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純粹否定到辯證否定
——參照恩格斯視角重構馬克思主義與施蒂納思想的關系

2017-04-02 04:08單提平
山東社會科學 2017年3期
關鍵詞:赫斯利己主義全集

單提平

(山東大學 哲學與社會發(fā)展學院,山東 濟南 250100)

從純粹否定到辯證否定
——參照恩格斯視角重構馬克思主義與施蒂納思想的關系

單提平

(山東大學 哲學與社會發(fā)展學院,山東 濟南 250100)

《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給后世造成的影響之一是,馬克思主義與施蒂納思想是水火不容的,但是無論正統(tǒng)派對批判施蒂納章節(jié)的有意忽視,還是非正統(tǒng)派重新思考施蒂納學說和影響的努力,都暗示了一個結果:《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對施蒂納純粹否定的方式是頗成問題的,或者說是不成功的。有意思的是,作為馬克思主義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恩格斯對施蒂納的態(tài)度和看法并非完全如同《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一樣。從歷史來考察,恩格斯獨立解讀施蒂納的方式,雖然有自身的不足,但其辯證否定施蒂納的態(tài)度和思考,設定了更為健全合理的原則,并將帶來馬克思主義與施蒂納思想關系的建設性重構。

恩格斯;施蒂納;馬克思;純粹否定;辯證否定

《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以下行文簡稱《形態(tài)》)是標志著馬克思主義誕生的經典文本之一,有西方學者譽之為“馬克思和恩格斯世界觀的出生證?!?轉引自Terrell Carver & Daniel Blank, A Political History of the Editions of Marx and Engels's German ideology Manuscript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4, p.1.《形態(tài)》中批判施蒂納的“圣麥克斯”章占篇幅三分之二還要多,且相比于其他部分,這一部分最為完整。但奇怪的是,本應該成為重點章節(jié)這部分內容卻因頗惹爭議而少人閱讀和論及。

在馬克思恩格斯辛辣嘲諷的筆下,施蒂納儼然成了荒唐可笑的小丑,受到了“純粹否定的批判”。*弗蘭茨·梅林:《馬克思傳》,樊集譯,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45頁。《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給后世造成的影響之一是,馬克思主義與施蒂納思想是水火不容的。不過,無論當時還是后世對施蒂納的爭議性評價,越來越證明施蒂納是頗具啟發(fā)意義的原創(chuàng)性思想家。馬克思主義與施蒂納思想果真水火不容嗎?從歷史來看,恩格斯,作為馬克思主義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并非如同《形態(tài)》那樣對施蒂納采取純粹否定的態(tài)度。本文認為,恩格斯還有另外獨立解讀施蒂納的方式,雖然有自身的缺陷,但其辯證否定施蒂納的思考,設定了更為健全合理的原則,并將帶來馬克思主義與施蒂納思想關系的建設性重構。

一、批判施蒂納:重新理解恩格斯向馬克思的靠攏

在《形態(tài)》的寫作中,與其說恩格斯和馬克思共同“創(chuàng)作”了施蒂納的形象,不如說他“默認”了馬克思對施蒂納形象的“創(chuàng)作”。*廣松涉曾依照《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手稿筆記,認為恩格斯寫作了該著作主題,但學術界一般認為從行文風格看,顯然是馬克思的思想占據了主導地位。本文依從寫作的主導思想歸屬馬克思這一判斷?!P者注按照恩格斯對馬克思寫作風格的描述,馬克思的“文風是每一個人都能看出來的”。*恩格斯:《致馬克思(1845年2月22日-3月7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46頁。對于施蒂納的《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以下行文簡稱《唯一者》),馬克思如此定位:“思維的膚淺,雜亂無章,不能掩飾的笨拙,無盡無休的重復,經常的自相矛盾,不成譬喻的譬喻……總之,整個四百九十一頁的一部書就好像是按照朗福德的方法所煮出來的一碗淡而無味的雜碎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05頁。這種辛辣嘲諷的總體評價奠定了“圣麥克斯”章批判施蒂納的論調,并且貫穿了與《唯一者》旗鼓相當的整個篇幅。

