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博
在《蘇東坡集》中記載:蘇東坡的一個同鄉(xiāng)揭穎臣得了一種飲食倍增、小便頻數(shù)的病,許多醫(yī)生說是“消渴”,揭穎臣服了很多治消渴的藥,病不但不見好轉(zhuǎn),反而日漸加重。后來蘇東坡向他推薦了一個叫張肱的名醫(yī)。
張肱診后認為此病不是消渴,而是慢性酒精中毒。酒性辛熱,因此病人喜飲水,飲水多,故小便亦多,癥狀極似消渴卻不是消渴。于是張肱就用以“枳椇子”為主藥的醒酒藥為他治療,多年痼疾就此痊愈了。蘇東坡不僅記錄了這個小醫(yī)案,還常以枳椇子作為醒酒良藥向友人推薦。
中醫(yī)認為,枳椇子性平,味甘。枳椇子具有清熱生津,利尿,解酒毒之功?,F(xiàn)代研究證實,枳椇子含有大量的葡萄糖、蘋果酸鈣,有較強的利尿作用,能促進乙醇的分解和排出,顯著降低乙醇在血液中的濃度,并能消除乙醇在體內(nèi)產(chǎn)生的自由基,阻止過氧化酯質(zhì)的形成,從而減輕乙醇對肝臟等的損傷。臨床用于治療酒醉、煩熱、口渴、嘔吐等病癥。
當你飲酒之后,感到身體不適時,可以吃點枳椇子粥或枳椇子茶。具體做法:取枳椇子30克,粳米100克;先煎枳椇子,去渣取汁,后入米煮粥即可。此粥應空腹食之,可用于酒后煩熱口渴、二便不利,以及酒醉嘔逆等癥。枳椇子茶:取30克枳椇子,浸泡、煎煮取汁當茶飲。此茶適用于因長期飲酒而致的口渴欲飲,飲不解渴及醉酒傷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