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濱
當代快節(jié)奏的生活方式,傳播時事新聞的渠道也日漸增多,新媒體的迅猛發(fā)展使得時事新聞良莠不齊。要想保障新聞質量,全面深刻的報道一件事實,讓觀眾從中有所頓悟,這無形之中要求著新聞工作者需要提高自身采訪技能、創(chuàng)新采訪報道策略、學習采訪新技術等等。下文則對新聞采訪中存在的幾個問題提出幾點相應采訪策略和報道技巧。
有很多新聞工作者未對自己將要采訪的人物或者事件提前進行充分的了解,在采訪過程中,讓雙方至于尷尬境地,甚至有些新聞工作者采訪的問題涉及到了被采訪人的隱私引起爭執(zhí),使得采訪過程受到阻礙。
在采訪過程中,對被采訪對象提出的問題過于籠統(tǒng)、沒有深度。例如,“對此,你有什么看法”、“你怎么想的”等等,這些膚淺毫無價值的問題得到的也只能是敷衍的回答。沒有抓住實質就提問寫皮毛,這是很多新聞工作者都存在的共性問題。
新聞具有時效性是眾所周知的,對于新聞工作者來說,第一時間到達新聞現場采訪相關人員,無疑是最快獲得最新的新聞素材,創(chuàng)造更具影響力的新聞的途徑,引發(fā)人們廣泛地閱讀;而對于一些特殊的新聞資料像火災地震事故而言,只能通過其他途徑,如周圍商家、熱心市民現場相關人員等等,也可以采集到相關的新聞素材,但這樣的新聞遠不如自己去現場感受的效果好。
全面了解采訪對象是對上文所提的問題二的解決方法。在采訪之前,新聞工作者應對采訪對想進行全面了解,例如是全面報道一則事件,新聞工作者則應對這件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詳細了解,確保新聞真實性,不受社會輿論的影響,站在客觀的角度全面反映真實事件;若是采訪人時,則應注意了解其職業(yè)、家庭、經歷等方面,避免觸及到采訪對象本身忌諱的事情,而引起不必要的不滿。
采訪過程中,學會傾聽很重要。在新聞工作者提出問題后,不應該催采訪對象回答問題,而應給其充分思考問題的時間,這是對新聞工作者的耐心和靈活應變能力的考察。新聞工作者除了傳統(tǒng)的提問式采訪還可以對采訪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突破,例如,通過微笑、擁抱、握手等肢體語言讓采訪對象放松,時刻注意觀察采訪對象的情緒,若某些問題讓采訪對象難以回答,則新聞工作者應靈活改變采訪內容,化解尷尬,這樣才能采集到更多有價值的新聞素材。
在采訪不同的人和事時需要采用不同的提問技巧,這就需要新聞工作者在采訪前對采訪對象性格、經歷方面有所了解。提問不僅僅只有開門見山這一種方法,還可以從側面進行提問,尊重采訪對象,時刻注意自己的記者身份,確保新聞真實性。
對某些問題提問時應注意適度,站在客觀的角度,不帶入個人感情,不要一直追問采訪對象并不想深入闡述的問題或者看法,時間上注意控制,抓住問題關鍵去找答案,提出的問題既要適度也要有深度。大部分新聞工作者都會對熱門事件進行報道,但都大相徑庭,想要在所有報道中脫穎而出,則需要有與眾不同的角度,例如采訪角度,報道角度,整體客觀的向群眾、向社會傳達事件。公平、公正的報道自然會引發(fā)人們關注閱讀。
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讓新媒體在技術上有了新的突破與創(chuàng)新,例如微信、微博、web的產生使得公眾號平臺、貼吧等交流傳播平臺應運而生,而人們也漸漸適應了這些模式的存在,新聞工作者則應利用這些平臺向社會傳播時事新聞。這些傳播方式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既保證了新聞時效性,又擴大了人們交流的平臺,使得人們可以實時的發(fā)表自己對新聞的見解,也能讓各機關單位及時了解民意。
有些新聞工作者為了搏人眼球,虛擬新聞標題,完全扭曲了事實真相,也引發(fā)了一些群眾偏激的看法,對社會造成了負面影響。所以,新聞報道時應注意的是在尊重客觀事實的基礎上,在新聞標題中運用適當的新聞語言,從群眾角度出發(fā),順應群眾需求,耐心的篩選有意義有價值的新聞素材,對事件進行全面真實的報道,達到傳播正能量的效果。
新媒體背景下的新聞采訪及報道打破了傳統(tǒng)的模式,上文中所提到的三大方面的采訪技巧及策略遠遠不夠,新聞工作者不僅應該通過多渠道學習不斷提升自我專業(yè)素養(yǎng),還應對采訪策略進行摸索適應,試圖找到適合于時代發(fā)展,適合于自身的采訪方式,最終形成自己的采訪特色,從而更自然的、客觀的、全面的向群眾、社會報道。
[1]郭晶.新聞采訪中的傾聽與提問技巧分析[J].科技傳播,2014(4):27-27,36.
[2]楊麗華.電視新聞采訪提問有效性策略探討[J].西部廣播電視,2014(20):127.
[3]趙蓓.淺談新形勢下新聞采訪的技巧運用問題 [J].視聽,2015(10):113-113,114.