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宇飛,孫曉燁(江南大學人文學院,江蘇無錫 214100)
阿卡貝拉與中國無伴奏合唱之異同
顧宇飛,孫曉燁
(江南大學人文學院,江蘇無錫 214100)
阿卡貝拉起源于中世紀的意大利教會音樂,作為一種獨具特色的聲樂藝術表演形式為人們所熟知。而中國無伴奏合唱則形成于20世紀初,并隨著近代合唱的發(fā)展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本文對阿卡貝拉與中國無伴奏合唱的由來和發(fā)展、相似性、差異性以及兩者的相互借鑒與發(fā)展趨勢進行分析,以期明確區(qū)分兩者特點上的異同,科學認識其價值所在,為阿卡貝拉與中國無伴奏合唱的演唱實踐、相互借鑒以及發(fā)展提供理論上的支撐。
阿卡貝拉;中國;無伴奏合唱;異同
阿卡貝拉是一種以人聲為唯一表現(xiàn)方式、不使用樂隊伴奏的多聲部藝術表現(xiàn)形式,在經(jīng)過不斷發(fā)展后逐漸形成多聲部和聲和復調對位的音樂模式。15世紀文藝復興時期,阿卡貝拉以牧歌演唱為主。到了文藝復興后期,阿卡貝拉逐漸采用意大利美聲唱法,可以充分發(fā)揮不同音區(qū)、音色及聲部的表現(xiàn)力,加入了象聲詞與無實義音階,音色愈加融合。而進入20世紀后,阿卡貝拉陸續(xù)被應用于流行音樂中,其中以美國耶魯大學的Whiffenpoofs樂團為代表。在20世紀中期出現(xiàn)了“doo-wop”,一種“以主唱為核心,其他和聲聲部不斷反復和弦和單音來與主唱配合”的演唱方式。到了20世紀90年代,人們充分挖掘聲音潛能,開始用人聲模仿樂器。運用麥克風發(fā)出B-BOX、Bass甚至電子樂音色,逐漸形成Hip-Hop、爵士、搖滾等演唱風格。直到今天,阿卡貝拉已經(jīng)發(fā)展為一種新興的音樂形式,許多高校組建起自己的阿卡貝拉樂團。
中國無伴奏合唱于20世紀初正式誕生。代表作品有《沒有終點的長征》《疲勞的憧憬》《清平調》《春游》《云南風情》等。著名史學家汪毓和教授稱:“在中國最先嘗試運用無伴奏合唱進行創(chuàng)作的作品是1929年黃自創(chuàng)作的男聲四部合唱曲《目連救母》,選用中國民間佛曲為題材,以地道的民族音調為作品的主要曲調,進行了有中國風格的、復調性的合唱處理?!敝袊鵁o伴奏合唱發(fā)展雖僅有百年,卻因其純人聲易產(chǎn)生共鳴、貼近人心,成為當下人們最喜愛的音樂形式之一。而中國無伴奏合唱廣義上正存在于我們的生活當中,如民歌號子、僮族山歌等。
音樂是一種憑借聲音音響來傳達思想感情的藝術,演唱者通過聲音音響再現(xiàn)音樂。阿卡貝拉與中國無伴奏合唱均強調人聲運用的極致化,本文從運用無伴奏形式、運用多聲部形式、人聲為樂器理念以及訓練方式相似性四個方面歸納了兩者的相似性。
2.1 運用無伴奏形式
阿卡貝拉與中國無伴奏合唱最顯著的共同點在于均采用無伴奏合唱形式,滿足不使用任何樂器伴奏,人聲作為唯一表現(xiàn)方式的必要條件。但需要明確的是,不是所有的只有人聲的音樂形式都能稱作無伴奏合唱。一首由鋼琴伴奏的合唱將伴奏取消,雖呈現(xiàn)純人聲音響,但在實際表演中,前奏、間奏的缺失、丟失會導致音樂形象缺陷,達不到阿卡貝拉與中國無伴奏合唱的藝術效果。因此,阿卡貝拉與中國無伴奏合唱和其他類型合唱便得以區(qū)分開來。意大利文A Cappella的原意是指“按照教堂風格”,在16世紀以前歐洲教會音樂主要以無伴奏純人聲演唱為主。現(xiàn)在的阿卡貝拉和中國無伴奏合唱雖然豐富了形式與技巧,但仍保持了無伴奏樂器純人聲的根本。
