e極行為來化解社會矛盾。實際上,當?shù)卣膶嶋H行動并沒有從根本上化解社會矛盾,反而當?shù)卣牟蛔鳛楹蛠y作為在一定程度上也制造了黨群干群矛盾,加劇了社會結構的緊張狀態(tài)。黨群關系“異化”雖然不是引起群體性事件的根本原因,但其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社會矛盾,是群體性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
群體性事件外在表現(xiàn)形態(tài)各異,如常規(guī)的征地拆遷、環(huán)境糾紛、勞資糾紛、業(yè)主維權等,還有近幾年新出現(xiàn)的個體經營者利益受損(如出租車抗議專車罷運風波)、民生權利受損(如高考減招的抗議事件)、執(zhí)法不當(如魏則西事件、雷洋事件)、投資者利益受損(如e租寶非法集資案、泛亞投資人集體到國家信訪局維權)、爭奪特殊利益(如“保路運動”)、泄憤型群體性事件等。隨著社會變遷,群體性事件可能還會有其他表現(xiàn)形式。群體性事件的多樣性、不確定性和突發(fā)性增加了地方政府治理的難度,而當今政府治理更多地是事后“亡羊補牢”式的被動應付。假如掌握了群體性事件內在生成和演進的規(guī)律,那么群體性事件治理就由被動轉為主動。
新時期人民群眾內部利益日漸分化、權力意識日益增長、文化價值趨向多元、參與意識逐漸增強等變化在一定程度催生了集體動員和抗爭,但群眾這種改變是社會變遷與發(fā)展的“烙印”,不足以構成群體性事件發(fā)生的緣由,這與有些黨員干部和地方政府把群體性事件的責任歸罪于不懂事、魯莽的“刁民”截然相反。中國當今的群體性事件主要是圍繞利益抗爭為中心,而非政治訴求和斗爭。很多研究者把利益爭斗作為群體性事件生成的內在邏輯,沒有從更深的視角如社會變遷、社會結構、社會制度、政治關系、政治心理等去發(fā)掘產生或制造利益矛盾的歷史原因、社會原因、政治原因和情感原因。只有把這些原因統(tǒng)一起來分析,才能得出群體性事件生成的內在邏輯,才能找到群體性事件的內在作用和運行機理。
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前這段歷史中,除去“文革”的政治運動和敵對勢力破壞引起的事件外,中國社會幾乎“平靜如水”。而改革開放后三十多年的社會變遷是伴隨著矛盾的對抗和沖突進行的,但這種矛盾對抗和沖突與國外的矛盾沖突有很大不同,它是人民群眾內部利益矛盾的時代體現(xiàn),是積極的、正向的、可調和的社會矛盾。正是有此類矛盾的挑戰(zhàn)和推動,中國經濟社會才實現(xiàn)向好的發(fā)展。因此可以說,群體性事件是改革開放后社會變遷中利益調整和實現(xiàn)的歷史必然結果。持續(xù)緊張的社會結構容易產生社會矛盾,群體性事件的社會性根源實質上社會結構的緊張。而社會結構的緊張可以通過盡快加強制度建設來緩和,但制度建設需要較長的周期,這期間可以依靠執(zhí)政者“親民”的政治意識和行為來彌補制度的暫時缺陷或空白。黨群的政治關系一直影響著中國社會的發(fā)展進程,黨群關系的政治走向成為中國社會安全穩(wěn)定的“晴雨表”。從群體性事件的歷史梳理、現(xiàn)實調研和理論分析中不難得出,群體性事件多發(fā)的地區(qū)也是黨群關系問題較多的地區(qū),而黨群關系密切的地區(qū)幾乎不發(fā)生群體性事件??梢?,執(zhí)政黨“為民”的意識和行為、群眾對執(zhí)政黨的政治信任和價值、情感認同在群體性事件治理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雖然社會變遷、社會結構、社會具體制度是引起群體性事件的歷史、現(xiàn)實和制度性根源,但黨群的政治關系是群體性事件生成與否的重大邏輯。
(一)有助于從根源上破解群體性事件治理的難題
群體性事件雖然受社會發(fā)展的結構性緊張的重大影響,但是這種客觀影響可以通過執(zhí)政黨的積極行為去改變,而黨群關系的“異化”在某種程度上也制造或加劇了這種社會的“不穩(wěn)定”狀態(tài);雖然群體性事件的中心問題仍是利益和權利抗爭,但是這些抗爭是新時期人民內部矛盾的集中體現(xiàn),完全可以通過執(zhí)政者的代表“民意”和執(zhí)行“民意”來緩解。因此,黨群關系是影響群體性事件發(fā)展方向和進程的決定性因素,在群體性事件治理中起著極為關鍵的作用。當今,群體性事件持續(xù)不斷,其治理的“藥方”也很多,但很多是治標不治本,難以根治群體性事件。而密切黨群關系才是治愈群體性事件頑疾的“良藥”。
(二)有助于實現(xiàn)從“權力”維穩(wěn)到 “權利”維穩(wěn)的根本轉變