學術界主流認為,這是馬克思恩格斯共同持有的觀點和基調,其理由除了該著作是二人合作外,還在于此前他們曾就施蒂納的書進行過觀點交換,恩格斯在受到馬克思的糾正后回復“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恩格斯:《致馬克思(1845年1月20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34頁。并且,恩格斯在信中還增加了赫斯作旁證人,這似乎更加證實了二人在《形態(tài)》中的觀點統(tǒng)一是不刊之論。盡管學術界亦有人注意到,從恩格斯晚年的回憶中可以看出恩格斯與施蒂納曾經關系親密,恩格斯本人絕沒有像馬克思這樣決絕對待對手的態(tài)度,*Lawrence S. Steplevich, “Max Stirner as Hegelian,”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Vol 46, No.4(Oct.- Dec., 19 85), p.603. 作者已注意到,“他們彼此稱呼用更親情的‘du’而不是正式的‘Sie’。1892年,在恩格斯最后見到施蒂納差不多半個世紀后,他還能很好地憑借回憶為施蒂納的傳記作者約翰·亨利·馬凱勾勒出施蒂納的特征?!钡z憾的是,恩格斯對施蒂納的不同于馬克思的考察態(tài)度,還沒有學者進行仔細考察和甄別。

回到歷史語境,可以得知,恩格斯與施蒂納1842年初結識,不但私交甚篤,“同施蒂納很熟,我們是好朋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86頁。而且對他的思想把握到位?,F(xiàn)存最早的資料是恩格斯在與埃德加爾·鮑威爾合作撰寫的諷刺長詩《橫遭威逼但又奇跡般地得救的圣經,或信仰的勝利》中所描述的施蒂納形象,兩處十行,雖聊聊數筆,但極為傳神。

只見施蒂納也來了,他是各種清規(guī)戒律的處心積慮的死敵,

今天他痛飲啤酒,明天就要飲血做戲,

誰向他高喊:打倒國王!

他會補上一句:讓法律也去他個娘!*《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04頁。

顯然,恩格斯敏銳捕捉到了施蒂納思想中反抗一切權威,視一切清規(guī)戒律為枷鎖的特點。而且,不僅如此,施蒂納更為激進的形象刻畫如下:

施蒂納聲勢奪人:是誰限制別人的志趣?

是誰依仗大嗓門硬要人接受他的戒律?

是你們,你們還膽敢稱自由人,

莫非你們還生活在奴隸時代!

見鬼去吧,你們的規(guī)章!

見鬼去吧,你們的戒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09-510頁。

本來,施蒂納也是“自由人”團體的成員,這一團體以激進批判宗教,鼓吹自由而聞名。施蒂納的思想腳步更為激進,他不但對社會制度和國家權威都采取激進的態(tài)度,而且他認為任何對個人構成威脅,妨礙個人自由的東西,無論它是什么,都應在廢除之列。進一步說,不但要反抗不自由,而且要避免以自由的名義制造新的不自由,從而成為自由的反諷。為此,“自由人”團體倡導的自由如果也要強迫人接受,那就也應在批判之列。施蒂納這種思考在“自由人”團體中顯得卓爾不群,而該主旨的極大發(fā)揮,恰恰就是后來的《唯一者》。

因而,不難理解,當恩格斯讀施蒂納的《唯一者》時,盡管認為施蒂納的觀點有自身的缺陷,但還是稱贊施蒂納“在‘自由人’當中顯然是最有才能、最富獨立性和最勤奮的一位?!?《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31頁。不過,在與馬克思交換對該書的意見時,馬克思的回信表達了不同意見,恩格斯回信表示完全同意。由于這封信未能保存下來,我們無從知道馬克思是如何說服恩格斯的,留下的印象“似乎”就是恩格斯無條件統(tǒng)一到馬克思的觀點上來了。