2.2 運用多聲部形式
阿卡貝拉與中國無伴奏合唱通常均采用四聲部,分別為女高音聲部、女低音聲部、男高音聲部以及男低音聲部。在多聲部合唱中,維持統(tǒng)一和平衡是基本原則。阿卡貝拉和中國無伴奏合唱常以兩個或兩個以上聲部相結合的方式,運用對比和模仿的手法,以線型對比為創(chuàng)作原則,強化旋律線條,從而形成線型織體組合樣式。根據(jù)每個聲部對應音色、音高來擬寫四聲部,配合和聲縱向襯托,以達到旋律線條在不同聲部作變化與呼應、縱向聲部的對比與橫向聲部的統(tǒng)一的效果。很多作品中我們都可以看到上述構思,如改編阿卡貝拉歌曲《牧歌》與《阿拉木汗》。
2.3 人聲為樂器理念
“人聲為最好的樂器”,這是所有阿卡貝拉愛好者都認同的。早期的阿卡貝拉曲目《Grengorian Chants》讓很多人開始意識到人聲的魅力和美妙,逐漸從單純的人聲演唱開始嘗試用人聲作伴奏,不去依賴任何樂器。如今,阿卡貝拉在人聲方面已經(jīng)可以模仿貝斯、吉他、口琴、架子鼓等上百種音色。而在中國無伴奏合唱方面,中國合唱指揮泰斗、上海音樂學院指揮系教授馬革順指出:“人聲是最能表達思想的樂器”。象聲詞的模仿和對無實義音階的嘗試使得中國無伴奏合唱變得豐富多樣。從聲學的意義上講,人聲確為千百種音色中表現(xiàn)力最豐富的一種。
2.4 訓練方式相似性
阿卡貝拉與中國無伴奏合唱普遍以多聲部為構架,且沒有伴奏樂器配合不易把握音準,所以通常采用分聲部單獨練習、再合唱的形式。而阿卡貝拉與中國無伴奏合唱訓練中最為關鍵的就是音準訓練,音準無法精準的情況下,音色無法統(tǒng)一和諧,更無法塑造應有的音樂形象。平時應多以視唱練耳的訓練提高音準,打牢基礎。各聲部不同音域、音色的特性為作品提供了創(chuàng)作空間和可塑性。通常在音準訓練后會集中于節(jié)奏的練習,尤其在阿卡貝拉中,節(jié)奏是樂曲的靈魂,常以切分、休止、附點節(jié)奏訓練為主。在阿卡貝拉與中國無伴奏合唱訓練中較為注重男低音聲部的訓練,因為男低音聲部較少且是鞏固和聲的中堅,好的男低音聲部會顯著地增加實際音響的厚度。而往往在單獨聲部練習完畢進行合唱訓練時,聲音的和諧與平衡在阿卡貝拉和中國無伴奏合唱中顯得非常重要。
阿卡貝拉與中國無伴奏合唱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它運用了人聲模仿樂器的技法,這一技法為阿卡貝拉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的形式與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將人聲的潛能不斷挖掘出來,擴大了音色與音域的構思范圍與表演形式。而中國無伴奏合唱則更多地從民族音樂和戲曲中尋找新元素。本章從歌詞選用差異、演唱技巧差異、創(chuàng)作風格差異、和聲調性差異四方面歸納了兩者的差異性。
3.1 歌詞選用差異
阿卡貝拉與中國無伴奏合唱歌詞選用時最大的區(qū)別在于非實義歌詞的運用。如“DO-WOP”“啊”“呣”字,基本出現(xiàn)在開頭、間奏和結尾部分,時常伴有顫音,用于填充作品,增加氣氛,使音樂更加生動。非實義歌詞會給人帶來即興感,可以讓聽眾主觀感受音樂的情感,突出節(jié)奏律動性。另外,非實義歌詞會使用非實義音節(jié)模仿樂器音色,十分具有特色。非實義歌詞的編寫側重于趣味性、律動和結構,隨著阿卡貝拉的蓬勃發(fā)展,更多的非實義歌詞源源不斷地出現(xiàn),擁有無限的可能性,同時帶給欣賞者更佳的聽覺體驗。而中國無伴奏合唱在歌詞選用上注重歌詞意境的幽遠含蓄,較為押韻,具有較強的文學性和藝術性。沒有過多修辭或者繁雜的文字去修飾,但不失其意象。中低音聲部歌詞常用于旋律的哼唱;感嘆詞如高音區(qū)表現(xiàn)情緒“啊”字的使用較多;字頭有聲母的歌詞選用極具特色,如改編曲《野蜂飛舞》中的LO字。