“權力”維穩(wěn)傾向于通過運用國家職能部門的權力管控和打壓群眾的權利和利益抗爭(破壞社會公共安全的犯罪活動除外)。實際上,這種“權力”維穩(wěn)很少讓抗爭者內心服從,反而會激起抗爭者及同情著的反感和憤怒,情緒失控的抗議者可能從事打砸搶的犯罪活動?!皺嗔Α本S穩(wěn)會破壞歷史形成的良性的“官民”關系,有可能會引起“官民”的對抗。很多情況下“權力”維穩(wěn)實際上是“官本位”思想的現(xiàn)實表現(xiàn),集中體現(xiàn)出有些黨員干部嚴重脫離群眾。密切黨群關系有利于根除“官本位”的思想,讓執(zhí)政者更加關注群眾的權利和利益,會通過建立和維護良性的黨群互動關系來實現(xiàn)群體性事件的治理。
(三)有助于增強群體性事件社會協(xié)同治理的支持力量
群體性事件不是一個簡單的重大事件,其背后隱藏和牽扯著社會的多個方面。政府雖然在社會管理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僅憑其一方的力量和能力難以應付和勝任這項重大的社會治理工程。群體性事件治理的復雜性、專業(yè)性和系統(tǒng)性要求必須建立黨委領導下和政府主導下的社會協(xié)同治理體系。建立社會協(xié)同治理體系除了政府購買社會公共服務外,更重要地是應該取得群眾的支持和參與,通過集聚群眾的智慧和力量來實現(xiàn)群體性事件的“全民參與”式治理。要相信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相信只要贏得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就能夠戰(zhàn)勝社會治理的一切難題。密切黨群關系不單單是政治問題,也是社會治理的根本性問題。黨員應努力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切實解決和實現(xiàn)人民群眾關心的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問題,有助于增強群體性事件社會協(xié)同治理的支持力量。
(一)強化執(zhí)政黨自身建設
共產黨作為執(zhí)政黨,與革命時期的革命黨的社會政治地位、歷史使命截然不同,其合法性的基礎主要來源于人民群眾的認同、支持和擁護。群眾的信任度和滿意度是評價執(zhí)政黨執(zhí)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標尺。黨群關系的關鍵在于執(zhí)政黨,其意識和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黨群關系的走向。鄧小平曾說過,“辦好我們國家的事情,關鍵在于我們黨”。強化執(zhí)政黨自身建設有助于密切黨群關系,有助于防止黨群關系“異化”引起的群體性事件。強化執(zhí)政黨自身建設應著重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一是要加強反腐敗建設。腐敗是“公共權力和公共資源的非公共、非規(guī)范(不符合公認的法律或道德規(guī)范)的運用”[2]。貪腐是執(zhí)政黨身上的毒瘤,是黨群關系緊張的重要原因,其嚴重侵蝕和動搖著共產黨的執(zhí)政根基,消減著共產黨執(zhí)政的合法性。貪腐的實質是公權力及公權力掌控的公共資源的私用和交易,為此應重點加強權力運行的全程監(jiān)督和制約,主要包括制度的規(guī)約、群眾的監(jiān)督、紀檢部門的督查、三方機構的參與、媒體的全程跟蹤報道等,讓權力的行使在陽光下運行;加強黨員干部的反腐倡廉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育,要把“反腐倡廉教育貫穿于領導干部的培養(yǎng)、選拔、管理、使用等各個方面,堅持教育與管理、自律與他律相結合,督促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反對和防止腐化墮落,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牢記‘兩個務必’,自覺經受住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改革開放條件下長期執(zhí)政的考驗”[3];繼續(xù)保持反腐敗的高壓態(tài)勢,加大反腐的懲治力度,讓腐敗分子無處遁形,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上指出,“堅持無禁區(qū)、全覆蓋、零容忍,嚴肅查處腐敗分子,著力營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圍?!?/p>
