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麗霞
【摘要】詩歌教學既是一種知識教育,也是一種審美教育,更是一種情感教育。詩歌教學和其他文體的教學一樣,也要靈活采取教學方法。本文以《鄉(xiāng)愁》為例,論述如何通過仿寫促使學生深入體味詩歌中的情感。
【關(guān)鍵詞】《鄉(xiāng)愁》 仿寫 情感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1A-0068-01
與其他文體相比,現(xiàn)代詩歌以其內(nèi)容之深廣、手法之多樣、表現(xiàn)力之豐富和情感之深厚而使得學生在認知解讀上形成一定的難度,教師在教學中如果僅一味地“就詩論詩”,會讓學生難于理解。例如《鄉(xiāng)愁》(語文版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這首詩,它雖然語句通俗易懂,但要求學生深刻理解其情感內(nèi)涵,恐怕有一定難度。畢竟詩歌中的思鄉(xiāng)、思情、思親、思國等情感,是初中生難以深刻理解的。為此,教師不妨讓學生進行詩歌仿寫,讓學生在具體的仿寫訓練中探尋詩詞思想主旨,體味作者情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一、反復詠讀,搭建仿寫基礎
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多l(xiāng)愁》這首詩,節(jié)奏感很強,韻味十足,非常適合開展朗讀訓練。全詩結(jié)構(gòu)統(tǒng)一,反復詠嘆,具有旋律美。教師在引導學生展開朗讀訓練時,需要進行示范朗讀,為學生樹立學習榜樣。教師親自范讀,播放配樂朗讀錄音,或者找朗讀優(yōu)秀學生示范,都可以激發(fā)學生朗讀熱情。教師還可以組織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個體讀、集體讀,對讀、輪讀,演繹讀、競賽讀,只要能夠調(diào)動學生朗讀積極性,什么樣的朗讀訓練形式都可以采用?!皶x百遍,其義自見?!必S富朗讀形式,提高朗讀技巧,很容易形成認知切入點。
《鄉(xiāng)愁》反映了特定年代不少人的家園情結(jié),正如余光中先生所言:“掉頭一去風吹黑發(fā),回首再來已雪滿白頭。”然而學生對那個時代缺少認知,自身經(jīng)歷更為簡單,很難與作者形成情感共鳴。單憑教師一味講解肯定不行,讓學生反復詠讀,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詩歌的理解。
二、置換詞語,探索仿寫途徑
學生在反復朗讀中,對詩歌思想情感有了一定的認知,也為仿寫詩歌做好鋪墊。而詩歌仿寫又能夠進一步促進學生對詩歌思想情感的理解。初中生雖然有一定詩歌學習積累,但仿寫詩歌的能力并不強,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從個別詞語置換開始,逐步引導學生仿寫。《鄉(xiāng)愁》遣詞造句功底非同一般,教師讓學生對其詩句進行詞語置換,并非要質(zhì)疑作者用詞的準確性,而是讓學生從置換詞語開始,體會詩歌語言的豐富性。
置換詩歌中的詞語,不妨從名詞、動詞、形容詞展開,讓學生在反復對比中,對《鄉(xiāng)愁》詩歌用詞形成深刻認知。如“小時候/鄉(xiāng)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后/鄉(xiāng)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后來啊/鄉(xiāng)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而現(xiàn)在/鄉(xiāng)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睂ㄌ栔械脑~語進行置換,學生積極行動起來,很快就完成了操作。有學生將船票改成車票、飛機票,也有學生將“窄窄的”換成“輕輕的”,將“淺淺的”換成“長長的”。不管如何置換,都不能替代原文詞語,達不到原文表達效果。學生從詞語置換訓練嘗試中獲得了一定體驗。詞語篩選是詩歌創(chuàng)作的重要內(nèi)容和手段,學生在具體操作中,對詞語個性表達效果有了更為真切的體驗。
三、抒發(fā)情感,體味詩歌情感
詩歌仿寫不是習作訓練內(nèi)容,教師不必對學生提出太高要求,只要學生參與到仿寫操作中,并在實踐中獲得情感體驗,這樣的仿寫活動就是成功的。引導學生仿寫詩歌時,教師要關(guān)注學生認知基礎,對不同群體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注重情感抒發(fā),淡化形式要求。學生情感豐富起來,為仿寫順利展開奠定基礎,也為詩歌深度解讀提供條件。
發(fā)動學生進行詩歌仿寫,教師要給出一些思路引導,或者是展示學生成功仿寫案例,為學生提供學習榜樣。有學生這樣仿寫:“小時候/鄉(xiāng)愁是無限的快樂/我在幸福中/母親在辛苦中/長大點/鄉(xiāng)愁是一種叛逆/我不管不顧/母親日夜擔憂/后來啊/鄉(xiāng)愁是下深深的憂傷/我在流淚/母親在嘆息/而現(xiàn)在/鄉(xiāng)愁是一種濃濃的親情/我在思念/父母在期盼。”也有學生這樣仿寫:“小時候/快樂是一個夢/我在描繪/我更在幻想/長大后/快樂是一份實實在在的感受/我在理解/我更在思考/后來啊/快樂是一絲甜甜美美的微笑/我在疑惑/我更在向往/而現(xiàn)在/快樂是一種永永遠遠的幸福/我在喜悅/我更在享受?!睆膶W生仿寫中不難看出,學生對詩歌表情達意有了一定感觸,能夠借助詩歌形式抒發(fā)情感。
《鄉(xiāng)愁》詩句語意淺顯,非常適合以仿寫作為學習突破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訓練環(huán)境,以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教師通過反復誦讀、置換詞語等方式,從不同維度開展仿寫訓練,使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
(責編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