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蘭華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即使縣城也沒有幾家飯店,除了政府招待所,再沒有更好的去處。汽車站火車站沿邊三兩間簡易板房,一盤醬豬蹄、豬頭肉,一只燒雞,幾個炒菜,已經(jīng)高檔的不行。賣油條、煎包的露天小攤,米粥跟豆?jié){都是作為就餐白送的。就地支起大鍋,老湯滾沸,熱氣騰騰,生意最好的要數(shù)單縣的羊湯。這些外地的生意人,既勤快又能吃苦,看好行情,人隨生意走,不像我們當?shù)厝四敲礇]出息,貪戀一畝三分地,離不開老婆孩子熱炕頭。所以,只要哪里有新的建筑群,工地附近必有一兩處簡易板房,賣日用品的小百貨和供建筑工人們吃喝玩耍的去處。渤海岸邊,油田小區(qū)正在搞建設(shè),全省的建筑隊都云集于此,十五歲的我,以一個最底層的農(nóng)民工的身份混跡其中。每次從飛沙走石的工地上,一路奔跑,逃回搖搖晃晃的山根土板房,打開落滿灰塵的包裹卷,從七纏八繞塑料袋子里摳出一卷毛票。幾個兄弟,把安全帽扔了一地,勾肩搭背,頂著朔風(fēng),熱情高漲地步行幾里地去一個叫作單縣羊肉的小館子。
按常理,我們這些農(nóng)民工是消費不起純羊肉的,當然,聰明的生意人也有聰明的經(jīng)營方式。哐哐從另一個冒著熱氣的鐵鍋里往炒勺添上兩瓢湯汁,然后從鐵盆里捏一小撮早已經(jīng)切好的羊雜碎拋進去,待沸騰,把整個鐵勺里的羊湯一起灌入一個搪瓷白面盆。上桌的羊湯漂浮著蔥白和芫荽段,略顯寡淡的白瓷盆里一下有了蘊含,潔白與翠綠把肅殺的冬日改變了顏色,人們的眼睛燙著了,轆轆的空腹一響,又一響……一碗羊湯下肚,這個時候,大家才抬起頭來,互相對視一眼,嘿嘿干笑著,無來由地齜齜牙。就有了余華《許三觀賣血記》的精彩場面,其中一人一拍桌面,底氣十足地大吼一聲:老板娘,兩瓶二鍋頭。
羊湯。顧名思義,以湯為主。我們喝湯從來不用勺子一下一下故作斯文,添加白鹽、孜然、胡椒粉、辣椒末、香醋將其攪勻,端起大碗先是輕輕吹吹涼,然后噓溜著小口地喝。羊雜的膻氣挾裹著椒子的辛辣,漫過舌尖,穿過喉嚨,肚子里邊火似燃起來。單薄的衣服便覺得厚重起來,灰黃的臉頰上慢慢泛上紅暈,暢快的汗流在凌亂的發(fā)底奔突,忽然,蚯蚓般爬出耳后和頸間。酒已經(jīng)勻開,大家端起粗瓷大碗灌一口,齜牙抻脖,用力地咽下去,然后,搶著說一天的新聞和對不同遭遇的詛咒……我們這些人往往是來得最早,走得也最遲,吵吵鬧鬧,毫無節(jié)制而言,好在,這種場合只適合我們這個群體,彼此只要不發(fā)生肢體沖突,也沒有去在意誰嗓門大,誰嗓門小,用老板娘的話說,一窩貔子不嫌騷。
連續(xù)三兩個鐘頭下來,中間,老板娘給加幾次老湯,按照慣例,湯和調(diào)料是不再加錢的。等到第五次加湯的時候,老板娘的臉色起了變化,警告我們,再不要飯就熄火了。于是,大家收攏了思緒,掩上胸膛,對老板娘恭維著,討要主食。軟軟的烙餅往羊湯一泡,細膩松軟,端起大碗呼嚕幾口吞下,然后,就有一個站起來去吧臺結(jié)賬。偶爾,也有發(fā)窘的時候,計算不準,大家又胃口大開,銀子短缺。老板娘的臉笑成了旮旯里的牽?;ǎ删褪遣蛔雎?。付賬的人就嬉皮笑臉,軟磨硬泡 ……末了,一拍案板,把大家嚇一跳,然后,豪氣地一吼,明來一起補齊……隔壁的廚房送菜口探過一張臉,噴出一股子煙霧,隨后,接過煙頭的大手往外打了一個手勢。哥們仿佛大赦,訕笑著應(yīng)答,馬上。哥幾個撞開簡陋的木門,鬧鬧哄哄步履蹣跚地闖入北風(fēng)呼嘯的夜色里。