但是,檢視同時期的恩格斯的作品,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所謂恩格斯無條件認同馬克思觀點的認識有待于深入分析,至少不可能是無條件的“完全同意”,更不可能是《形態(tài)》中對施蒂納的態(tài)度和看法。

首先,恩格斯在同期轉到馬克思的立場上之后,并沒有如在《形態(tài)》中那樣采取對施蒂納極端輕蔑的態(tài)度,比如在《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中,恩格斯兩次提到施蒂納,口氣帶有反諷卻不失友好的,稱其為“好心腸的施蒂納”*《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04頁。和“可愛的施蒂納”*《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566頁。《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新譯文是“朋友施蒂納”,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78頁。。該著作寫于1844年9月——1845年3月,并于1845年夏天發(fā)表,橫跨了馬克思、恩格斯關于施蒂納著作通信討論的時間段,這部著作中必然顯示的是恩格斯的真實態(tài)度??梢钥闯?,恩格斯確實沒有把施蒂納當做窮兇極惡的敵人,甚至還保留了給馬克思的書信的看法。

其次,恩格斯在以英文發(fā)表的《共產主義在德國的發(fā)展》(寫于1845年4月5日左右,5月10日發(fā)表)中不但沒有輕視施蒂納,而且把他和鮑威爾稱作“抽象的德國哲學的最終結果的代表,因而也是社會主義——毋寧說是共產主義唯一重要的哲學對手”。*MECW (Marx/Engels Collected Works), Vol. 4,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 1975, pp.240-241. 中文版參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00頁,譯文參照恩格斯英文原文有改動。需要特別指出,恩格斯闡述了反對施蒂納與鮑威爾的理由是,“他們拒絕從其僅是抽象的理論中得出實踐的推論來”。*MECW (Marx/Engels Collected Works), Vol. 4,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 1975, p.240.這里可以弄清的有兩點:其一,《形態(tài)》幾乎沒有流露重視施蒂納的詞句,毋寧說相反,極端蔑視施蒂納,同此時的恩格斯對施蒂納的重視相比,可以看出恩格斯與馬克思對待施蒂納的態(tài)度確實大有分別。其二,如果說恩格斯認同馬克思對施蒂納的批判,合理地推斷應該是在實踐問題上馬克思更為清晰合理地表達出了在恩格斯那里還相對朦朧的觀點,故而實踐觀應該是馬克思與恩格斯達成一致的主要題旨。當然,我們也可以做一個可能的猜測,即馬克思也認同施蒂納的重要性,但卻故意在《形態(tài)》中采用了極力丑化對手的策略,否則很難解釋馬克思為何如此耗費心血地批判施蒂納。

無論如何,至少恩格斯與馬克思在歷史上呈現(xiàn)了頗為不同的態(tài)度。那么,馬克思的信與恩格斯對施蒂納的批判究竟有多大的差異,就非常值得探究。如果我們可能求索出馬克思回信的大致內容,并與《形態(tài)》時期前后馬克思、恩格斯的論述進行參照,就可以探究明白恩格斯的觀點在何種意義上追隨馬克思,并在何種意義上有自己的獨立價值了。

二、開啟新視角:解析恩格斯對施蒂納《唯一者》的評論

1845年 1 月 20 日恩格斯致信馬克思:“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我以前給你寫信的時候,還太多地拘泥于該書給我的直接印象,而在我把它放在一邊,能更深入地思考之后,我也發(fā)現(xiàn)了你所發(fā)現(xiàn)的問題?!?恩格斯:《致馬克思 ( 1845 年1月20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34 頁。那么,馬克思的意見到底如何呢?由于這封信已經遺失在歷史深處,還原馬克思信函內容就成了難以克服的困難和挑戰(zhàn)。所幸,根據恩格斯的提示,赫斯的批判文章可以作為馬克思意見的參考。