3.2 演唱技巧差異
阿卡貝拉演唱技巧中最重要的特色是器樂化人聲,又稱象聲技巧。指用人聲模仿各色樂器音色,以達到人聲代替樂器伴奏的效果。這是中國無伴奏合唱所沒有的。這種表現(xiàn)形式可以極大地增加音樂表現(xiàn)力,同時還可以用氣息演唱器樂化旋律。象聲技巧演唱需要極好的嗓音條件和音樂理論素養(yǎng)、持之以恒的練習,才能更好地和諧、穩(wěn)定統(tǒng)一各個聲部,將人聲音響發(fā)揮到極致。演唱者可以模仿二胡、古箏、三角鐵、小提琴、大提琴、單簧管、吉他、貝斯、架子鼓等上百種樂器,在音響效果配合下十分逼真。而器樂化人聲中最常用的則是“人聲打擊”,又稱Beat-box,指人聲節(jié)奏口技,興起于美國黑人嘻哈音樂,承擔了阿卡貝拉中節(jié)奏的靈魂,是歌曲的主心骨。一般人聲打擊需要掌握镲、架子鼓、大鼓小鼓等發(fā)音即可。如《墜落的愛》中人聲打擊部分就十分明顯地突出了節(jié)奏重音,快速而富有張力?,F(xiàn)在的阿卡貝拉樂團一般由4~7人組成,由于人數(shù)少,所以常通過效果器、麥克風、音響等設備將人聲進行處理及放大。中國無伴奏合唱目前雖沒有器樂化人聲的技法,卻有襯詞演唱的大量運用以及花腔、直音、滑音、嗖音等潤腔技法演唱特色。
3.3 創(chuàng)作風格差異
阿卡貝拉的創(chuàng)作風格主要分為布魯斯、爵士、R&B、雷鬼、索爾五大類,而中國無伴奏合唱則以民歌、戲曲改編為主。布魯斯風格是由黑人們的田間號子、民謠和宗教歌曲結合演變而來的,阿卡貝拉歌曲《夜來香》則運用了布魯斯風格創(chuàng)作特征;爵士誕生于19世紀末,融合了布魯斯和拉格泰姆。切分節(jié)奏使用的非常多,貝司聲部通常采用“進行貝斯”;R&B又稱為節(jié)奏布魯斯,具有極強節(jié)奏感,讓人不禁舞動起來,因此也被稱為搖擺布魯,改編阿卡貝拉曲《彩云追月》則運用了R&B風格;雷鬼起源于牙買加,節(jié)奏歡快活潑,常伴以唱跳的形式,極具個性色彩,節(jié)奏突出反拍重音;索爾另一個名字為“靈魂樂”,起源于黑人宗教歌曲,跟福音歌、搖滾、布魯斯相結合,很少用樂器伴奏,比較即興自由。陶喆的《望春風》是一首帶有索爾風格的阿卡貝拉作品。而中國無伴奏合唱改編結合的戲曲有《昭君出塞》、昆曲《1699桃花扇》,改編的民歌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如東蒙民歌《牧歌》歌唱草原幸福生活的花卷、永儒布改編的合唱作品《四季》、被賦予思念之情的《彩云追月—盼歸》。綜上,阿卡貝拉創(chuàng)作風格主要集中在流行音樂領域,而中國無伴奏合唱則是致力于挖掘民族性的風格元素。
3.4 和聲調性差異