這種牙祭不是每天都有的。也許五天一次,也許半月一次,也許,不等下次,工地轉(zhuǎn)移,就再也無緣光臨那家小店了。居無定所,沒有固定規(guī)律是小店不愿賒賬的原因之一。工資一般是一年一結(jié),麥收、秋收可以預(yù)支,不像現(xiàn)在一月一結(jié),我們的生命我們的青春我們的酸甜苦辣都攥在別人的手里。平時,哥幾個半夜被喚起卸料。先前沒有自動翻斗更沒有液壓支撐器,所有建筑原料全部是人工裝卸。一鐵锨一鐵锨地卸,石子與鐵器的碰撞發(fā)出尖利刺耳的聲音,仿佛吃飯咀嚼到沙子,牙磣的心里難受。卸石頭,要看眼力,打開三邊的護欄,把幾塊交叉的大石頭搬開,就打開了石碓的縫隙,然而,卸料過程中一不小心容易被砸傷手腳。沙子好卸,打開護欄已經(jīng)漏去五分之一,人站定中央,叉開雙腿,雙手握緊锨把,低下頭去,一氣重復(fù)著幾十個動作,直起腰來,已經(jīng)卸掉大半。因為這是額外活絡(luò),一般是車主付現(xiàn)錢的。一車石子四塊,石頭兩塊,沙子二塊。盡管是半夜三更討人嫌地擾人好夢,倒也不失為大家賺活絡(luò)錢的好機會。
還有一個賺錢的來源,就是做攪拌機操作手。所有的水泥都會通過這里與砂子、石子攪拌,原料運走了,包裝就留在了這里,一天下來,水泥包裝袋子堆成了小山。最早是牛皮紙包裝,這種貨色值錢。以后就是聚乙烯的編織袋子,價格就低得多,不過,遇到抹墻皮或者打地面的工程,因為用量大,收入還是不容小覷的。不用去聯(lián)系客戶,那些收廢品的“破爛王”黑天前自然開著三輪車,拉著磅秤,把錢送到你手里的??稍捰终f回來,這種工作又臟又累,一天下來,人就跟剛從土里扒出來似的,除了眼白和牙齒外,沒有一處是白的。所以,盡管來錢容易,大家一般是不愿意干的,如果有一天被“頭兒”安排到那個崗位,也無可非議,畢竟,再臟再累的活計,總得有人去干,否則,建筑隊還不散伙嘍!吃這種人的羊湯,比平時晚到一個多小時,因為,得等請客的人洗完頭,再換上干凈衣服才能出發(fā),“羊湯”可是在人家兜里揣著呢。
不管誰積攢到十塊,心里就盛不下了,一會兒爬上架桿跟小胖子嘀咕一陣,一會兒鉆到地下室跟大個子商量商量,好像密謀重大的事件,因為不想叫更多人知曉,弄的神神秘秘,鬼鬼祟祟。得到通知的人,一天就有了期待,更有了面子,來了精神頭,干活也比往日快了許多。被請的人,有時,也發(fā)一會兒呆,尋思著什么時候也能湊一頓“場面”一下,心里盤算著湊齊飯局的最低金額的具體時間。母親也給我們這群人下了一個定義:狗窩子里存不下隔夜糧。
喝湯之人,必有戀米之意。哥幾個站在點菜的灶前,也是很糾結(jié)的。大塊的羊蝎子,滾爛的羊頭,一塊塊暗紅色的羊肉……人人都暗咽著唾沫。羞恥心叫我們無地自容,欲望又叫我們?nèi)虩o可忍。終究,還是忍了。大家知道,吃一次這樣的高級羊肉,大概要抵過十次羊湯的代價。大家湊一湊,忍一忍,或許一個月勉強弄一桌。后果是,我們不得不深更半夜去拼命卸掉更多的砂石料,忍耐更多的寂寞之夜,權(quán)衡再三,還是細水長流!有了這隔五岔六的開葷,在那些難耐的寂寥日子和艱苦環(huán)境中便有了一個短短期限的希望的鏈接點。盡管是累累傷痕的心酸,因為有了小小的期待,在那個漫長的艱苦歲月里就有了些許希望,些許慰籍,些許值得回憶的星星點點。