回到歷史語境,施蒂納的著作在同期激起了費爾巴哈、盧格和莫澤斯·赫斯等人的強烈關注和反饋,赫斯在做同樣批判施蒂納的事情,并且赫斯在沒看到馬克思的信之前已經獨立寫了一篇評論施蒂納的文章,這是經過反復思考后得出的和馬克思相同的見解。恩格斯特別講到,赫斯留下了馬克思討論施蒂納的那封信做備參,暗示他可能繼續(xù)充實完善評論文章。*恩格斯:《致馬克思 ( 1845 年1月20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 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34 頁。據此,完全可以合理推測,盡管赫斯的文章會打上自己個性的烙印,在其核心觀點里還是可以窺見馬克思表達的意見。我們如果能加以審慎提煉和甄別,或可彌補歷史所造成的缺失。

赫斯對施蒂納的批判,可以技術性地提煉為以下幾點:1.把施蒂納的思想界定為小資產階級的犬儒主義,是“對內在的、實際生活作乖離的展開?!?莫澤斯·赫斯:《赫斯精粹》,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182-183頁。赫斯認為,這種乖離只能解釋為市民社會原子化的孤立存在。對此,赫斯強調“人們陷入的分離狀態(tài),在實踐上只有通過社會主義,即人們緊密團結,在共同體中生活,在其中勞動,并能夠揚棄私人所得,才能夠得到揚棄?!?莫澤斯·赫斯:《赫斯精粹》,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184頁。2.批判施蒂納利己主義式對愛的理解,“我之所以去愛去創(chuàng)造,絕不是為了享受,而是因為愛而去愛,因為創(chuàng)造欲、生命的沖動、直接的自然動物而去創(chuàng)造?!?莫澤斯·赫斯:《赫斯精粹》,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191頁。赫斯的反駁表現(xiàn)出強烈的費爾巴哈式的自然主義愛欲觀。3.批判施蒂納所謂的利己主義的聯(lián)合只是紙上談兵,強調“我們人應該成為現(xiàn)實的類的存在,這是社會主義者的要求?!?莫澤斯·赫斯:《赫斯精粹》,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199頁。并且赫斯在文章末尾暗示,施蒂納為市民社會這一“惡的現(xiàn)實”辯護,把一切行動都理解為利己主義的,實際上是將實踐的荒謬與頭腦中的念頭結合,必將造成自身的內在矛盾性而無法自圓其說,只能是“抱著不知不覺間看到作為社會主義者而復活的希望”唯一地存續(xù)。*莫澤斯·赫斯:《赫斯精粹》,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202頁。

比照恩格斯解讀施蒂納的信,可以看出,赫斯核心觀點中的第1,3兩點都明確批判市民社會和陳述實踐觀,這在恩格斯那里有所暗示,但表述不夠清晰明確;第2點是恩格斯本身未能認同的觀點,可以說是赫斯的獨有的。不過,馬克思也從未接受從自然主義角度來論述愛,包括此前馬克思深受費爾巴哈影響的《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由此,我們可以判定,至少馬克思的信中把1,3這兩項內容講出來了。這應該是恩格斯“完全同意”馬克思的關鍵所在。而《形態(tài)》的文稿也確證了這兩點,并且,同樣談社會實踐,在馬克思、恩格斯的《形態(tài)》中有著更為豐富的歷史意蘊。

那么恩格斯解析施蒂納的信,其獨立價值在哪里呢?回顧恩格斯在1844年11月19日的信,我們可以把主要觀點分解如下:1.把施蒂納的思想解讀為邊沁利己主義的原則,兼具更徹底和不徹底雙重性。一方面,從哲學上看施蒂納更為深刻和徹底,他從無神論的角度實現(xiàn)了從唯心主義到唯物主義和經驗主義的轉變,而邊沁僅僅是一個單純的經驗主義者;另一方面,施蒂納沒有邊沁的建設性,他拒絕對原子化市民社會的重建,固守著“個人是至高無上的”的原則。恩格斯認為,這種利己主義“是現(xiàn)代社會和現(xiàn)代人的被意識到的本質,是現(xiàn)代社會所用來反對我們的最后論據,是現(xiàn)存的愚蠢事物范圍內一切理論的頂峰?!?恩格斯:《致馬克思( 1844 年11月19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 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 329 頁。應該說,恩格斯相當敏銳地覺察到施蒂納理論的犀利和價值,任何壓迫最終都是對個體自由的壓迫。但恩格斯顯然又認為這種理論并不能夠真正立得住,為此,恩格斯進而論證其自身邏輯的顛覆性。