二是要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繼承和發(fā)揚黨的作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全面加強黨的思想作風、領導作風、工作作風和生活作風建設。把思想作風建設作為黨的作風建設的重中之重來抓,思想是作風建設的前提和基礎,只有思想擺正了,才能搞好作風建設,“加強思想作風建設,是執(zhí)政黨干部所有作風建設的核心內容,對領導作風、工作作風、生活作風等都具有基礎性地位,起著支配與調控作用[4]”;從機制上保證作風建設的順利推進,建立健全黨的作風建設的長效機制,“構建黨的作風建設的學習教育機制、完善黨的作風建設的制度制約機制、建立健全黨的作風建設的監(jiān)督管理機制、建立健全黨的作風建設的考核獎罰機制”[5];發(fā)揮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模范帶頭作用,領導干部應“做到以身作則、嚴于律己,帶頭嚴格落實改進作風的各項規(guī)定,才能形成帶動廣大干部改進作風的正能量。要帶頭接受黨內監(jiān)督、民主監(jiān)督、法律監(jiān)督和輿論監(jiān)督,讓人民群眾來評價、來檢驗我們的作風是否好轉”[6],上級領導干部的作風對下級領導干部及普通黨員干部的作風產生重大影響,采用由上到下、一級做給一級看的方式方法來逐漸影響和改變整個黨員干部的作風。
三是要增強為人民群眾服務的意識和能力。每一個合格的黨員都應具備為人民群眾服務的意識和能力,這是黨性的基本要求。加強黨員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和學習,黨委應注重黨員理論培訓和學習的管理,重點強化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意識教育、服務意識教育等等,同時黨員也要主動加強自我學習、自我教育,努力提升自身的黨性修養(yǎng)。“不注意學習,忙于事務,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說要變質,那么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個危險的起點。[7]”重點加強黨員在實踐中的鍛煉和學習,“實踐是最好的老師”,在社會實踐中學習和鍛煉的過程實質上就是向人民群眾學習,并努力服務人民群眾、為人民群眾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黨員服務人民群眾的能力和水平,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以提高和體現(xiàn)?!包h只有緊緊地依靠群眾,密切地聯(lián)系群眾,隨時聽取群眾的呼聲,了解群眾的情緒,代表群眾的利益,才能形成強大的力量,順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項任務。[8]”
(二)加強密切黨群關系的制度建設
“制度是關于個人或者組織的行為規(guī)范、規(guī)則和慣例的總和,它規(guī)定和塑造著個人或者組織的行為。[9]” 制度的剛性和穩(wěn)定性能夠規(guī)約個體和群體的行為,使其朝著制度設定的方向發(fā)展。密切黨群關系不是一時興起,是共產黨與生俱來的特質。密切黨群關系的制度建設應著重從兩個方面入手。
一是建立黨員干部聯(lián)系群眾的“包片”負責制。將轄區(qū)分為幾個區(qū)域交由黨員干部負責,在黨員干部負責的區(qū)域內建立群眾聯(lián)絡點點,收集群眾反映的意見和建議,并及時回應群眾的要求。“包片”黨員干部定期或不定期地走訪群眾,噓寒問暖,解決群眾實際的生產生活困難,并和群眾建立起深厚的情感。政府每年對“包片”黨員干部實行群眾滿意度測評,可以委托第三方專業(yè)機構對黨員干部聯(lián)系群眾的年度工作績效進行評估,結果作為評獎評優(yōu)、考察提拔、工作糾偏和行政問責的重要依據(jù)。這種責任“包干”式的群眾聯(lián)系工作制度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fā)黨員干部密切聯(lián)系群眾、做好群眾工作的潛能,從制度上解決庸政懶政怠政、脫離群眾的思想行為。如果每一名黨員都能把聯(lián)系群眾、做好群眾工作作為自己生活和工作的一種習慣,那么政治社會的任何問題都將容易解決。
二是加強網絡群眾路線的制度建設。群眾工作“無死角”,密切聯(lián)系群眾要覆蓋社會每個空間和角落。當今網絡已日益成為群眾日常生活的重要場域,它深刻影響著群眾的思想和行為,成為群眾日常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因此,加強網絡群眾路線是新時期群眾工作的重要內容。加強網絡群眾路線建設應著重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強黨員網絡聯(lián)系群眾工作的培訓和指導,提升黨員的網絡工作意識和能力;加強群眾路線網站或版塊的建設,真正搭建起群眾工作網絡交流平臺;建立和完善黨員干部網絡聯(lián)系群眾的工作機制,黨員干部應經常與網民互動交流,傾聽和回應網民的呼聲和訴求;建立網絡輿情的處理機制,網絡輿情反映和傳遞民情民意,黨和政府應密切關注網絡輿情動態(tài),收集、整理、分析和總結網民反映的問題,屬于制度問題的,應盡快改革制度;屬于群眾個人生活生產的難題,應盡快催促職能部門給予辦理和扶持;屬于當今還未有能力辦理的,應盡快給予群眾答復,并做好解釋工作。雖然堅持網絡群眾路線比較快速和便捷,但是我們不能因此過渡依賴和相信網上群眾工作,還是應多深入基層群眾當中,手握手、面對面的零距離接觸會更加真實,會更有實際效果。