喜歡羊湯,又想告別這種廉價的待遇,渴望吃上一頓實實在在的單縣羊肉而糾結(jié),這幾乎成了某一階段的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噩夢。人生太多太多的遺憾,隨著社會經(jīng)濟日新月異的發(fā)展和無法阻止的生命成長歷程而最終一件一件消除。那些逝去歲月中的個中滋味,也愈來愈淡,愈來愈遠,甚至,從記憶的深處武斷地抹去。
今年四月中旬,因了省作協(xié)十六屆高研班的采風(fēng),某一個晚上,當我坐在單縣浮龍湖的餐桌旁,“單縣羊肉”這四個字從塵封的記憶庫里,不合時宜地跳出來,嚇人一跳。作為該班的一員,是名副其實的座上賓。推杯換盞,談笑風(fēng)生,面對豐盛的佳肴,那盆曾經(jīng)叫年少時代魂牽夢繞無法割舍的羊肉,卻沒有勾起我絲毫的食欲。
三十多年前,“單縣羊肉”小攤前的景象恍如隔夢。
健忘和缺乏反思,是人類共同的詬病。當然,我也不能脫俗。遺忘,意味著背叛,其實,面對歷史,面對現(xiàn)實,面對自我,那些更深層的背叛,對于這些人生記憶的碎片,又顯得微不足道。
心里有了掙扎,就有了痛感,也就有了最初的反省。人生如戲,造化弄人,個中滋味是身旁這些才華橫溢的八零后甚至九零后的同學(xué),無論如何也無法理解的。
山東菏澤,古稱曹州。素有“花鄉(xiāng)水邑”美稱。是“以布衣之身提三尺劍而取得天下建立大漢基業(yè)”漢朝開國皇帝劉邦老岳父的故鄉(xiāng)。呂公慧眼識人,力排眾議,將呂雉嫁給一個地位卑微卻胸懷大志的“亭長”,成就后來呂氏家族的一番輝煌。真可謂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
出身曹州的女人,呂雉。這個為劉邦創(chuàng)業(yè)曾經(jīng)立下汗馬功勞的妻子。當初,事發(fā)逃跑的劉邦,就是靠這個女人及時送到的給養(yǎng)活命,才沒有叫躺在歷史折頁里的大漢王朝的開山鼻祖餓死街頭。據(jù)說,當初東躲西藏的劉邦,無論躲在什么地方,呂雉都能找到他。問其原因,呂雉說,因為劉邦藏身的地方,總有一片云氣籠罩著,順著這片陰影就找到了劉邦。意思是劉邦貴為真龍?zhí)熳樱视小褒垰狻?。從龍氣護體到斬蛇起義,劉邦無不得益于這位皇后的計謀和輔佐。至于掌權(quán)后呂后的所作所為則是后話。
呂后沿襲了“與民休息”之國策,行“無為而治”。其“舉民孝悌、力田者復(fù)其身”,以免除徭役為優(yōu)惠措施,來鼓勵農(nóng)民從事生產(chǎn),又“減田租,復(fù)十五稅一”,“除三族罪,妖言令”;她還“減刑,頒布贖罪法”;制定“戍卒歲更”的制度;除挾書律。 提倡勤儉治國、嚴厲治理鋪張浪費的風(fēng)氣等等,則體現(xiàn)出一代女統(tǒng)治者的高屋建瓴的胸懷和遠大戰(zhàn)略眼光,叫多少沉溺聲色犬馬荒淫無度的須眉無地自容自慚形穢。
菏澤因為牡丹的盛名,曹州源于呂后這樣的女強人,在今天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時代,變成一張獨特的地域名片。