2.批判施蒂納的利己主義理論困境,指出其共產主義的必然出路。施蒂納的原則必將陷入一方面尊崇個人至上,另一方面又因“一切人反對一切人”導致任何人都無足輕重的悖論里,這也正是現(xiàn)實荒謬事物的理論反映。這種理論的內在矛盾使得其揚棄自身成為必然,“由于其自身的片面性而不能維持片刻,不得不馬上轉向共產主義?!?恩格斯:《致馬克思( 1844 年11月19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 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29 頁。按照恩格斯的論斷,市民社會中個體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但要真正實現(xiàn)自我的利益,在一切人反對一切人的狀況中是無從實現(xiàn)的,它不得不求助于社會共同體的構建,故而越是純粹的利己主義者越必須轉變?yōu)楣伯a主義者。恩格斯依從了黑格爾對市民社會的批判,“在市民社會中,每個人都以自身為目的,其它一切在他看來都是虛無。但是,如果他不同別人發(fā)生關系,他就不能達到他的全部目的,因此,其它人成為特殊的人達到目的的手段?!?黑格爾:《法哲學原理》,范揚等譯,商務印書館1961年版,第197頁。不過,恩格斯沒有依從黑格爾用國家來整合市民社會的方案,而是以共產主義代替了黑格爾的國家,且從這個意義來說,恩格斯承認“我們也是從利己主義者成為共產主義者的”。*恩格斯:《致馬克思( 1844 年11月19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 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 329頁。

3.施蒂納比費爾巴哈更具有現(xiàn)實性,但卻僅僅停留在個人這一基礎上。恩格斯認為,達到共產主義者所追求的“人”的路徑有兩條,費爾巴哈提供的路徑是從“上帝”這一人的本質的異化進到“人”,帶有抽象概念的神學光環(huán),這是一條錯誤的路;另一條則是從施蒂納開辟的出發(fā)點,“從我,從經驗的、肉體的個人出發(fā)”上升到人,這是真正的道路。施蒂納的問題不在于選擇的立足點不對,而在于僅僅停留在這個點上,這也是恩格斯強調揚棄施蒂納的原因。就此而言,施蒂納的利己主義比赫斯所認為的還重要?!笆┑偌{屏棄費爾巴哈的‘人’,屏棄起碼是《基督教的本質》里的‘人’,是正確的?!?恩格斯:《致馬克思( 1844 年11月19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 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29頁。西方有學者批評說,施蒂納對馬克思思想的影響因素之所以被忽略,就因為恩格斯《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的權威誤導,*P. B. Dematteis, Individuality and the social organism, New York: The Revisionist Press, 1976, p.144.但事實證明,恰恰就是早年的恩格斯本人暗示了施蒂納對費爾巴哈的批判促成了他本人思想的轉變。值得注意的是,盡管馬克思在《形態(tài)》中過分嚴厲地嘲弄施蒂納,但他在1851年的《反思》中寫道,作為個人的自由的最高實際的確認,就是市場上的等價交換。“每個人必須擁有貨幣,才能進入消費貿易,也就是才有可能生活,這個事實顯然是一個前提,這個前提本身是這樣造成的:每個人本身必須勞動,而且像施蒂納所說的,使自己的能力顯示出來。”*馬克思:《反思》,《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43頁。這說明,《形態(tài)》創(chuàng)作之后的馬克思也沒有一直堅持純粹否定施蒂納,而是給予了相當程度的承認。