(三)建立健全群眾利益的保障和發(fā)展機制
利益之爭是群體性事件的中心問題,群體性事件治理最重要的是協(xié)調和滿足人民群眾的利益要求。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財富屬于人民,社會主義的致富是全民共同富?!盵10]。共產黨是為人民利益而產生的政黨,它從來沒有自己的任何特殊利益。發(fā)展黨群關系的中心內容就是要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現(xiàn)實問題,實現(xiàn)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
一是建立群眾利益的發(fā)展機制。只有一心一意謀發(fā)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滿足人民群眾的利益需求,才能有效解決人民群眾的利益之爭,才能更好地發(fā)展黨群關系。在發(fā)展中求得矛盾問題的解決是群體性事件治理的重要方式方法。發(fā)展的價值導向應以人民群眾的利益為中心,讓人民群眾親身享受到改革發(fā)展的成果。堅決根除GDP主義的“硬發(fā)展觀”,這種發(fā)展觀“所帶來的‘唯數(shù)字主義論’以及‘GDP中心主義’,嚴重違背了黨群關系應有的價值邏輯”[11]。
二是建立民生的保障和改善機制。民生問題關乎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直接影響到人民群眾對執(zhí)政黨和社會的認知。保障和改善民主是黨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密切黨群關系極其重要的現(xiàn)實內容。政府應重點加強社會基本公共服務建設,積極推進城鄉(xiāng)公共服務一體化,努力實現(xiàn)社會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還應繼續(xù)建立和完善人民群眾的利益補償和救濟機制,對因拆遷、征地、失業(yè)下崗等利益受損者和社會弱勢群體給予適當?shù)?、合理的補償與幫扶,促進社會的公平正義,激發(fā)人民群眾對社會的歸屬感;更應該建立民生工程執(zhí)行和落實情況的檢查與評估制度,其結果作為政府及相關責任人績效考核和責任追究的重要參考依據(jù)。
三是建立民主的群眾參與決策機制。政府的決策關乎人民群眾的利益,決策的正確性、合理性和科學性都至關重要,稍有失誤就會引起社會的連鎖反應。因此,決策一定要事先征求群眾的意見,最好選舉群眾代表參與到決策中。政府決策因此會更加關注和傾向于“民意”,人民群眾利益會得到切實的保障和實現(xiàn)。被寄予厚望的聽證會制度很多地方流于形式,根本原因是人民群眾只有發(fā)表意見的權利,群眾的意見和要求是否被采納往往取決于政府的看法和認識。為保證群眾參與決策的實際效能,政府應加強群眾參與決策的制度建設,主要包括參與群眾的資格、程序、權限及政府對群眾參與的動員、組織、培訓等。
黨群關系是影響中國政治進程的重要因素,從黨群關系研究群體性事件符合中國的政治邏輯。從黨群關系的視角分析群體性事件,能夠更加清晰地分析和深入地發(fā)掘群體性事件的內在生成邏輯、作用機理和演進過程,有助于在掌握群體性事件規(guī)律的基礎上提出治理良策。這種群體性事件的研究視角及研究模式在理論界和學界很少被提及和運用,期待該研究能夠引起理論界和社會實踐領域的關注。
[1]李漢林,魏欽恭,張彥.社會變遷過程中的結構緊張[J].中國社會科學,2010(2):124.
[2]王滬寧.反腐敗:中國的實驗[M].???三環(huán)出版社,1990:153.
[3]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jiān)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M].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05:253.
[4]唐志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三 “位”談———兼論干部隊伍思想作風建設的時代訴求[J].中共寧波市委學報,2013(3):17-23.