采風(fēng)隊伍在地方宣傳部門引導(dǎo)下,穿行在菏澤大地上,綠樹掩映,麥浪如海,和煦的風(fēng)愜意地吹拂著人們的發(fā)梢。這天的午餐很特殊,我們排著長長的隊伍,每人端著的不銹鋼餐盤里是一大舀子白菜燉豆腐。
女解說員面對我們這些特殊的客人,多次道歉,其實,人們并沒有一丁點兒的不滿,反而有了新鮮感和久違的興奮的沖動。當?shù)刎撠熑瞬环艞壭麄鞯拇蠛脮r機,一直用擴音器介紹當?shù)亟?jīng)濟文化發(fā)展和對未來宏圖的展望。一直以為那個漂亮的解說員是下派村里的村官,當面一問,原來是當?shù)剜l(xiāng)黨委書記。這時,才發(fā)現(xiàn),除了年齡不符外,其老辣和應(yīng)付事件的能力也絕非一般學(xué)生村官可比。三十來歲的年齡,平添成熟女人的風(fēng)韻,浸染麗質(zhì)天生的清淺。白西服外套,湖色繡花的內(nèi)襯,黑西褲,半根包鞋,這種極普通又別于一般百姓的著裝,是見一面就叫人印象深刻的那種女人。
我們的確餓了,一個個風(fēng)卷殘云,把盤子里的湯菜吃得干干凈凈……講解員是最后一批就餐的人。我心里挺佩服這個就餐安排,即叫客人重溫了久違的飲食的快感,又節(jié)省了一大筆接待費。這頓大鍋飯,不管是無奈之舉還是精心安排,都上升到了一個高度,可圈可點,接了地氣,又符合當前形勢。我覺察到了運作者的不凡和大氣。也許,這僅僅是一個巧合。
我們這個中青班,實際上是兵分兩路。另一路去了黃河入???,我的故鄉(xiāng)東營市。我分到這一組,最初的目的跟同學(xué)們一樣,就是借機欣賞一下菏澤的牡丹。
牡丹,花中之王。也是國人最為看重和欣賞的一種花卉,所以被譽為國花?;ㄩ_富貴,花好月圓。農(nóng)村出嫁的姑娘的嫁妝里,不可或缺的新被褥,上面的圖案,牡丹是首選,是富貴與吉祥的圖騰 。歷朝歷代無論是帝王的后宮還是宰相的書房,文人墨客的紙扇還是小姐的衣裙,大都與牡丹緊密相關(guān),如影隨形。江南人家,小橋流水,花木扶疏,門旁籬內(nèi)必有三五株牡丹,黛頂粉墻,花開繽紛,說不出的文雅,道不出的祥和。
因為沿海的天時地利條件,富裕了的齊魯人家早在幾十年前,就開始了牡丹的移植。家家門前如錦衣上的刺繡,朵朵花開,爭奇斗艷。
人們喜歡牡丹只因她的雍容華貴,國色天香;而她的另一面,卻鮮為人知。相傳,則天皇帝執(zhí)政期間,一次醉酒,興致大發(fā),竟命百花冬日齊放,昭書曰:
明朝游上苑,火速報春知。
花須連夜放,莫待曉風(fēng)吹。
百花仙子皆懼其淫威,翌晨無不遵命齊放……唯獨牡丹,冰天雪地里光枝禿杈,循從節(jié)令。則天皇帝震怒,命焚其枝,撅其根,從長安城貶至洛陽。世人只知道梅竹菊歲寒三友,卻鮮知牡丹不畏強暴,潔身自好的錚錚傲骨。正如五代皮日休詩云:
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 。
竟夸天下無雙絕,獨立人間第一香。
本來期盼的是一場國色天香的盛宴,叫人惋惜的是,我們與花期失之交臂。眼前,粉色中涂抹了灰白的田野里,叫我們唏噓不已。
我忽然憶起昨天那位鄉(xiāng)鎮(zhèn)女干部,手機影冊中,一枝牡丹開得正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