4.確立了共產主義者的倫理出發(fā)點,兼容著施蒂納的理智的利己主義。恩格斯認為,“如果說有血有肉的個人是我們的‘人’的真正的基礎,真正的出發(fā)點,那么,不言而喻,利己主義——當然,不僅僅是施蒂納的理智的利己主義,而且也包括心靈的利己主義——也就是我們的博愛的出發(fā)點,否則這種愛就漂浮在空中了。”*恩格斯:《致馬克思( 1844 年11月19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 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30 頁。有意思的是,恩格斯沒有把施蒂納解讀為極端的利己主義者,而是理智的利己主義者,這一態(tài)度既不同于赫斯,也不同于馬克思。恩格斯認為施蒂納的問題在于過分依賴于抽象概念?!笆┑偌{在‘自由人’中顯然是最有才能、最富獨立性和最勤奮的人,但是盡管如此,他還是從唯心主義的抽象概念跌倒了唯物主義的抽象概念?!?恩格斯:《致馬克思( 1844 年11月19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 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31頁。這種共產主義者的倫理出發(fā)點,在后來與“真正的社會主義”的論戰(zhàn)中再次論及,成為制定科學共產主義觀點的重要背景。

總的來說,恩格斯解讀施蒂納的書還存在著若干不足,第一,對施蒂納仍然是有所輕視,認為“輕而易舉”、“用幾句老生常談就能駁倒他的片面性”,*恩格斯:《致馬克思( 1844 年11月19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29頁。顯然是太樂觀;第二,盡管有所暗示,但對市民社會的批判和實踐觀的陳述都未上升到歷史唯物主義高度去深入剖析;第三,盡管恩格斯對施蒂納早期就表露出來的個人自由的表述有敏銳覺察,但對《唯一者》深化論述這一主題卻有所忽視。當然,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共產主義實踐還只是一個起步階段,科學共產主義的觀點也在探索階段。但是,恩格斯是依照“原則上正確的東西,我們也必須吸收”的方法來解讀施蒂納的,這種辯證否定的視角和定位是健全合理的。恩格斯解讀施蒂納的信的啟迪價值在于,它將讓施蒂納以一種新的形象形成和馬克思主義的建設性對話。

三、重估新價值:施蒂納是馬克思主義的同路人和諍友

歷史發(fā)展表明,恩格斯對施蒂納的評價比馬克思更為公允客觀,施蒂納確實是具有犀利洞見的原創(chuàng)性思想家,即使是施蒂納《唯一者》的最主要論戰(zhàn)對象費爾巴哈也承認這一點。費爾巴哈曾很耐人尋味地評價說,施蒂納寫了“一部才華橫溢的、頗具獨創(chuàng)性的著作, 其中包含了利己主義自身的真理, 但卻是以古怪的、片面的和不正確的方式建立起來的。我公允地評價,可以歸結為一點: 他實質上根本沒有傷害到我。不過,他仍是我所知道的最有才華和最具天分的作者?!?轉引自Lawrence S. Stepelevich,“Max Stirner and Ludwig Feuerbach”,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Vol. 39, No. 3 (Jul.-Sep.,1978), p.455.對馬克思主義而言,拿掉《形態(tài)》對施蒂納的不公正的評論,剝離種種偏見,我們至少有三個方面可以重新估計施蒂納的價值。