[5]童善貴.黨的作風建設長效機制研究[J].廣東科技,2013(16):42-43.
[6]歐陽堅.改進作風是一場自我革命[J].求是,2013(10):29-30.
[7]鄧小平文選(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6.
[8]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42.
[9]熊光清.當代中國政治發(fā)展前后30年之比較分析:制度變遷的視角[J].社會科學研究,2009(4):58-65.
[10]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2-63.
[11]王本文,劉愛蓮.黨群關系的現(xiàn)代性境遇與超越之路[J].南京社會科學,2013(5):78-84.
Research on Logic and Path of Governance of Group Events from thePerspective of Party-the Mass Relationship
Qin Peitao1, Zhao Shan2
(1.College of Marxism, 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601, China; 2.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601, China)
Studying group ev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arty-the mass relationship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ina politics context. The “alienation” between party and the mass may cause huge impact on society, such as social conflicts or the social structure tension. Social changes, social structure, and social system are the roots of group events. However, the poli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y and the mass may represent its generating logic. The close ties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mass can help manage group events; we should realize the management of group events in developm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people from three aspects: strengthening party construction, reinforcing systems of party-the mass relationship, and ensuring the benefit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ass.
group events; relationship; logic; governance
2095-0365(2017)01-0073-06
2016-03-25
秦培濤(1976-),男,講師,研究方向:群體性事件研究。
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重點項目“治理群體性事件與踐行群眾路線的關系及啟示研究”(SK2015A239);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當代中國社區(qū)治理突出問題及對策研究”(13CSH047)
D035
A
10.13319/j.cnki.sjztddxxbskb.2017.01.14
本文信息:秦培濤,趙 閃.黨群關系視角下群體性事件的生成邏輯與治理路徑研究[J].石家莊鐵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1(1):7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