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納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題記
何處有幸福?
何年有幸福?
何處?何年?
殊不知當(dāng)人嘆當(dāng)下時(shí),幸福之香悄然消逝,已無處尋找。若李安只嘆生活艱苦、事業(yè)無光,便再無那領(lǐng)獎(jiǎng)臺(tái)上風(fēng)采絕倫的英姿;若曹雪芹只嘆一生失意、家道落魄,便再無那“瀟湘妃子終逝瀟湘館,富貴閑人恨遺富貴鄉(xiāng)”的千古絕唱;若孫子只嘆拘于魏國、受臏刑之苦,便再無“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的《兵法》修列。
幾聲嘆響徹古今中外,卻只換來后人幾聲唏噓。當(dāng)龐涓唯恐孫臏賢于自己而使用詭計(jì)謀害孫臏,他以為自己是在追求心中的“幸?!?,成就自我乃至成就一代功業(yè),卻不曾想最終還是智窮而竭,嘆息著自刎而死。世上有很多人皆如此,他們嘆著,哭著,悲傷著……
試問:何處何年,幸福何在?答: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明心者自知。泰戈?duì)杽?chuàng)作出《錯(cuò)覺》,他的幸福是此岸的滿足;袁厲害憑一己之力收養(yǎng)孤兒無數(shù),不在乎他人閑言與身旁碎語,她的幸福是孩子們天真的笑臉;南海守礁者不顧韶華消逝,不為世人所知,幸福便再不可用只言片語形容。觀此,幸福何在,已自有其定數(shù)。
清晨的縷縷光輝灑在眾人臉上,有人嘆息:生活已如此,得過且過就好。有人洋溢著自信的微笑:今日應(yīng)比昨日勝。陽光相同,各人各心迥異,他人不知。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見月、月照人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也幸福,月也幸福。
今年,此地,幸福開花,莫再嘆息!
(浙江省天臺(tái)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