第一,在事實上,施蒂納思想與馬克思主義分享著更多的特征。

毋庸諱言,馬克思在《形態(tài)》中對施蒂納的解讀由于過分地注重反諷和非學理爭論,而失去了相當的價值,而逐字逐句的虛無化施蒂納的批判反而確證了馬克思認為施蒂納是自己學說真正嚴肅的敵人。在這一點上,施蒂納的思考與馬克思主義哲學呈現(xiàn)出相反相成的特征。有許多國外學者已經認識并論及,“對被馬克思主義現(xiàn)實的、自然的、社會的激進觀點所吸引,但又被其人類集體主義的觀點所拒斥的人來說,施蒂納的哲學提供了另一種可能的選擇。施蒂納的哲學從同樣的知識土壤中成長起來,同時和馬克思主義分享著許多共同的特征;只不過它是一種激進的個人主義?!?P. B. Dematteis, Individuality and the social organism, New York: The Revisionist Press, 1976, p.174.法國西方馬克思學學者呂貝爾 ( Maximilien Rubel) 也曾指出: “從根本上說,馬克思和恩格斯謀求與施蒂納一致的目標,即一個由每一個都獨一無二的自由人所組成的社會?!?轉引自 Paterson: The Nihilistic Egoist: Max Stirner,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p. 116.

施蒂納曾經說到,“我們不預先假定自我,因為每時每刻我都在設定和創(chuàng)造自我,而且只是由于我并非是被作為前提而被確立,而只是我在確立我自己的那一刻被確立,我才存在著,這就是說我集創(chuàng)作者和被創(chuàng)作者于一身?!?施蒂納:《唯一者及其所有物》,金海民譯,商務印書館1989年版,第164頁,譯文參照英譯本略作修改,使之通順。施蒂納表述有些晦澀,國外研究者解讀認為,“施蒂納給了我們一種新的思考主體的方式——主體不再被所謂的可以更深廣反映人類的本質性質和特征定義,而是應被設想為一種主體化模式,這種模式是開放的、不被定義的和由利己主義者自由決定的。主體不再是一種固定的身份,而是行動、流變和生成的開放領域:‘我們不預先假定自我,因為每時每刻我都在設定和創(chuàng)造自我。’”*Saul Newman ed., Max Stirner,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1, p.8.對比《形態(tài)》那個著名的段落,馬克思恩格斯對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刻畫,“今天干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獵,下午捕魚,傍晚從事畜牧、晚飯后從事批判,這樣就不會使我老是一個獵人、漁夫、放牧者或批判者?!倍吆纹湎嗨颇藸?!只不過,后者要靠艱苦的共產主義實踐之后獲致,而前者則要求批判傳統(tǒng)意識獲致,其積極意義體現(xiàn)在批判上。

第二,辯證否定施蒂納比純粹否定施蒂納更符合黑格爾-馬克思主義的傳統(tǒng)。

恩格斯對施蒂納的《唯一者》抱有辯證否定的態(tài)度來自他轉向共產主義的過程的內在邏輯發(fā)展。早在1840年代初,恩格斯經過親身考察工人階級狀況,認為共產主義在歐洲已經是一個不可避免的必然結果,只不過英國人是通過實踐,法國人是通過政治而德國人是通過哲學來實現(xiàn)的。*《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74頁。

他把德國共產主義分為兩種類別,一種是魏特林的基督教共產主義,另一種是青年黑格爾派的“哲學共產主義”,并把自己歸屬于“哲學共產主義”黨。按照恩格斯的看法,從德國古典哲學引申出來的結論,就是通向共產主義。當然,這種引申是依靠黑格爾后繼的弟子們從其包羅萬象的體系中進行突圍而做到的,他們保留了健全的哲學原則,而又提出了新的任務:“德意志民族在哲學上所做的一切努力,從康德到黑格爾所做的一切努力,要么毫無裨益——其實比毫無裨益更壞,要么一切努力的結果應該是共產主義;德國人要么拋棄他們曾把其名字奉為本民族光榮的那些偉大的哲學家,要么就得接受共產主義?!?《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92-493頁。