和聲是構成多聲部歌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弦運用得當會使得歌曲的和聲極具可聽性。阿卡貝拉的和聲一般保持開放排列,形成清晰的音響效果。節(jié)奏型豐富,一般分為復合型、傾向型、平穩(wěn)型三種。音區(qū)縱向結合上常使用緊張度相近的音區(qū),一般安排第一聲部作為主唱,其旋律的音區(qū)較高,緊張度較高。第二、第三聲部為伴唱,處在較低的音區(qū),緊張度較低。阿卡貝拉織體因為器樂人聲化的緣故和器樂織體編配十分相似。如改編阿卡貝拉歌曲《夜來香》中,聲部間以小節(jié)左右時間距離進行同度模仿,常用音程有三度、四度、五度和六度。近些年阿卡貝拉也經(jīng)常用到合音,在某一固定位置各聲部齊唱或疊置和聲,使得聲音具有層次感。而中國無伴奏合唱多采用三度疊置和弦,而三度疊置和弦非常適用于五聲調式的作品,如《牧歌》采用五聲調式,大量使用了三度疊置的功能和聲,使得歌曲更加生動形象。在和聲語匯方面,中國無伴奏合唱沒有樂器伴奏的同時運用了交替大小調、離調、持續(xù)音等手法,豐富和填補了歌曲自身的和聲語匯,將濃厚的情感表露無遺。如《云雀》中,由于屬和弦的5音被升高,原來自然而和諧的純五度音響轉變?yōu)椴缓椭C的增五度,和聲上變得更為緊張,為樂曲增加了張力。而中國無伴奏合唱主調織體一般分為柱式和弦式、長音和弦式兩種,而復調織體分為模仿復調和對比復調。調性方面基本建立在五聲調式上,根據(jù)歌曲風格選擇調性。如《良宵》為降B宮調式;《洗衣裳》為D徵調式。
阿卡貝拉與中國無伴奏合唱發(fā)展至今,已經(jīng)逐漸進入了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越來越多的人了解接受并喜愛這樣的藝術形式。人們自發(fā)的組成阿卡貝拉樂團和中國無伴奏合唱團,更有學者努力嘗試將二者融合,以期在未來阿卡貝拉和中國無伴奏合唱的發(fā)展中推陳出新,創(chuàng)造出更多有價值的作品。
4.1 相互借鑒
在學習現(xiàn)代阿卡貝拉技術的同時,中國無伴奏合唱愛好者也盡最大的努力,將阿卡貝拉技巧與精華融入中國無伴奏合唱,并與民族元素相結合。例如2010年5月,由中央音樂學院、江蘇省演藝集團等傾力打造的無伴奏清唱劇《桃花扇》引起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大膽創(chuàng)新的戲曲藝術表現(xiàn)形式和合唱旋律等,成功吸引了大家的目光,突破性地將阿卡貝拉技巧引用到戲曲中。昆曲演員細膩的唱腔與典雅的唱詞,和百人無伴奏合唱團純美歌聲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這是一種大膽的探索和藝術的創(chuàng)新。再如曾獲“金鐘獎”的中國無伴奏合唱曲《孤獨的白蛇蓋》將蒙古長調與阿卡貝拉技巧相融合,色彩性和聲占主導,節(jié)奏落點在旋律主干音或強拍上。以無實義的象聲詞模仿馬蹄聲、風聲等,很好地將襯詞這一概念與阿卡貝拉的非實義歌詞相結合。反之,也有將中國無伴奏合唱改編為阿卡貝拉形式的。如Strong Voices人聲樂團,在中國夢想秀的舞臺上就表演了改編阿卡貝拉曲《月亮之上》;再如新疆師范大學音樂學院Zeal Talent阿卡貝拉合唱團,改編演唱過維吾爾族民歌阿達麗古爾的阿卡貝拉版本,得到較高評價。阿卡貝拉講究明確的聲部分工,突出個人音色特點并強調各聲部協(xié)調與配合。而中國無伴奏合唱存在旋律線性思維、相對平穩(wěn)及以五聲音階為基本的調式結構特點。中國無伴奏合唱想要結合發(fā)展,就必須打破傳統(tǒng)意義上的民族調式和聲概念,在旋律線條基礎上可以大膽編配理想和聲,七和弦、九和弦甚至十三和弦等等都可以運用。通過專業(yè)技巧與文化的深度交融,打開一扇新的藝術之門。
4.2 發(fā)展趨勢