正如馬克思試圖在亞當·斯密、大衛(wèi)·李嘉圖的古典經濟學基礎上建構自己的勞動價值學說一樣,恩格斯也力圖在施蒂納所屬的德國古典哲學的基礎上建立起共產主義原則。而施蒂納、亞當·斯密和大衛(wèi)·李嘉圖共同分享的一點都是立足于市民社會,共產主義對之進行揚棄才是可能的。從這一點上來看,恩格斯確實是試圖從哲學路徑力圖構建新的原則。當然,馬克思主義的共產主義運動實踐,揚棄哲學的本意在于突破理論的片面性,更為強調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第三,共產主義實踐越發(fā)展,越將證明施蒂納是一位諍友和同路人。

法國哲學家薩特認為,馬克思主義作為資本主義時代最激進有效的批判而成為時代不可超越的哲學,但他也痛心于馬克思主義實踐過程中逐漸貧血,因對人的排斥而出現(xiàn)了人學的空場。薩特聲稱,“馬克思主義如果不把作為自己基礎的人重新納入自己之中,就將變?yōu)橐环N非人類的人類學。”*薩特:《辯證理性批判(上)》,林驤華等譯,安徽文藝出版社1998年版,第141頁。薩特說的人就是經驗的,有血有肉的個人。20世紀共產主義在現(xiàn)實實踐中的巨大挫折,不能不引發(fā)人們對這個問題進行深刻地反思。固然,馬克思作為共產主義者,他把個體看作是更大的整體的有機組成部分;對馬克思來說,人在行為中的各種想法是受限于社會存在本身即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辯證運動過程的。對施蒂納來說,只有個體存在,全體不過是精神虛構。恩格斯、馬克思都看到了這種態(tài)度對共產主義運動實踐的消極性而最終對它作出了嚴厲的批判。但是,該理論張揚個性解放,牢牢抱持個人自由不可褫奪的立足點又具有積極的建設意義,將是永遠有益于共產主義運動中的試金石,是不能否定掉的。

恩格斯晚年曾經有過這樣的反省,“我們在反駁我們的論敵時,常常不得不強調被他們否認的主要原則,并且不是始終有時間、地點和機會來給其他參與相互作用的因素以應有的重視?!?恩格斯:《致約瑟夫·布洛赫(1890年9月21-22日)》,《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06頁。依照馬克思主義的發(fā)展原則,否定本身有辯證否定和純粹否定的差異,純粹否定是對其外在的否棄掉,并未進入一種內在的關聯(lián),而辯證否定則是從內在的關聯(lián)性上構成一種揚棄:吸納和超越。重新思考恩格斯對施蒂納思想的解讀態(tài)度和思考,有助于把施蒂納具有建設性的意義挖掘出來。如果說,施蒂納不可能被共產主義說服,但共產主義實踐運動越發(fā)展,越將證明施蒂納是一位諍友和同路人,自有其內在價值。

(責任編輯:劉要停)

2017-01-17

單提平,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fā)展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生態(tài)哲學和國外馬克思主義。

本文系山東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研究項目“歷史唯物主義與生態(tài)哲學研究”(項目編號:14CZXJ09)的階段性成果。

B14

A

1003-4145[2017]03-0011-06

猜你喜歡
赫斯利己主義全集
赫斯三角:全球最小的私人領地
赫斯三角:全球最小的私人領地
世界上不是只有利己主義一條路可以走
精致利己主義的欺騙性及其批判
本刊首任主編吳澤先生全集出版
王者赫斯
論精致利己主義對青年使命擔當意識培養(yǎng)的危害及化解策略
托馬斯·赫斯維克簡介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上海人民出版社 章太炎全集
齐齐哈尔市| 海城市| 行唐县| 镇赉县| 塔城市| 霍山县| 手游| 福建省| 玛纳斯县| 博罗县| 太白县| 房产| 盖州市| 汶上县| 隆昌县| 镇康县| 久治县| 大足县| 洛宁县| 杭州市| 山西省| 乐东| 永州市| 祁门县| 读书| 松潘县| 吉安县| 喀喇沁旗| 凉山| 林口县| 隆子县| 睢宁县| 崇左市| 棋牌| 延寿县| 衡阳市| 峨眉山市| 澄城县| 镇原县| 株洲县| 双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