在阿卡貝拉與中國無伴奏合唱的未來發(fā)展中,其表現(xiàn)形式和風格必然愈加多元化。阿卡貝拉隨著器樂化人聲的開發(fā)會擁有更多的可能性,有著無限的表現(xiàn)空間。而中國無伴奏合唱也可在器樂化人聲上進行試驗,以尋求突破。在阿卡貝拉與中國無伴奏合唱不斷嘗試新鮮題材和風格時,越來越多新的表現(xiàn)技巧也會隨之誕生。如《超級瑪麗》和《鈴兒響叮當》的混合,選用了家喻戶曉的“童趣”題材音樂,以原曲的旋律配上爵士風格的人聲伴奏,使歌曲增添了幾分懶散和俏皮的氣質。而我們知道中國無伴奏合唱采用的民歌素材一般較短,想改編成功一首具有新意、完整的歌曲,需要在歌曲的旋律發(fā)展和結構上作出調整,重復典型性樂句,輔以模進、移位、倒影等手法。突出四聲部音色音域的特點,以加深聽眾的印象,并且可以嘗試領唱的方式。在上海,阿卡貝拉已經(jīng)走進了上海市民合唱大賽,“A Ca Dreamer”就是上海第一支中老年阿卡貝拉團隊。阿卡貝拉與中國無伴奏合唱逐漸普及,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藝術形式。在受眾基數(shù)增長的過程中不斷發(fā)展新的活力。
不同的音樂結構形式必然擁有著其相似與差異性,阿卡貝拉起源于中世紀,作為最古老的音樂藝術形式之一,蘊含著西方宗教文化,而中國無伴奏合唱則蘊含著深厚悠遠的民族文化。中國無伴奏合唱由于其產(chǎn)生時期的特殊性而有了突出的民族特性,也因為中國傳統(tǒng)音樂中和聲發(fā)展的缺陷而造成中國無伴奏合唱作品縱向和聲創(chuàng)作思維的不足。本文致力于明確區(qū)分阿卡貝拉與中國無伴奏合唱的特點,為阿卡貝拉與中國無伴奏合唱的演唱實踐、相互借鑒以及發(fā)展提供理論上的支撐。當下如何在充分學習發(fā)展阿卡貝拉這一獨特藝術表現(xiàn)形式的同時將阿卡貝拉技法與中國無伴奏合唱民族性曲調相結合,進一步充實、豐富發(fā)展中國無伴奏合唱是我們的重要目標。
[1]馮希晨.阿卡貝拉在中國的發(fā)展現(xiàn)狀探析[J].歌海,2013(3):60-62.
[2]侯錫瑾.西方早期合唱藝術[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3]于潤洋,蔡良玉.西方音樂通史[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2(2):95-96.
[4]唐進.談阿卡貝拉樂團的建設和訓練[J].大眾文藝,2013(15):150-151.
[5]肯尼迪.布爾恩.唐其競 譯,牛津簡明音樂詞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2.
[6]尤靜波.合音演唱訓練教程[M].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2011.
[7]謝功成.合唱寫作技巧[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2.
2017-02-10
顧宇飛(1992- ),男,碩士研究生,從事音樂創(chuàng)作與教學研究。
孫曉燁(1984- ),女,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從事音樂創(chuàng)作與教學研究。
J605
A
2095-7602(2017)06-017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